元宵与灯会(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丰富意蕴——彩灯文化

在我国民间有一则谚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意思是说我国闹元宵的主要内容就是灯,故元宵节又称灯节。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其实蕴涵了浓郁的灯文化。

鳌山灯杆、火树银花,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最能概括此节活动的便是张灯和放火。张灯、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余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

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

元宵节是我国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而“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

元宵节闹花灯习俗,在隋代以前已经见于文字记载。据《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五卷中记载:

以近世风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灯游戏,奏请禁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人们都在大街上尽情狂欢,鼓声震天,火光照地。人们不惜钱财,比花灯的规模和精巧。而且家中所有的人,也不分主仆,不论贵贱,不管男女,一切等级、性别、贵贱的界限全部打破,一切隔阂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是欢歌笑语同花灯了。

正月十五闹花灯风俗的兴起时间,大约在550年至580年之间。从这一习俗产生的时间、地域及风俗内容来推测,它的兴起与佛教的流传有关。

《涅槃经》说,如来佛死后火化,将其舍利子装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佛门弟子一边散花一边奏乐,并每绕城一步点燃一盏灯,以此来表示对如来佛的悼念。

但《涅槃经》没有明确记载这些悼念活动就在正月十五进行。《西域记》所说的僧俗共同观看舍利放光的习俗,则明确说是正月十五。

这两个习俗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一民俗。从地点看,这一民俗开始流行于洛阳及周边州郡。这与北魏、北周时崇尚佛教以及著名禅宗大师达摩、慧可先后在嵩山少林寺传法有关,因为禅宗开始兴起时,深受百姓的欢迎。

从习俗的内容看,正月十五闹花灯打破了一切界限,体现了佛教禅宗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佛性的观点。这种取消一切束缚、打破一切界限的习俗,时至今日还有余风。民间“正月十五没大小”的俗语和风习便是古风的遗存。

虽然这个习俗起源于佛教及佛事活动,但当这一习俗形成之后,其宗教色彩便渐渐淡化,成为百姓们狂欢的节日。

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上元节闹花灯,在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

上元节是道教的提法,为庆贺道教“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生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便成为具有佛、道两教特色的民众性节日。

在上元节时,最早只有皇宫和达官显贵的府第在自家门前挂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富户相率效尤,灯市也应运而生。民间元宵节张灯、赛灯、观灯,亦逐渐成为普遍的习俗。

明代灯市在北京东城灯市口。每到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无不具备,并有茶楼酒肆供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都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

清代始将灯与市分开,以东四牌楼、地安门外为最盛,其次为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外城是正阳门外大街。此地铺户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皆争强斗胜地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纱绢、玻璃、羊角、西洋之别。

花灯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兰、菊、梅、竹,或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栩栩发生。又有独出心裁者,浇注冰灯,搞冰灯会。

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义溜河沿的冰窖工人,均巧手结冰为神佛、戏剧人物、器具,内燃灯烛,其间龙、虎、鱼、鸟,华而不奢,朴而不俗。

在上元夜,无论官宦贵人、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形成万人空巷之势。

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形成了灯市。孩子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灯之景,好不热闹。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这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

最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饰。

[旁注]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公元前403年写起,到959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我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涅槃经》佛教经典的重要部类之一,有大乘与小乘之分。西晋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大乘《涅槃经》的译本,其中影响大的主要有3个:一是《大般泥洹经》,二是《大般涅槃经》40卷,三是《大般涅槃经》36卷,又称作《南本涅槃经》。

慧可一名僧可,是我国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40岁时,拜禅宗初祖达摩为师,开悟后继续留在达摩祖师的身边,时间长达6年之久。后继承达摩的衣钵,成为禅宗的二祖。

牌楼一种有柱、门形构筑物,比较高大。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和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牌楼曾作为多届世博会中国馆的门面建筑,吸引了世人的视线。其中,1867年世博会中国馆牌楼使用木、竹和麦秆等材料,造型简单,赏心悦目。

达摩意译为觉法,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

门楣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就。古代按照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准有门楣的。

{阅读链接}

古代原涿州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楼上左鼓右钟,楼高13.5米,10千米外可遥遥在目。

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七座灯棚。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

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

趣味盎然的元宵节咏灯诗

元宵节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流传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趣味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

这就是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热闹场景。

在闹花灯的海洋里,有灯谜让你竞猜,于赏灯中射虎添趣;有龙灯绕你狂舞,于翻飞中心动情欢;有灯笼让你投票,于评选中尽展风流;有汤圆让你饱尝,于赛吃中捧腹狂欢……这正是:“正月十五闹花灯,街衢断煞夜归人。”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

隋炀帝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唐代,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代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

唐玄宗时,延续西汉的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们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中说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词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李商隐的诗中写道: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诗中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节的盛况,但却蕴涵着欢乐愉悦、热闹熙攘的场景。

此外,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一诗意境也很不错: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但是元宵节的灯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

苏轼说“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说“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欧阳修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些名人都把元宵节美景写得有声有色。

著名词人姜夔《诗曰》,让人读后如临其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把京城各阶层的人们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描绘的恰到好处: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寅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了迷人的元宵之夜。诗中写道:

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

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人李梦阳的《汴京元夕》也别具韵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写道:

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

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

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

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写道:

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这首诗写得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清代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一诗,让人有一种诗人元夕之夜畅游而意犹未尽之感: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清代单可惠的《张灯曲》则是推陈出新,诗中写道:

上元张灯夺月彩,古时嫦娥应好在。

手攀桂树看人间,春灯万点春如海。

衣香人影何纷纷,车如流水马游龙。

百戏鱼龙争变幻,千家楼阁高玲珑。

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向世人昭示了这么一个感觉:要状述、描摹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盛况,非得登上月亮,居高俯瞰不可。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中写道: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抒写了对眷恋情人的思念之苦。

[旁注]

灯谜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瘦辞”。秦汉时则成为书面创作。三国时猜谜盛行。宋代出现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猜灯谜十分流行。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张祜字承吉,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初寓姑苏,后至长安,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很深。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迁居开封。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工书法,精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

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嘉靖八才子之一,文武全才,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归有光合称嘉靖三大家,是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人物。

苏味道(648年~705年),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少有才华,20岁考中进士,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全唐诗》录其诗16首。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苏州府吴中人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他玩世不恭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阅读链接}

除了元宵诗词,还有一些歌谣流传。如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写道: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这是一首企盼海峡两岸亲人团圆的歌谣,其殷殷期盼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间。

源于唐诗名句的最早灯联

元宵节赏灯,吟灯联,也具有无限的情趣,简直趣味盎然。

在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名句作为门灯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

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

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

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道:“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据说,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对联说:“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

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便被取为进士。

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随之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人生中的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见一位秀才,谈得颇为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对联说:“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到了清朝,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

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让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下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原来是“猜谜”两字。

这些富有情趣的故事,让历代无数人为元宵灯会而着迷,乐此不疲。

元宵节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始自古代隐语。它将事物或语句的真相暂时隐藏,另以一种与这事物有关的特色或背景,组成优美韵诗或通俗文字,以悬疑质难他人。

六朝以后一直到唐代,文人嗜谜者多。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据《武林旧事·灯品》记载: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当时名为“灯谜”,属于一种益智娱乐。这一习俗一直延至明清两代。

到了晚清时期,灯谜的文学价值渐渐消逝,发展成为通俗的谜语。

元宵节这天,除了要吃元宵、提灯笼、射灯谜等民俗活动外,新竹地区客家族在农业时代,还流传吃菜包、祈求六畜兴旺、借钱、借柑等过节习俗。

元宵节为何以“灯”为主题?这是因为,以往的私塾把正月十五作为开课日,当天的重头戏则是“开灯”仪式,即由学生备妥一盏灯带到私塾,由老师点燃后,再由学生提着回家,象征前途光明吉祥之意。

而客家人提灯笼的习俗也饶富趣味,一对结婚的新人,在元宵节这天,需带着一只灯笼,前往土地公庙或庙宇向神祈求赐子,然后将灯笼悬挂于庙内。因为求子是求丁,“丁”同“音”,亦即是“求丁献灯”之意。若顺利得子,次年的元宵节还愿时,需带两个灯笼祭拜,以示继续“求丁”之意。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当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欢迎,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旁注]

张英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桐城人,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张廷玉父子在清代居官数十年,参与了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进士及第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60六十年,退位后当了3年太上皇,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叛乱、巩固发展,文武兼修,一代有为明君。

纪晓岚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在雍正、乾隆和嘉庆三朝任官。嘉庆帝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私塾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逐渐消失。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明成祖(1360年~1424年),朱棣,明代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5次亲征蒙古,多次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阅读链接}

传说,关于灯谜,还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个姓胡的财主横行乡里,人人叫他“笑面虎”。

有一年春节将临,穷人王少想从笑面虎家借点粮,却被他骂走了。回家路上,王少忽然心生一计。

元宵灯节的晚上,家家户户挂上了花灯,王少也提着一盏花灯上街,花灯上还题有一诗。笑面虎一见,便吩咐账房先生念给他听: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知是骂自己,气得面红耳赤,命家丁要抢花灯。王少忙举起灯,笑嘻嘻回道:“老爷,你真多心!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

周围的人明知王少的用意,哈哈大笑,此事也越传越远。到了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