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的历史演绎(世界军事百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陆军史话

陆军就是陆地上作战的军种,是军队主要的组成部分。当代陆军主要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陆军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部队、侦察部队、气象部队、测绘部队等兵种、专业兵组成。有的国家陆军还编有空降兵、陆军火箭兵、铁道兵和特种部队等。是一个多兵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合成军种。通常设有军种领导机关,一般按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有的还编有集团军一级。主要装备步兵武器、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直升机、汽车等。担负在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陆军”一词首见于《晋书·宣帝纪》:“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

在中国,陆军是最古老的军种,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夏至春秋时期,据《尚书·甘誓》等文献记载,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说明当时已有陆地上作战的军队。主要装备石、骨、竹、木质兵器。《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表明夏王少康复国时,可能有“旅”一级军事编制。商、西周至春秋中期,陆军中有进行步战、车战的徒卒和车兵。车战逐渐成为主要作战方式,车兵逐渐成为主要兵种,主要装备是战车、戈、矛、戟、剑等青铜兵器和铜胄、皮甲等护身装具,以金鼓、旌旗等作为指挥作战的通信工具。春秋中叶以后,车兵地位下降,步兵地位上升。春秋末期,开始出现骑兵。

战国至五代时期 陆军规模进一步扩大,兵种增多。《战国策》、《史记》有“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等记载,说明战国时步兵庞大,是主要兵种,车兵仍很盛行,骑兵已经兴起。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中原诸侯国骑兵迅速崛起成为兵种。秦汉时期,陆军分驽兵、轻车、骑士;弩兵在步兵中占有很大比例,骑兵迅速壮大,车兵逐渐淘汰。三国至五代,步兵始终是主要兵种。战国时,重要的铁兵器有剑、戟、刀、矛、匕首等,还有铁制的防护装具甲和胄。远射程弩和抛石机广为运用,并出现垒石和巢车等攻城器械。秦汉时,铠甲已制式化。三国时,魏军装备有大型攻城器械高橹。

宋朝,陆军主要是步军,其次是马军,还有弓兵、弩兵、砲兵、枪手等。辽金,以骑兵为主,并出现使用抛石机的砲手军。元朝,骑兵进入鼎盛时期,蒙古军基本上是骑兵,汉军、新附军多为步兵,砲手军的数量增多。明朝,有步兵、骑兵、车兵、辎重兵等兵种区分,主要兵种仍是步兵和骑兵,并有使用火器的建制部队。清朝,入关前,八旗兵基本上是骑兵,统治全国以后,八旗步兵大量增加,京营八旗中还有使用火器的专业部队;新建的绿营兵则以步兵为主。陆军的武器是火器与冷兵器并用。

清朝后期开始仿效西方军队的体制编制组建和训练陆军。清末,新军分步兵、马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兵种,统一按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序列编制。

中华民国初年,主要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后又增建装甲兵、化学兵、铁道兵等兵种,步兵人数最多,是陆军的主力。其新定编制序列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以后还有集团军、方面军、路军、军团、兵团等高级编制单位。装备方面主要以仿制和购买西方的武器为主,大量装备陆军的有步骑枪、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山炮、野炮、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汽车、装甲车、坦克和无线电台等。

在外国,公元前6世纪前,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苏美尔,就已有陆地作战的武装。此后,阿卡德、乌尔、巴比伦、赫梯、亚述、乌拉尔图、印度等国也建立陆军。步兵是主要兵种,有的还有战车兵、骑兵;主要使用木、骨、石质兵器,也有少量铜、铁制冷兵器。古埃及的陆军由重装步兵、轻装弓箭手、投掷手和散兵组成,按武器类型编为长矛队、短剑队、狼牙棒队、投石队。

公元前6世纪以后,古希腊陆军的基本作战队形和组织单位是由重装步兵、轻装步兵和骑兵组成的方阵,一般编十人队、百人队,最大的方阵达万人。从4世纪开始,欧、亚一些国家的步兵地位下降,骑兵逐渐兴起,成为陆军的主力。骑兵身着重盔甲作战,乘马有了马鞍、马镫、蹄铁。10世纪末,欧洲的骑兵已完全主宰战场,步兵人数虽多,但只起辅助作用。14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军队陆续大量装备火枪、火炮,陆军内部结构有了新变化,步兵重新成为主要兵种,炮兵数量逐步增多。在西欧,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步兵的复兴。

这一时期,许多国家陆军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团,有的是旅。如西班牙陆军编有团,每团辖12个连,每连编250人;瑞典陆军编有旅,每旅辖3个营,每营辖4个连,每连编150人。17~19世纪许多国家已正式将军队区分为陆军和海军。陆军分为战斗部队、勤务部队、战斗部队,主要包括步兵、骑兵和炮兵。有了机枪连和炮兵连、营、团的建制。拿破仑一世创立新型陆军,改变以往的编制,建立由步兵、骑兵、炮兵组成的诸兵种合成师和专门的指挥机关。

19世纪初,出现集团军的编制。欧洲一些国家的炮兵和工兵发展成独立的兵种,陆军开始走向正规化,采取统一的组织编制,使用制式的武器装备,颁布各种条令、条例,实行集中统一指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陆军规模迅速扩大。战争中又新组建大量部队,组织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步兵、炮兵是主要兵种,骑兵的地位有所下降,工程兵、通信兵的作用有了提高,铁道兵、化学兵、装甲兵、航空兵等新兵种和专业技术兵相继产生。师以下部队多实行“三三制”编制。军以上有集团军、方面军。战后,陆军装备大量自动步枪、远射程火炮、反坦克火炮、火箭炮和坦克,部队的作战能力不断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陆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国总兵力700余万人,陆军就有520万人,编有214个师,其中坦克和摩托化师35个。苏联总兵力500余万人,陆军编成303个师。其他主要参战国的陆军也各有几百万人。部队装备大量新式坦克、火炮、火箭炮、雷达,火力、机动力、突击力显著提高。各主要参战国新组建了大量步兵师、机械化师、坦克师、空降师,有的还建立炮兵军、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方面军。

许多国家都加强了陆军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战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陆军装备导弹、战术核武器等现代兵器,组织体制和训练也有较大改进,陆军的发展和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陆军不断进行调整,但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规模,数量大大超过战前。80年代末,苏联陆军有231个师,159.6万人;美国陆军有18个师,76.6万余人;中国、印度、越南、法国、意大利、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等国家的陆军,少的有几十万人,多的达百万人以上。

随着各国普遍加强陆军质量建设,陆军员额呈下降趋势。美国陆军1992年共有67.4万人,编有5个集团军司令部、5个军部、14个作战师;1995年,减至12个师,51万人。俄罗斯陆军至1995年底共有70万人,编19个集团军、7个军、117个师和8个炮兵师。

在武器装备方面,各国之间差别较大。多数国家的陆军,装备有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斗车;坦克的战术技术性能较好;火炮、导弹较为先进;工程、运输等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少数发达国家的陆军装备有战役战术导弹,不仅可以发射常规弹头,而且还可以发射核弹头;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先进;坦克、火炮和直升机的数量多、质量好;雷达、电子对抗等技术装备精良。发展中国家的陆军,装甲车、火炮、导弹、直升机一般数量少,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也相对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发展,陆军的诸兵种合成程度愈来愈高,合成的单位层次向下延伸;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和地理条件等,编组多种类型部队;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师、军采取灵活的积木式编组;增编雷达、电子对抗、技术侦察、特种作战等部队;加大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坦克部队和空降部队的比例;改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和作战保障系统;发展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射速快、重量轻、全天候的武器装备,增强陆军部队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