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抗战纪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中央红军两战陕北

1935年10月19日下午16时,毛泽东陕甘支队第一纵进入陕北苏区的大门吴起镇,并在当地看到苏维埃政府的牌子。辗转了一年多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为之激动万分,欢呼跳跃。从此,红一方面军正式结束了长征。当晚,毛泽东住在洛河东岸新窑院里,周恩来住在吴起前街宗湾子。

吴起镇即今天的吴旗镇,它因战国名将吴起而得名,它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北与定边县苏区接壤,东南与保安县苏区接壤。当时,吴起镇一带地广人稀,十里八里一个庄子,镇上仅住11户人家。

那时候,当地老百姓受尽国民党匪军的骚扰和迫害,见了军队就躲避。这次中央红军突然来到,当地百姓认为又是国民党军队来了,便携老扶幼急急躲藏。但随后,老百姓发现,这些新来的军队可和国民党军队大不相同,人那么多,不住民房,不吃老百姓一碗饭,还帮助老百姓担水、打扫院子,一举一动都很有秩序。于是,当地群众开始猜测:这莫非是刘志丹常讲的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来了吗?

很快,跑在山上躲藏的老百姓也都陆续回来了。一传十,十传百,洛河川上下沸腾起来了,“咱们的红军来了!我们盼望的救星来了!”人们奔走相告,开始迎接中央红军。六区一乡党支部书记刘景瑞、乡主席刘景权很快组织召开赤卫军干部紧急会议,宣传动员群众,为迎接中央红军积极行动起来,送军粮,组织担架队等。

和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不同,早在毛泽东率领红军打算奔赴陕北时,蒋介石就即刻电令宁夏马鸿逵部:“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兹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

同时,国民党调集了马鸿宾的第三十五师一个骑兵团,团长马培清;毛炳文军的第八师,师长陶峙岳、第二十四师,师长李英;东北军何柱国骑兵军第三师,师长郭希鹏,率两个骑兵团,第六师,师长白凤翔,率3个骑兵团,这5个骑兵团装备精良,各团均配备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重机枪连。先后会集于何连湾,协同尾追红军。

国民党军队在何连湾集结后,于10月18日拂晓奉命追击红军。敌师长白凤翔率第六师3个骑兵团,敌副师长张诚德率第三师两个骑兵团,敌第三十五师马培清骑兵团因地形熟悉,走在最前面。

敌人日夜兼程,死死咬住红军不放,如甩不掉的“尾巴”。10月19日晚上,马培清骑兵团先行进抵铁边城附近宿营,距红军仅有5000多米。

毛泽东随陕甘宁支队第一纵队首先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之后,彭德怀率第二、第三纵队也进抵吴起镇附近宿营。面对气势汹汹的国民党军队,当天晚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对策。在会议上,当时有一些干部,对打还是不打,意见并不一致。有一部分人不主张打,因为他们认为,红军长途行军,大家都很疲劳,情况又不熟悉,没有把握等把敌人引进苏区,了解情况后再打。

但毛泽东和许多同志则认为要打。毛泽东分析指出:我们疲劳,敌人也疲劳,吴起镇是山区,不利于敌人骑兵作战,况且我们已有打骑兵的经验。另外,我们已经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根据这些有利条件,毛泽东最后决定:不仅要在吴起镇打这一仗,而且一定要打好,决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来。随后,毛泽东与各纵队首长具体研究和制订了这次作战方案,决定把反击地点选在吴起镇西北方向的头道川。

当时,我军军事部署是这样的,第一纵队驻防于吴起镇及二道川塔儿湾以东,埋伏于三道川和二道川与头道川之大峁梁上,在敌之左侧,其中第四大队埋伏在头道川的杨城子左右山坡上,准备截断敌人的退路。第二纵队驻防于吴起镇西北乱石头川的梁台、郭沟门一线,埋伏于头道川与乱石头川之间的山梁上,在敌之右侧。第三纵队驻防于吴起镇东南宁塞川的宗圪堵至彭沟门一线,埋伏于洛河东侧吴起镇的燕窝梁上,在敌之正面。就这样,中央红军布下口袋战术,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全歼来犯之敌。

战前,第一纵队首长林彪、聂荣臻召集各大队以上干部,传达了毛泽东的讲话内容,交代了具体任务,然后郑重地说:“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这是我们给苏区人民带来的最好见面礼。”随后,林彪、聂荣臻带领第一纵队的大队干部和参谋人员,到实地观察地形。

头道川在吴起镇东北面约2000米的地方,它夹在吴起镇正对面大峁染与另一座山之间,是一条由西向东流向的季节河流冲刷而成的干涸河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显然,这里是一个便于发扬火力、大量杀伤骑兵的好战场。红军已经准备好了,吴起镇正张开大口等着国民党军队跳进来。

21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时,第一纵队通过二道川的刘家湾上了山顶,进入阵地。按照纵队首长部署,第一纵队第十三大队负责打敌前锋。第十三大队阵地往西,一次分别是第五、第二、第一大队的阵地,他们负责拦腰突破和断敌后路。第十三大队阵地往东不远处的一棵独梨树下,便是毛泽东和纵队首长的指挥所。

自红军抵达吴起镇后,第十三大队已经恢复红军第十三团建制。第十三大队阵地进入阵地后,团政委邓飞立即做了一个简单的战前动员。

邓飞反复强调说:“今天是我们进入苏区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好!”听了政委的话,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自进入宁夏和陇东之后,国民党的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红军部队吃了不少亏,也憋了一肚子火。这次,终于可以伏击他们了,红军战士们怎么能不格外兴奋呢!

旭日初升,黄土高原的景色是多么壮观!金黄色的霞光,金黄色的沟壑,金黄色的原野,构成了一幅金黄色的画图。晨风徐来,带着丝丝凉意,吹在身上,让紧张、兴奋的红军战士,感到异常惬意。

7时过去了,8时又过去了,依然未见敌骑兵的踪影。突然,一个眼尖的战士喊了一声:“来了!”

团政委邓飞朝西望去,远处升起了滚滚黄尘。他和团长陈赓立即登高举起望远镜,果然是敌骑来了,一队队的敌人越来越近了。

陈赓边看边对身边的欧致富说:“小欧,看到了没有,像检阅一样,够威风。”欧致富仔细一看,原来每一个方队的骑兵,都是清一色的战马,黄的一队,白的一队,红色的又是另一方队。欧致富轻蔑地一笑:“等会儿,就让他黄红白黑一锅烧,我们南方叫做‘炒杂烩’。”

眼前来临的敌军是东北军何国柱所部骑兵第六师。敌骑在师长白凤翔的指挥下,趾高气扬,浩浩荡荡地开来。他们自恃装备精良,运动迅速,一个个跃马横刀,气焰十分嚣张。然而,傲慢的敌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在这里设下了收他们老命的埋伏。

敌骑转眼即至,一队队的骑兵,有如飞蛾扑火,进入了第十三大队伏击圈。就在这时,纵队首长的上空,突然“啪”的一声响起了清脆的枪声,这是决战的命令。刹那间,红军的手榴弹、步枪、轻重机枪铺天盖地一齐向敌人的骑兵打响,打得敌人人仰马翻,人嚎马嘶。

突然遭遇袭击,敌人阵脚大乱,前面的妄图往前冲,被第五、第二、第一大队拦腰猛打;后面的紧急驰援,又被自己的败骑冲散。一时间,战场上,人踏人,马撞马,乱成一片。川道上荡起了滚滚黄尘,拌着硝烟,弥漫了整个战场上空,这里俨然成为了人家地狱。

就在这时,团政委邓飞突然听到几个战士嚷道:“打倒一个!”“我又打倒一个!”……他扭头一看,原来几个战士正在比赛看谁的枪法准,随着“啪、啪、啪”的枪声响起,一个又一个敌人骑兵从马上摔了下来。敌人招架不住,急忙往西逃窜。我军阵地上吹起了冲锋号。战士们像瀑布般倾泻而下,追歼敌人。

敌人无心恋战,往西奔逃。红军追击了一气,但红军的两条腿当然怎么也跑不过四条腿,最后只好鸣号收兵。

这一战,红军全歼敌第三师两个骑兵团,敌第六师一个骑兵团,击溃敌第六师两个骑兵团和敌第三十五师马培清骑兵团。毛泽东视察阵地时风趣地说:“步兵追骑兵,这是个创举啊!”至此,红军切断了长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结束了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吴起镇反击战的胜利,是毛泽东用兵如神和伟大的战略战术思想又一体现。据毛泽东的警卫员后来回忆:“战斗打响前,毛泽东在指挥所里与第一纵首长作简单指示后,对警卫员说,我要在这里睡一会儿觉,枪声响起也不要叫我等战斗结束时再告诉我战况。在随后的两个小时战斗中,毛泽东一直睡得很香。”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这次战斗,真可谓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蒋介石极为不安,其调集东北军5个师的兵力,以董英斌部4个师为西路,自庆阳、合水出动,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以王以哲部一个师为东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后经羊泉镇沿葫芦河西进,企图东西对进,围歼我军于葫芦河、洛河之间地区。

11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甘泉下寺湾召开军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制订战役计划。在发起战役的前两天,毛泽东组织两个军团的团以上干部,到直罗镇西南的小山头上察看地形,研究具体部署。

直罗镇三面环山,镇北是葫芦河,一条大道由西向东穿镇而过,镇东有个古老的小寨,构成一个口袋形的地势。

根据部署,红一军团位于直罗镇东北地区,红十五军团位于直罗镇以南地区,首先集中兵力歼灭沿葫芦河东进的国民党军一两个师,而后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歼灭,以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并向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韩城以及关中、陇东一带发展。

11月6日至7日,红一军团由甘泉以西定边集、下寺湾先后进至富县西北的老人仓、秋林子地区,红十五军团攻占了直罗镇以东的张村驿、东村等据点,并以一部兵力加强围攻甘泉,以调动国民党军东进。

11月19日,国民党军第五十七军一个师留守太白镇,主力沿葫芦河向直罗镇、富县前进,并以其先头部队第一零九师进至黑水寺、安家川地区,军部及另两个师进至张家湾东北地区。于是,毛泽东决定,乘国民党军第一零九师先出头的有利时机,首先歼其于直罗镇地区。

11月20日下午,东北军第一零九师在6架飞机的掩护下开进直罗镇。红军乘夜将其包围,第二天拂晓发起进攻。红一军团由北向南,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两面猛烈夹击,战至下午14时,歼一零九师大部。接着,红军又在张家湾地区歼国民党东北军一个团。此时,东西两路国民党援军迫近直罗镇。红军遂以少数兵力围困第一零九师残部和阻击由富县西援的国民党军一一七师,主力部队迎击由黑水寺向直罗镇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七军另两个师。

国民党军惧怕被歼,于23日下午沿葫芦河西进。红军跟踪追击,在张家湾地区歼其一个团,其余国民党军退回太白镇,由富县出援的国民党军第一一七师也仓皇逃回富县。与此同时,敌一零九师师长牛元峰及其残部500余人被红十五军团围在镇东头的土寨子里,待援无望。23日趁黑夜突围,24日上午被红军全歼,师长牛元峰自戕身亡。至此,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红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西北根据地第三次“围剿”。

11月30日,党中央在富县东村召开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直罗镇战役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指出:“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此外,直罗镇战役加速了国民党营垒的分裂。蒋介石对东北军直罗镇惨败表现出的冷漠态度,使张学良彻底认清了蒋介石企图借“剿共”令红军和东北军两败俱伤的险恶用心。而且,红军对东北军俘虏的教育,以及同张学良等东北军领导人的沟通,进一步促使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从消极“剿共”到停止内战、联合红军一致抗日的转变。

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来说,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士气,迫使蒋介石调整其战略部署。这就为红军积蓄和发展新的战斗力量,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赢得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