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名著(第四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

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1)

【注解】

①浮:脉象浅表,轻按即得,主表证。

②头项强痛:头部与项部僵硬疼痛,有拘紧感。项,是颈的后部;强(jiāng),僵硬,不柔和。

③恶寒:厌恶寒冷。恶(wù),憎恨、讨厌之意。

【解读】

太阳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为一身之外藩,外邪侵袭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太阳病的基本证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恶寒。

太阳之为病脉浮,言风寒在表,表阳受邪,正邪相争于表,故脉应之而浮。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头项者,为太阳经脉循行所过,太阳经脉受邪,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利,故头项强痛。头为诸阳之会,少阳并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

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临床所见背部恶寒怕冷较著,且以午后为最,是太阳之气被寒邪所伤,午后阴寒得盛之故。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罢了。恶寒是太阳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颈的说法。

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①,脉缓②者,名为中风③。(2)

【注解】

①恶风:风吹到身上不舒服,恶寒之轻者。

②脉缓:与紧脉相对而言,脉象宽柔和缓,非怠慢迟缓之意。

③中风:中医证候名,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外感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太阳表虚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病不同。中(zhòng),感受。

【解读】

本条前有“太阳病”三字,即包含有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也就是在太阳病提纲证的基础上又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是为太阳“中风”证。本证系因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

由于风寒侵袭而风邪偏盛,风邪伤卫,卫阳浮盛于外,与邪气交争,故发热;风性疏泄且伤于卫阳,使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故见汗出;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故云恶风,结合提纲证,实则是恶风寒;又因汗出,营阴外泄,故脉搏松弛宽缓而呈柔和之象。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描述:“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张介宾释之曰:“缓者,缓纵之状。”均有松软柔和之意。再者,此处的脉“缓”是与第3条的脉“紧”相比较而言的。第3条“脉阴阳俱紧”,紧若弓弦之张,强调恶寒至甚的收引凝敛。本条之“缓”,则缓如弓弦之弛,有松软柔和之象。故本证脉“缓”,并非后世“迟缓”之谓。

太阳中风脉“缓”,虽然是反映了局部脉象的特征,但同时也揭示了全身肌肤缓纵、腠理疏松的表象,故“汗出”与“脉缓”并见,这才符合“太阳中风表虚证”的基本病机。因此,在太阳中风表虚证的脉证中,尤以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因为它既能确立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营弱卫强”的病机,同时又能区别于无汗、脉浮紧的太阳伤寒表实证。

由于太阳中风是以汗出、脉浮缓为特征,故后世医家习称其为太阳中风表虚证。但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表虚”,却并不是真正的虚证,而仅仅是肌表腠理稍疏、卫外功能不强之意,因为这只是与第3条无汗而“脉阴阳俱紧”之伤寒表实证相对而言的。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①者,名为伤寒②。(3)

【注解】

①脉阴阳俱紧:寸、关、尺三部脉象都是浮紧的。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此处是指寸关尺三部脉来均有紧束、紧张之象。

②伤寒:中医证候名,以“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外感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太阳表实证,属狭义伤寒。

【解读】

本条前有“太阳病”三字,即包含有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也就是在太阳病提纲证的基础上又见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即为太阳“伤寒”证。这里的“伤寒”,是为狭义“伤寒”。在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基础上,不论发热与否,只要见到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等脉证者,即为太阳伤寒证。

“必恶寒”,说明恶寒必然最早出现,因风寒之邪一旦侵袭体表,卫阳即被郁遏,故起病便有恶寒。若风寒较甚,卫阳郁闭较重,正气尚未能及时达表抗邪,则也可暂不发热。稍后,正气则会与邪气作斗争,发热也就随之表现出来。文中“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只说明发热有迟有早,而并非是始终没有发热,因为发热终归是要出现的。

寒邪有收引凝敛的特性,风寒之邪外闭卫阳,并使营阴郁滞,经气运行不畅,故身体疼痛,脉阴阳俱紧。脉之阴阳,柯韵伯谓指浮沉而言,陈修园谓指尺寸而言,二者可以合参。细心体察张仲景原意,应更加重视尺寸。浮沉主候表里,尺寸尤辨虚实。证之临床,太阳伤寒表实证应见尺寸之脉俱紧。紧者,如绳转索,为寒气凝滞、正气欲伸不得之象。

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病理特点是卫外不固、营阴外泄,故有汗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病理特点是卫阳郁闭、营阴郁滞,故应无汗。本条虽未明言,但已寓有无汗之意。因为寒邪有收引凝敛的特性,患者腠理闭塞,是不会出汗的。

证之临床,太阳中风表虚证多见于平素体质稍差、肌腠不固之人,感受风寒,容易患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主症。太阳伤寒表实证则见于平素体质壮实、腠理固密之人,需在感寒较甚的情况下才会发病,是以恶寒、发热、无汗、体痛、脉浮紧为主症。太阳中风表虚证与太阳伤寒表实证之间有体制强弱和感邪轻重的差异,在辨证方面尤以有汗与无汗为其鉴别要点。

伤寒一日①,太阳受之,脉若静②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③者,为传也。(4)

【注解】

①伤寒一曰:外感病早期。伤寒:此指广义伤寒,与上条狭义伤寒有别。一日,约略之辞,指患病初期。

②脉若静:脉象变化不很大,与太阳表证相符,如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无数急之象。

③脉数急:脉的速率很快。与脉静相对而言,表明脉象已经有了显著变化。

【解读】

伤寒乃言邪,太阳是言正。脉若静者,言其寒邪非盛,当可从太阳而解,故为不传。颇欲吐,躁烦者,为邪气盛,尤见躁烦辗转反例不宁之貌,盖欲吐躁颓皆属阳明证,故为邪气内陷之预兆。脉数急者,经曰:“诸数为热,诸急为寒”,寒热相持,其脉不静。邪气内扰,不能速解者,知病已有传变之象。

既然已经转化为热病,就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并应按照热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来辨证论治。

伤寒二三日①,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注解】

①伤寒三二日: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素问·热论》对疾病传变的学说,但在临床上,当以脉证为依据,不必拘泥于时日。

【解读】

本条承接上条继续讨论外感病的传变。上条言伤寒一日就有传变的可能,本条言伤寒二三日,亦有传变的可能。太阳主外,故风寒外袭,“一日”即可“受之”。少阳与阳明在里,而邪气化热传变常在二三日。若二三日传变之期,仍不见口苦、咽干、目眩的半表半里热证,也未见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脉大等阳明里热亢盛证,就说明病情尚未传变。病邪仍在太阳,治疗时仍可从太阳病辨证施治。

本条显然是受《素问·热论》中“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的影响。病邪是否传变,既要据时间推测,更要以脉证为据。时间可供参考,脉证更为重要。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①故也。(7)

【注解】

①阳数七阴数六:古代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的说法。水属阴,火属阳,故以六为阴数,以七为阳数。

【解读】

本条为辨别疾病阴阳属性的总纲。疾病发生的机制是人体内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人体的抗病功能(正气)与致病因素(邪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情况,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本条以寒热的表现来辨别外感疾病的阴阳属性。发热恶寒者,多属于阳证;无热恶寒者,多属于阴证。由于疾病的属性不同,因而愈期也有差异。

人体感受外邪之后,若正气充盛,能奋起与邪抗争,则见发热。反之,正气虚弱,无力与邪相争,则无发热。伤寒六经辨证,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划分的。太阳病有发热恶寒,少阳病有往来寒热,阳明病但热不寒。三阳经病均有发热,说明正气尚旺,抗邪有力,属正盛邪实的阳证,即“发于阳”也。三阴经病通常无热恶寒,甚至肢厥蜷卧,则是阳虚阴盛、正气虚衰的表现,正是“发于阴”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六经辨证虽然繁杂,但以寒热来辨别阴阳,便能执简驳繁,提纲挈领。

以寒热来辨别阴阳两大证型,这只是大体上的区分,适宜于一般情况。影响疾病的因素很多,临床的表现也千变万化。如太阳伤寒初期,可有暂“未发热”的阶段;阳明病得之一日,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少阴阳虚阴盛也有“反发热”的假象,厥阴病可见厥热胜复。对于这些特殊情况,均须作具体分析。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这是对愈期的一种预测。阳数七、阴数六之说,可能是出于伏羲氏河图生成数之词。因水的成数是六,水属阴,故阴数六;火的成数是七,火属阳,故阳数七。病发于阳经,阳经之气血得以平和则愈;病发于阴经,阴经之气血得以平和则愈。这种推算方法仅供参考,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①故也;若欲作再经②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注解】

①行其经尽:邪气在太阳经逐渐减退而消失,病情向愈。经,这里指太阳经。

②欲作再经:病情将要发生传经之变,此指欲传往阳明。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