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文教学的指导
1.古文教学的应用问题
古文是古人在古代使用的书面语的形式,所以,古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很计较它是否达到了精确的地步了,只要能传达自己的观点也就可以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文的教学一直是很有难度的,学生学起来也很有难度。
利用古文教学
古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古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古文的范围。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第一,学生在预读时,要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大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的说就是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注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这能使学生接触到第一手材料,通过熟读这些思想健康、语言典范的历代名篇。
第二,在预读时要学生尽可能地用一些符号来标明课文中一些特殊的地方,如“。”表示通假字;“△”表示词类活用现象;“口”表示一词多意现象;“——”表示特殊句式等等。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应用这些符号点划批注,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抓重点难点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学生再进行查缺补漏。
教师做到范读
教师范读是很重要的,教师范读可以帮学生正音正字,同时利用自己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但是在古文教学中,特别强调实词意义、虚词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落实,会把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肢解为一个个字、词、句的枯燥语言零件,以致使众多学生失去对学习古文的兴趣。
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含义,有些含义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认为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这些大都是写景或抒情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以及一些自读课文,可以适度淡化古文“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机械教学。古文读得多了,语感加强,许多意义不讲自明。
其次学生自己要诵读,学生通过齐读或个别朗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诵读。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语音、重音、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给以纠正。学好古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学会正确停顿
正确停顿是诵读古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几种方法:
其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其二,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另外,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
第三,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第四,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第五,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六,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余闻之也久矣。
注意古文的断句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古文的断句,给古文断句在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古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古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古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 古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修辞方法运用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古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代 古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若是译为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古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3)委婉 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古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4)讳饰 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古文。
阅读注意事项
古文阅读历来是考试易丢分的一项。考试的古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具体语句上,要把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顺着往下读,借助文段的题目,借助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借助设题和选择支,先弄懂文段的大致意思。
然后,借助这个大致意思,反过去读第二遍,由于前边的粗读已经理出一点头绪,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原来没弄懂的地方就变得比较好懂了。
如果碰到比较难的文段,就要反复这样“串”几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有些同学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
考生应该知道,所选文言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二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译古文注意哪些
学生在翻译古文时,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其一犬坐于前”, (《狼》),光看这一句,似乎可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式的。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2)直译为重,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
译古文运用手段
古文的翻译有五种手段,即录、释、理、添、删。
(1)录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2)释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3)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4)添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5)删 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重“言”轻“文”
初中古文教学还应重“言”轻“文”。也许,这是个狭隘的观点,可又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简单的说,“言”为词的解释、句的翻译等基础知识层面,“文”为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层面。我认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重“言”轻“文”的理由有二:
其一,符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标》中关于文言文的课程阶段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必须以解决词句障碍为前提。通过看注释、同学帮助、老师解释,读懂了文言文,理解了文章内容,就符合要求了。至于课外文言文,初中生可不必涉及。
其二,考试导向决定语文课堂教学,中考的指挥棒指挥着各地的基础年级抽查考试和平日的课堂教学。从每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文言文几乎是只考课内的篇目,而且分值大多在15-22分之间,我略作统计,词句基础知识考查占了70%以上,其它是内容和内容的延伸和提高。
语文教学的接轨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接轨问题,因为毕竟在逐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时候,考上好大学是学生们的终极目的。同样高考决定着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考试。考试考的是课外古文,如果你看不懂古文的意思,那怎么去理解分析呢?
因此,这就需要初中阶段古文学习中要积累众多的知识。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词义不同的词、重点虚词用法、多种句式等。古文课文由过去占全书的30%左右到现在的20%左右,降低了要求,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对学生来讲,能熟读和背诵一些古文的名篇,将终身受益。减少了一些内容,降低了一些要求,实际上反而能学得更好。背诵一些基本篇目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大纲编写的初中语文课本的基本课文中,背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学习古文跟学外语有点相似,学外语要是光听老师讲,不熟悉所读的外文,不把读的外文记住背出,是很难学好的。学习古文,就要靠熟读背诵,熟读背诵多了,就能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2.古诗文教学中的比较法运用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要多比较,多归纳。”叶老的这句话用在当前的古诗文教学中尤为中肯。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目前我们的学生普遍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显得有些被动,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和一些古诗文的辅导书,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
课内文章学得勉勉强强,课外的文章一筹莫展.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运用比较的手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在比较中,透过表象,掌握实质,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并在古诗文学习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接下来笔者就古诗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特殊字音的比较
古诗文中有些字的读法比较特殊,在学习过程中碰到时,要引导学生找出含有这个字的不同读音的句子进行比较,如,有一位学生在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句话时,把“为”读成了“wei”。
于是我让学生搜寻含有“为”的古诗文语句,作一个比较分析。“此人一一为(wei)具言所闻。”(《桃花源记》)“温故而知新,可以(wéi)师矣。”(《论语》)“能以径寸之木,为(wéi)宫室器皿……”(《核舟记》)找出后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这些句子里“为”字的意思,通过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作介词时读“wèi”。
又如在教学“陶后鲜有闻”(《桃花源记》)中的“鲜”字,读作“xiǎn”,学生从课文注释中知道了它是“少”的意思。但这种理解相对来说是孤立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于是我引导学生与课文中的“芳草鲜美”中的“鲜”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当它作“少”理解时读作“xiǎn”字,当它作“鲜嫩,味道鲜美”解释时读作“xiān”。还可以让学生纵向比较,给两个读音各举出一个例子来。学生马上就可以说出“鲜(xiǎn)为人知”、“鲜(xiān)艳夺目”等词语。
古诗文中这类字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些字的理解,在阅读中依据规律咬准字音。
词义和用法的比较
古诗文中有许多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有的甚至无所适从。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善于比较,从比较中掌握规律。
如在教学“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的“绝”字的理解。笔者又列出以下两个句子,以作比较。“群响毕绝。”(《口技》)“力上下,得绝。”(《童区寄传》)看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通过理解发现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就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理解词的意思要结合语境,不能死记硬背。
又如教学“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对“妻子”和“绝境”的理解。学生通过注释了解到“妻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绝境”是“与世隔绝的境地”。然后笔者让学生与它们的现代汉语中的意思进行比较,“妻子”现是指男人的配偶。通过比较发现古文比现代文更为简练。“绝境”现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通过比较发现,词语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意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翻译时不能想当然地用上现代汉语的意思,弄不好会闹笑话。
诗文句式的比较
古诗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在理解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有些不习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同类型的句式加以比较,从中找出规律,指导以后对句子的理解。
如在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句话的时候,有学生译成“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块儿散步在庭院”。于是笔者就问“这句话这样读起来顺畅吗?可以怎样调整呢?”学生认为应该译成“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块儿在庭院散步。”
至此,学生对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于是笔者又举了两个例子供学生比较。例如: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晏子使处》)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先请学生把上面这两句话译一译,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三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就发现了介宾短语后置的特点,掌握了在译这类句子时要把它们提到动词前的规律。
表现手法的比较
古诗文中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当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时,学生得到的往往是一种孤立的印象。在这种时候引导学生把有相同表现手法的文章列出来加以比较,就能使学生把散乱的孤立的印象用线串起来,既能做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讲到最后一小节,写了观潮的人多,有学生说这里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出潮水的雄伟壮观.于是笔者就乘势问:“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文里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学生马上就举出了例子,如在《三峡》一文中,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中》。
3.小学古诗文的教学问题
诵读诗文的重要性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中国青基会于1998年6月正式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如今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高了,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紧接着,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
再紧接着,下发的今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说明》表明,今年高考文言文的考察更加突出,其中多年未曾在高考中露面的名言名篇默写和古文翻译将再次出现在试题中,同时新增古文鉴赏试题。可见,诵读经典诗文极其重要!
我认为,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出发,抓好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
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1)珍惜记忆的黄金年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三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各种广告语、影视台词、校园俚语等等,都是所谓“无意识记忆”。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2)古诗文是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别的语系的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琅琅上口,韵味无穷。采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今天的学生要通过文字去了解古诗文作者融化在其间的情感和意思,自然要经历一个识别符号和还原以及转译的过程,为此,学习古诗文关键就是诵读。
诵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阶段,背诵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
诵读诗文的方法
对语文教学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两多”,即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即学生读得少,说得少。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
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那么,课内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呢?
(1)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然后,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把诗歌读成什么样了?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
(2)熟读古诗,自悟自得 我们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
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
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有的提出“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还有的提出: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过来呢?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难得出“招手”是“摆手”的意思。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达到自悟自得。
(3)适度讲解,诵读体会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在结束《古风》的教学时,适度讲解,此诗题目也作《悯农》悯有哀怜的意思,还作忧愁解释。作者李绅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对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诗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这种关心百姓的感情,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至此,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4)展开想像、悟意明理 根据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学生才能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如: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悟意明理,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或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5)适当延伸,拓展诵读 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不知道苏东坡、李清照……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如果写作文,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因此,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如:教学《古风》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所学的《锄禾》也是李绅所作,也名《悯农》。
《锄禾》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诫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许多像《悯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这样就自然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诵读诗文的途径
儿童读经的教学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提高诵读兴趣让他们多接触,多念多背,只此一诀,别无他巧。
(1)“流行”创造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上学了。也并不一定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大家都去学,他也就不排斥了。所以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为此,我们把大纲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让学生利用早读每天读一首。
首次诵读要点燃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必须注意发挥教师对同学们的控制作用,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养成诵读的习惯。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2)“热力”感染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若起初儿童未进入情况,须有耐心去等待,一天不行两天,只要坚持下去,定能感染孩子。到后来有些家长不但有兴趣,甚至真的和小孩一起读古诗文,互相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3) “情感”维系兴趣 家长平日与小孩情感浓厚者,较易带动兴趣,老师让儿童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读古诗文。
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的诵读以强化,可以开展“诵读争星”等活动,维系诵读兴趣。
(4)“成就感”提高兴趣 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有进步,就应当场表扬,加以赞赏,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
(5)“变花样”激励兴趣 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主要是读出、读好句子的语气。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的。
(6)“奖励”吸引其努力 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可以是记点数(盖章或发卡)而给奖,奖品可以是一颗五星、一张卡片、一个本子或图书礼券等;最方便的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只要学生每天坚持在课外读一首古诗,教师就要给其鼓励,学生诵读的兴趣才会持久。
(7)提供多念的机会 由老师来教读古诗文几乎没有兴趣不兴趣的问题,只要老师有热诚、有信心,就可以带起来。因此,可以在全校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名诗鉴赏”。
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读,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读,不过,最好是每天早读课利用几分钟,一天读一首,不但不会增加工作压力,反而可以收到读古诗文之乐。
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作业,大体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对于部分学生,有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掉了。鉴于此,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让这些孩子以“背古诗文”代替写作业,这样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诵读机会。
我想,现在的孩子如果能做到平均每天背诵一首,坚持几年,将会终身受益。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能把孩子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4.小学阶段学习古文的方法
如果说古代文学是一顶华丽的皇冠的话,那么流传久远的古文(又称文言文)则是那皇冠上闪耀的明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总是那么古香古色、纯朴典雅。学习古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潜在的气质,培养高雅而脱俗的审美观。
都说教古文,应该以读为主。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应该怎么读?应该怎么教学生读,这便是至关重要的了。在教学之前,我们应先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我们认为,在教学生读古文之前,教师应对教材有深入了解,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应了解写作背景及目的。每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当然都会这么做,只是这里作为一个教学的前提提出来,应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这古文是要会成诵的(小学古诗文一般都不长,如人教版六年级的《学弈》和《两小儿辩日》。都是百字左右的。)
第三,要有古朴而切合的朗读方式。古文之所以有着与现代文截然不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其表现方式看似因为文字的运用方法使然,其实却是朗读的方式的迥异造成的。
如果一个教师,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那么,哪怕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哪怕他没有多少教学技巧,哪怕他的发音是带着浓浓的地方腔的,但是他读出来的“古韵”却是明显不同于别人的特点,一个必需历经时间炼就的最能体现古文魅力的良好特点。这个特点的准备是三者之中最难的,但是,相信我们的老师当然不在话下。有了这以上三点之后,我们便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了。
兴之所至,趣之为开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学好那些语义深奥的古文,当然得先培养学生的兴趣。由于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别,古文一开始就会让学生感到很难,有如巍巍高山一样不可逾越,因此产生一些畏难心理,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
那我们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帮学生把这种不良心理排除掉。否则,一旦这种心理成了根深蒂固之势,那我们以后的教学就麻烦了。别说让学生读,就算让他再看一眼,他也是不愿意的。所以,就必须在学生与古文见面伊始就让学生感到其与现代文相比,有一种前所未见的美,这种美,是现代文所不能表现和替代的。
在此我们并不是说现代文不如古文,我们的意思是说她们的美各不相同而已。在优秀青年教师选拔总决赛那天,上的课便是《学弈》,在此之前,学生并未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在自读时便说“难”,“麻烦”,“不好读”,甚至“没法读了”。面对听课的两三百位老师,学生有这样的反应,还真让人有些不自在。而后我改变了上课流程,把原先让学生“读完”改成我的配乐范读。“高山流水”的筝曲确实令人陶醉,学生很快觉得老师的“摇头晃脑”的读法很有趣,也有些人试着跟着“摇”起来。
虽然他们未必明白这种朗读方式本身的内在意义,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个值得注意的喜讯。至少,我们的学生“不那么怕了”。
虽然恐惧心理曾先入为主,但是古文本身的魅力却能在第一时间内将之排除。所以兴之所至,趣之为开。
以上两点仅仅只是我们“教读”之前的准备工作,接下来,说一说大体上应“如何教”。
(1)断句与初读 古人读书叫作“吟”,叫作“咏”。多美的字眼啊,那是绝无人间烟火味的讽诵。但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先做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给古文进行正确的断句。
想当年,有着天下第一老师翁同龢指导的光绪帝,年十六而未能正确断句,更何况我们的不过十二三岁的学生?哪怕是我们的老师,有时在给古文断句时也得依靠教学用书呢?所以,断句这种“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我们老师吧,学生如果有兴趣,当然也不妨一试。
初步的读,就应在“所断之处”下手。举个例子吧。还是《学弈》,开篇第一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正确的断法是“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照现在普通话的读法来读,于“之”后面是要停的。有断点的地方不是都该停吗?那就停吧。但是试读之后能够发现,对则对矣,可是怎么听着就全不是那么回事呢?不像古文的味道,倒像现代文。
要是出现“断点”多一些的,就更有问题了。如下句“使弈秋诲二人弈。”正确断法是“使/弈秋/诲/二人弈。”一断一停,读着读着,旁人不禁要问“您是结巴还是紧张?”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很轻松地解决。那就是在断点处,把断点之前的字音延长。如“使——弈秋——诲——二人弈”。延长声音时可以轻,然后试着摇头晃脑,开始时感觉有些怪,但如此几次之后,能发现,咦,还真有点儿意思啊!
再想想以前那些长衫瘦弱的书生,是不是和他们的读书方式有几分接近了呢?让学生模仿这样的读法,相信他们应该是十分乐意的呢!为什么?新鲜啊。
(2)熟读与释义 鼓励学生把文章读得熟,相信我们的老师有许许多多的好方法,我这里就不再班门弄斧。但是这里要说的熟读还加入了另一种元素,那就是“动作”。可能有人会笑了:“读书是嘴巴的事,与动作何干?”古人云“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就是这个理。
当然了,读书不是跳舞,当你情不自禁地因文章中某处精彩而拂一拂袖或摆一摆手,这些都是十分自然而恰到好处的。那如果要十足的夸张到天翻地覆,就只能有一种解释,即做戏!
关于释义,这也是古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假如自始至终,学生都不知道今天学的这篇文章大致讲了些什么,那这堂课有什么效果呢?古文的释义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看注释;基二,联系上下文。
先说看注释。一般情况下我们反对逐字解释再凑起来(这种方式往往偏于死板。)。《学弈》中有一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按文中逐字解释:为,是说;其,他;智,智力;弗、若,不如;与,吗。连起来成了“是说他智力不如吗?”很有些没头没脑的味道。
我们只能灵活一点儿,引导学生大致理解为“是说,他不如前一个人聪明吗?”或是“难道说,他比前一个人笨吗?”假如学生能把意思说出个大概,也就可以了。不必太斤斤计较。想想我们做学生那会子吧,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得十分出色全无暇疵呢?
再来说说联系上下文。《学弈》中有一句“思援引缴而射之”。这里面有个“之”字,是没有加注释的。但是,有不少学生却能明白,此处的“之”字指的就是“天鹅”。为什么呢?因为上文有讲到“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鸿鹄嘛,当然就是天鹅了。
当学生能试着联系上下文来达到大致理解的目的,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虽然这些方法都是些小技巧,但是却是我们的学生日后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呢。
在大致了解了古文的内容之后,再回过头来指导学生读,相信学生能够有所悟,有所感了。
如果学生学会了一篇古文,初步把握了学习的技巧,知道大体上可以怎么读,可以怎么理解,那么,往后学习第二篇、第三篇……相信也不是什么大困难的事了。
以上仅仅只是个人一些儿浅见,聊为扔砖罢了。
5.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运用
提高教师的素质
优美灿烂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她积淀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和智慧,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精华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作为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而要承担这一重任,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就更为重要。
古诗文教学容量大,涉及社会、历史、绘画、音乐等各方面的知识,自己只有一滴水,怎么能给学生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读、写、讲的能力,才能在古诗文教学课堂中游刃有余。
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启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使他们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些手段,想办法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乐而忘疲”。
例如:在教《公输》《惠子相梁》等中让学生扮演角色饰演,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在教《狼》《愚公移山》等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故事情节让学生进入情境。同时可以利用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创造一个竞争的学习环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以积分的形式让学生开展朗读、背诵、书写等多种形式的竞赛。
我们还可以将古诗文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古诗文中的精彩语句用到平时的作文当中,或者用作自己的名言警句,感到古诗文的实际功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古诗文教学才有良好的基础。
教与学要协调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这样一来,就会让古诗文教学索然无味。教师要找到可行的方法,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好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方法是叩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古诗文教学要正视方法的培养。
(1)朗读呤诵,整体感知 很多古诗文的文意并不是教师所能讲述尽的,只有在朗读中领会、想像,才能丰富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古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读”是古诗文教学的灵魂。梁实秋先生说过:“古诗文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呤,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朗读呤诵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
在读和听的过程中从语言的优美和动听中体味,揣摩古诗文意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教师带领学生在诵读时要注意抑扬顿挫的变化,运用这种变化读出诗文的感情基调和韵味之美,读活具有诗意和文眼的词语,使其内含的感情和形象,意境通过语音充分表达出来。
(2)字酌句酣,品昧内蕴 古诗文大多写得简洁优美,意味隽永,语音准确鲜明,“字字值千斤”。这就要求读者有咬文嚼字之功,能抓住关键词语,反复品味其内涵和意境,并能变成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如柳宗元《江雪》的美不限于画面和音韵之美,更在于“绝”、“灭”二字所体现的社会环境险恶,和“渔翁”即是作者自画像,这样才能感受作者“幽、寒、独、孤、雅”的情趣和高洁。
(3)创设情境,音像强化 没有直觉的体验,是无法进行文学感知的,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不同情境从而让学生领悟和欣赏课文意境,如讲《桃花源记》,可组织学生游览附近好的山水,在游览中体验有关春风和煦、桃红柳绿;讲《岳阳楼记》,可组织学生参观附近花亭楼台,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中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这是特别适合古诗文审美教学的辅助方法。
(4)对比映衬,强化理解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对立统一的,彼此对比映衬,更能显示事物的形象美,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受到陶冶,如《黔之驴》中以虎之形弱实强衬托驴之形强实弱;《愚公移山》中以智叟的形智实愚衬托愚公的形愚实智。
又如卖炭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卖炭翁与宫史对比,卖炭翁前后心情的对比,卖炭翁送炭与被抢的对比等,学生了解了这种手法,显然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唐代最高统治者及其爪牙掠夺民财的罪恶,劳动人民被欺压的痛苦。
(5)激发想象,移情仿写 审美思维主要靠联想和想象,联想来自生活,却不受时空限制,由于古今环境已不相同,在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与认识、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去展开想象翅膀,从文字中看到,听到有声有色的形象,体味文学意境之美。如《敕勒歌》意境美,虽然学生没到过大草原,但可让学生把去过的郊野绿地通过想象放大,从而体味到诗中天苍苍、野茫茫的无限风光。
每学完一篇文章以后,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移情仿写古诗古词,并在同学当中交流,使学习进入高潮。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深入了解学生,精心研究教材教法,“不唯虚”、“只唯实”,就一定能达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的境界,古诗文教学的春天也才会真正到来。
6.初中古文阅读教学激趣法的运用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
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导语激趣法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
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诵读激趣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如教《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效果就不言而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朗读成诵,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经过老师略加点拨,就会明白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活动激趣法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语文,愿上语文课,不怕古诗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如教学《核舟记》,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画具,课堂上通过记忆把“核舟”画出来。许多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但也有些学生说“太难了”,“让我们看看书吧”。
在学生充满求知欲时,老师允许他们看一会儿书,蓄足的势一下子变成旺盛的活力,由兴趣转化为想学,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转化为会学,学生很快就感知了课文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上台表演,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
此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竞争激趣法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
我在古诗文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通过在班中诵读赛,竞争参赛资格。班中还举行古诗文成语、典故出处集锦比赛,给搜集得多的同学加平时素质量化得分。还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出题互考,并通过评比方式进行,让学生多查找资料。
同学们各显神通,有一种在知识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他们在竞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参与积极状态和兴趣程度。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想象激趣法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温庭筠《梦江南》的教学,抓住“独”、“倚”、“脉脉”等词。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这样一幅广阔、多彩的美人凭栏远眺图:一位少妇盼望丈夫归来,终日呆立楼头,仔细数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帆船,面对着江水悠悠,夕阳依依离去,总是失望惆怅。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词人笔下的怨妇思夫的愁苦难熬之情。
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鱼我所欲也》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孟子“性善论”的讨论,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隆中对》时,引导学生跟诸葛亮对话:你认为对策合理吗?假如诸葛亮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这样,学生用现代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质疑激趣法
“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为了启发学生有大进,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首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需要教师的鼓励,因为大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既怕老师瞧不起自己,又怕同学讥笑。这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那怕是提出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也要给以充分肯定。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在学习中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
第三,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设疑、质疑的基本方法可以从认识事物的三个层面上考虑,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样”,三是“为什么”。就一篇古诗文而言,可从字词、句式、结构、主旨、语言特点等方面设疑、质疑。这样能使学生有疑可质,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板书激趣法
板书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诵读。因此板书的原则必须忠于文本,突出重点,易于背诵。如苏轼《江城子》可设计如下板书:
根据不同诗文内容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可树状、网状、表格、图画等。如果是比较、总结性质的可用表格,语文知识结构可用树状。如教第五册第25课《诗词五首》总结时,可将“作品、作者、体例、出处”等内容用表格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
同时,还可学习魏书生老师“懒”的做法,故意将一些易错的字不写或写错,让学生填写或改正,激发学生改错别字的习惯。
有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归纳内容、写段意等可由学生板书。这些都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态激趣法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语言等都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试想,如果教师上课时无精打采,学生能兴致勃勃吗?上课时要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的精神,满怀信心,即使再累,也要振作精神。
讲课时语言要富于变化,并伴随一些手势、表情。朗读时语调抑郁顿挫,语速适度调节,感情真挚等都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
此外,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辅佐教学,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古诗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待于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我在这里只是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7.中学的古文字教学问题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六多百年的历史。在这极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字形虽已与造字之初的形态有很大不同,但汉字据义绘形的原则依然未变。
古文字与今文字比较起来,仅是构件形体由象形变成了非象形意义符号,而其组合结构的构义性依然如故。这就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古文字字形“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某些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应用空间。
教师应针对相应内容进行规律性提示,这样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有助于识字教学和纠正错别字,更有助于理解古今诗文的词义。
帮助了解古代历史文化
汉字的构形意图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其中包含造字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当时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当时信以为实的神话内容等。
如:“女”字,甲骨文作(此略。下文均为“略”字),是捆缚的人屈身而跪的形象。可见“女”本义是奴隶。古代奴隶主要是战争中的俘虏,在氏族社会里,男俘主要用为祭品或食品,女俘则留下服役,充当奴隶。因此,“女”即是奴隶,又可以表示女性。后世分化,“女”表示女性。
再如“妻”,甲骨文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像长发女子形,下为女子,上像其长发,字形右部为一只手,整个字形像用手抱女子,这就是说,妻子是抢来的女人。
《甲骨文字典》说:“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中的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解释甚确。后代“妻”字所表示的女子长发变为“十”,“又”即手,插入发中,即成今天“妻”字字形。又如“卜”、“兆”、“占”三个字,商代是笃信鬼神的时代,其具体表现就是占卜,那时战争、风雨、收成、生育、疾病、做梦等无论事大事小,都要占卜一下,看看吉凶。
占卜的材料是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占卜时,先在甲骨背面钻出一些小坑,然后灼烧小坑,使甲骨正面因受热而出现裂缝,占卜者即依据这些裂缝的多少、曲折、走向来判断吉凶。“卜”字像横视的甲骨,“一”像荆木条,整个字形像用荆木条灸甲骨。
灸后甲骨表面出现的裂纹叫“兆”。兆字甲骨文正像裂纹形。兆是判断吉凶的依据,也是吉凶的提前显示,事情发生前的迹象,今有“征兆”、“预兆”等词。“占”字本义也是卜问吉凶,字形由“卜”和“口”组成,加“口”表示询问吉凶。
总之,可以说历史背景是汉字构造的源泉,而汉字字形则是特定历史状况的反映。有人说汉字贮存了历史或使历史定格在汉字之中,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帮助识字和纠正错别字
“即使”与“既然”是两个常用的关联词,可有的同学在书写上常把这两个加点字搞混。“即使”表示未然假设,“既然”表示已然推论。“即”的甲骨文字形左边表示食器,右边是一个跪坐的人形,口向食物,表示未进食;“既”的甲骨文左边同样食器,右边也是跪坐的人形,但是口不向食物而向身后,表示进食完毕。
现代汉字的字形依然保留了两字中口的向背特征,联系意义,这两个字的字形就不难辨别了。以上可见,凡与“接近”、“就”有关的词语就是“即”;凡与“已经”有关的词语就是“既”。
再如现代汉字中的部首“月”实际上包含了古文字中的“月”部和“肉”部,而且只有“朔、朗、期、朦胧”等少数字归属于古“月”部,其他的大多数字属古“肉”部,如“脖、肌、肚、肘、脂、肢”等等。了解了这一点,学生就不难记住“不胫而走、病入膏肓、义愤填膺、胴体、臃肿、丰腴”等不太熟悉的字形了。
古代曾用贝壳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和钱物有关的汉字自然多用“贝”表义了。如“货、贷、贯、赏、赐、赠、贿赂、贬、赃物”等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受贿赂得来的赃物”写成“受贿络得来的脏物”了。
再如,甲骨文中的“玉”字作“丰”,像玉串,三横为玉片的平视图,一竖为贯穿玉片之绳。“玉”字原写作“王”字,不过是三横距离相等。而“王”字中间一横靠上,后为了与“王”字区别,才加了一点,但“王”字很少作字的构件,所以作为左右结构字形构件的“玉”仍不加点。
因此,现代汉字中“王”部的字只有“皇、闰”等少数字属古“王”部,其他的大部分都属古“玉”部,这些字的意义都和玉有关,如“琼、琪、瑾、璧、瑶”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记住“白璧无瑕、瑕不掩瑜”等字形,也有利于区分“暇、遐、瑕”等字形。
帮助理解古今诗文词义
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文字。如“户”、“门”,甲骨文字形像单扇门形,小篆字形变作戶,上面的一横变作点了。“门”,繁体字作“門”,甲骨文像两户相对,故门又指双扇的门,是象形字。
古代贵族院门为两扇,故称门,而卧室门为单扇,所以称户,贵族人家都有院门,而且为出入车马,院门都是双扇的,而一般贫寒之家或没有院门,或只是单扇的柴门,因此称贵族官府用“门”,如豪门、朱门、衙门,而称一般人用“户”,如屠户、猎户、小户人家等。把这些字的古文字形在黑板上一画,不需太多解释,学生会很快明白是何意思,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
在了解通假字的来历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古文字字形。如“昔”本义是干肉,字形甲骨文的上部为日,即太阳,下部为被太阳晒弯曲的肉条,甲骨文有些字“日”旁在下部,隶书为书写方便,干肉形写作“昔”。干肉经太阳长期晒成,故引申久远、长期,又有久远、长期引申为从前、过去。后来“昔”旁加“月(即肉)”成“腊”字,表示“昔”的本义干肉。如《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昔”反而很少用本义了。
类似的还有“暴”与“曝”、“受”与“授”等。“暴”的小篆字形是会意字,日出之后,两手捧米,使之干。为了突出日晒的特征,后来又在原字之上加了一个“日”字,形成“曝”。“受”的小篆字形为(略),形声字,中间的部分表音,是“舟”的省略,表意的部分由一上一下的两只手构成,表示上面的手给予下面的手以某种东西,《说文解字》中对“受”的解释为“相付也”。“授”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只手(提手旁),是它的今字。
了解了这些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记住,《石钟山记》中“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的“莫”是“暮”的通假字;《孟子·告子上》中“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的“暴”是“曝”的通假字;《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的“受”是“授”的通假字。
在确定多义词在具体句子中的意义时,也可以运用古文字字形知识来进行提示,帮助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例如《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一鼓作气”的“鼓”字,大多数人都把它处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但从它的小篆字形(略)来看,左边是一只放在架子上的鼓,右边是一只手拿着鼓槌做出击打的动作,可见“鼓”的本义就是击打,它原本就是个动词。
又如“之”,学生看见它的第一反应是虚词,而往往忽略了它的实词用法“之”的甲骨文是“止”,止是脚的象形字,代表离开的地方,有到、往、去的意思。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为学》“吾欲之南海,何如”中的“之”即为动词义。
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古文字字形知识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再如,《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从字形上看,其本义是区域、边境,这里用其本义,而《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鄙”用现代义,是目光短浅的意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运用古文字字形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有争议的问题,不仅可以形成正确的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古文字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厉”,《说文解字》的解释为“旱石也”,即为磨刀石。成语“再接再厉”是说两只鸡相斗互啄,喙啄钝了,就再到石头上磨一磨接着啄。知道了“厉”字的意义,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字形并理解其意义。又如“厉兵秣马”的“厉”解释为“磨,磨砺”是从本义引申来的,了解了这一点,成语的“磨快兵器,喂饱马匹。准备战斗”之意就不需特别记忆。
现代汉字中“四”部是古文“网”的变形,“四”旁的字义大都和此有关,如“罩、罾、罟”等,成语“门可罗雀”中的“罗”是用网捕捉义,而不是停落义。
现代汉字中,“草”部字都和草义有关,如“菅”是一种茅草,“草菅人命”就是指像对待茅草一样对待人命;“莠”是类似谷子的野草,“良莠不齐”就是指好苗和野草混杂不分,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荟、萃”均是指草多貌,“出类拔萃”就是指超出同类,“群英荟萃”就是指众多人才汇聚在一起。
总之,古文字字形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规律性提示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师切莫谈古色变,要多研习、多积累,并适时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汇聚成类,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进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若此,何乐而不为?
8.古诗文诵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我们祖国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古诗文异彩纷呈,如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正是给了学生一把打开这座花园大门的金钥匙。使他们能够走进诗文的意境,感受诗文的魅力,欣赏、陶醉于诗文的漫妙芳香之中,采摘到自己喜爱的花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紧密结合,更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摸索与探求。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首先,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创设情景。每天早上可组织学生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让校园里书声朗朗;当学生在学校操场活动时,四周的墙壁上所描述的唐诗中美丽景色,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的一帧帧制作精美的诗配画;橱窗里展出的一幅幅,或苍劲挺拔或柔美潇洒的师生共同书写的诗词歌赋,也能使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学校大环境的影响下,各班也可自己动手创造优美的环境,营造一份诗情画意的氛围。可利用板报进行宣传,并为同学们搭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电脑绘画作品、色彩鲜艳的水彩画,或是一首首师生自创的清新迤逦的小诗,都可以展示大家的风采。
在墙壁上挂上自己编制的中国结,并在旁边赋诗一首:”万缕结千丝,环套环相依,一颗中国心,誓死不敢移。”窗台上摆放着他们精心养育的一盆盆鲜花,花盆上贴着他们匠心独具的启示:“吾乃一株幼苗,汝必精心顾之。阳光照之,雨露润之,清风拂之,他日,吾必盛开之。”正是由此获得了启发,雨彤在他的周记中写道:“每一片叶子都有翠绿的希望,请给我阳光;每一朵花儿都有开放的权利,请给我时间;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请给我机会。”这些稚嫩的诗句,正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却给了他们自信,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提倡诵读
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的练习。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思想、情绪、感情是诗的基础。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的内涵,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
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如为其配上一首优美的曲子,为其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或为其增设一段慷慨激昂的导语等等,使得诗情画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尝试着让学生学习写诗,不仅使学生真正求得了练习和实践,使他们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模仿、观察、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还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效参与,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李亚美同学写的小诗《思乡》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只恨肋下无双翅,不得星夜返故乡”宛君同学在诗中吟诵道:“风起萧萧,叶舞翩翩,我意阑珊,游丝万千。”杨明的奶奶去世后,他写了一首小诗怀念奶奶:“奶奶,让我再拉起你的手,奶奶,让我再对你说爱你。我要轻轻走到你身旁,好把你仔细端详。想你殷殷的嘱托,念你悠悠的牵挂!你是我的心痛。”它寄托了小杨明对奶奶深深的思念和怀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只是有时候不易被发现,只要能给孩子们机会,他们会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还我们一个又一个奇迹!
古文的高度凝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古诗文教学中,还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
学习了《为学》这一课后,可要求学生试着给彭端淑老先生写一封回信,谈谈你学习后的体会,或从中受到的启迪和教育。
学习了《狼》这课书,可以请同学们排成课本剧,并在课下搜集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成语、谚语和故事,由此展开“杀狼”与“护狼”的辩论。
学习了《诗词五首》后,号召同学们将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在体味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雅,李清照的婉转清爽与辛弃疾的清新怡然中,感受古诗文的语言魅力,感受自然,感受生活。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开展活动,发挥潜能
经常在班里开展朗诵、书法、故事会、手抄报、五分钟论坛、开卷有益、课本剧等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编排节目,既可以培养他们多项才能,又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班里的墙报中,为每个同学开辟出一块小天地,由他们自己设计,自己装饰,自己选材,自己使用,自己管理,定期开展评比活动。还可以尝试者指导同学们自己创办一份报纸,上面可刊出他们摘选的优美诗文,以及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讲评。这些活动,更能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鉴赏水平和创新精神。
古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诗文诵读活动,使他们更加睿智、明理;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自信自强。更能使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古诗文诵读,并将其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9.古文教学的化难为易的方法
同词比较,辨清异义
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组成,词是构成一切句子的基本材料,古文亦然。所以,翻译句子的基本落脚点是翻译出组成句子的词,只有解决了“词”这个难点,即是说,只要用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置换出原句中的古代汉语词,这个句子也就基本上翻译出来了。
如何解决“词”这个难点呢?我认为,只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同词的具体比较来丰富学生的一词多义的知识,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辨清异义,才能解决“词”这个难点。
(1)同词异义的比较 即在同一篇课文或已学过的不同古文中,根据前后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语法结构,启发学生比较它的不同意义。如教《谭嗣同》一文时,对本文中和已学过的文言文出现的“固”字,一一进行比较:
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在古代灵活的语言中确实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多义现象,要做到“对号入座”,准确译文,必须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依文度意,推导求解。
另一方面也是复习巩固已学的词法、辨清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看文识义良好习惯的好方法,从而为解决学生准确译文之难、正确理解课文创造了有利条件。
(2)古今词义的比较 对文言文教学中,对古今词义变化十分明显的词,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作一一的比较,如《五人墓碑记》中:动词“至”与介词“于”的古义,即到。
①至于今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起一事。古义:距离。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 今义:往。吾社之行,古义:是“行”(品行,名词)和“为”。
③为士先者(成为,动词)两词连用。今义:举动。古义:此,这。
④由是观之 今义:判断词。是时以大中丞抚,古义:党羽。
⑤吴者为魏之私人 今义:指与社会群体相对的个人。古义:考查,查究。
⑥按诛五人 今义:压住,依靠。古义:再,又。
⑦不敢复有株治 今义:往复,重复。
非常之谋 古义:是“非”(不是,否定副词)和“常”
(一般,平常,形容词)两词的连用。
⑧难于猝发 今义:十分,很,极。古义:比较。
⑨视五人之死 今义:看。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古义:头颅,脑袋
⑩以老于户牖之人 今义:领导者。
探求规律,掌握译法
文言文的句式也比较复杂。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倒装句较为普遍的是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也有谓语提前的现象。但仅就宾语前置来说,有一种提法,“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前。”这种提法是不够确切的,因为文言文有许多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并不前置,即使同一本书中,有的代词前置,有的代词并不前置。
在古文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表达习惯或是语法的特殊性,在古汉语中,形成了一些形式上基本凝固、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而这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往往又成了学生准确译文、正确理解课文的“拦路虎”。
倘若能让学生认清其特点,摸清其规律,掌握其译法,学生学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准确译出,从而将“拦路虎”就地“消灭”。下面仅就在文言文教学中探求出来的几种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是何句式,怎样翻译,简述如下:
(1)“以……为……”这是介词“以”与动词“为”的搭配使用,可译为:“把……看作(或当作)……”
如:“以君为长者,故不错(用通“措”)意也”(《唐睢不辱使命》)其中“以君为长者”,即译为:“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老实的人。”
再如:“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士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其中“以赢为小人”即译为“把我看作小人”。
(2) “得无……乎”这是古代汉语表反问的一种句式,但它带有揣度的语气,使问句显得比较委婉,一般可译为:“该不会……吧?”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其中“得无异乎?”即译为:“该不会有所不同吧?”
(3)“无乃……乎”这也是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种句式,但所表示的语气也是比较委婉的,一般可译为:“恐怕……吧?”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郩之战》)其中“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行吧?”
(4)“不亦……乎”这也是古代汉语反问句的习惯句式之一,其中“亦”字的意思较虚,一般可译为:“不也是很……吗?”
如:“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其中“不亦君子乎?”译为:“不也是很符合君子标准吗?”
再如:“……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其中“不亦惑乎?”译为:“不也是很糊涂吗?”
实践证明,假若以上这几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学生均能认识其特点,掌握其译法的话。那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的译法,也就不难掌握了。我们这样做,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辨识特殊文言句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翻译特殊习惯句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拿起“钥匙”独立开“锁”。
讲清“特殊”,扫除障碍
在古文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发现一些词,它们除了有一般的用法外,还有其特殊的用法,但课后又无注释,这些词,教师必须讲清。而要如此,教师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结构特点出发,作合理的推测,从而判断出所确定的释义,以便扫除学生在翻译时所遇到的障碍。
在古代汉语中,“所”字作人称代词就比较“特殊”。如:“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这是在“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的焦急时刻,“出召项庄”说的最后一句话。此时,范增已看出刘、项斗争的严重性。由于项王头脑简单,刚愎自用,一次次坐失胜利良机,结果给刘邦创造了脱身逃走的机会,以致最后范增情不自禁地发出:“唉,竖子不足与谋,杀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的哀叹。
根据课文的前后具体语言环境,再从语言的结构特点出发,即可判断出:“不者,若属且为所虏”的“所”字作“他的”讲,指“刘邦的”。“为所虏”,即译为:“成为他的俘虏”。“不者,若属且为所虏”可译为:“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此句恰好与篇末的“吾属今为之虏矣!”前后呼应,充分表出了范增这位谋臣的远见卓识。
再如:“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此句中的“所”字,放在介词“由”的前面,作由的前置宾语。此句中的“所”字,即作“他”(指毛一鹭)讲。
只要我们能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将特殊用法的词一一向学生作明确解释,学生在译文时也就不会有障碍了。
提供“工具”,独立解难
根据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文言文提出的“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学生在课外或课内自读古文时,倘有一本比较适用的工具书,对独立而及时地解决遇到的疑难词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学文言文时能独立解决疑难词语,可以向学生推荐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文言文实词手册》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文言文虚词手册》二书。这两种书中实词和虚词总的特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学生学习古文经常查查“手册”,从比较鉴别中可以选出恰当的解释,有助于弄通文意。
由于我们在古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上化难为易的具体做法,学生翻译古文基本上能符合原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基本正确,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充满语文味的古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 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 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2)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设计理念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小学文言文传统教学方法是小学文言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对深奥难懂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体会感情双线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引导中完成学习内容。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
《伯牙绝弦》一文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所以需要老师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时效,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①故事引入课题 讲《警世通言》中伯牙和钟子期偶遇的故事导入,指导学生看插图,猜猜文中人物。
故事导入让学生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②开始板书课题 指导“弦”的读音和写法。
③向学生提出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绝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绝弦?)
本环节的设计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①由古文导入 由《杨氏之子》导入文言文学习方法。读通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明确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进行交流 读文言文给你什么感觉?
③检查预习 学生个人读后指导。教师范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④教师领读 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韵味的领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3)读懂课文,领会情感
①教师引导 课文读通了,还要把课文读懂,大家说,有什么办法?(结合注释、结合上下文)请同学们按照这些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大意。读懂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第二步。
②学生自学 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大意。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课文的文言形式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
③互动交流
其一,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是从哪里看出二人是知音的?
其二,引出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体会古文的一词多义。抓住“善哉”指导学生理解子期的由衷赞叹,并指导读。课件出示句子,透过文字看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山和江河?读出你的感觉。
揣摩表达形式,抓住“峨峨兮”、“洋洋兮”体会古文用字的精炼。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此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丰富想象。
第三,对啊!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做知音。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伯牙所念,仅仅是这些吗?角色转换,假如我志春风……你看到了什么?用上文中句式说一说。
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第四,课件再次出示二人资料。质疑:伯牙当时已经是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交流)
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是啊!知音欢聚,情投意合,将是何等的其乐融融!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快乐。
第五,开始故事过渡。二人相见恨晚,结为兄弟,并相约一年后中秋之夜再在这里相聚。第二年中秋,伯牙兴冲冲前来赴约,假如你是伯牙,你会给子期带些什么礼物呢?(交流后起音乐)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课件再次深化二人资料。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充分利用文本插图,身临其境感悟人物心情,理解人物内心的感情。
第六,深化情感。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交流)
教师深情渲染:是啊!再也没有了知音欢聚,只有一座孤单的坟墓;再也没有了其乐融融,只有一块冰冷的墓碑。假如你是伯牙,站在知音的墓前,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交流)
透过文字看画面,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课堂小练笔的拓展练习,读写结合,既提高了课堂实效,又让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在子期墓前,伯牙留下了一首伤心欲绝的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警世通言》)
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
④回归课题 伯牙为什么“绝弦”?知道了吗?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4)积累古文,尝试背诵
①播放曲子 放《高山流水》,请同学们伴着这首曲子,想象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再把课文读一遍,把你的感受读进去,读出知音欢聚的乐,读出破琴绝弦的痛……
本环节的设计是在指导朗读时,师生融入课文中的角色,师生形成了“知音”式的对话交流,入文,入情。
②尝试背诵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从读通到读懂,最后熟读成诵,达到了“其词若出吾口,其情若生吾心”的境界,课堂实效就要在不断训练中提高。
(5)拓展文本,推荐阅读
课外推荐阅读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点主要得法于课内,或是得益于课外。此环节旨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作业设计
首先,要达到熟练背诵课文。其次,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