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法国的教育
17世纪至19世纪,法国的教育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动而变化、发展着。按其历史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的法国教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了一个世纪,17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发展中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阶级矛盾和斗争是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7世纪时,法国资产阶级主要信奉加尔文新教(又称胡格诺教派)和新教教派——詹森派。封建专制政府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旧教)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并对新教进行残酷的迫害。在教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耶稣会派和后起的圣乐会派。大革命前,法国的教育主要掌握在旧教手中,是天主教对抗资产阶级新教“异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1.初等教育
宗教改革以后,法国各教派仍然继续斗争,都想把学校当作传播本教派教义和争取群众的工具,纷纷兴办初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在新教办的初等教育中,著名的有詹森派的学校。詹森派教徒中有不少学者和作家,受笛卡尔思想影响很大。他们也从“原罪说”出发,但认为因为人带有原罪,儿童的精神是病态的,所以对他们的教育更要采取同情、温和的态度,不能使用压制和惩罚的方法,主张通过教师的榜样和亲切的谈话来进行教育。在学习内容上,主张以学习本民族语言和近代语为主,同时还要学习数学、地理和历史。教学时使用法语。在教学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注重发展智力,采用实物教学,重视练习。这些都反映出提倡科学、反对盲目信仰的新思想。但詹森派办的学校只存在20多年,到17世纪60年代被耶稣会派封闭了。
天主教为了与新教在教育方面相抗争,1682年成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为争取教民,对新教徒子弟进行天主教思想教育,兄弟会开办了很多免费的初等学校。为迎合时代的要求,吸引儿童,也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先学法语,然后再学拉丁语;实行班级教学等。但学校中惩罚仍很严厉。为满足教师的需求,1684年开办了教师讲习所,讲习所还附设了“练习学校”,这是欧洲最早的师范学校。
2.中等教育
这个时期法国中等学校主要有耶稣会中学和大学附属的文科中学。这类学校经院主义气息浓厚,落后于时代需要。17世纪初发生了改革中等教育的活动。1611年创建“耶稣基督圣乐会”,会员多受笛卡尔思想影响,到1626年已开办中学50余所。这些中学的特点有:(1)中学前四年学法语不学拉丁文;(2)高年级学拉丁文不学希腊文;(3)采用新方法教拉丁文(如重视阅读原著,不死背文法);(4)注重历史教学,并使历史与地理联系起来;(5)重视数学,认为数学可以“训练智力,使人善于思考”;(6)开设物理、化学学科;(7)教学时注重学生个性,反对体罚,学校生活比较温和、自由。1773年以后圣乐会派代替耶稣会派支配了法国的中等教育。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中,许多圣乐会的教师投入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队伍。
3.高等教育
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受天主教会的控制,大学排斥新教徒十分激烈,不给信仰新教的学生颁发学位,禁止使用笛卡尔的著作。启蒙运动兴起后,压制新思想。巴黎大学神学院曾将卢梭的《爱弥尔》宣布为禁书,并当众焚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反映进步思想的讲座,如开设数学、自然科学、民法、自然法的讲座。
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宣布成立共和国以后,先后建立过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及巴黎公社,政体几经反复,到1875年宪法的通过,共和政体的巩固(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统治才最终确定。这期间资产阶级各党派先后执政,他们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的作用,纷纷提出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虽因处于大革命期间,均无法实施,但对以后法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康多塞和雷佩尔提出的方案。
1.康多塞方案
康多塞(1743年~1794年)是大革命时期,大资产阶级执政党吉伦特党的领袖之一。他是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负责公共教育委员会。1792年4月,由他负责组织五人小组起草了一份全面的教育计划,提出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免费学校。
计划提出,国家应担负教育其男、女公民的责任,建立起包括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三年)、中等学校(五年)和专门学校(大学)的统一的相互衔接的学校体系。其中初级小学是普及性的,所有的学龄儿童均应入学,实施广泛的普通教育和劳动教育;高级小学招收初级小学毕业生,有较好的设备,注重实科教育;中等学校除完成普通教育外,还进行农业、军事和医学等专业知识的教育;专门学校是代替旧大学的高等教育机关,培养担任政府公职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
康多塞提出要实行统一的学校管理体制。他主张废除宗教教育,给学生们讲授资产阶级宪法和《人权宣言》;加强科学教育,尤其是数学、物理知识的教学,因为这些知识不仅对发展工业有巨大的实用价值,而且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
康多塞方案的基本精神对19世纪法国教育有很大影响,但它反映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各级学校均实行免费制度,但是它没能为贫苦儿童接受教育规定任何物质保证。
2.雷佩尔提方案
雷佩尔提(1758年~1793年)在自己的方案中首先批评了康多塞方案,指出它只是宣布了普及初等教育而没考虑实施这种教育的物质条件。为了真正的实现普及教育,雷佩尔提主张建立“国民教育之家”,这是国家举办的寄宿学校,招收所有5岁至12岁的男、女儿童入学,并由国家供给他们衣食,其经费来源是向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和儿童自己的劳动收入。他强调指出,“贫民教育的费用要由富人来负担”。“国民教育之家”的管理要吸收家长参加,每年一星期的时间轮流参加学校的全部生活。在学校里,学生要接受德、智、体、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健康、诚实、守纪律、爱国的法兰西公民。
雷佩尔提方案代表了革命中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较之康多塞计划更为民主,更富于革命性。该方案经国民公会多次讨论,于1793年修改后通过,但很快又被废除了。
第一帝国时期的教育
1804年拿破仑称帝,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大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与此相适应,在教育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拿破仑以其政治家犀利的眼光看到教育对实现其政治目标的重要性,他曾告诫:“在我们所有的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公共教育,全部的现在和将来都取决于它。”因此他始终热心于改革学校教育,以期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帝国所需要的文武官员,巩固帝国的统治。
1808年拿破仑创立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机关。帝国大学的总监(相当于教育部长)由拿破仑直接任命,凡学校的开办、取缔,教职人员的任免与提升都由总监掌管。帝国大学还设有评议会和总督学署,协助总监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在帝国大学之下和全国司法区平行设置29个大学区,每一学区设总长一人,由总监任命。同时还设学区评议会和督学,全国的大、中学校均由帝国大学统一领导,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均由国家统一制定和监督实施。总监、总长和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由国家支付薪金。这种严密的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第一帝国时期,初等学校不被重视,但中、高等教育却得到很大发展,中学有中央政府设立的国立中学和地方自治机关设立的市立中学。这些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国立中学主要是培养行政官员和高级军事人才,学校内部管理很严,学生身着统一的服装,按军队的编制,学校的行动统一以鼓声为号。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实行严厉的处罚。相对国立学校而言,市立中学地位低下,课程浅显,纪律也不严格,数量也较国立中学要多。
第一帝国时期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使原来混乱无序的学校教育向比较系统完整的学校教育体制转变,建立了法国近代学校教育体系。
从复辟王朝到第二帝国时期的教育
在整个19世纪,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化的教育体系基本保持着。但其中复辟势力曾几次得手,对教育实行倒退的变革,所以整个19世纪法国教育充满了复辟与反复辟、进步与反动力量的长期斗争。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上台后的第二年就颁布敕令,要求教育应该以宗教道德的准则为基础,必须促进“社会上良好秩序的保存”,宣布由牧师担任教师和校长,后来干脆把学校划归主教管辖。教育出现了倒退。
七月革命以后,资产阶级进步势力掌权。1833年教育部长基佐颁布法令,大力发展初等教育。法令规定每一乡区设公立小学一所,凡6000人口以上城市设高级初等小学一所,每郡设师范学校一所。教育经费均由当地筹办,学生费用由家长承担,国家向贫困地区贫困学生予以资助。基佐法令颁布后,法国初等学校数及学生数都增加了近2倍。它解决了拿破仑时代留下的初等教育薄弱的问题,建立了一个与中等学校同样牢固的初等学校体制。
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为了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自己的政权,实行军事独裁并利用天主教作为统治的精神工具,加强了教会对学校的控制,学校教育主要灌输宗教思想和君主制度精神。拿破仑三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法国人民的不满与反抗,1848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巴黎公社虽然仅存在72天,但也及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法令,体现出无产阶级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