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地下“死城”——赫库兰尼姆
赫库兰尼姆城,之所以被称为地下“死城”,是因为它是毁于火山爆发。它又名海格力斯,以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海格力斯之名命名。在历史上,它曾被意大利几个不同的民族相继统治过。公元前89年,它同庞贝城一起被罗马人占领,成为古罗马的一个属地。当时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人口达5000人。
公元79年8月24日早晨,那不勒斯海湾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在海滨圣地赫库兰尼姆城,面包师塞克斯塔斯·帕特卡斯正在面包房烤制着面包和糕点;修理店里,修理师正在修理一个铜烛台和一尊油神铜像;蔬菜水果贩奥拉斯·法菲热斯正往水果和蔬菜上洒水;一位雕刻师正在加工一块美玉,一个生病的孩子躺在珠宝店后面的一所房子里,手不停地挥舞,嘴里不停地叫着,好像是想得到桌子上他爱吃的鸡大腿和一堆胡桃;离这儿不远处,一个粗壮的搬运工正在造船厂搬运一箱货物,一个十四岁的小保姆正在照看仅十个月的婴儿;十字路口的小吃店里,小伙计正在屋子的墙上潦草地写着送酒的次数和日期;而他的隔壁住着帕吐姆那斯和他的情侣艾菲安达。艾菲安达正在聚心会神地画着一幅角斗士与鹿角斗的素描,而她的情人——帕吐姆那斯在一旁深情地注视着她。突然,帕吐姆那斯走到房间的斜坡处,在墙上写下了一些简单的单词:帕吐姆那斯爱艾菲安达……整个城市的居民处在宁静欢快的气氛之中。
中午,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感到大地在震颤,并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雷声。抬头望去,只见东面四公里远处的维苏威火山口冲出一股蘑菇状的烟柱,霎时间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滚烫的岩浆以每小时100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地涌向这座城市,其温度估计高达摄氏900度。
惊恐万状的居民争先恐后涌向海滩,沿海滨或乘船逃命。当维苏威火山平静下来时,赫库兰尼姆城已经被掩埋在厚达20多米的黑色岩浆下面。维苏威火山喷发后18小时,即清晨6点钟左右,下起了暴雨,赫库兰纽姆城顿时成了一片水乡泽国:在此之前,跑到海滩的赫库兰纽姆城居民还以为他们能够幸免于难。不料,暴雨冲毁了山坡上的森林,以每小时约200公里的速度,从维苏威火山径直扑向赫库兰纽姆城,霎时间城市被淹没于20米深的洪流之下。当暴雨引起的洪流汹涌而来时,惊慌失措的人们才沿着狭窄的街道向港湾跑去;然而,火山爆发同时引起了海啸,人们从海上逃生的路也被切断:洪流首先冲毁了东北面的城墙,接着沿着赫库兰纽姆的大街小巷奔流……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水终于退去了,而泥沙也封埋了整个城市。
几个世纪过去了,赫库兰尼姆城与11公里外的庞贝古城逐渐被遗忘了,直到1709年,工人们在“死城”挖井时,发现了古时剧场的舞台,进一步挖掘后,发现了众多的大理石构件。赫库兰尼姆就这样很偶然地被发现了。当时,意大利正被奥地利军队占领。奥国一亲王闻讯后下令士兵开挖隧道,以便攫取漂亮的大理石去建造他正在动工兴建的别墅。
到了1738年,意大利皇家图书馆馆长、人文学家唐·马塞罗·凡努提侯爵开始在赫库兰尼姆城发掘。他采取井巷式的9发掘方法,清理出土了三个穿长袍的罗马人的大理石雕像、一些彩色圆柱和一匹青铜马的躯干。同年12月11日,找到一方铭文,从而了解到有个名叫鲁福斯的人曾出资兴建“海格力斯剧场”。
到了1927年,意大利政府决定对赫库兰尼姆城进行分阶段的发掘,赫库兰尼姆城的原貌逐步得以显现出来。赫库兰尼姆城建在由维苏威火山流下的两条溪流之间的高地上,四周高墙环绕。因此当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灼热的岩浆首先袭击了赫库兰纽姆城。当它成为泥流热海中的孤岛时的七个小时后,庞贝城也被覆没。由于赫库兰尼姆城受维苏威火山上流下的丰富地下水浸润而保持潮湿的泥土的影响,使它比火山灰和浮岩覆盖下的庞贝城保存得要好得多。许多日常生活中容易腐烂的东西,由于保持了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又受不到空气的影响,尽管曾经被炽热的岩浆炙烧过,但仍和已经出土的四个行政区,以及石头街、古罗马广场,长方形大会堂和一半的竞技场一样保存完好,发掘出来时几乎与掩埋时没有什么两样。
由于落在庞贝城上的火山灰和浮岩比较疏松,掩埋得较浅,平均只有3.6米深;而覆盖在赫库兰尼姆城的熔岩混杂有许多巨大的岩石,掩埋得较深,平均深达20~26米,这就给发掘工作带来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是,对赫库兰尼姆城却起了一种保护作用。它虽然使木料碳化,却没有毁掉木头,因此,许多门窗在原来的位置上仍可随意启闭,青铜汲水机依旧可以运转自如。而且,它们还阻止了早年发掘者的疯狂的寻宝和破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