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什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养生主

《养生主》是庄子谈养生之道的文章。“主”的意思是关键所在,“养生主”的意思就是养生的主旨和要领。

庄子此文重点不在养生之术,而是养生之道:顺应自然,了解规律,不为外表所惑,不为外物所伤,方能游刃有余,养神养生。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缘督以为经”,从哲学上说就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第二部分是以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之道,说明处世、生活都要认识事物本质,遵循事物的规律,从而避开各种纷纷扰扰的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第三部分说明有智慧的人不为外物所滞所伤,能够外圆内方、与世推移,于人世间能安时处顺、乘物游心的生活态度。这部分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和庄子其他汪洋恣肆、气象万千的风格不同,这篇文章很接地气。当然,文章描写生动形象,细节刻画精细入微,寓说理于故事之中,意趣横生方面依然是庄子文风,且很有哲理和启发意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250]已!已而[251]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252],为恶无近刑。缘督[253]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254],可以养亲,可以尽年[255]。

这段话是《养生主》全篇的总纲,开篇便说我们生命有限,但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进一步讲,自以为掌握了无限的知识而沾沾自喜,把有限的认识当作无限的、全面的认识,就更危险了。在庄子看来,这都不是真正的养生全神之道。那该怎么办呢?庄子提出这段话的纲要“缘督以为经”。

关于“缘督以为经”的解释,可从道家总体思想来理解,其关键是四个字:初心,中正。一是在古语中,这“督”和“俶”是通假字,《尔雅·释诂篇》中所说,“俶,始也”。因此在《庄子·养生主》篇中,“缘督以为经”的第一层含义就是“缘俶以为经”,也就是道家强调不忘初心而“返璞归真”的理念。所谓“反者道之动”,在养生之道中,人也应该逐步回归本初的自然混沌之境界,能做到像《道德经》第十章所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状态。至于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则比较容易理解,督脉在人体居中,所谓的“缘督”也就有了遵从中正之道的含义,也就是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的“得其环中”的意思,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以应无穷”,也就是可以护卫自身,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庄子的养生之道,首先是要顺应自然之道,这才是大的养生的要领。整天纠结于一些所谓的养生之术,老是为这些小的东西所困扰,不是真正的养生之大道。

怎么来把这道理进一步地说明呢?庄子接下去就讲了《养生主》里的第一个故事——庖丁解牛。

庖丁[256]为文惠君[257]解牛[258],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59],砉然[260]向然,奏刀騞然[261],莫不中音,合于《桑林》[262]之舞,乃中《经首》[263]之会[264]。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265]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266]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267]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268],批大郤[269],导大窾[270],因其固然[271],技经[272]肯[273]綮[274]之未尝,而况大軱[275]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276]庖月更刀,折[277]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279]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280]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281]然已解,如土委地[28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人讲究工匠精神,厨师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技艺高超者依然会得到尊敬,在庄子的文章中更是如此。梓庆、匠石、轮扁……还有一个叫承蜩的老人,都是精益求精的典范。而这个丁,则是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因为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这个名叫丁的厨师给文惠君,也就是给魏惠王宰牛,分解牛体的时候,他手接触的地方、肩倚靠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他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就像那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对丁的技艺很是赞叹,于是真心请教。丁的回答实在是太妙了!他是怎么解牛的呢?“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字面意思很简单,是说以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深一层的意思,有如众所周知的卖油翁,面对善射的陈尧咨,以自己沥油的经历讲出关键所在:“无他,唯手熟尔。”如此精妙的技艺,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这里再说个故事凑趣。话说有一日,王羲之走进饺子铺,见矮墙旁边立有一口开水大锅,饺子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飞来,准确无误。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婆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既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极其麻利。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婆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老人的高超技艺,让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您这么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那再深一层呢?就是《庄子》本文的主旨:养身不如养神,精神的充实完备才是养生的核心。人如刀而世事如牛,只有技进乎道才能游刃有余。

庖丁解牛看的根本不是全牛,而是牛身上那些中空的地方:“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就是庄子的养生之道的根本。人身体就像这把刀,只有在道的统领下,依乎自然规律,顺乎自然规律,不砍不割,自然终如新也。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就按照它本来的样子,依乎天理,顺应自然规律,而且你要能找出它们中间的间隙、空间来,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因为事物之间都有一些中间的部分,有效地利用这个空间,我们才能够很好地行走,不至于让自己堵在那个地方,夹在那个地方。这就像庖丁解牛讲的游刃有余一样,目的是避开那些是非和矛盾的纠缠,这正是《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无有入无间”的道理,是养身先养生、养生先养神的大道。

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道德经》里“难易相成”的道理,在这段话的最后又得到了具体说明,所谓“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丁说:即便我技已至此,可每当我遇到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难以下刀的地方,也格外谨慎,不敢大意,我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轻微,等最后霍霍地把整个牛体全部分解开来,那牛就像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此时我这个厨师提着刀站在那,为此环顾四周,踌躇满志,并且“善刀而藏之”,我把刀好好地擦拭完了,收藏起来!文惠君就说:妙!我听了你这一番话,就知道养生的道理了,养生得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能强为之。

这段话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成语叫“技近乎道”。我们做的很多事都属于“术”层面,若能再进一层,就达到了一个“道”的层面。比如以“工匠精神”做一件事,把这件事情反复做得非常完美,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经验,这是什么?这便是艺术。这个叫丁的厨师,解牛时游刃有余,解完牛之后踌躇满志,非常的愉悦。就像我们做完了一件工作以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番欣赏,这是我们一种美感的重要来源。艺术也罢,管理也罢,都在讲技近乎道的道理。可见庄子“庖丁解牛”这个故事的影响之大。

公文轩[283]见右师[284]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285]也?天与[286],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287]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288]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289]中。神虽王[290],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291]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292]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293]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294]天倍[295]情,忘其所受[296],古者谓之遁天之刑[297]。适[298]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299]之县解[300]。”

指[301]穷于为薪[302],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段中第一个讲的是公文轩和右师的故事。公文轩见到右师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地失去了一只脚呢?”右师说:“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爷生就了我这样一副形体让我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予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庄子》中有很多所谓的“兀者”,也就是身体有障碍的人,但他们都有充实的德性,他们认为形体是天赋予的,并不为此自卑,依道而为,依然可以养生,可以尽年。

第二个是“泽雉”的故事。泽雉就是沼泽边的野鸡,它们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被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泽雉宁可自己辛辛苦苦找食吃,也绝不肯被圈养在笼子里等食吃,因为那不符合自己的天性,没了最宝贵的自由。这寥寥数语,却在后世激起无数浪花。其中最心仪这个形象的要数三国的嵇康,他不仅在《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中有“泽雉虽饥,不愿园林”的诗句,还在其《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把泽雉换成了更具美感的野鹿,而讲的话几乎就是《庄子》泽雉的翻版。

“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意思是说,这就像麋鹿一样,如果从小就捕捉来加以驯服养育,那就会服从主人的管教约束;如果长大以后再加以束缚,那就一定会疯狂地乱蹦乱跳,企图挣脱羁绊它的绳索,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顾,虽然给它戴上黄金的笼头,喂它最精美的饲料,但它还是强烈思念着生活惯了的茂密树林和丰美的百草。更加美了!但其精神依然是庄子之风。不仅如此,甚至连乐府诗集里也有《泽雉曲》呢!可见,说这几句话影响大,殆非虚言。

《养生主》最后一个故事,是讲“老聃之死”。老聃就是老子,是庄子非常崇拜的人。他设定场景,要借助“老聃之死”这个故事进一步说明我们要顺应自然,要知道天命难为,要“安时而处顺”,也就是安于时节,把事情做得很能顺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庄子面对死亡之时达观的生活态度。

这故事把老聃写死了!可见真正的道家是不讲永生的,人终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老聃也不例外,这是一种达观。还有呢?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就离开了。老聃的弟子认为他不是自己老师的朋友。秦失就批评他们:跟随老师多年了,应该学到老师的智慧啊!真正有道的人对待生死这件事情是旷达的,怎么会如此想不开呢?比如像我这样,我觉得老朋友该走的时候走了,这不是很好的事吗?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的。人来到世界上终有一死,不肯接受就是违反常理,违反常理就是背弃真情,忘了人是秉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你们的老师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应时而生的,该来时来了,该走时走了,既然是顺应自然的,那就应该坦然地对待。古时候把这叫什么?叫“悬解”,也就是自然地解除了倒悬之苦。

总之,庄子借秦失之口,说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好好地活;离开这个世界之时,那也是解除倒悬之苦,也应感觉到快乐!再引用张载在《西铭》中的一句铭文:“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也正是这个意思。

《养生主》篇最后的两句话是:“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成就了一个著名成语:薪尽火传。这两句话是说,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进一步说,我们讲的这些经典中的思想家,就像夜幕中的星辰,在黑暗中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就像燃尽了烛和薪,但火种会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庄子》内七篇的文章,我们已讲了三篇,庄子的思想也逐渐清晰。其思想的中心,一是无待:自由自在,自由地飞翔,飞翔的自由。另外一个就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养生主》篇虽然在谈论养生,实际上体现的依然是他的哲学思想和生活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