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偏离的方向中找寻设计灵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章 从偏离的方向中找寻设计灵感

01 先认识到自己偏离了方向,然后积极地去做“无用功”吧!

大家好,初次见面。我是博报堂广告公司的嶋浩一郎。

本书是本着“想要创造出更加轻松和更有创造力的灵感”为原则来写的。请大家一定不要用审视的态度来阅读。

接下来,该说些什么呢?

对了,还是先从这本书的题目《从偏离的方向中找寻设计灵感》开始说吧。

大家有没有觉得有趣的点子总会在一些奇怪的地方突然出现呢?

就连一些看起来非常完美又巧妙的灵感,也会被很多人认为很无聊。如果回想一下我的工作,很多时候灵感都是在闲聊中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中闪现出来的,然后就会觉得“哎,这个很棒啊”,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点子。

灵感就是把那些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有趣的事物。所以那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也就是题目所说的偏离的方向,就变得很重要了。

一切都不是在做无用功!

有偏离方向这种感觉的事物,包括信息、体验、思考方式等。这些全都是乍一眼看上去觉得完全没有用的事物。

例如,

● 认为完全没有联系的事物

● 认为是例外的、有特殊性的事物

● 认为是没有什么必要的事物

● 认为是非常极端并且不切实际的事物

● 认为是违背价值观的事物

● 认为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

等等。

这些被认为是没有用的事物,不仅会在人生和工作中被忽视,而且会被大家所厌烦。

但是,我想大声告诉大家,这些事物并不是没有用的,相反它们都非常重要,都是有用且值得被热爱的。一切都不是在做无用功。

一下子说得太热血了,让我先冷静一下。

为什么说“偏离的方向”和“无用的事物”很重要呢?我从以下两点来说明。

① 创新是在还未被大家发现其价值的地方产生的

② 创造力是在不同的价值观中产生的

做超出自己“预期”的工作

第一点,创新是在还未被大家发现其价值的地方产生的。这就是当大家慢慢地知道某种事物的厉害之处(认识到其价值),然后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给的定义和理解(用言语来使事物广泛流通)时,不会再有新鲜事物产生。即使大家根据大众的价值观和广为流传的说法来制订计划,最后也只会变成“毫无创意的工作”。那些能够产生新想法的地方,都是在和现在所见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所谓“偏离了方向”的地方。所以,是不是要一直抱着“好创意的启发就来自于偏离的方向中”这种想法,也就成为能不能想出好点子的关键了。

第二点,创造力是在不同的价值观中产生的。其实创造力就是当不同的价值观相碰撞时,产生的新的价值观。

就像博报堂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用的口号“比起大家都一样优秀,更希望大家各自精彩”。要养成一种“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尊敬有不同才能的人并与其探讨,一起产生一个全新创意”的思维方法。

所以,如果只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考虑事情,最后只会变成“毫无创新的工作”。

“不同的价值观=多样性”的思维方式

现在应该考虑的是,真的有人会看不起那些不同的价值观吗?例如,他们在创造灵感的时候,就会认定如果一个人做,既不用顾虑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很快地被汇总到一起。他们会尽量避免去接触那些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否则就是对时间的浪费。

当然,如果是那些有着绝对优势的天才们,是有可能在一个人的情况下想出很棒的点子的。但是,普通人的话就很困难了。我觉得我们还是先充分了解自己的想象力比较好。

去接触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和承认事物的多样性是一个道理。现在这个时代,承认多样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这样想的话,你就会立马理解那些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也就不会轻视他们了。

大家是否太过于追求效用了呢?

因为劳动方式的改革使人们更加重视提高生产效率,希望把世间“无用的东西”都排除掉。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莫名其妙讨厌“无用功”的风潮。我对此有些担心。

确实,工作这个事情,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大家都只会在意眼前的工作,反而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

有时我们还会一直被上司催促着说:“无论如何赶快给我做出个成果,可以的话最好立马就给我。”到最后我们可能会变成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如果对各种各样的事情过于追求效用和成本实效,就会变成以“是否现在立刻就能发挥效果”或者“是否现在立刻就能使用”这样的基准来考虑事情。

当然你就不会有意识地去往偏离的方向找寻灵感,也不会容忍那些“无聊”的事情。

我想对这些人说,试着去想这些想法在某时某地总会发生效用,然后去尝试着做那些可能暂时无用的事情。希望你们能内心从容,更加快乐、更有创造力地去工作。

尝试着去找寻偏离的方向,去喜爱那些无用的事物。然后尝试着从堆积的看似无用的想法中,萌生出独特的创意。

这是本书我最想传达给你们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