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中国第一将军县(中将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李天焕中将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军营政治教导员,师、军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局局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察军区、冀中军区、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副政治委员,总参谋部警备部部长,公安部副部长兼公安部队第二政治委员,第二炮兵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长征。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第一功,初出茅庐旗开得胜

乌云笼罩着湖北黄安周围的峰峦,三角山一带飘落着霏霏冷雨,在寂静的山间小路上走着一位少年,他头戴礼帽,身穿蓝布长衫,手拿文明棍,一副墨镜遮住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门前站着一条精壮的汉子。少年摘下墨镜,跑上去拉着汉子的手,走进破草房中。

这是1929年的深秋。那位少年便是桃花区少共书记李天焕,是来桃东袭击队报到的。汉子是他的直接领导赵赐吾。

桃东袭击队共11个人,任务是打通桃花区东西部交通,但是全队只有1支步枪,其余是大刀、鸟铳。因此,当务之急是搞武器,提高袭击队的战斗力。离茅屋十几公里有个大村庄叫马家畈,驻了一小队地主武装,赵赐吾决定袭击这股地主武装,搞些武器。于是便派李天焕去侦察,李天焕化装潜入马家畈,摸清敌情后返回。

次日入夜,袭击队在赵赐吾带领下向马家畈进发。

李天焕背着磨得雪亮的鬼头大刀走在队前,夜半时分,袭击队进至老地主门下。大门紧闭,门外插着一面三角旗。“上”,赵赐吾一挥手,李天焕踩着人梯爬过大门旁的矮墙,隐在墙根下。这时团丁换岗,下岗的团丁回厢房去了,李天焕便一个箭步蹿上去,猛地将鬼头刀架在哨兵的脖子上,低声喝令:“别动!我们是红军,把大门打开!”哨兵用发抖的手打开大门。赵队长带袭击队一拥而入。这时,回到厢房的哨兵听到外面有动静,走出来问:“什么事?怎么把大门打开了。”赵赐吾见事已败露,一枪把叫嚷的团丁打死,袭击队员迅速冲进厢房,活捉了正在睡觉的四个团丁。枪响惊动了住在后院的老地主,带着十多个团丁从后门逃走。

袭击马家畈只费了一颗子弹,缴获步枪6支,子弹100余发,事后赵赐吾在总结会上表扬说:“李天焕年纪最轻,刚来袭击队,就担负这么重的任务,他像一只小老虎一样勇敢,应记‘初出茅庐’第一功。”

建虎旅,率先垂范夜老虎团

1932年10月11日,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路苦战,进入四川,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次年7月,李天焕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兼川陕省委委员,这一年他21岁。上任以后,他让石匠在政治部的青石条门框上凿了一副对联:“铁锤砸烂旧世界,镰刀劈出新乾坤。”

“政工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平时和人民群众、红军战士打成一片,战时率领部队冲锋陷阵。”这是李天焕对部队干部的要求,也是严以律己的座右铭。

一天下午,李天焕来到第二六五团驻地——老观场,团长带领部分官兵执行任务去了,政委黄英祥主持工作。坐下以后,黄英祥汇报了当前的工作情况:群众纪律作了检查,炊事班打破老乡一个瓦盆已作了赔偿;政治课按时讲了,讨论得不错;《红军革命歌》已经会唱……“你唱得怎么样?”李天焕插话。

“凑合着能唱下来。”

“唱唱我听。”

黄英祥扯开嗓门高唱了几句,再往下唱不下去了,黄英祥红着脸说:“有一次教歌,群众来慰问,我耽误了。”

“耽误了就应该补上。”李天焕耐心地说,“这是一件小事,但大事马虎往往是从小事马虎引起的。政治工作干部要说到做到,要求部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这样政治工作才有威信。”

“是,我补上这一课。”

“你们的夜间训练怎么进行的?”李天焕知道组织夜训是黄英祥的薄弱环节,团长又不在家,所以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还不太熟悉夜间训练,我想等团长回来再进行。”

“如果今晚就有任务,你也等团长回来再打吗?”李天焕不客气地说,“一边干,一边学,慢慢就熟悉了。今天晚上你就负责组织一次夜训,我和你一块去。”

黄英祥一听李天焕参加,高兴得合不上嘴:“太好了,我立即组织。”

这天晚上,李天焕和战士们一样,全身扎个结实,和黄英祥一起带领部队摸黑走了十多公里,在一座大山下,练习搭人梯、爬悬崖、摸哨、偷袭……整整搞了一夜。他协助黄英祥指挥,关键之处指点明白。由于指挥得当,组织严密,两丈高的悬崖,一个班三分钟就能攀上去。

后来,在反击四川军阀刘湘对川陕苏区的“六路围攻”时,第二六五团在黄猫垭阻击战中打得英勇顽强,团长邹开盛指挥部队坚守主阵地,黄英祥带少数部队对敌人进行夜袭,军政主官配合默契,战果颇丰,受到方面军总部的表彰。在以后的多次战斗中这个团以擅长夜战而出名,被誉为“夜老虎团”。黄英祥深有感触地说:“这里也有李天焕主任帮助教育的一份功劳。”

救人命,战友情堪比亲兄弟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会师后,红三十军在川西北消灭了敌人一个营,抓了100多名俘虏。李天焕亲自对俘虏进行教育。

川军俘虏都是双枪兵——一支步枪加一支大烟枪,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破碎,七零八落地排成两行。李天焕站在一个石头碾子上给他们讲话。他的警卫员毛嘉明手抚驳壳枪柄,机警地站在旁边。毛嘉明不过十八九岁,但身材颀长,又加面目白净、动作灵活,人们都叫他“大猫”。俘虏中有一个手上缠着绷带,用三角巾吊着胳膊,下巴缩在破烂的衣领里,眼珠不停乱转的家伙,引起了“大猫”的注意。

李天焕正讲着,那个手上缠着绷带的俘虏突然从三角巾里拔出手枪,照着李天焕射出。就在他拔枪的一瞬间,紧紧盯着他的“大猫”情急之中飞起一脚,踢飞了手枪,子弹射向空中。押解俘虏的战士上去将这个俘虏按倒在地,俘虏中一阵骚动,李天焕镇静地站在石碾上,大声说:“不要动,向我开枪的是个别极反动的分子,我还是要强调,你们大多数是穷苦人出身,应该掉转枪口……”事后审查,那个开枪的俘虏是蒋军中一个政治上极为反动的连长。

夜深人静,当屋里只剩下李天焕和“大猫”时,“大猫”忽然严肃地说:“首长,我给您提个意见。”

“欢迎。让我猜猜你要提什么意见。”李天焕盯着警卫员的眼睛说:“你要批评我大意麻痹是不是?”

“是,有的坏家伙,当了俘虏也还是狗改不了吃屎。”

“你批评得很好,我们要提高警惕,对俘虏要彻底清查武器,进行严格审查。”李天焕握着“大猫”的手说,“今天是你救了我一命,谢谢你!”

“你总在讲咱们都是革命同志、阶级弟兄,保卫首长安全是我的职责,还说什么谢!”“大猫”停了一会,接着说,“过秦岭时,你不是也救了我和程政委的命吗?我们也没谢你啊!”

李天焕想起离开鄂豫皖苏区翻越秦岭,进军汉中时的情景。山高坡陡,积雪盈尺,寒风凛冽,在枣阳、新集战斗中程世才负重伤,没有棉衣,他和一个战士一起在积雪中挣扎,那个战士也负了伤。李天焕尽管也遍体生凉,但毅然脱下棉衣给程世才穿上,自己只穿件夹衣,他随身还带了半条绒毯,就顺手打开裹在战士身上。就这样,李天焕、程世才和那个战士都挺了过来,那个战士后来给他当了警卫员,就是“大猫”。

(摘自《红安开国将军》湖北人民出版社 李月润/文)

战场风范,指挥位置尽量靠前

李天焕担任高级指挥员以后,历次战斗都坚持一条原则:指挥位置尽量靠前。他认为靠前可以了解敌情、战情,有利于实施正确的指挥。当然,越靠前危险越大。但他说:“指挥员是父母生养的,难道战斗员不是父母生养的?”

1949年2月,第三兵团改编为第二十兵团,李天焕任政治委员。3月,第二十兵团和第十八、第十九兵团一起,在徐向前总指挥统率下攻打太原。

24日下午5时半攻城开始,攻城部队万炮齐发,城内敌人则以大炮还击,双方的炮弹都呼啸着从兵团指挥所上空飞过,李天焕从容指挥,指挥所里气氛平静而镇定。

这时,指挥所里忽然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他是在晋中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敌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他是阎锡山的亲信,为了争取教育他劝降敌人,立功赎罪,中央派人从上海接来了他的女儿、女婿,使之团聚,并让他到太原前线“观战”相机做些劝降工作。赵承绶进入指挥所,举目四望,能看到举着红旗冲锋的突击队,能看到民兵担架队救护伤员,能看到支前大军运送弹药给养。他不禁感慨地拉着李天焕的手说:“过去觉得解放军能打败蒋介石不可思议,现在真正知道解放军为什么打胜仗了。”

“我们的指挥所就只有一张地图,几部电话,还不如你们一个营指挥所阔气。”李天焕指着周围,幽默地说。

“兵团指挥所这么靠前,甚至都进到敌人眼皮底下,没有大智大勇是办不到的。”

“这是人民军队的作风。”李天焕说,“不足之处还望赵先生指教。”

“哪里,哪里。”赵承绶表示由衷钦佩。

第二十兵团攻入城内后,迅速合围敌绥靖公署,仅4个半小时,即解放太原,使盘踞山西38年之久的“阎锡山王朝”彻底灭亡。

1967年5月,第二炮兵党委扩大会上,军委叶剑英副主席评价李天焕时说:“别看他在群众面前驯驯服服,在敌人面前,在战场上,他是一只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