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表情是破译情绪的直通车
眨眼是微表情的一种吗,这代表了什么样的情绪呢?他咧嘴笑了起来,这一定表明他很快乐吗?如果他长了一张香肠嘴,那表示他一直很愤怒吗?!人的面部纷繁多样、各不相同,它传递了无数信号,微表情就是其中一种。它难以辨认,也难以隐藏。
姜振宇导读
其实,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察言观色,直至今日。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被动或主动地学会察言观色,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免受更多伤害,甚至获得更多利益。
然而,一讲到“微表情”的研究,似乎中国就只有仰视的份了,即使国内有若干研究团队,也大都还处于重复验证保罗·艾克曼以及国外其他研究团队结论的阶段,离比肩尚有时日,更遑论应用了。
究其原因,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人们对这种分析方法始终抱有怀疑。这种怀疑不光表现在其到底“靠不靠谱”上,即使是坚定相信这门学问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人(包括研究人员本身),也会在心底深处时时泛起“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这样的思考。其实,就连国外学者发表的文献中,也提到:“受过训练的观察者的平均准确率为57%,而未经训练的观察者也达到54%。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受过训练者的准确率不超过65%。”类似的结论和原因讨论让这门学问举步维艰。
对大众而言,多数判断靠的是“感觉”。感觉实际上也是一种逻辑判断,是感觉器官和大脑联合工作得出的结论,只是当事人并不能清晰地获知判断的过程,所以归结为“感觉”。感觉的最大问题不是偏见,而是“不稳定”,即使看到了特定的表情形态组合,也不能确认这些形态就一定代表某种意义。因此,推断出的结论也就变得恍惚易变,容易受立场和偏见等其他因素影响。
对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而言,他们能够弥补自身的缺陷,能够很好地捕捉表情形态和情绪意义,并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正如第1章中大家会看到的讨论一样,如何分辨情绪的真伪是难点。如果我们分析一段公众人物的演讲,怎么能确定所有的表情是自然产生的,怎么能保证不是如同台词一样事先经过精心准备的呢?如果这类单向表达中所有的“expression”都是精准控制的预设表达,那么分析得越准就陷得越深,岂不是开了个非常大的玩笑?
因此,要想提高分析的准确率,那么第1章中提到的“表情控制术”还需要一个辅助工具——刺激。用有效的刺激破解有准备的表演,然后才是表情分析和心理推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团队专注研究应激微反应的原因。
我们将刺激源的研究加入研究体系中,不但从逻辑上打破了“自相矛盾”的焦灼,也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分析准确率,使之平均值接近80%。因此,大家在读完本章之后,要记得一个更严谨的分析步骤:
1.实施特定的有效刺激;
2.观察刺激之后的微小表情变化,应激反应很难自如的表演,即使对方有所准备,也会被有效刺激牵扯而无法流畅表演;
3.将表情所代表的情绪总结出来后,与刺激源中的信息搭建因果逻辑关系。
比如,你向一名女性特意表达“你长得好漂亮哦,就是头发有点油了”,然后观察她脸上的变化,如果眼睑的开闭和嘴角的动作出现了厌恶类情绪表情变化,就可以将此厌恶与之前的刺激源建立因果关联。此时如果你听到的回答是“谢谢!这是我的风格”等自我肯定的表述,则可以判定为某种意义上的谎言。
不用开口,面部会“说话”
能从面部识别的信号多种多样,这些信号传递着五花八门的信息。你想观察有关情绪的信号时,说不定会错误地观察到其他信号,也可能搞不太清楚情绪信息和面部传递的其他信息有什么区别。举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子来解释多信号、多信息系统,那就是路标。
路标体系中包括三类信号:
◆ 形状类(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八角形);
◆ 颜色类(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 注释类(文字、图案、数字)。
路标以上述三种类型的信号传达着三种类型的信息:
◆ 规则类(停车、禁止调头、让行等);
◆ 警示类(学校路段、双向交通等);
◆ 信息类(服务区、自行车道、露营区等)。
看路标和看表情都是一个道理,你要想获取某种类型的信息,就必须专注于寻找该类型的信号。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快到一处休息区或露营地了,就找找看有没有蓝色或绿色的标志,因为只有在这两种颜色的标志上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信息。而黄色标志是警示类信息,红色标志则为规则类信息。
同样的道理可以放在面部解读上,如果你想知道某人此刻的情绪,就必须注意观察他表情的短暂变化。正是这些转瞬即逝的面部信号,传达着关于情绪的信息。当然了,如果你是想判断对方的年龄,你就得关注他脸上一些相对恒定的元素了,比如肌肉紧张度或者永久性的皱纹。
从面部可以识别三种类型的信号,包括静态信号(比如肤色)、慢速信号(比如永久性的皱纹)和快速信号(比如抬抬眉毛):
静态信号 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元素,它们几乎是永恒不变的,比如肤色、脸型、骨骼构造、软骨、脂肪沉积,以及五官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慢速信号 涵盖了面部外观随着岁月流逝而发生的缓慢变化。人除了会慢慢长出皱纹之外,肌肉紧张度、肤质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人的晚年时期,甚至连肤色也是如此。
快速信号 是面部肌肉运动的产物,表现为面部外观的短暂变化,并可能临时性地出现皱纹。这些变化在脸上一闪而过,也就是几秒钟或是几分之一秒的事。
只要有心去做,以上三种类型的面部信号都可以进行修饰或伪装。不过,修饰静态和慢速信号是相当困难的,人们常常通过变换发型来达到目的。比方说,梳个刘海可以改变前额暴露部分的大小,也可以遮挡永久性的皱纹。面部美化和装饰也可以改变静态和慢速面部信号,例如佩戴太阳眼镜一类的面部装饰品,或是更加极端地去做面部整形。信号一变,传达出的信息自然也就不同了。而要修饰或是伪装快速信号,则可以通过抑制相应的肌肉活动来达成,也可用别的面部来掩饰,或是用胡子或太阳眼镜来遮住面部。这样一来,人们是有可能被别人存心或是无意地误导的,误导他们的正是各种快速、慢速或者静态的面部信号。
面部不但是多信号(快速、慢速和静态)系统,还是多信息系统。面部能传达多种信息,包括情绪、心境、态度、个性、才智、魅力、年龄、性别、种族等。本书则只关注这诸多信息中的一种,以及上述诸多信号中的一类,也就是经由快速信号传达的情绪类信息。我们所说的情绪,指的是那些短暂的感受,比如恐惧、愤怒和惊讶。一旦产生了这些感受,面部肌肉就会收缩,于是面部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比如说,脸上会出现皱纹,稍过一会儿又会消失;再比如说,五官的位置和形状都可能发生暂时性的变化,包括眉毛、眼睛、眼皮、鼻孔、嘴唇、脸颊和下巴等。已经有研究表明,从快速面部信号可以精准地判断对方当时的情绪。而最近的研究更是进一步发现了情绪表情蓝图,也就是我们在上一章提到的那些特殊的面部信号。借助面部蓝图,我们可以识别出各类情绪。为了撰写本书,我们特别制作了一些照片附在书中,用来展示多种表情蓝图并进行对比,以便我们识别出每一类情绪,以及某些混合情绪。
有一件事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慢速和静态面部信号虽然不能够传达情绪信息,却会影响我们对情绪信息的解读。人们的面部各有特色,可能很骨感,也可能很丰满;可能沟壑丛生,也可能平滑如纸;可能是薄嘴唇,也可能是香肠嘴;可能面容苍老,也可能朝气蓬勃;还可能男女有别,人种不同。但是,这些差异并不能显示情绪。仅看这些,你无从得知某人是快乐、愤怒还是悲伤,不过,这些面部特征却可能影响你的感知。比方说,如果快速面部信号表明某人正在生气,你能感知到他为什么生气以及会有何举动,而这种感知与慢速和静态信号传达的信息(年龄、性别、种族、个性、气质、性格等)不无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学术界目前知之甚少,我们不想不懂装懂,更何况本书关心的最主要问题也不是这个,而是以下两个:
◆ 如何从他人的表情判断他的感受?
◆ 如何判断他的表情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
本书还会涉及“心境”这个概念,它与情绪紧密相关,有时也可经由快速面部信号来表达。二者的区别在于,能被称为“心境”的感受持续时间更长。比如说,如果你生气几分钟或是个把小时,我们管它叫做情绪;但你要是生气一整天或好几天,要不然在一天内生了好多次气,我们则把它称为一种心境。“烦躁”这个词就是这种心境最好的描述。当然了,你要说那是一种“愤怒的心境”,也不会有人反对。如果处于这种心境中,你可能那一整天或者那几天整张脸都写着“生气”两个字,只是可能性不大而已。更常见的情况是,在这种心境持续的时间里,你只会稍稍流露出生气的表情,比如下巴咬紧、下眼皮紧绷、用力抿嘴唇、眉毛下拉并挤作一团等。还有一种判断方法,就是看相应的情绪表情出现的频率。如果某人今天下午经常生气,那很明显他处于一种烦躁的心境中。还有其他几种心境能够经由快速面部信号传达,一种是抑郁,一种是焦虑,还有一种是欢快。心境抑郁时,面部呈现出悲伤、恐惧,或者是悲惧交加;焦虑时,面部呈现恐惧;欢快时,面部则呈现出快乐和激动。
快速面部信号还可以传递一种象征性的信号。我们在研究中使用了“象征”一词来描述这类信号,它们的含义是很明确的,相当于表达了某个字或词,不用开口大家也能明白。比方说,眨眨眼睛这种信号传达了两种意思,一种表示同意地说“好嘞”,另一种是挑逗地说“好不好嘛”。面部象征就像挥手致意或是挥手告别,也像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是”与“不是”,表意明确、尽人皆知(至少在某种文化或次生文化中能达成一致),而且跟其他类型的动作有着显著区别。在本书中,我们不打算详尽地讨论所有面部象征,但是会提及一些与情绪表情紧密相关的象征,要么与动作相关,要么与信息相关。
举例来说,面无表情,只有眉毛上扬然后停住,这就是一种象征。惊讶的表情就包含了这种眉毛的动作,当然,还伴有眼皮和下面部的动作。如果仅仅是像那样动动眉毛,则象征着质疑。
还有些象征可以被称之为情绪象征,自然是因为它们传递的信息与情绪相关。这些情绪象征乍看上去很像情绪表情,但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如果有人使用了情绪象征,我们一看便知他并没有这种表情所代表的那种感受,只是在表现一种情绪而已。举个例子来说,皱鼻子这个动作可以象征厌恶,但如果真的要表达厌恶情绪,除了皱鼻子,还会有别的面部动作。作为情绪象征,皱鼻子这个动作常常单独出现,而且一闪而过,基本没有抬上唇的动作,意思是“厌恶,但我现在并不厌恶什么”。
快速面部信号传递的信息既可能是情绪,也可能是象征,此外,快速面部信号还有口语标点的作用。有些人讲话的时候,喜欢用手部动作来强调某个字或某个词;其实用快速面部信号也可以为口语加上着重号、逗号和句号,效果跟用手部动作是一样的。下面几章会详细展示和讨论面部口语标点的应用。
面部能发出很多类型的快速信号,之前提到的表达情绪、情绪象征以及口语标点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信号不在我们考虑之列,比如扮鬼脸、面部扭曲和打哑语一类的特别动作,发音需要的语言动作,咬嘴唇和擦嘴唇一类的小动作等。因为它们要么与情绪表情无关,要么容易与之混淆。同样,面部传递的信息多种多样,情绪和心境的信息也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有人相信,从面部能够读出一个人的态度、性格、品德和才智,对此我们不予讨论,因为还不知道这是对是错,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况且,这种判断是基于快速、慢速还是静止信号也是个未知数。根据面部来判断性别、年龄和种族的时候,很可能人人都能作出准确的推断。但即便是这么明显的信息,我们对其精确的面部蓝图也知之甚少。我们猜想,这些信息主要是由慢速和静止信号传达的,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信号呢?没人知道答案。比方说,要判断性别,是该看上下唇的形状、大小、相对大小还是颜色呢?又或者与嘴唇无关,而是跟眉毛的形状或者浓密程度有关?也可能是下巴的形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关于情绪表情,我们则了解颇多。我们坚信,根据表情对情绪作出准确判断是可以实现的。在任意面部位置出现的面部信号,它们所传达的情绪信息,我们都了如指掌。我们已经解密了包括恐惧、惊讶、悲伤、快乐、愤怒、厌恶的情绪信号,以及这几种情绪信号的混合。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表情,从而做到既能破译他人的情绪信息,又能够了解自身的情绪状况,那么就必须全力关注快速面部信号,并从中获取信息。而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慢速和静态面部信号上,对破译情绪信息来说,纯属浪费时间。不同的情绪在面部的表现不可能一模一样,对情绪的感受也因人而异,其中的区别可能很细微,也可能很明显。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接受和分辨它们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此外,我们还要学会识别出情绪表情,不要将它与情绪象征、其他面部象征或是口语标点混淆。
盯着他的脸!别让礼节与习惯束缚了你
我们对表情的理解有困难,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未注意观察对方的面部。情绪表情的持续时间往往都很短暂,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某些表情更是一闪而过,转瞬即逝,这类特别短暂的表情,被我们称之为微表情。大多数人要么没见过微表情,要么不知道微表情有多重要。即便是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表情,通常也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我们将这类表情称为“宏表情”。能够持续5秒至10秒的宏表情实在罕见,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就必然表示当时的情绪极其强烈,并很可能伴有声音,如哭、笑、咆哮、言语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你看不见对方的脸,也能知道对方的情绪状况,因为你能感受对方的反应。不过,这种超长时间的宏表情,很可能并非真实情绪的体现,而是一种模拟表情,也就是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来演绎某种情绪。遇到这种情况,不用说你也知道那人多半只是在表演而已。
不过,有时未必是表演,而是运用模拟表情来展示某种情绪,同时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比方说,你答应别人一起做点什么冒险刺激的恶作剧,但是真要开始干的时候,你感觉危险程度似乎超出了你的预期。于是,你可以来个模拟的恐惧表情,这样既可以向同伴表明你的感受,也给了同伴机会释放他内心的犹豫。即便他无动于衷,也没理由嘲笑你,那不过是个模拟的表情而已,他会以为你是在夸张地表演。
因为微表情转瞬即逝,所以没观察到也情有可原,之后我们会安排一些练习来帮助你识别。但即便是那些持续两三秒的宏表情,我们也经常错过,因为我们往往不注意观察对方的面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很矛盾,面部本身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面部是主要的感觉来源,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还是主要的交流输出端(语言功能),因此,对于社交生活而言,面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依赖面部来识别自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美容产业存在。要认出一个人,看脸比通过身体辨认要方便多了。一个人在尴尬的时刻,如果面部和身体分别被人拍照并登报,前者肯定能揭示更多的隐私信息。而且,人们对于他人的面部总怀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如果某人之名如雷贯耳却与你素未谋面,你多半会想通过照片看看他的脸长什么样,而不太可能首选一张只能看清身体的照片。如果既能看见正脸,又能看见全身,你多半会更多地关注面部,除非你对那人颇有“性趣”。
然而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却很少持续注视对方的面部,看别处的时间很可能多过看对方的时间。让我们回想一下,在准备坐下来跟人聊一聊的时候,椅子通常是怎么摆放的,或者说我们通常会怎样调整椅子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双方不会面对面头碰头地坐着,要么并排坐在一起,要么成一个交角斜对着坐。这样一来,如果大家都目视前方的话,你和对方刚好都是“目中无人”。按照上面的说法,这正好是我们在正常交谈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里的做法。想看看对方面部的时候,则需要转过头来,这只是偶尔而为之的事。
目前有人正在做一项研究,就是看交谈的双方什么时候才会互相注视。研究结果显示,在以下几种情况,说话一方会看看对方:
◆ 为了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是否同意、被逗乐、生气、感兴趣等);
◆ 当对方太久没有应声(如“嗯”“是的”“好”“哦”“嗯嗯”),你想看看怎么回事;
◆ 你想给对方一个说话的机会(如果你并不打算让对方开口,话语停顿的时候就不要直视对方)。
如果你是听话一方,则可能在以下几种情形下直视对方。一种是对方某个字说得特别重,一种是他的一个词快说完了,一种是他的语调突然升高,还有一种则是对方明显希望从你这里得到某种形式的反馈。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谈话双方至少有一方会很关注对方的面部。如果你只是一群听众中的一位,哪怕一直盯着演讲者的脸看也没什么别扭的,因为这是你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默许的。如果你在审讯别人,一直盯着对方的脸就是你的职责所在。
或者往大一点说,在任何正式的对话过程中,如果其中一方明显具有权威性,他是有权或者有义务持续观察对方面部的,反之亦然。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两个人是情侣,方法很简单,只要看看哪两个人不厌其烦、旁若无人地互相注视着对方的脸,说明他们就是情侣,而且还处于热恋期。
在交谈中,为什么多数时间我们都不看对方面部呢?在对方面部即将有情感流露时,我们都会有预感,而在这样的的关键时刻,我们为什么又会顾左右而言他呢?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表现得有礼貌,至少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大人们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盯着对方的脸看。因此,我们不愿意显得无礼,也不想贸然地获取对方明显不愿表露的信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会很尴尬。要是对方希望你了解他的感受,会用言语表达出来。所以只要他不说,你最好也别越界,这是约定俗成的礼数。注视对方面部还是一种亲密行为,只有在某些情形下才能有这个权利。比如对方在当众演说,而你是听众中的一员;或者你的社会身份赋予了你这样的权力,比如你是审讯员、雇主、陪审员、家长等;抑或是你明确表示要坦诚相见,既打算注视对方也希望被对方注视。
不看对方面部不仅仅是出于礼貌,还有一层原因,如果了解了对方的感受,我们好像就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行,于是常常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看对方的面部,我们就什么也不用知道,或者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要他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你大可不必嘘寒问暖,甚至不需要作任何反应。要是他脸上明显表现出恼火或是愤怒,而且明显是表现给你看的,你就得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或者想想,如果不是你的话,那是谁惹了他。如果他表现得很伤心或者很害怕,你可能就得去安抚或是帮助他。在很多社交场合,双方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参与到对方的情感纠葛中。
上述那些是较为常见的原因,还有些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要看某些人的表情,或者是不要看别人的某些表情。小朋友们可能会逐渐明白,在爸爸或其他人生气的时候看他们的脸,后果是很严重的。这种觉悟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起来了,以至于长大后都不知道,自己是在无意识地避免看对方的表情。
如果想提高对表情的理解能力,你得考虑一下,是不是需要了解对方的感受,或者什么时候需要去了解。你可能还得避免被自己的习惯干扰,这些习惯经年累月,做起来都不需要过脑子,其结果就是使你错过大量的情绪表情。
表情是最好的测谎仪
在谈话过程中,面部并非唯一的信息来源,于是问题就来了。正因为有其他受关注度更高的信息来源,面部信息就很可能被忽略掉。在大多过程中,我们依赖的是视觉和听觉,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交谈过程中不会有什么触觉刺激,体味也经过了处理,难以获得真实的嗅觉信息。听人说话的时候,我们至少会从听觉渠道的三个信息源获取信息,包括对方的措辞、声音以及一些细节(比如语速、停顿的次数和“啊”、“呃”等打断词出现的频率)。看的时候至少会从视觉渠道的四个信息源获取信息,包括面部、头部仰角、身体姿势和四肢骨骼肌的动作。以上听觉和视觉方面的任何一个信息来源都能够透露出关于情绪的信息。
对信息的发出方和接收方而言,听觉和视觉渠道各有利弊。信息发出方可以默不作声,从而完全地封锁住听觉渠道,让对方得不到任何听觉信息,此时,优势在发出方,而接收方处于劣势。视觉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法完全封锁住的,因为发出方总会呈现出一定的姿态、手势和表情,接收方肯定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信息。
如果说话方认定对方乐于交谈,那么对于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听觉渠道可能更为有效,因为对方的听觉渠道是开放的。但视觉渠道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即便对方兴致勃勃,也可能错过说话方发出信息那一瞬间的样子。说话方可以利用这一点偷偷将信息发给一个旁观者,而听话方则浑然不觉。比如说,交谈中的一方觉得话题索然无味,希望能有人帮他脱身,他可以用一个视觉信号暗示旁观者,而谈话的另一方还蒙在鼓里。不过,要是谈话双方真心希望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只能等到对方注视自己的时候再发出视觉信息。可见,如果谈话双方都乐在其中,听觉渠道会更胜一筹。
另一方面,倾听的一方要装作感兴趣的话,通过听觉渠道比视觉渠道要容易得多。要装模作样是很容易的,只需要不时地点点头外加附和几声“嗯哼”,哪怕你实际上是在听另外几个人的谈话,或是思绪飞到九霄云外,说话方都不会察觉到,因为在听觉方面,没有明显的迹象可以表明你开小差了。视觉方面则不然,你要是装作在看对方,其实是在看他后面或是旁边的人,很容易就会被发觉,因为对方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你眼神的动向,就会发现你看的并不是他。但是,要判断你是不是在听他说话,却没有这么简单的方法。正因为判断谁在看比判断谁在听更容易,他人偷看的难度就要比偷听更大。
尽管上述两种渠道所传递的信息在类型上会略有重叠,但分工还是很清楚的,并且各司其职。言语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最好的信息载体,尤其是陈述事实的信息。假如你想告诉某人博物馆在哪儿,哪部电影的主演是谁,你饿不饿,或者吃饭花了多少钱,肯定会用言语表达出来,而不会使用视觉渠道作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渠道。如有例外,要么是你无法发声,或者他听不见你说什么,要么是你在给人指路(比如从这里怎么去邮局)。语音语调和视觉信息源都可以为平实的话语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语义可以因此变得更微妙,重点可以更突出,使对方更清楚你是说正经的还是闹着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视觉渠道也可用来陈述事实,比如手语,但是很明显,用言语来表达更具优势。
描述或解释情绪时,我们也可以使用言语,一般还会配合使用其他类型的信息源。但是,在这种时候,视觉渠道更具优势,因为快速面部信号是表达情绪的主要系统。想知道某人是生气、厌恶、恐惧、悲伤还是别的什么情绪吗?看他的脸就知道了。有些情绪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当某人情感爆发的那一刻,看看他的面部,你就会深感词汇贫乏。
而且,即便用语言描述出了某种情绪,也未必足以采信,相反直接看面部则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要是有人跟你说他很气愤,而他也确实是一副气愤的表情,那他说的是实话;而要是他自称气愤,脸上却没有任何相关的痕迹,是真是假你就得多想想了。如果反过来,他面露愠色,言谈中却只字未提,那么他的情绪为真,至于他为什么不想说实话,你就要多琢磨琢磨了。
情绪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经由其他方式传递,比如嗓音、体态以及四肢动作,至于有没有面部所传达的那么准确无误,就不得而知了。这些方式通常只能告诉我们,某人情绪低落,至于是因为气愤、恐惧、厌恶还是悲伤所致,就只有天知道了。关于这些非面部的传递方式,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其精准性。而面部作为最重要的情绪信号系统,既清楚又准确,这一点已经在我们现有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由于人们会收到来自听觉和视觉这两个渠道的7个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所以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轰炸的过程。说话方只顾着发出一连串的信号,可能并不容易接收;而在这种轰炸之下,听话方也可能顾此失彼,错过某些信号。视觉渠道的4个信息源当中,我们通常最关注面部。比起肢体动作,我们的表情调整得更多,我们的脸也被注视得更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谈话双方最受关注的还是听觉渠道,尤其是语言,因为语言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传递最为丰富多彩的信息。然而,面对情绪信息,语言却无能为力了。
除了面部,还有不少信息源,于是我们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容易错过一些重要的面部情绪信息。即便你努力地想要表情、语言两手抓,还是会不自觉地更关注语言。因为我们的耳朵总是畅通的,而眼睛却未必总能看着该看的地方。但是请记住,就传递情绪信息而言,面部比言语更为重要。
掌控面部表情,成为人生赢家
表情既能被控制,也会失控,因此有可能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也可能是伪装的、故意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辨别真伪。
假设某人感受到了某种情绪,比如害怕,此时他脸上的表情是自然流露的,也就是说,他根本没考虑过面部肌肉该怎么动才能显示自己很害怕。但是,表情有可能受到干扰,干扰的因素可能是根深蒂固的个人习惯,也可能是那一瞬间有意识的个人决定。这些干扰可能是次要的,仅仅缓和或是调整一下表情;也可能是很重要的,能够打断或是阻止表情的出现。恐惧的表情只要加入一点微笑,就会缓和不少,表现出的是一种“一笑而过,默默承受”的感觉。在深感恐惧时,如果想要调整一下表情,以显得不那么害怕,只需要稍稍放松一点,不要露出太夸张的表情就行。同样的,我们可以主动打断恐惧的表情,只留一点痕迹,或是完全不露声色乃至神色木然。我们不但能够主动操控表情,还能够假扮出各种表情,使自己脸上昭示着某种情绪,即便心里完全不是那个感受。比方说,就算某人黯然神伤或者心平气和,照样可以做出一副惊恐的样子来。
我们为什么要控制自己的表情呢?原因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是社会规则的约束,因为大家约定俗成,有些表情不适合在公众面前显露,需要自己把握好分寸。举例来说,在美国的文化中,很多男孩子都知道一条规矩,那就是“小小男子汉不哭也不怕”。还有一些规则属于个人定制,并非约定俗成,多为某些家庭的癖好所致。比如在某些家庭,大人让孩子千万不要怒气冲冲地看着爸爸,也不要在失望之时面露伤心之色,诸如此类。对于上面提到的这些规则,无论是约定俗成还是个人定制,我们往往都习之甚早,也习之甚好。其结果就是,我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操控自己的表情。
还有些时候,我们操控表情是出于工作需要和职业素养。有的工作似乎特别青睐那些擅长控制自己表情的人,比如演员和推销员等,要想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表情逼真。而有的工作则要求你永远不流露出个人的喜怒哀乐,比如外交官。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控制表情使人有利可图。比方说,学生考试作弊的时候,看见监考员走过来,即便心里害怕,也会装作若无其事,以免被抓现行。
可见,表情传递的信息亦真亦假,时常让人无法辨别。它可能是真实而未经雕琢的,也可能是调节过甚至是虚假的。在虚假表情中,既包括打断,导致本该有的表情不能显现;也包括假扮,使本来没有的表情硬是装了出来。要想提高对情绪表情的理解,就必须学会甄别表情的真伪。第一步是认识真情实感所对应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你就无从识别伪装过的面部。我们会进一步讲解表情的示众规则及各种操控技巧,并教大家如何区分真假表情。端倪往往能从细节中窥见,比如表情的样子、出现的时机、语境,以及与行为举止的关联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