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到底该如何确定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考研是先定学校,还是先定专业?
肯定是先定专业!
考研没有先定学校的。很少有人说:张老师,我就要考清华,就要考北大,你告诉我清华、北大什么专业最好考。为什么呢?因为在考研的时候,如果你不喜欢某一个专业,你去考的时候,你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非常差。因为如果你不热爱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是你不爱学的,你考这个专业仅仅是因为它“好考”,你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就是你考研的动机,是因为良心发现还是因为形势所迫,这是一个灵魂拷问。
那为什么要先定专业呢?因为跟高考相比,现在你身上有了一个标签,那就是你的专业。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高考报志愿是一件非常魔幻的事情,大家回想一下,当年报志愿的场景,你的家人跟你一起抱着两三本特别厚的书,挑学校,挑专业,然后就报了现在这所学校,报了现在这个专业。有的同学可能更悲惨,因为现在所读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报的。现在上大学的同学来自的省份当年大多数采用的还是老高考制度,专业可以调剂,所以他们现在所学的专业当年可能根本没有报过。
比如我的本科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当年我就没报过。这个专业名字听起来确实不太好听,我妈当时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以为这个专业是挖下水道的。你说两个专业,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是给水排水工程,你填哪个?肯定是计算机啊!一个专业是金融学,一个专业是给水排水,你说你填哪个?肯定是金融学啊。我相信看这本书的同学,肯定有人跟我一样,目前所学的专业当年根本就没有报过。
还有的同学虽然所学的专业是当年自己报的,但是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发现,这个专业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将来干的工作不是自己想做的,甚至当年在报考专业的时候,这个专业不是自己的选择,是父母的选择。
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各位同学,如果要考研,你们是考本专业呢,还是要跨专业呢?
一、跨专业到底该怎么跨
相信看这本书的同学肯定有要跨专业考研的!
那么跨专业考研到底难不难?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跨专业考研失败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有的人跨专业的姿势不对,用我的话说,跨度太大了!
这里要给大家灌输的就是跨专业考研的原则。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专业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自然科学学科,另一大类是社会人文学科。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那么这四大类是自然科学学科。
剩下的所有专业都是社会人文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
这两大类在跨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原则,自然科学学科跨社会人文学科没问题,社会人文学科跨自然科学学科不可能,自然科学学科跨自然科学学科看情况,社会人文学科跨社会人文学科是可以的。
举几个例子。
假如你是学计算机的、土木的、机械的,你说:“张老师,我想跨专业,想考经济学、管理学。”大家想想,可不可以?没问题!你说:“张老师,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我是个文艺青年。张老师,我想考中国现当代文学,我将来想做一个电影、电视剧的编剧,可不可以?”也没有问题。2020年暑假,有一个专业火了,一个湖南的姑娘高考考了很高的分,报考了北大,填写专业的时候选择了大家都想不到的专业——考古学。当时就有人问我:“张老师,我学工科的,我现在转专业学考古来不来得及?”我说:“你为啥要学考古学啊?”他说:“张老师,我听说考古专业毕业以后干的活都可刺激了,他们毕业全都去挖坟。”我说:“孩子,你说的那个叫盗墓。考古干的事可比挖坟高级多了。”不过话说回来,那现在他去考考古专业来不来得及呢?其实是来得及的。
但是反过来能行吗?
你本科是学中文的,考研考计算机能行吗?你本科是学历史的,考研考土木专业能行吗?绝对不行,因为自然科学学科相比社会人文学科有一个社会人文学科的学生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个鸿沟就是数学。学社会人文学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当年高中学文科的,当年你上高中为什么学文科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那自然科学学科之间能相互跨吗?这个其实要看情况了。自然科学学科其实可以简单地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重物理,一大类是重化学。比如你本科是学土木的,你考研想考制药工程,这个就很麻烦,因为人家的专业课你都没有学过。反过来也一样,土木的专业课你学制药工程的也没学过。而物理又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重力学,一大类是重电学。重力学的专业考重电学的专业,也会存在很大的难度。比如,土木工程跨专业考通信工程,这个很难,反过来也是。别看土木工程的专业课考试只有一门结构力学,但是结构力学前面还有一个专业课叫工程力学。工科专业课一般都是专业高级课,前面都有若干门专业基础课,不系统深入地学习,考试考的那个科目真的很难通过。
那社会人文学科之间能相互跨吗?随便跨。比如,学外语的考中文专业行不行?没问题!学中文的考新闻传播学行不行?没问题!学新闻传播的考教育学行不行?没问题!学教育学的考历史学行不行?没问题!学历史学的考政治学行不行?没问题!学政治学的考法律行不行?也没问题。大家发现没有,文科专业课就是一个字——背!你背中文也是背,背历史也是背,再加上当年高中学文科的底子在那儿,所以问题不大。
总之,大家如果要跨专业考研,一定不要违反我在这里说的原则!
二、我们到底是应该考学硕还是应该考专硕
当我们定下专业方向后,马上要做的第二个选择就是,我们报考的时候是考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
这是我们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中国大部分的专业都分学硕和专硕。在我国不分学硕和专硕的学科门类只有一个,就是哲学。原因是专业硕士相对比较偏应用,但哲学这个专业没办法应用。
比如,哲学里有一个专业叫中国哲学,比如《易经》,这就是中国哲学里的一个研究方向,这个方向大家说怎么搞应用,总不能去算命吧。还有个专业叫宗教学,你说:“张老师,我考了宗教学的专硕,我要去应用!”你想干吗?你要出家啊?还有一个专业叫伦理学,研究的东西更加深刻。你想想,伦理!这种事,你怎么应用?
每当我问到大家要考学硕还是专硕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会给我四个答案:第一个答案,学硕;第二个答案,专硕;第三个答案,很直接又很无奈,不知道选哪个;第四个答案就比较没主见了,说:“张老师,你告诉我,是学硕好还是专硕好,哪个好,我就考哪个。”
什么叫哪个好你就考哪个?
大家以后面对这种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这两个选择没有谁比谁好,只有你更适合哪个。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拿我来说,两年前我是个胖子,大概185斤,我现在相对瘦了很多,大概155斤。那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是胖了好看,还是瘦了好看?
有人说我胖了好看,有人说我瘦了好看。
我还问过一些人,我说:“你为什么觉得我胖了好看?”那人跟我说:“张老师你胖的时候吧,脸上脂肪多!”我就纳闷了,我脸上脂肪多有什么好看的?他们就说:“张老师,你脸上脂肪多吧,就没有褶子,都给撑开了!”但是我个人觉得我瘦了好看一些,就是瘦了以后吧,身轻如燕,走路也快了,精神头也好了,我觉得我瘦了好。
大家明白了吗?没有所谓的胖了好看还是瘦了好看,你自己觉得怎么好看是最重要的!
又如很多女同学,你说你觉得你长头发好看还是短头发好看。当然我知道,作为迪士尼在逃公主的你,哪怕是光头,也好看。但是你会发现,不管别人告诉你是长发好看还是短发好看,你的选择是不是已经顶在你的脑袋上了?你为什么留这个发型、染这个颜色啊?是因为你觉得它是目前最适合你的,你说对吧?
所以,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你要考虑的不是哪个好,而是哪个更适合你。
那你怎么知道哪个更适合你呢?这里就要给你讲一讲学硕和专硕的具体差别了。
学硕和专硕的培养目标不一样
学硕更倾向于将学生培养成科研型人才,专硕倾向于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个是搞科研,一个是搞应用。
那么,什么专业适合搞科研,什么专业适合搞应用呢?
你觉得自己的本科专业是适合搞科研,还是适合搞应用?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比如,现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你会发现,全世界稍微大一点的国家都在干一件相同的事情,叫研发疫苗。大家觉得研发疫苗这样的事情,是科研还是应用?很明显,这是科研。又如,现在华为发展得非常非常好,尤其是5G技术,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但是这个领先地位有些国家不认可,说要制裁华为,因为我国现在还无法大规模量产一些自己的电子元器件,包括高端芯片等。华为也很硬气,面对困难,面对制裁,大力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芯片,那这个行为,是科研还是应用?很明显,这也是科研。再如,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了很多新式武器,其中一种叫“东风-17”的新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是当今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其高速度和高机动性可以突破任何(注意是“任何”!!!)导弹防御系统。那么我国的这种武器从无到有的过程,是研发还是应用?很明显,也是研发。大家发现了吗,相对来讲,理工类专业都是适合做研发的,我们都希望通过研发,弄出一些这个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社会人文学科类专业实际上大多数都不太适合做研发。
比如中文专业,你说:“张老师,我要搞研发。”你研发什么呢?你要创造出N多个新的汉字吗?你说:“张老师,我发现有个小乌龟,乌龟壳上有好多字,这些字写得很奇怪,我想研究研究它写的到底是啥,这是甲骨文。”包括很多人说“老师,我想研究唐诗”“老师,我想研究宋词”,这都没问题。但是大家想想,我们需要更多一些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研发人才,还是研究甲骨文的人?很明显,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研发人员更多一些。所以,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各所学校的招生计划,自然科学学科专业招生人数明显要多于社会人文学科专业招生人数。再比如外国语专业,大家想想适合做研发吗?你说你要研发人家国家的语言,你研发了能干吗啊?所以很明显,外国语类专业比较适合做应用。外国语类专业有两个专业硕士,其中一个叫学科教育(英语),大家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当英语老师的,这是应用!还有一个专业硕士叫翻译硕士(MTI)。这是干吗的?当翻译的,很明显也是应用。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到底是报考学硕还是专硕的时候,我一般会这样回答:如果你本科学的专业是理学、工学、农学(注意没有医学,原因我后面会讲),那么我个人建议你考虑学硕;如果你本科学的是社会人文学科,我一般建议报考专硕。
但是大家注意,这个不是绝对的!
理工类有的时候更适合考专硕,社会人文学科有的时候也更适合考学硕!这个要看你将来研究生毕业以后想干吗。
比如,社会人文学科的同学,说:“张老师,我将来想在高校里当老师,想在一些体制内的单位工作。”这个时候我可能会建议大家考学硕,尤其是当大学老师这一块,几乎是一定要考学硕的。现在能在大学课堂的讲台上站着的,别管是新招聘的教师还是老教师,学术硕士占了90%以上。如果你学的是理工类专业,将来干的工作不是研发,那么也会出现相反的选择。比如你学的是物理学专业、化学专业,你说“张老师,我将来想当物理学家、化学家”,那你肯定要考学硕,但是你说“张老师,我的理想是到初、高中当一个物理老师或者化学老师”,那么你更适合考专硕里的学科教育(物理/化学)。
所以大家看到了吧,你们要学会根据结果来倒推,决定自己要考什么。
我再举个例子,考研是不是一定要考“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那肯定要啊!这还用想吗?
大家请记住,以后凡是遇到这种问题,答案绝对是“不一定”!比如我在做讲座的时候经常给大家举的例子,有一所学校,在杭州,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所学校虽然不是211、985,也不是“双一流”,但是非常好,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非常牛。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所电子科技大学,它的会计专业也非常厉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的会计专业就可以招收硕士、博士了!另外一所学校也很不错,既是211,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青海大学。我问大家:你们是想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还是想考青海大学啊?大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但是大家要注意,青海大学是211、“双一流”高校啊!
那在什么情况下大家尽量要考211、985或者“双一流”呢?
如果你未来有以下三种打算,最好考个211、985或者“双一流”。
第一种,你将来想在体制内工作。
大家都知道,现在各个城市想要快速发展,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各地的政府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去吸引人才。其中一部分是要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去工作的。
你们可能会说,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不得考公务员吗?想要有编制不是得参加相应的编制考试吗?
不一定!
2018年,苏州市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启动。根据该计划,苏州将引进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到苏州市、县两级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此次计划选聘的445人中,市级岗位125人,其中国企68人,事业单位57人;县级市(区)级岗位320人,其中国企83人,事业单位237人。这次的苏州定岗计划都是纳入编制的,且优秀者还会被纳入当地的优秀年轻干部库进行培养管理。在苏州工作期间,根据单位性质和所在地相关人才政策,可申请享受相应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等待遇。
苏州,好地方!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好工作。最关键的是,有编制!
在第一条选聘对象中,苏州市明确指出,面向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和在职研究生)。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写明,临安区人才引进对象也是面向“双一流”高校(学科)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
这种各地出台的相关体制内的人才引进政策实在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这些政策无一例外地直接面向211、985、“双一流”。如果你考了一个不是“双一流”的学校,想进入这些单位,拿到编制,就不得不去走考公务员、考编制的道路。
第二种,你将来想落户北京、上海,最好考个211、985或者“双一流”。
随着铁路、公路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性增强,户口变动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有些大城市甚至出台了相关的落户优惠政策,只要你是本科学历(有些城市甚至是大专学历),拿着你的毕业证,直接到这些城市的派出所就可以落户。比如苏州,只要我拿着我的本科毕业证、研究生毕业证,我随时可以成为一个苏州人。在东北落户更容易,因为东北人口流失十分严重,非常欢迎外来人口落户。
但是,目前全国有两个城市,对于落户这个事情,卡得非常非常紧,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这两个城市目前采用的都是积分落户政策。可以理解成,如果你对这个城市有贡献,或者有可预期贡献,那么你的积分就会高,落户就会容易。上海市更直接,在2020年9月直接颁布了政策,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的四所985高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跟你在这四所学校里学什么专业没关系,只要你是这四所学校毕业的,就可以落户。
而北京几乎所有可以直接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招聘的首要条件就是你必须是211、985或者“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
第三种,你将来想出国读博士,而且想读的是世界超一流高校的博士,那你最好报考“双一流”。
读了硕士以后,很多同学可能会想出国去读一个博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出国读一些超一流高校的博士,比如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那么你最好是名校毕业的。这些高校在审核中国毕业生的材料时,极为看重学校背景,如果你不是211、985或者“双一流”毕业的,那么你的材料很难进入这些学校的法眼。
所以你看,你是不是一定要读211、985或者“双一流”大学,要看你将来想干吗,将来不管面对什么事情,大家都要学着根据结果倒推,决定自己选什么。
对你来说,学硕和专硕的第一个差别是否重要,哪个更适合你,你自己想一想吧。
学硕与专硕考试难度不一样
随着考研难度的增加,大家现在选择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一下考试难度的问题。
每当我问大家,是考学硕难还是考专硕难,几乎所有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考学硕难,但是实际上随着专硕的发展,已经有四个专业的专硕目前的考试难度要大于学硕了(注意,这是2020—2021年度,如果你是2022年以后看到的本书,请自行在网上看我最新的视频)。
第一个专业就是医学类专业的专硕难度要比学硕大,原因在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医学类的专硕目前毕业一切顺利的话是可以拿到四个证的,即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执业医师资格证。而医学类的学硕毕业该接受规范化培训还要去接受培训,这就导致医学类的学生大多数报考专硕,使得竞争十分激烈。
第二个专业是中文类专业的专硕。中文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的本专业专硕有两个,一个是学科教育(语文),另一个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第一个专业通过名字就能看出来,是培养未来的初中、高中语文老师的。第二个专业明显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学老师,将来教外国人说汉语的。目前,学科教育(语文)整体难度要大于中文类的学硕,主要原因是中文类专业学硕招生人数普遍较少,而且应用场景没有那么广泛,而当语文老师是很多学生、家长十分认可的将来的出路,所以学科教育(语文)这个专业除了招生第一年出现部分调剂名额以外,再也没有出现过调剂名额。也就是说,各位同学如果报考了学科教育(语文)这个专业,万一第一志愿考不上,你根本无法调剂到本专业,只能调剂到别的专业,比如学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这种方向上。虽然全国招收学科教育(语文)的学校很多,而且招生人数普遍不少,但是所有学校第一志愿都招得满!注意,所有学校!!
第三个专业是英语专业的专硕。英语专业的同学可以报考的本专业专硕也有两个,一个叫学科教育(英语),另一个叫翻译硕士(MTI)。其中,学科教育(英语)是培养将来的初中、高中英语老师的,翻译硕士非常明显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的。跟中文类专业很像,同学们也普遍认为,当老师这个事非常非常好,普遍都去报考学科教育(英语)。结果也是,只要你报考这个专业,没有调剂名额,调剂也只会调剂到别的专业。
第四个专业是会计学(包括审计学、财务管理),主要报考的是两个专硕——会计硕士和审计硕士,难度都比考学硕大。
大家请注意,这四个专业专硕难度比学硕大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是考试科目难,而是报考人数多。大多数同学在报考这四个专业的时候,考的是专硕,从而导致竞争十分激烈。
此外还有三个专业,目前大多数学校学硕、专硕报考难度差不多。
第一个专业是金融学。金融学的专硕——金融硕士,报考难度目前跟学硕差不多。但是我估计,用不了多久,金融专硕报考难度也会比学硕大,因为从数据上来看,金融专硕报考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个专业是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学硕招收的人实在实在是太少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转而去考专硕了。
第三个专业就是心理学。实际上,心理学的学硕和专硕考试难度都不小。
剩下的其他专业,目前都是学硕更难,专硕更简单。
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不一样
你自己报考的那个专业考什么科目,大家在复习前要先看清楚,别复习了半天,最后发现根本不考,那就郁闷了。
考研所有的专业,在考试科目这个环节上我给分成了两大类,一大类是考数学的专业,一大类是不考数学的专业。一般情况下,考数学的专业,主要考试科目差别在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上,而不考数学的专业在考试科目上的差别可能会涉及专业课。
我们先说英语,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下面的用词。
如果你报考的是学硕,一定考英语一;如果你报考的是专硕,大概率考英语二。什么叫大概率考英语二?意思是,有的学校专硕仍然考英语一。
小贴士: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
词汇量的差别。除了大纲规定的词汇,英语一会有一定比例的超纲词汇,而英语二中没有超纲词汇,即使考题中出现了超纲词汇,也会标明词汇释义。
阅读理解长度的差别。英语一的阅读理解略长,词汇量略大。英语二的阅读理解相对短一些,词汇量略小。
翻译题型。英语一的翻译题满分10分,考查形式和内容为一篇阅读理解,中间画出五句话,每句话分别翻译一下,每句话2分。英语二的翻译题为整段翻译,它会给一整段文章,要求整段翻译,满分为15分。
大作文要求。考研英语作文有两个,即小作文和大作文。英语一的大作文满分20分,要求写的文章主要是论述文。更注重学生观点方面的输出。英语二的作文满分15分,要求写的是分析类的文章,更注重对于变化的阐述和对于趋势的表达和看法。
深圳大学在2020年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就表示,将大多数专硕考试科目的英语二改成了英语一。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很多985、211都有部分专硕将考试科目的英语二改成了英语一。
实际上,通过上面对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分析,我们能看出来,从整体难度的角度来讲,英语一要比英语二略难一些。学校之所以将考英语二改成考英语一,主要是因为学校对入学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更高。
英语还稍微好适应一些,同学们根本不会因为学校专硕考的科目是相对简单的英语二而放低自己对英语的要求。而且,英语一也好,英语二也好,都是英语,好好复习就是了。
但是,数学的差别就很大了!
我们考试的时候,数学分成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理工类大多数专业学硕是要考数学一的,部分专业考数学二。经济类、管理类学硕一般考数学三。
在专硕的考查中,原本学硕考数学一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类、电子通信类、土木类、水利水电类、电气类、航空航天类等,大多数学校会改为考数学二。
大多数的意思是说,有的学校这些专业的专硕仍然考数学一。
数学一、数学二的差别可就大了,数学二是不考概率统计的。也就是说,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些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报考专硕,一定要查看一下你报考的那所学校、那个专业,到底是考数学一还是考数学二,如果考数学二,那概率就不用看了,不要浪费时间。
比较不幸的是,很多学校,你在开始复习的时候,看它去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它可能还在考数学二,但在你考的那一年,它突然改为考数学一。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个变化,到考场上你很有可能会想骂人,心里想,这数学二不是不考概率吗?呵呵,改考数学一了你不知道吗?
所以,报考上述专业的同学,如果你考专硕,千万别忘了在你考研那一年的八九月查看一下学校有没有改数学这一科的考试科目。
有些专业,原来考数学二,专硕仍然考数学二。
变化最大的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
我们先说管理学,因为它变化最大。
管理类学硕一般在初试阶段考数学三,而管理类专硕,大家注意,不考数学!!!不考政治!!!不考专业课!!!
那考什么呢?
目前,管理类专硕的考试科目为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
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又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初等数学,考试内容极其简单,简单到有的人一边考试一边扇自己嘴巴子。为啥?因为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有人会觉得时空错乱,不知道自己是在参加小升初考试还是在参加考研,只有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是在考研,毕竟小升初的时候没长这么老。你可能会说张老师有那么夸张吗?那我们看一道当年的考研题你就知道了。
例题
(2012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第3题)
在一次捐赠活动中,某市将捐赠的物品打包成件,其中帐篷和食品共320件,帐篷比食品多80件,则帐篷的件数是( )。
(A)180 (B)200 (C)220 (D)240 (E)260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当然,这个考试毕竟是考研,有些难度的题还是要有的。比如:
例题
(2012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第25题)
直线y=x+b是抛物线y=x2+a的切线。( )
(1)y=x+b与y=x2+a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2)x2-x≥b-a,x∈R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初等数学部分考试的时候,一共25个题,每题3分,一共75分。
等过了第一部分以后,大家进入第二部分题型,叫逻辑推理。大家注意,如果将来你们谁打算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也有这个题型。在我个人眼里,这个逻辑推理题就是奇葩的脑筋急转弯,什么叫奇葩的脑筋急转弯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例题
(2012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第33题)
临江市地处东部沿海,下辖临东、临西、江南、江北四个区。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该市一共吸引了全国数十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旅游。12月底,关于该市四个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多少的排名,各位旅游局长做了如下预测:
临东区旅游局长:如果临西区第三,那么江北区第四;
临西区旅游局长:只有临西区不是第一,江南区才第二;
江南区旅游局长:江南区不是第二;
江北区旅游局长:江北区第四。
最终的统计表明,只有一位局长的预测符合事实,则临东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的排名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E)在江北区之前
(2012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第53—55题)
东宇大学公开招聘3个教师职位,哲学学院、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各一个。每个职位都有分别来自南山大学、西京大学、北清大学的候选人,有位“聪明”人士李先生对招聘结果作出了如下预测:
如果哲学学院录用北清大学的候选人,那么管理学院录用西京大学的候选人;如果管理学院录用南山大学的候选人,那么哲学学院也录用南山大学的候选人;如果经济学院录用北清大学或者西京大学的候选人,那么管理学院录用北清大学的候选人。
53.如果哲学学院、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最终录用的候选人的大学归属信息依次如下,则哪项符合李先生的预测?( )
(A)南山大学、南山大学、西京大学
(B)北清大学、南山大学、南山大学
(C)北清大学、北清大学、南山大学
(D)西京大学、北清大学、南山大学
(E)西京大学、西京大学、西京大学
54.哲学学院最终录用西京大学的候选人,则以下哪项表明李先生的预测错误?( )
(A)管理学院录用北清大学候选人
(B)管理学院录用南山大学候选人
(C)经济学院录用南山大学候选人
(D)经济学院录用北清大学候选人
(E)经济学院录用西京大学候选人
55.如果三个学院最终录用的候选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大学,则以下哪项符合李先生的预测?( )
(A)哲学学院录用西京大学候选人,经济学院录用北清大学候选人
(B)哲学学院录用南山大学候选人,管理学院录用北清大学候选人
(C)哲学学院录用北清大学候选人,经济学院录用西京大学候选人
(D)哲学学院录用西京大学候选人,管理学院录用南山大学候选人
(E)哲学学院录用南山大学候选人,管理学院录用西京大学候选人
做这种逻辑推理题,你会发现,难倒不是很难,但是需要时间去认真地思考。在考试的时候,这种题一共30个,每题2分,一共60分。所以,我真的建议大家,考管理类综合的同学平时要多做逻辑题。不考这一科的同学最好也把管理类综合这30个逻辑题拿过来做一下。
大家都知道,一般人都是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对不对?一个正常人,没有经过任何逻辑能力培训,这30个题能对10到20个。比如我,每年考研结束后我都会把当年的逻辑题拿过来做一遍,能对15到18个。你看,我就是个正常人。有女生问我:“张老师,我给我男朋友做逻辑题,他30个题对了25个。老师,我这个男朋友是个什么人?”我觉得他是个绝对冷静的人!大家想想,逻辑题题面是不是很乱啊,那么乱的题面,这个兄弟能做对这么多题,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兄弟遇事极其冷静,他在生活中遇到再复杂、再困难的情况,都能够冷静思考,选择一条对自己最有利的道路。
管理类综合的第三部分叫写作文。
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的作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论证有效性分析。
例题
(2012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第56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在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等。
假如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许会得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们称之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台风、暴雨等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及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之为灾害。
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连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五针松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刻部分地改变了气候,也还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多干预。
另一部分是写作。
例题
(2015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第57题)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在《十力语要》(卷一)中说:“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莫名所以。曾无一刹那,风气或变,而逐臭者复如故,此等逐臭之习,有两大病。一、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遇事无从深入,徒养成浮动性。二、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到其余千途万途,一切废弃,无人过问。此二大病,都是中国学人死症。”
由此你会发现,管理类学硕和专硕考试科目差别太大了!
经济类专硕现在很多学校也在改革!经济类学硕初试阶段一般会考数学三,而经济类专硕大多数学校目前仍然考数学三,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改成考“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考试内容也包含逻辑推理和写作。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查看你目标院校最新一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关注自己报考的专业考试科目有没有变化!
此外,经济类专硕的专业课考试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类学硕一般考经济学综合,就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但是经济类专硕会考各种有针对性的专业课,比如金融硕士就不考西方经济学。在国家给的专业课考试大纲中,包含90分的金融学内容和60分的公司理财内容!虽然国家给了大纲,但每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培养方案自行出题。其他经济类专硕也是如此。
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讲,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对本专业重要的专业课进行考查,一般情况下专业课考试科目不会出现变化。
对于其他初试阶段不考数学的专业来讲,大家一定要仔细查看一下专业课这方面的变化,有的专业变化并不大,而有的专业差别就非常大了。这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
比如英语专业。如果大家要考英语专业的学硕,考试科目中一定是有第二外语的,就是除了英语还要考查一门外国语,日语啊,法语啊,德语啊,俄语啊,西班牙语啊,大家上大学的时候都会学。但是,如果你报考专硕,考试科目中就没有第二外语了。如果大家报考学科教育(英语),会加考一门教育学基础综合。如果大家报考翻译硕士(MTI),会加考一门汉语写作与中文百科知识。也就是说,你是学英语专业的,想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但是你二外不好,那么你可以选择考专硕,避开二外。
中文类专业的学硕,英语分数线一般会特别高,近几年英语分数线不会低于55分。那你说“我英语不好怎么办”,你可以转而去考专硕。中文类专硕都属于教育硕士,一个是学科教育(语文),另一个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类专业硕士英语分数线近几年从来没有高出45分。这样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教育类学硕考三科,而教育类专硕要考四科,你别以为考完三科就解放了。
师范大学里的学科类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硕都会考本专业领域的一些专业课,如果这些专业的学生想考专硕,都是要加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的。这个教育学基础综合是所有学科教育类专业考试的必考科目,考试科目代码是333,这门科目是国家统一给大纲、每个学校自主命题的,内容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学硕和专硕的学费不一样
学硕的学费是比较固定的,每年8000元,而且这个钱大概率是不用自己掏的。因为考取学硕的同学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去争取奖学金。学硕的奖学金覆盖面是非常广的,很多学校都是全员全额奖学金。当然,不同学校也不一样,有的学校也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这种。
相比学硕,专硕的奖学金覆盖比例就低了很多,而且专业与专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别非常非常大,并且大多数情况是没有奖学金的(临床医学除外)。
我们先说便宜的吧。
如果你是工科、农科类的专硕,学费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特别高,大多数学校在每年1.2万元左右,最高一般不会超过1.6万元,其中软件工程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建筑学类专业专硕的学费可能略高于其他工科专业。
考生非常多的学科教育类专业学费一般在每年1.2万元以上,部分学校在1.6万—1.8万元,极少数学校会到2万元以上。
如果你想考文学类、法学类、外国语类、新闻传播类、经济类、管理类的专硕,学费就差得特别大了。比如翻译硕士,我见过有的学校学费还不到一万。如果你想考一个比较好的学校的社会人文学科专业的专硕,就一定要看一下学费,别考得上读不起。比如,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的专硕,两年学费就达到了10万元,每年5万元。大家觉得贵吗?
可能有的人觉得贵,有的人觉得还行!
大家注意,不贵和值是两个概念。
我觉得是值的,但是这个学费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确实不便宜。
然而在专硕领域,学费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北京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硕士,三年学费24.8万元。注意,这还不是最贵的。北京师范大学的这个专硕学费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对应的专硕学费都很贵;另一个就是北师大的这个应用心理硕士是非全日制的专业硕士。
按是否在读来划分,研究生又可以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硕士都是专硕,没有学硕。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一下你报考的专业,你的目标院校招收的到底是全日制专业硕士还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尤其是会计专业。其他专业大多数学校都是既有全日制的,也有非全日制的。而会计专硕很多学校只有非全日制的,没有全日制的。
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选择清楚。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费一般情况下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学费的2倍以上,甚至有的学费超过每年10万元。
专硕的学费在哪里查呢?
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校在暑假期间出招生简章的时候,会出两个招生简章,一个是学硕的招生简章,另一个是专硕的招生简章。大家如果要报考专硕的话,一定要查看专硕的招生简章。在专硕招生简章中,除了学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大家要关注一下,就是学制!
什么是学制?就是你研究生读几年!一般情况下,学硕读三年的多,专硕读两年的多。但是一定要注意,有例外,有的学校专硕是两年半,甚至是三年。
如果每年学费是1.2万元,读三年的话,实际学费是3.6万元。有的同学在乎的不是钱,他考专硕就是因为专硕学制比较短,两年就可以毕业,结果因为不注意这个细节,导致最后自己报考的学校是读三年的,感到极其失望。希望看这本书的朋友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近几年,非全日制专硕的朋友找工作的话题经常成为网络讨论的热点。
大家随便在网上翻一翻就知道,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明确表示,不要非全日制专硕的同学。
非全日制专硕的同学表示,自己当年也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考上研究生的,虽然录取分数相比全日制专硕的同学略微低一些,但也是过了国家统一划定的录取分数线的,本身基础没有那么不好。而且,现在我国对于研究生毕业管理十分严格,其上学的时候也认真学习了,还有工作经验傍身,在找工作时不应该成为被歧视的对象。
但是有些人说“你当年毕竟比考学硕的人分数要低”,还有很多神秘的“内部人士”(反正在网上说话可以匿名,大多数人也不用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说自己学校的非全日制专硕的同学上课多么水,作业多么水,凭什么非全日制专硕的同学毕业后要求待遇跟全日制的同学一样。
这个话题在网上吵了好几年。我在这里也谈一下我的看法。
个人建议,第一,大家一定要明确你读研究生的目的。
如果你读研究生的目的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你就不要考非全日制专硕。
你不要到网上去跟别人争论说凭什么歧视我,因为这些争论没有意义,最后做决定的是谁?是用人单位。即使我们发个文件说“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歧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各位,问问自己,有用吗?我这个岗位的用人需求就是全日制的研究生,这是用人要求啊!如果用人单位连用人要求都不能随意提,那成什么了?你不让我写,那我就不写,但是在实际招聘和面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想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第二,就是你学习的目的是提升自己,不要只盯着短暂的未来。
大家不要陷入所谓的目标陷阱。有的人就跟我说:“张老师,我这个人没别的特点,就是目的性特别强,这个事能达到我的目的我就做,达不到我的目的我就不做。”但是,如果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这算不算达到你的目的呢?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要去登山,你说我想一点一点地爬上去,爬不上去我就不爬了,那我们仔细勘探上山路线,修一条盘山公路算不算达到了你的目的?
你说我想找份好工作,可是你要明白,好工作不是给那些高学历的人准备的,而是给那些水平很高的人、能力很强的人准备的。你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也能够积极学习,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能够独立思考,并且该考的证都考下来了,那你将来毕业不会愁没有好单位的。
更重要的是,你要思考如何用你在研究生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去解决你工作中的问题。你的老板看到你如此上进就会给你涨工资、给你升职了,你还用等毕业再去找一份所谓的更好的工作吗?
第三,就是我经常劝大家的,不管你现在是什么学历,哪怕你已经硕士毕业了,博士毕业了,你也一定要去读一个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叫MBA,中文名字叫工商管理硕士。
为什么呢?
这个专业的名字叫工商管理硕士,上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方面面,都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的知识。我们到了30多岁、40多岁,肯定不能一直做一个所谓的基层员工吧?如果想走向更高一级别的管理岗位,除了实践以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管理学的经典理论知识。你想当的领导越大,你就越需要这些管理知识。你管理一家20人的公司也许不需要管理知识,但是你管理200人、2000人的时候,那管理知识就太重要了。
所以,上这个专业一是能补齐我们在管理方面的短板,二是可以认识各行各业的经营人脉。
大家想一想,这些人都工作了,还过来学习,说明这些人本身都是上进的,MBA的学费一般不菲,这说明这些人的收入及其所在企业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你可以在这个圈子里认识你自己行业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人,也可以认识一些别的行业的人。你认识一个医药行业的人,万一将来自己或者家人生病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给你帮助;你认识一个教育辅导行业的人,很有可能将来在你的孩子接受教育、培训等就学环节时用得上;你认识一个律师,很有可能将来遇到官司的时候,可以给你做个咨询,提供建议。你说:“老师,我这个人啊,不惹事,我不会打官司的。”不一定!你保证不惹别人,你敢保证别人不惹你吗?这就叫从长计议,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大家只要摆正学习态度,我个人觉得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不但值得读,而且必须读!哪怕你读了全日制的博士研究生,都毕业了,也可以回炉再造!
学硕和专硕将来考博士录取概率不一样
学硕与专硕在毕业以后都可以考博士,但是大多数专业的专硕在报考博士的时候,被录取的概率相对小一些。
大家注意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每一个词,我没有绝对地说专业硕士考博士老师都不要。首先,医学类专业又一次成为一个另类,临床硕士在报考博士的时候畅通无阻,录取比例并无明显变化。其次,教育部最近两年连续发文说我们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不但硕士要改革成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也要分成学术博士和专业博士。“专业博士”这个名词我估计大家比较陌生,现在处在一个相对起步的阶段,我相信发展几年以后,专业博士的录取人数、招收学校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所说的博士都还是学术型的博士,从目前学术博士的录取比例来看,专业硕士所占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学术硕士(注意医学专业除外)。
我个人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系统统计,但是从我了解到的一些学校情况来看,学术硕士占了多数学校博士名额的75%以上。
学术博士毕竟是相对更看重科研能力、科研实力的学位,而学术硕士的毕业论文要求、科研水平要求相比专业硕士要稍微高一点。所以在学术博士的录取过程中,学术硕士确实占据一定优势。
换句话说,除了医学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同学如果想考博士(这里指学术博士),那么你在选择研究生类型的时候就尽量选择学术硕士。
当然,要不要读博士大家自己慢慢想,毕竟读博士的好处和坏处都非常明显。
读博士有什么好处?
每当我问大家这个问题,总有同学说:“老师,我知道,读博士的好处就是学历高。”这不是废话吗?还有同学说:“张老师,读博士的好处是挣钱多。”这个真不一定。你要是进企业并且不要户口的话,也许入职工资会高一些。比如2019年,华为高调地宣布了自己的天才少年计划,从各大高校录用了几位年薪在100万—200万的博士。但是,大多数读博士的人其实工资收入并没有特别显著地提高。因为读博士的人大多数并没有选择进入企业,而是去大学里当了老师,而大学老师的工资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的产生,就是读博士的同学中,女生越来越多。
为什么有那么多女生想读博士呢?就是因为读了博士有很大的机会去当大学老师,而大学老师的工作对于女生来讲实在是太稳定了。
大家觉得大学老师的工作稳定不稳定?实在是太稳定了吧。一周上不了几节课,大多数大学老师除了上课时间,你基本上找不到他,几乎没有固定的上班打卡地点,没有固定的上班打卡时间,上课的认真程度有的不错,有的实在不敢恭维。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休的不是所谓的带薪年假,而是带薪寒暑假,而且这个寒暑假一休就是三个月。大家想一想,你将来找什么样的工作可以有这么多的假?有人说:“张老师,初、高中老师也有寒暑假啊!”但是,你要知道,初、高中老师能跟大学老师比吗?初、高中老师的寒暑假是拿什么换回来的?是不是拿极大的升学压力换回来的?
你如果是一名初中老师,孩子们中考没有考好,你还有什么颜面继续当你的初中老师?你如果是一名高中老师,孩子们高考没有考好,你还有什么颜面当你的高中老师?你如果是一名大学老师,孩子们考研没有考好,你是什么感觉?没太大感觉!!!大家想想是不是。你再回忆一下,当年你高考的时候,你考不考得上211、985,考不考得上一本,考不考得上本科,跟你老师的奖金有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吧!但是你考研考得好不好,你的大学老师的工资跟这个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吧。
当然,在大学里当老师,如果你想做出一些成绩其实也是非常非常需要下功夫、需要努力的。问题在于,有些人并不是真正地想去做出一些科研成绩,不是真的想去帮助青年人快速成长,而是看上了大学老师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相对轻闲(如果并不想怎么上进的话)。
但是博士学位真的不是那么好拿的,你要面临几方面的压力。
一是年龄的压力。就算相对比较顺利,博士毕业时你基本上也是30岁左右了。真的,年龄压力非常非常大。虽然在读书期间可以结婚生孩子,但是有的时候年龄大了以后,真的会想很多。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读了博士以后现在创业,每天忙来忙去的,也没个女朋友,有天跟我一起吃饭,喝多了,跟我说:“雪峰,我现在真的压力好大,你说我快40的人了,生个孩子,他上大学我都将近60了,他要是30岁结婚我都70了,唉,能不能活到70呢?”我经常问身边的朋友,我说你们什么时候最想结婚,他们经常会说在看别人结婚尤其是生了孩子以后,看起来一切都那么和谐,有人陪伴,孩子也很可爱。等到那个时候,你说你没压力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有的人在本科毕业到30岁这个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源了,读完硕士研究生可能还好,一旦读博士,搞不好至少需要5年时间。在26到30岁的这5年时间里,人与人可能会拉开非常非常大的距离。因此,读博士的时间成本大家是一定要考虑的。
二是读博士在入学阶段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注意,现在的情况已经跟我之前讲的大不一样了。如果你翻看过我早期的视频,就会知道,我当时给大家讲过,想读博士的人不多,你要是想复试被录取的话,直接跟老师说你要读博士,那么你被录取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老师会一把抱住你,哭着对你说:“我的天啊,终于有人愿意读博士了。”但是现在情况已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想读博士的人特别多。(这里我说明一下,因为大家确实十分喜欢将我不同时期的讲座拿出来看,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因为政策的变化,我以前讲的很多内容实际上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了。请大家以后看我的视频时甄别一下录制时间和说那些话的应用环境,以免造成误会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你想读博士,你知道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吗?是你的老师!为什么呢?大家要知道,中国高校老师的学历,随着高校的发展也是在慢慢提升的。20世纪,一个学生只要在本科阶段学得足够好,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留在学校里当老师。到了后来,你要想当大学老师,本科学历已经不够了,得是硕士。到了现在,硕士毕业还能当大学老师吗?不能,必须是博士。而且,如果你想在211、985、“双一流”高校当大学老师,你博士毕业还不够,你最好是海外高校的博士,甚至在海外高校任教过,最起码你也得在海外高校做过什么访问学者。而之前硕士毕业就当了大学老师的那些老师,在高校体制内如果想升职、加薪、评职称的话,仅仅是硕士学历就显得十分劣势,所以他们急于博士学历的辅助,这也使得近些年来博士越来越难考,博士名额越来越抢手。这些大学老师相应地在导师等各方面资源上肯定比应届硕士毕业生要强很多,使得应届硕士研究生读博士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是毕业压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最重要的压力。近些年,国家对硕士毕业、博士毕业卡得越来越严,超过一定年限的坚决不予以毕业并且直接公示。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学生延期毕业抢占高校教育资源,使得无法招收新生,大多数学校都有一个内部的毕业年限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如果你读了5年硕士都还没有毕业,学校就会做清退处理。如果你读了8年博士都没毕业,学校也会做清退处理。实际上,当你博士读到第八年,就算你想毕业也很难了,导师会把你叫到办公室,跟你商量:“同学,你看,你都读了8年了,你看看要不你就别读了。”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同学,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能毕业是咱们努力加幸运,万一延迟毕业了或者毕不了业,这个也算正常,明白吗?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不要抑郁,更不要因此想不开。你们能明白我说的吗?大学生什么最重要啊?开心最重要,心理健康最重要,明白吗?
很多同学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好好的,结果“网抑云”。真的!有段时间我加咱们同学的微信、QQ带着大家跑步嘛,结果就看到一些同学的那个签名,一看就“网抑云”,不正常。正常人谁那么写签名啊,什么“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啥啊,你20岁出头你干啥了你就抱歉了。还有什么“道理我都懂,我仍然过不好我这一生”。你懂啥道理啊,写出这句话的人,本身就啥也不懂。这两年流行的所谓的“丧文化”和“网抑云”坚决不可取。记住开心最重要哈。
写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学硕和专硕的五大差别——
1.培养目标不一样。
2.考试难度不一样。
3.考试科目不一样。
4.学费不一样。
5.将来考博士录取概率不一样。
大家发现了吗,学硕和专硕是不是各有各的特点啊?你到底选择哪一个,关键看你到底是什么情况。
比如你说:“张老师,我将来想当大学老师,学硕、专硕考哪个?”是不是要考学硕啊。
你说:“张老师,我这个人英语一般、数学一般,还想考个好学校!”那你学硕、专硕考哪个?是不是尽量考专硕啊,因为专硕英语、数学要求都相对低一些,是不是?
你说:“张老师,我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想考个研究生提高自己。”那你学硕、专硕该考哪个?是不是学硕啊。学硕毕竟有奖学金,而且学费比较低。
所以,你是选哪个专业也好,还是选学硕、专硕也好,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将来想干什么!大家一定要学会根据结果倒推,然后决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