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干涸的大道清源·中国故事: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海内第一桥”

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闽海云霞绕刺桐,涨海声中万国商”,海上交通的繁荣,造就了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华景象。

洛阳桥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但其他三座桥梁均建造于河上,唯有洛阳桥建造在海上,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跨海大桥。泉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桥梁建成以后,不仅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也大大推进了泉州的海外交通与贸易交往。

①为了巩固桥梁基石,当地先民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当时的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每逢大风海潮,渡船经常连人带船倾覆于江海之中,当地百姓为祈求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因此,洛阳桥修建完成之后,也多了一个名称叫“万安桥”。

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当时任泉州郡守的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改建成石桥。从皇祐五年(1053)至嘉祐四年(1059),前后历7年之久,耗银1400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46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700棵。

洛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作为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对世界桥梁科学的贡献巨大。洛阳桥地处泉州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900年前的中国桥梁工匠们,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修建桥墩。

为巩固大桥基石,工匠们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首开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至今,人们仍可以从那些缀满白色蛎房痕迹的桥墩石上窥探石桥当年的造桥秘诀。

②洛阳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先驱们,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洛阳桥桥墩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以达到千年永固。

当时没有现代化起重设备,工匠们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潮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中华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桥墩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洛阳桥创造了古代建造梁式石桥的成功经验。宋代以后,泉州桥梁建筑空前兴盛,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顺济桥、盘光桥等都是仿照洛阳桥而建造起来的,因而有了“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美誉。洛阳桥作为中国造桥史上的一座丰碑,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洛阳桥为“福建桥梁的状元”。

风雨千年,洛阳桥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历史。今天的洛阳桥仍然在继续发挥着它的交通作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明天还将从这里向全世界延伸。

③高甲戏是泉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