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懒惰:每一滴汗水都浇筑着健康的体魄
运动是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活动。运动协调功能发展良好的儿童在入园后适应得更好,上课注意力更集中,心情更愉悦。而运动协调功能发展不好的儿童,则会在入园后表现出多动症,并延续到小学,甚至中学阶段。因此,加强运动,保持好身体、好心情是每个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很多“理由”导致孩子的运动时间不足。如婴儿期的孩子还站不稳,幼儿期的孩子乱跑不安全,青少年期的孩子又忙于学习,无暇顾及运动健身。还有些完全相反的情况,婴儿期的孩子过早地被训练走路,幼儿期的孩子爱上危险运动,青少年期的孩子将运动与学习的时间本末倒置。其实,运动给人最好的感觉是意犹未尽。下面,我们将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来看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恰如其分的运动习惯。
婴儿期的运动习惯及心理分析
老米自从当了爷爷,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带着孙子小米在小区里活动。为了让孙子早点儿学会走路,老米先后给小米买了腰凳、学步车,想让孙子“锻炼腿部力量”,这样才能走得早、走得稳和走得快。身边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则认为,过早地给孩子下地走路,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O型腿、X型腿等,影响孩子身材。稍不小心,还会导致孩子骨折。可是,老米就纳闷了:“儿子小时候不就这么带大的吗?咋到了孙子这里,就变成这么危险的事情了呢?”
运动分为大肢体运动和小肢体运动,大肢体运动主要以力量型的活动为主,对孩子来说就是坐、站、爬、走、跑、跳;小肢体运动以手和手指活动为主,主要以精细的控制活动为主,如抓、握、捏,由五指抓握分离为三指抓握。这些运动活动的发展,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经验。他们开始认识到危险和失控的度,而当他们学会一个新技能时,他们对于这个能力的危险性都需要重新认识一下。当孩子刚学会爬时,遇到视崖时,会毫不犹豫地爬过去,但是爬了一个月后,就会知道危险而止步不前了。这就是多次爬行之后,他们的经验增长了。选择与孩子运动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活动,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而超前运动,则会给孩子招致危险。
幼儿期的运动习惯及心理分析
莉娜是一位职场妈妈,她平时忙于工作,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接送。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她想给孩子一个惊喜,所以早早来到幼儿园排队。放学铃声刚响起,爷爷奶奶们都冲到了接孩子的队伍前,争着要第一个接孩子。莉娜的儿子小舒也早早地看到了妈妈。拥抱过后,小舒动作麻利地将书包从肩膀上卸下来,塞到了妈妈的手里,然后问:“我的滑板车呢?”莉娜一下子懵圈了,她没带滑板车来,于是耐心地跟儿子解释说:“你陪妈妈走走路好吗?只要十分钟就到家了。”小舒一下子就哇哇大哭了:“可是我走不动啊,我一分钟也不想走了!”莉娜的心情一下子跌至谷底。
“隔代爱”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在情感上是对亲子关系的重要补充。然而,“隔代爱”引起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事事争第一的习惯容易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事事代劳的习惯容易让孩子养成“甩手掌柜”的心理,认为总有人替他服务;事事迁就的习惯则容易让孩子养成“万事如意”的心理期待,一旦有一天遇到不如意,则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承受,心理韧性差,遇事容易走极端,缺少灵活性。
青少年期的运动习惯及心理分析
青少年总是“阳光”的代名词,他们追求光、追求变化、追求新鲜事物。在运动方面也同样如此,除了常规的运动,他们更希望去探索一些极限运动,如潜水、攀岩、蹦极、电子竞技等。他们的运动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强身健体,而是去探索世界和发现自身的极限。
小王中考后,就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来到城市景区的一个人工湖进行游泳比赛。这件事情,他们已经筹划了很久。他们曾经在这里看到很多成年人游泳,甚至有人在这里冬泳,他们认为在这个大湖里游泳是成熟的标志。然而,当他们从浅滩正逐步往湖中游的过程中,有一个同学突然腿抽筋,几个孩子立刻慌成一团。幸好当时景区巡逻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救出了游泳的孩子们,并对他们做了安全教育。小王很懊悔,原来,即便他们下了水,也没有像大人那样成熟沉稳。
模仿心理在青少年群体中很常见,他们模仿的对象可能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学霸、家长或是社会某个群体。模仿大人的运动,选择大人的运动场地,这些习惯都是模仿心理使然。
高中生小严在网络上看到有些人徒步穿越大别山,在大别山上搭帐篷过夜,夜里还能听到野生动物经过帐篷附近的脚步声。她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刺激的事情。于是在暑假里,小严约了好友一起,跟家长谎称去参加学校的活动,实际上根据网上的路线图,走进了大别山。然而,崎岖的山路远比她想象的要难走得多,而从未负重行走的她带着帐篷和食物,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已经寸步难行,天色渐黑,几个女孩毫无野外生存经验。刚开始还咬牙死撑的她们,最后只好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赶紧报了警,才避免了一次危机。
追求刺激的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看起来危险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就是有趣的事情。家长说不能去做的事情,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挑战,只要挑战成功了,就能向家长证明自己了不起。他们不会因为这一次失败而从此乖乖听家长的话,下一次,他们还会追求刺激的运动。
电子竞技是一种新型运动形式,如今很多家长还不能认可电子竞技也是一项运动。但是不管你是否承认,电子竞技在青少年的世界里已经受到欢迎甚至追捧。跟游泳、围棋等项目一样,电子竞技也需要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并在一定的规则下运作。然而,电子竞技的场地和时间不像传统的运动那样有很大的限制,因此,青少年不会一整天游泳不知道上岸,但是却可能沉迷于电子竞技,废寝忘食。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电子竞技是源于从众心理。身边的人在玩,自己不玩好像就落伍了。于是他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这个行列。而在后续的参与中,越发觉得吸引人,不肯离去,甚至已经成瘾。为了玩电子竞技游戏,可以废寝忘食、荒废学业,则是猎奇心理在作祟。在失败时,去深究游戏规则,在遇到强大玩家时,去购买装备,好胜心已然被激起,就像赌博一样,他们已经无法收手。这时,家长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阻止孩子玩电子竞技游戏,如没收电子设备、抨击电子竞技是不务正业等,往往收效甚微。
要想养成好的运动习惯,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给孩子自由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如幼儿可以选择是步行上学还是骑滑板车上学。青少年可以选择是学游泳,还是打篮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运动环境是否安全,运动强度是否合适,但是不要干涉孩子的运动项目。有的家长觉得打篮球能长个子,踢足球会长粗腿,强行要求孩子放弃足球、选篮球。这是不可取的。
第二,给孩子帮忙他人的机会。有时家长有不方便自己拿的东西,可以让孩子帮忙拿。一起出门取快递时,也可以将孩子拿得动的包裹给他拿,培养孩子的利他精神。鼓励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第三,给孩子适当的挫折。在面对挫折时,孩子会发挥自身的调节功能,会变得更有弹性。运动有时会带来伤痛,孩子的内心也会受到挫折,如玩轮滑时把膝盖磕破皮了,家长要关心孩子的伤势,及时做好护理,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停止本来热爱的运动。
第四,重视榜样的作用。青少年热衷于崇拜偶像,他们的偶像可能是影视明星、科学家,或是身边的学霸。向榜样学习运动精神,并打卡进步,是青少年习得新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五,防微杜渐,预防成瘾。电子竞技之类的运动,一旦成瘾,很难自拔,因此,在孩子表现出对电子竞技运动有好感时,要及时引导,做好心理防线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