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与施泰因:社会概念的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德意志统一民法之争与社会概念的渊源

1789~1848年欧洲历史的舞台主要属于英国和法国,德意志还没有成为主角。英国领导了工业革命。在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殖民地和海上霸权,欧洲其他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发展都不能望其项背。在英国,贵族也开始采用新的工商业形式来谋求和维持财富与地位,贵族逐渐与资产阶级合流。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后续的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引领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的潮流。在法国,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与摆脱了绝对君主的压制、要求实行“封建反动”的旧贵族、教士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斗争。1815~1848年在德意志历史上被称为“三月前期”(Vormärz)。在政治意义上,德意志处于复辟时代(Restauration)。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是镇压法国大革命的反法同盟的主要成员,并在德意志内部迫使各邦国联合镇压追求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意义上,德意志工业革命的进程远远落后于英国,它的市民和市民社会也保留了更多传统的、封建的因素。美国学者西格尔(Jerrold Seigel)分别考察了1750年以来英国的中产阶级(the middle class)、法国的资产阶级(bourgeois)和德意志的市民(die Bürger),对这三个相似的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认为,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德意志的市民和市民社会带有明显的前现代特征,但是与现实生活的状况相反,德意志学术界对新兴的市民和市民社会形成了比其他国家学术界更为明确的、自觉的认识和理念。[1]

马克思和施泰因都是在19世纪40年代初获得博士学位,[2]并从那时起在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三月前期”正是马克思、施泰因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等诸多思想家出生、成长、求学的年代,他们亲历了德意志的复辟时代,目睹了欧洲历史的急遽变迁,承袭了那一时代最杰出的学者的思想成就,他们后来的学术生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的强烈影响。本章将回顾这个时期以蒂堡、萨维尼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意志学者对市民关系或市民社会的基本认识和主要争论,为后续讨论马克思和施泰因关于社会的理念提供思想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