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闽西南产业协同发展的不足之处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协调以及闽西南五市的积极参与下,目前,闽西南协同发展已经搭建了较为完整的结构框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项目,从政策扶持到资金支持,为今后闽西南五市产业的进一步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尽管如此,当前闽西南协同发展仍有一些值得改进之处,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制造业在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仍有待提升。制造业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也能够通过辐射带动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整个地区的协同发展。作为指导闽西南协同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成果,《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强调了制造业在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尚没有明确其在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协同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此同时,虽然该规划以及其他文件提出了闽西南五市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但这些目标相对模糊,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估,很难为闽西南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精准指导。
其次,闽西南产业协同发展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仍有待提高。在推动闽西南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五市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等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目前,相关文件中已经突出了厦门市的带头作用,但对于如何调动厦门的积极性,主动“让利”,所做的还不够。此外,当前工作中对于其他四市开展产业转移对接的积极性关注不够,特别是如何在推动厦漳泉同城化的基础上发挥漳州和泉州的积极性,以及龙岩和三明如何积极对接需求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是亟须破解的问题。
最后,产业协同发展以项目驱动为主要路径的做法仍有待转变。从目前闽西南协同发展的相关规划来看,“市场主导”的原则已经确立,但如何将这一原则从纸面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当前,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固守传统的或者说选择性产业政策的现象,运用财政、金融、外贸等政策工具和制度干预、“行政指导”等手段,有选择地促进某些产业的生产、投资、研发和改组,同时抑制其他产业的同类活动。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推出后不久,闽西南五市即编制了2019年重点推动的项目清单,并进行大规模投资,逐个加以落实,试图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这种以项目建设为主的推进模式,其优点在于成果的可见性较大,有利于营造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但这些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地区间的产业协同和共同发展,则缺乏必要的评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