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术论文[1]
学术论文是发布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既可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也可以发表在学术图书中,还可以以预印本的形式出现。前文所说文章集合构成的图书,基本单位就是学术论文。
2.1 论文分类
学术论文按照承载的内容分为经验研究类(empirical studies)、文献综述类(literature reviews)、理论类(theoretical articles)、方法类(methodological articles)、案例研究类(case studies)等。
2.2 论文结构
为了方便学术交流和文献检索,学术论文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尽管由于研究内容、论文类型、期刊和出版社要求不同,每篇论文的格式和结构不会千篇一律,但总体来说,结构和格式有相同之处。常见的是IMRaD格式,是由introduction,materials/methods,results and discussion五个单词首字母构成。可以理解为从引言到材料/方法,然后是结果、讨论。这种格式包含了论文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见图2.1)。
图2.1 论文结构
(1)引言:引出论文研究的主题和原因。
(2)方法:交代研究的手段以及过程。
(3)结果:研究发现了什么。
(4)讨论:研究发现的意义以及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当下学术论文通常包含如下要件:
(1)文章标题
(2)作者及所在单位信息
(3)研究资助信息
(4)摘要
(5)关键词
(6)正文(引言、数据、方法、结果、讨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利益冲突信息
(10)其他
2.3 写作要求
学术论文应当体现学术性、原创性,要件齐全,符合学术写作规范,没有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遵循相关政策法律规定,不存在政治、宗教和民族敏感性和其他不宜内容。
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报告,则应遵守两条重要的原则:充分的证据和清晰的行文。首先,经验研究的报告应该是可被证明的,要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结果和结论的正确性。其次,经验研究的报告应该是清晰、一目了然的,应在探究和实践中运用明确的逻辑来指导整个过程,从最初的兴趣、选题、疑问或研究问题的发展,到定义、收集和分析数据或经验证据,一直到研究产生明确的结果。这样便于其他学者理解相关工作,也便于公众审查,还能够让其他人使用这些成果。
2.4 文章标题
标题“居文之首,勾文之要”,是文章主题最简明扼要的体现。文章标题应具有充分的阐释性,有趣并容易理解。
标题应是以最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不使用与学术风格和方法无关的词汇。
标题所用的词语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包含可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标题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中文标题不宜超过20字,英文标题不宜超过12个实词。
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副标题,副标题只作为正标题的必要补充说明。
正副标题之间使用冒号(:)或破折号(——),两种符号不宜同时使用。
2.5 作者署名
署名作者应在作品形成过程中参与论证、研究、写作,能够答辩,承担责任。
多位作者时宜按学术贡献大小排序,无法确定贡献大小时可内部协商解决,每位作者对署名状况应知情。若学术期刊或者出版社采用其他排序原则,应明确说明。
作者姓名的排列顺序在交稿时应已确认,出版社编辑人员不对作者排位顺序负责。
作者信息应包括姓名、学位、职称、工作单位,以及常用电子邮件地址,不应标注与学术无关的其他信息。出版社或者刊物有时也可以在特定地方添加简短的作者学术传记。
如果有通讯作者,应标注,并注明联系方式。
2.6 致谢信息
应在致谢中表明该文章的资金来源、数据材料来源、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帮助或服务,或其他任何帮助,比如帮助绘制图表、修改稿件或参与讨论的人、审稿人和编辑等。
2.7 文前摘要
论文中的摘要(abstract)亦称文前摘要,在文题页中介于作者署名和关键词之间,是对学术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是高度概括的简短论文,可独立使用。
摘要便于传播文章观点,引导读者深入阅读文章。在数字化传播条件下,摘要的不规范和错误会被放大,因而要认真对待。
2.7.1 摘要的结构
无论何种摘要,都应当包括如下四要素:目的、内容、方法、结论。
按照学术文章有无研究方法和模型,以及是否属于综述类,有如下相应的摘要形式。
(1)无明确研究方法或模型的学术文章,通常为一段式摘要,包含:
目的:简述研究背景、研究的问题主题。
结果:简述研究的过程以及得出了哪些重要结论(最新成果)(必写)。
结论:简述该研究的意义。
(2)综述类学术文章,通常为一段式摘要,包含:
目的:简述文章背景。
领域(范围):阐述在如上背景下哪些领域是该文章的主要关注点(必写)。
结论:简述该研究的意义。
(3)有明确研究方法或模型的学术文章,通常为分段式结构性摘要,包含:
研究目的(必写)。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路径(必写)。
研究发现(必写)。
研究的局限性/启示(可写)。
应用性的启示(可写)。
社会影响(可写)。
独创性/价值(必写)。
2.7.2 摘要撰写要求
(1)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可获得必要信息。
(2)应客观公正,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无主观臆断,不用评价性语言。
(3)不用图表、公式、化学结构式,不用非公知公用的术语和符号,不宜有引文和参考文献。
(4)不应使用疑问句、感叹句或文学描述性语言。
(5)避免在本学科中已成常识的内容,不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6)一般不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中外文基本对应。外文摘要的写作应考虑到相应文种的习惯。
(7)位置在作者署名和关键词之间,字体与正文有区别,字号小于正文字号,前面冠以“摘要:”二字,此二字一般为黑体。
(8)摘要的写作文体近些年有所变化,但从目的、方法、结果等角度提供实质内容是其基本要求。
2.8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词组或术语。关键词能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便于作者判断论文的主体结构和价值,便于计算机存储和检索。
(1)是从论文中直接选出来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是论文内容、观点、涉及问题或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是论文思维方法的提炼和概括。
(2)是反复推敲的词或词组,而不是句子。
(3)是术语,即某个学科中的专业用语。
(4)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5)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学科、新兴的交叉学科和地区、人物、文物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
(6)数量在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可用空格或者分号分隔,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最后一个词后不用标点。
(7)关键词前有“关键词:”作为标识,“关键词:”通常为黑体,排在摘要下,“关键词”三个字与“摘要”二字对应。
(8)字体字号通常与摘要相同。
(9)不应使用通用词作为关键词,如论述、研究、分析、探讨、简介、影响、意义、性质、特色、巨大、价值、形势等不宜用作关键词。
(10)应使用名词或动名词,不应使用形容词以及无实际意义的量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如美丽、形象、生动等词都不宜使用。
(11)排列顺序恰切,反映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层层深入地显示出论文的主题内容。
(12)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对应。
2.9 行文要求
论文行文应平实、理性、客观,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遵循基本的文字规范和中文语句表达逻辑,正确运用标点、数字、相关符号、时态,使用外文时应符合相应语言的规范和逻辑,准确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应题文相符、结构严谨、用词准确、语言通顺、文字简洁、符合逻辑、无错别字、标点正确、数字用法得体。
2.10 层级标题
正文通过层级标题进行组织和划分,不同层级的标题可以仅通过不同的字体、字号进行区分,遵循“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的原则,也可以在标题前冠以序号进行区分。
标题层级不宜太多,以四级标题为宜;或者遵守相关出版机构要求。
标题序号通常为一、(一)、1.、(1)。
段落中的序号宜使用①这一形式。
其中前三级为单独另起段层级,第四级即“(1)”为引领段落层级,标题后加句末标点。
2.11 引文
学术文章应合理使用引文。
应引用与行文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引用应完整、准确,有出处,与行文贯通。
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
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尽量引用正式出版及可便捷获取的文献信息,网页信息等应标注查阅时间。
2.12 注释
加注时,应遵循必要、相关、准确、完整、一致、可读的原则。
他注应统一标明。在注释结束后的句末标点后统一加“——译者注”或“——编者注”等字样。
对正文的注释与对标题和作者的注释区分开,前者使用数字编码,后者使用*和**编码。
引文注的格式应统一、完整、准确、一致。
2.13 参考文献
应选择脚注-编码制、著者-出版年制或顺序-编码制中一种,一篇文章不应出现两种体例。
采用脚注-编码制以脚注或者尾注的形式体现参考文献时,为节省版面,文末可不再单列参考文献。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作为引用文献来源的标注格式时,文末应有对应的参考文献,应前后对应不可有疏漏。
参考文献应要件齐全,排列规范,信息完整、准确、真实。
2.14 研究中的道德和利益冲突
在数据收集、分析、报告中应考虑研究道德因素,避免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失,遵守人类研究保护中的道德要求。
论文应该描述任何潜在利益冲突,应标明研究资助的来源。
2.15 论文集
由论文为单元构成的论文集,有个人文集、多人多篇注文集,同一主题的专题注文集等。在汇编注文集时,各论文之间风格体例、文章层级、文献注释引用方式等应一致。主编或作者应交代文章的来源、遴选原则、成书原则和编排原则,以便于读者明了文献的脉络和来源。主编应获得文献相关授权,相应文章作者应明了自己文章的使用方式。
附2.1 作者提交论文自检表
(请作者提交论文时,依据本表一一核对)
文档格式
[1] 本章执笔人:童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