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话语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2017年9月29日正式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由此进入快车道。“建设什么样的国际交往中心,怎样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成为北京市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019年9月,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总体要求,要“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2019年12月印发的《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行动计划(2019年—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不断强化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国际高端要素集聚承载、北京开放发展动力支撑、城市对外交往示范引领”的四大功能,提出了“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的总体建设思路,以及“六大战略目标”和21项重点建设任务。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一项多维度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布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也需要整合各方的力量,形成央地协同、市区配合、部门联动的“一盘棋”格局,还需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端智库功能,就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如何展现中国魅力、凸显北京特色,如何突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导向,如何统筹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如何积极融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元素,如何构建面向世界、面向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交往新格局等一系列问题,凝聚各种科研力量,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谋划工作,为推进落实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的外国语大学,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进程中,肩负着天然的使命和责任。学校主动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对接,立足于服务北京的战略目标和国际交往中心研究的特色视角,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服务首都功能定位的学术团队,形成“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所”三级科研平台机制,整合与组建了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等17个科研机构,拥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对外文化贸易与文化交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秘鲁文化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阿拉伯研究中心等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研究中心,形成较为完备的科研平台格局。学校加强高端特色智库建设,以积极组织撰写研究简报、蓝皮书、咨政报告、高端论著等多种形式对接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需求,产出了丰硕的学术和咨政成果,在北京形象建设、旅游产业政策、旅游大数据、“一带一路”投资与安全、服务贸易、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特色学术品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学校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2018年专门制定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行动计划》,以期在国家和北京外事工作的更高平台、更广领域中发挥作用,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贡献力量。自该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学校积极整合各学院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问题,陆续开展了北京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北京友城研究、北京国际形象调查、北京市国际交往中心语言环境建设等专题研究,向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委办局提交了多份咨政报告,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委办局的高度重视。2019年7月,学校承担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委办局委托的关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研究任务。在各院系的通力合作下,历时半年多,学校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本套丛书就是学校对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前期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总结。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既是一项新事业,也是一个新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相信这套由我校中青年教师撰写的丛书,能够丰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充实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新内涵,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供更多的国际经验。如果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关注和思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能为北京市有关部门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供一些决策参考,我们将感到无比欣慰。

是为序。

计金标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