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话语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结语

(一)新闻报道中的北京城市形象话语

北京申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是积极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理念。2020休闲大会报道中的互文关系、互语关系、话语策略等方法,展现了北京平谷利用其独特的核心区位优势打造“生态休闲之都”的城市形象,也展示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开放合作、具有科学城市规划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城市形象话语。

(二)对北京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的建议

报道应适当增加国际交往中心理念话语的传播。对相关报道进行互文分析和互语分析,发现世界休闲大会的理念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新理念相一致,北京举办此次大会对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关于北京城市形象建构的媒体报道中应该增加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相关理念的传播,使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理念传播与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的办会理念在互语中相得益彰。

报道应该增强互动性,多视角化。通过视角化策略分析发现在关于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新闻报道中,大多引用的是官方机构和筹办单位的话,而没有大众的声音。因此,在相关新闻报道中如果能增加对大众的采访,聆听大众对大会的理解或者对大会筹办工作的看法、建议等,报道会更为亲切、真实。类似地,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新理念下,在北京城市形象建构不只是官方的话语建构,应该增加群众话语,增添群众的声音,让北京城市形象的建构更加真实和“接地气”。

当下,随着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深入开展,北京将筹办更多国际会议和活动。以国际会议和活动为平台,不仅提高了北京对外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更向世界展示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媒介,新闻报道运用恰当的话语策略,能够帮助北京更好地传播城市形象。


[1]王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王文娟,天津商业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

[2]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152~155页。

[3]田海龙:《批评话语分析:阐释、思考、应用》,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第218页。

[4]耿欣彤:《“首都桃花源”迈向“世界休闲之都”》,《中外企业化》2015年第12期。

[5]周鑫宇:《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内涵》,《前线》2018年第9期。

[6]刘波:《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前线》2017年第9期。

[7]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157页。

[8]《北京·平谷世界休闲大会主会场封顶》,《北京日报》2019年7月1日,第3版。

[9]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157页。

[10]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158页。

[11]周鑫宇:《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内涵》,《前线》2018年第9期。

[12]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158页。

[13]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158页。

[14]田海龙、赵芃:《批评性语篇分析:经典阅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第238页。

[15]符小丽:《话语—历史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宿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16]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158~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