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吉林省2019年度“十三五”智库规划基金课题成果文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国内外军民融合发展状况

(一)国外军民融合发展状况

1.美国:“军民一体化”发展模式

美国的“军民一体化”通过改革调整军工企业,加强军民企业合作,促进军民企业间资源和技术转化。一是通过立法、鼓励性政策等方式推进军民企业合作。二是实施军民融合科技计划,这不仅促进了军民两用技术的进步,还为军民融合政策落实起到了辅助作用。三是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美国通过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间的军民融合。美国的军民融合政策在提升自身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对提高民用技术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某些民品质量和水平甚至赶超军品,真正实现了军民融合。

2.日本:“以民掩军”发展模式

“二战”以后,日本的国防科技实力下降明显,但民间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日本在国防科技创新上的投入日渐增加,民间军事企业日渐成熟,日本军民两用技术进步显著。一是确立了寓军于民的军工体制。由大企业领头,中小企业从属,共同从事军用产品的生产。二是利用保护主义,弱化市场竞争。日本利用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了军工产品的研发,减轻了生产军工类产品的企业的竞争。三是实施专有的优惠扶持政策。日本政府通过对专门的军工企业实施特有的优惠政策,为这些企业提供特殊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一些民企无偿使用某些军事技术,进而提升民企研发和创新能力。

3.俄罗斯:“先军后民”发展模式

俄罗斯实施“先军后民”的发展道路,将国防工业和民企结合,有效利用过剩的军事生产能力。一是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将企业的军工产品转为民用。二是推动成熟军工技术进入民品研发中,将成熟的军用产品生产技术转为民用。三是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出口。一方面加大军民两用技术出口,另一方面加强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监督管理,规范各类军民两用技术的出口合作。俄罗斯所实施的举措有效减少了国防工业数量,但导致一些技术转移政策无法实施。而且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更加无法充分发挥其国防生产能力,俄罗斯正在进一步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

4.以色列:“以军带民”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以色列受其地理位置和国际环境影响,其国家的基本发展方针就是利用先进的军事工业带动经济发展。该国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并将军工技术成果用于民品生产中,加快军工企业民用产品生产技术的转化。以色列这种生产模式不仅促进了军事工业发展,还促进了就业,发展了经济。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它们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军民融合模式,各国的具体措施有所不同,各国军民融合对策的共同点见表13。

表13 部分国家推行军民融合的共同点

(二)国内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1.湖南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湖南省政府非常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猛。2018年,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96.5亿元,全年新增54家取得保密资质认证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成效显著,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国防科技工业已由单一军品转为军民融合产业共同发展。

2.四川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行列。2017年,其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在诸多方面表现突出,起到了表率作用。例如,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成立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和产业基地,从而将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推向了更高端。

3.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状况

陕西省在军民融合政策法规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2018年,陕西省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成立了陕西省工业机器人、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增材制造等10个军民融合产业联盟。陕西省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已经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

国内的军民融合发展较快的省份在军民融合发展政策、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并未像发达国家那样将军民融合政策融入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中,未形成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且军民融合的创新主体并不明确,军民两用技术间的转化能力仍较差,仍须在管理模式、政策制度上做出创新,进而推进军民融合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