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研究(第3辑)·工业旅游与工业研学: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战后美日贸易摩擦的历史概述

林彦樱[1]

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梳理美日贸易摩擦相关的日文文献,对战后美日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探讨美日贸易摩擦背后的经济因素。战后美日贸易摩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初的早期贸易摩擦,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贸易摩擦的扩大化,以及80年代初到90年代前半期贸易摩擦的全面升级。70年代初之后美日贸易摩擦的产生,是美日之间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不平衡导致的。经济关系的变化,与石油危机之后美日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密不可分。

关键词 美日贸易摩擦 美日关系 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传媒界,都对作为历史的美日贸易摩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事实上,美日贸易摩擦在学界早就是被广为关注的问题,至今已经有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2]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经济学研究往往重视探讨日本对美贸易顺差的根源和合理性,政治学研究更倾向于把重点放在贸易交涉的政治过程,而历史研究则倾向于还原具体的历史细节。本文的目的是,从美日关系及背后两国产业竞争力变化的视角出发,梳理战后美日贸易摩擦的演变过程。

在考察的过程中,本文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二十世纪体系论”的理论框架。[3]该理论是20世纪末日本学者提出来的用于分析20世纪历史的理论框架,以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为据点进行过大规模的共同研究,其成果为六卷本的《二十世纪体系》。“二十世纪体系论”的基本思想是,认为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是经济与政治的对立统一,从微观到宏观分别表现为企业组织、国民国家和世界体系。从这个理论视角出发,“二十世纪体系论”的构成,包括建立在大量生产体系基础上的垄断企业、福利国家和“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而无论是在企业组织、国家形态还是世界秩序层面,其特点都是“人为设计的制度”。从时间上说,该理论成形于两次大战间歇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体战中得到发展,并在资本主义黄金的60年代达到顶峰。

应当说,“二十世纪体系论”的理论框架十分适合用于贸易摩擦的分析。因为贸易摩擦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政治过程,涉及产业竞争力、国家关系和世界秩序,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往往错综复杂地连接在一起,单纯地将其中某一个侧面切割出来难以看清其全貌。因而,若想全面把握美日贸易摩擦的历史变迁,需要综合考虑贸易摩擦产生的政治与经济因素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同时,如果想要构建完整的逻辑链条,还必须综合考察贸易摩擦产生时宏观的世界秩序以及微观的企业体系,才能构建更加立体而完整的历史图像。由于整个美日贸易摩擦的过程过于复杂,本文难以在有限的篇幅内按照“二十世纪体系论”的理论框架,完整地勾勒出整个历史过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简单介绍“二十世纪体系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日文文献,从美日关系和产业竞争力两个层面,对贸易摩擦的过程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