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评论(2019年第1期/总第9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福隆行的基本情况

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设有《福隆行》一节,但介绍极为简单,称福隆行成立于嘉庆九年(1804),行商邓兆祥,商号贤官(Inqua),因其经营不善,欠下外商巨额债务,邓兆祥于嘉庆十五年(1810)潜逃,由原来的合伙人关祥、关成发父子接替担当行商。

嘉庆十八年(1813),粤海关监督德庆上奏:“嘉庆十五年间有福隆行洋商邓兆祥亏饷潜逃,其行业查有职员关祥向在该行司事,其子关成发亦随父帮办有年,‘以司事熟悉行务,谙晓夷情’,经洋商黎颜裕结保关成发接办福隆行务。”黎颜裕为西成行行商,商名柏官(Pakqua)。而西成行与福隆行同年成立,故保荐关氏父子接替,以避免福隆行破产。但是道光九年(1829)十月初三日两广总督李鸿宾上奏:“嘉庆十六年(1811)有福隆行邓光祥亏饷逃匿,饬拿未获,行务空悬,经已故洋商卢观恒等以关成发在行多年,夷情熟悉,禀请接充福隆行商。”又称保荐关氏父子接替福隆行行商的是广利行创始人卢观恒,原名熙茂,西人称之为茂官(MowquaⅠ),时任行商总商。[5]但是无论何人举荐,关氏父子接替福隆行则无异议。

关氏父子原籍为广东顺德,关祥初为福隆行职员,但其后福隆行事务主要由关成发负责。关成发原名关怀书,嘉庆十四年(1809)由监生捐纳布政司理问职衔,进入福隆行经商。关成发接替福隆行行商后,商名九官(Gouqua)。[6]

与其他广州十三行行商家族一样,福隆行也有“贾而好儒”的色彩,支持教育文化活动。嘉庆十五年(1810),伍怡和、卢广利、潘能敬堂、谢东裕、梁天宝、关福隆、李万源、叶大观堂、潘丽泉、麦同泰、黎西城等行商捐出西关下九铺绣衣坊公产房屋,兴办文澜书院,为十三行行商公益文教事业的贡献[7],此时的“关福隆”即是关祥、关成发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