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论丛(2019年第1卷/总第18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刊特稿

弘扬和创新东西方传统文化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第六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2018)”开幕式上的致辞

江畅[1]

尊敬的雅盖隆学院哥斯卡(Joanna Górska)院长,各位同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波兰这个古老的中欧国家恢复独立100周年,在这个有着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嘉宾相聚在伟大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的故乡、美丽的维斯瓦河河畔古老的托伦市,共同讨论“东西方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问题,意义非同寻常。

首先,我谨代表第六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2018)”的主办方,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各位同人出席这次论坛表示诚挚的欢迎!这次论坛是由波兰雅盖隆学院、中国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这次论坛能够在托伦市成功举行,我们要感谢波兰雅盖隆学院和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卓越工作,特别要感谢雅盖隆学院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王若暄教授所做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

各位同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这是自2013年以来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2018)”。在以前的五次论坛上,各国学者围绕“当代世界主流文化的现状与未来”“经济不平等与世界公正”“亚洲价值观与人类未来”“和平、发展与人类共同价值”“‘一带一路’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等重大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推进人类主流价值文化的形成、增进全人类价值共识、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东西方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我们希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学者,特别是中波两国学者在一起共同从东西方文化的视角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当代世界和时代的重大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状况关系重大。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当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饥民就会大规模地涌向别国。今天,互联网已经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个点发动网络攻击,都会给对象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人类相互依存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

事实表明,人类已经从过去分散的人群发展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新时代世界格局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挑战。今天,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并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了于2017年11月第七十二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会议通过的《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的两份决议。从此,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更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认同和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的共同价值理念。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极其重大的时代课题,也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是什么样的共同体?如何建设它?特别是怎样协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这不仅需要实践上的积极尝试,更需要理论上的探索,需要学术上强有力的支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最近才明确提出的倡议,但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却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如何从人类传统文化特别是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弘扬和创新思想理论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系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体系,是当代国际学术界和各国学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次论坛将“东西方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确定为主题,就是试图在这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古老的理想和追求,也是中西思想文化的永恒主题。提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构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伟大理想,到“计利当计天下利”“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价值判断,再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实践要求,以至“亲民爱物”“民胞物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中华文化的主导观念和基本精神,它们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胸怀和仁爱品质。

就西方文化而言,西方道德哲学的鼻祖苏格拉底就提出过“我是世界公民”的观念,建立“世界城邦”更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历史时代绵延五百余年的斯多葛学派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这种世界城邦是一种完善国家的蓝图。在这里,虽然有统一的法律,但不需要法律统治公民,也不需要宗教指导他们的行为,他们完全根据理性生活。此后,这种世界城邦、世界公民的观念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旋律:基督教主张人类的每一员都是上帝的平等子民,人们应该爱人如己;启蒙思想家致力于在人间建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千年理性王国”,康德还根据普遍必然的历史理念为世界公民社会提供了哲学论证,他还设计了实现国家间永久和平的具体方案;马克思恩格斯则沿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路提出解放全人类、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伟大理想。

对于中西方传统文化蕴藏着的人类大同、世界公民等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世界各国学者有两方面需要着重从事的工作。一是在充分挖掘整理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中西传统中有关的资源。中西传统文化中许多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建设的思想不仅丰富深刻,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灵感,而且影响深远,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心理基础,激活、弘扬这些资源可以唤醒、激发人们的人类身份认同和人类感情体验,从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赢得世界各国人民更广泛的赞同和信奉。二是在弘扬传统资源的过程中,在理论上构建与当代人类生活对接的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体系。近代以前的传统思想文化资源,虽然能够给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滋养,但由于时代不同,不能直接将它们应用于当代现实,而必须着眼于人类未来发展和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需要,并立足于当代全球一体化、生活现代化的人类现实,实现传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资源现代化,创立适应当代人类发展需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简单地说,这两方面的工作就是弘扬和创新,它们不是分离的,而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必须在弘扬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者才能创造出适应当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思想理论。

各位同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学者肩负着特殊的理论构建的先导性任务。从弘扬和创新中西传统文化的角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西方学者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希望中西方各国学者积极行动起来,一起努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建设提供更充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论证,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同时积极推动各国政府求大同存小异,以人类整体利益为重,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我们相信,有中西方学者和世界其他各国学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同时又与当代人类现实相对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以及作为其核心内容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不久将会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人类生活将会因为学者的努力而更美好!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Carrying Forward and Innovating Western and Ea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A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6th World Cultural Development Forum (2018)

Jiang Chang

About the Author:Jiang Chang(1957-),dean and professor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PHD,the focus of research is axiology and ethics,representative works are Happiness and Virtue,History of Western Virtue Thoughts ;E-mail:jc1957@hubu.edu.cn.


[1]江畅(1957~),博士,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价值论与伦理学,代表性著作有《幸福与和谐》《西方德性思想史》等。电子邮箱:jc1957@hu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