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辑学是一门由中国学人倡导并建设的新兴人文社会学科。这门学科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以研究历史悠久和现实丰富的编辑实践为对象,致力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我有幸从20世纪80年代参与这一学科建设,从事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段乐川是我2008年招的博士生。三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乐川不仅埋头于专业学习,而且参与了我的《编辑学概论》本科教学工作。他几乎一堂不拉地听了我的课堂讲授,而且还登台讲授了其中一个章节。我们与学生们一起深入互动,其情其景,历历在目。记得他曾很认真地跟我说,编辑理论研究很有意义;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深入研究,努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2011年,乐川毕业后回到母校河南大学任教。在专心教学的同时,他围绕编辑理论撰写了很多文章;近年来,他又将编辑理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媒介融合与编辑实践的关系,并陆续推出了系列研究论文。他时常有研究所得发表,还曾获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2018年十大优秀论文奖,受到学界同人的关注和好评,我为他的成长而高兴。现在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交付出版,嘱我作序,我仔细地阅读了书稿之后,结合编辑理论的现实发展,谈点儿认识与感想。

这部书的主题是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实际上,书中提出了一个编辑理论研究的转向问题。传统的编辑理论是建立在以往的媒介实践基础上的。传统媒介形态泾渭分明,也决定了编辑理论的单一媒介研究倾向。尽管后来有了普通编辑学,但普通编辑学视野下的编辑概念认知并没有媒介融合的理念。王振铎先生较早提出的文化缔构编辑观,确实蕴含着分析不同媒介形态编辑概念的学术旨趣,但更多的是针对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而言的,与当下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媒介融合有区别。也就是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21世纪初,互联网媒介尽管开始快速发展,但它与传统媒介融合发展的主导性趋势并没有形成。因此诞生于这一时期的编辑概念认知,还没有包含媒介融合的概念,更不是针对融合传播的媒介实践提出的编辑概念。融合传播实践及其发展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2005年之后,以互联网发展为中心的媒体融合进度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进程加速展开,给编辑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即如何进一步推进编辑概念认识的深化,如何更深入地推进编辑理论研究的创新。乐川这部书正是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在深入梳理编辑理论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媒介融合中编辑实践变化所做的思考。他认为,编辑实践日新月异,编辑理论的研究必须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新现象和新情况,从而回答编辑实践的“时代之问”。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书的出版,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要跳出既有的认识“框架”,变换研究的焦点和焦距,更加关注编辑实践,真正推进编辑理论研究的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这部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从编辑概念,到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再到编辑组织、编辑特征、编辑功能,最后到编辑规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针对每一个问题,立论颇有新意。在谈到编辑概念时,乐川认为传播技术创新导致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引发编辑实践形态变革。原本各自为政的部门编辑形态,逐步向交叉融合多媒体一体化形态转变。它不仅带来编辑主体思维和观念重构,更引发编辑业务内容和实践形态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编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编辑、作者和受众的边界不断“重置”,甚至日益模糊。要重新厘定编辑概念,就需要结合编辑实践的最新形态,从哲学层面对编辑概念进行抽象思辨探讨。在谈到编辑主体时,他指出,媒介融合必然导致编辑主体元素的角色和关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在媒介信息生产传播中的编辑主体元素的角色“交互”转换中,更表现在信息生产传播中他们彼此协同的一体性上,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编辑主体构成的多元和分化问题。关于编辑特征,他认为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实践日益呈现多媒体化、再中心化、数据化,以及作者、受众和编者关系的协同一体化等。他主张从策划、加工和传播三个层面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实践的特性和特征。这些观点,立足于媒介融合的最新实践,渗透了作者对编辑学理的深层追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时代性。

我以为,这部书最大的亮点是对编辑活动规律的思考。乐川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编辑实践,“间性”和“交互性”更突出、更强烈、更有深度。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实践的基本规律研究,要更加立足于融合思维,着力探讨编辑实践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媒介间性”和“主媒间性”,揭示媒介融合中编辑实践的基本规律,探讨媒介融合的深层逻辑和动力机制。

总体而言,我认同乐川提出的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的研究方向,这的确是当下编辑理论创新的重要课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编辑实践的变化更大更快,编辑理论研究创新更为迫切和重要。以互联网编辑场域为对象,重新认识编辑与媒体、编辑主体与客体、编辑流程与规范、编辑主体性与技术性、编辑协同性与交互性等编辑实践创新中存在的重大关系问题,重新理解和建构编辑学理论体系,丰富和深化编辑理论研究,推进编辑理论创新,构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各种媒介交互融合智能发展的普通编辑学,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理论体系,是编辑学界必须深长思之的重大理论命题。

乐川是一位很勤奋的青年才俊。他曾说:登高望远,既是人生的美妙体验,更是人生必须的修为。作为他的老师,我由衷地希望他在自己的学术旅途中能够“更上一层楼”,有更多的进步和发展。

吴平

2019年10月15日

于武汉大学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