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4卷·村庄类第19卷·长江区域第9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村落由来与形成

胡家坝村落最早形成于元朝末年,第一个迁徙至胡家坝的姓氏是胡姓。由此,姓氏迁徙与村落组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胡家坝村落的演变轨迹。本节主要从“村名与村落”“姓氏与村落”“村民与村落”三个方面来展现胡家坝村落的由来与形成。

一 村名与村落

“胡家坝”村名由来已久,村庄的命名与地形、河塘、周边村落有关。因此,要清楚描绘“村名与村落”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村落地形、村落河塘、村落周边”三个方面考察。

(一)村落地形与村名

据方晨生、吴北京、吕敬汉、俞圣记等老人讲述,“胡家坝”村名的由来主要与“坝”有关。“坝”在当地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靠近河湖的地方称为“坝”;第二种是平地凸起的地方称为“坝”;第三种是河岸下游的地方称为“坝”。胡家坝村名的形成与“坝”的三种解释都有关。

(1)河湖之坝。胡家坝境内河塘密布,水网发达,南靠鄱阳湖,西临港河,自古以来就是河湖之地,由于靠近河湖地形,因而取名为胡家坝,“胡”与“湖”谐音,坝取意河湖之坝。

对此,吕敬常、俞圣记两位老人讲道:旧时期,胡家坝境内河塘和湖泊有很多个,胡家坝之所以叫胡家坝,主要原因就是河塘和湖泊多,靠近河塘和湖泊是胡家坝取名的主要原因,我们上了年龄的老人都清楚。[1]

此外,河湖之坝在方晨生老人的讲述中也得到了印证: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胡家坝取名主要依据河坝地形,胡家坝范围内河坝有很多,所以祖先就取名为胡家坝。“胡”与“湖”同音,听父亲说,寓意胡家坝水丰田富。[2]

(2)平凸之坝。胡家坝取名除了“河湖之坝”说,还有“平凸之坝”说。胡家坝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凸凹不平,凸起来的地形当地称之为“坝”,因而胡家坝以凸地命名。此外,由于胡姓是第一个搬迁至胡家坝的姓氏,因而以胡姓为村姓,以凸坝为村名,取名胡家坝。

据吕宜钭老人讲述,当时最早搬迁到胡家坝的是胡姓,胡姓是胡家坝的始姓,所以胡家坝取名以胡姓开头。1949年之前,胡家坝地域内凸凹不平,每次鄱阳湖大水外漫的时候,都会将胡家坝淹没,他家祖先就被淹过好多次,淹没之后的胡家坝地形更加凸凹不平,因而当地村民就将凸出的地方称为“坝”,胡家坝在村民口中自然得名。

(3)堤坝之坝。1949年之前,胡家坝南靠鄱阳湖,西临港河,位于港河中下游沿岸。由于靠近港河沿岸,加之港河沿岸与胡家坝村落中间筑有防洪土堆(堤坝),以凸起的土堆(堤坝)为界,港河与胡家坝一分为二,因而村庄以土堆(堤坝)为命名起源,取名胡家坝。

对此,俞圣记、吴北京两位老人讲述:村庄取名为胡家坝主要原因也在于有堤坝。从1949年之前到现在,港河堤坝一直都在,但在旧时期,港河堤坝没有现在这么高,但堤坝在当时发挥着防洪的重要作用,因而堤坝在当时就是村名命名的主要依据,胡家坝就是依据港河堤坝而取名的。

具体来说,上述几种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村落地形与村名关系

(二)村落河塘与村名

胡家坝村的命名与河塘也有关系。胡家坝地域内河塘密布,水网发达,境内有乌龟塘、小麻塘、中和塘、担水塘、啥门塘五大水塘。因而据当地老人讲述,胡家坝村落的命名主要与“水”和“塘”有关。

(1)以“水”取名。胡家坝南靠鄱阳湖,西临港河,水源充沛。除此之外,境内还有乌龟塘、小麻塘、中和塘、担水塘、啥门塘等水源之地,因而村名以水为先,“胡”家坝又称“湖”家坝,寓意水源充沛,田肥林茂,泽被后代。

据吕敬常老人讲述,胡家坝之所以叫胡家坝,主要与水源有关,胡与湖谐音,寓意水源丰满。因而千百年来,胡家坝村名一直都没有更改过,从建村开始,胡家坝名称沿用至今。

此外,萧芙蓉老人对胡家坝村名也有论述:“胡家坝从古至今就与水有关,当时我的祖先就是靠水为生。”祖先最早从外乡讨饭至胡家坝,但发现胡家坝是一块水源要地,丰富的水源让人不仅可以耕田拓地,同时还可以捕鱼售鱼。因而胡家坝自然与水有联系,至今村名没有变更过。

(2)以“塘”取名。胡家坝除了靠近鄱阳湖,境内还有乌龟塘、小麻塘、中和塘、担水塘、啥门塘。据当地村民讲述,“胡家坝”最早也有人称之为“塘家坝”,理由是境内河塘众多,但由于“湖”在面积上要远远大于“塘”,自古以“大”为先,因而后来村民主要称“胡家坝”,“塘家坝”名称经过一段时间,自然淡化、消失。

据吕士温老人讲述:在很久以前,约在他爷爷那辈的时候,胡家坝也被称为塘家坝,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依然喜欢称其为胡家坝,塘家坝很少有人称呼。经过几十年之后,塘家坝已经没有人记起,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3]

对此,方利清老人也有讲述:胡家坝当时有段时间称为塘家坝,但胡家坝第一个搬迁姓氏是胡姓,胡公执意将其称为胡家坝,以表明胡姓在胡家坝的地位。当时有的其他姓氏也在私下反对,但其他七大姓氏(吴、俞、程、梅、詹、郑、熊)都没有胡姓势力大,因而只能听从胡姓,将其称为胡家坝,而不更改为塘家坝。[4]

具体来说,上述几种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村落河塘与村名关系

(三)周边村落与村名

传统时期与胡家坝邻近的村落主要有港头老街、上方村、禾场畈、吕家埂、冯家岭等自然村,其中胡家坝距吕家埂地理位置最近,几乎已融入吕家埂中,成为吕家埂村落的一部分。此外,在港头老街变为港头行政村的过程中,港头老街逐渐将周边的自然村合并重整,现在的港头村除胡家坝以外,还包括三个自然村,分别为吕家埂、禾场畈、冯家岭,具体来说,如图1-1所示:

图1-1 胡家坝与周边村落的关系

资料来源:各村落地理相对位置根据俞圣记、梅顶兴、梅小玉、邹全奎、熊祖勤、吴北京、吕宜钭、吕士温等多位老人口述整理而绘。

1.港头老街与胡家坝

胡家坝自然村隶属三汊港镇港头行政村,港头行政村最早名为港头老街,之所以称为港头老街是因为靠近港河,港河两岸由运输业的发展而兴起了三条街道,分别为北河街、南河街、正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过往商人络绎不绝。

据吕士温老人介绍:当时的港头老街是仅次于都昌县的第二大繁华地段,因此也有“小九江”之称。1949年以前,港头村只是由靠近港河的三条街道所组成的一个运输地段,地域长度约为200米,常住人口约20户,姓氏以吕氏、罗氏为主,其他的姓氏均属于流动户。

港头老街与胡家坝村名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港头老街村民搬迁至胡家坝,要求更改村名。二是胡家坝村民搬迁至港头老街,胡家坝村名不予更改。1949年之前,胡家坝主要是一个外乡村民迁徙村,特别是遇到洪水天旱的时候,大批外乡村民便会迁徙至胡家坝,当时迁徙至胡家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胡家坝水源充沛,方便讨生活;二是胡家坝靠近港河集市,便于经营开铺。据老人讲述,外乡村民迁徙至胡家坝要求更改村名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其他外来姓氏力量不断壮大的时候,比如后来的吴姓就曾要求胡姓更改村名。

据吴北京老人讲述,当时祖先吴姓是第二个搬迁至胡家坝的姓氏,经过几年的积累之后(主要是小手工经商),吴姓在人数上多于胡姓,因此,要求胡姓更改村名,将“胡家坝”更改为“吴家坝”,但后来遭到其他姓氏的反对,更改村名没有实现。

胡家坝靠近港头老街,港头老街店铺林立,在农闲的时候,附近胡家坝村民会到港头老街开铺经商。迁徙至港头老街经营店铺的村民,一般不会要求更改胡家坝村名。对此,吴北京老人也有讲述:外迁出去的村民一般不会要求更改本村村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外迁出去的村民一般不再关心本村事务,具体更改村名已经无关紧要;二是外迁出去的村民不支持随意更改村名,认为自己所迁出去的地方随意更改村名会不吉利。旧时期老人们讲,更改地名不利于寻根问祖,也不利于风水续存。

2.吕家埂与胡家坝

据《埂上吕氏村志》记载,[5]约于明永乐年间,吕氏始祖渭滨公由阳丰乡四都垅里团迁徙至三汊港五都吕家埂,距今约600年。渭滨公第五代孙克清公以捕鱼谋生,约于明嘉靖初年由吕家埂迁徙三都南啧嘴(今黄甲塘,隶属大沙镇恒山村委会)定居。

吕氏后人相传,吕家埂村名来自太阳垴下来的石龙过港,延伸至该村门前的草坦嘴。由于地形狭长,故称“埂”。当年渭滨公迁徙至此处就称其为“埂上”,其后裔也习惯地称其为“吕家埂”。该村1949年前隶属丁仙乡第九保吕家埂村(一甲),1949年后隶属三汊港镇农民协会。吕家埂与胡家坝村名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吕家埂村民融入胡家坝,要求胡家坝改名为吕家埂;二是胡家坝村民融入吕家埂,胡家坝村名不予更改。吕家埂与胡家坝地缘临近,部分村界已融为一体。1949年之前,吕家埂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村落,以吕姓为主,人丁兴旺。由于与胡家坝地缘邻近,村民居住常常不分你我,胡家坝有吕姓居住,吕家埂也有胡姓居住。但到后期,据当地老人讲述,吕姓在胡家坝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吕姓要求将胡家坝村名改为吕家埂,由吕家埂吕姓统一管理,但胡家坝胡公和其他七姓氏不同意,认为这是一种大姓氏欺负小姓氏的行为,应该予以反对与抵制。

对此,吕宜钭老人讲道:旧时期,吕家埂吕姓要求胡家坝更改村名,但遭到了胡公的反对。此后,吕公又在集体议事的时候向胡公建议,但胡公明确予以反对。当时反对吕公更改村民的不仅有胡公,还有吴、俞、程、梅、詹、郑、熊等七大姓氏,最后吕公不再提及此事。

除了吕家埂村民搬迁至胡家坝,当时也有胡家坝的村民搬迁至吕家埂,胡家坝村民搬迁至吕家埂,不会主动要求更改本村村名,但也有特殊情况。据当地村民讲述,当时胡家坝有位姓程的村民,搬迁至吕家埂以后,就公开支持吕公更改胡家坝村名,将胡家坝村名更改为吕家埂。

据吕宜钭老人讲述:当时程姓从胡家坝迁徙至吕家埂主要原因是与胡公有矛盾,胡公在村内排挤程姓,因而程姓出走,出走之后便在吕家埂公开支持吕公,说服吕公更改胡家坝村名。

3.禾场畈与胡家坝

禾场畈最早的祖先来自河南,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时祖先迁徙到三汊港一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讨生活,老祖先迁徙过来之后一共生下5个儿子,5个儿子以拢承仮为中心一分为六,各自为村,六个村分别为堂下山、上方村、石门楼、凌丘里、禾场畈、陈家舍,之后根深叶茂、繁衍生息。1949年之前,禾场畈村落隶属丁仙乡第8保,1949年后隶属三汊港镇农民协会。此后,行政重划,堂下山、上方村、石门楼、凌丘里归亮星大队管,禾场畈、陈家舍归港头大队管理,自此禾场畈一直归港头行政村管辖。

禾场畈与胡家坝村名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个方面:禾场畈村支持胡公不更改村名。

据老人讲述,1949年之前,胡家坝与吕家埂村落关系不好,时常发生矛盾纠纷,集中表现在争地、河塘、捕鱼等事情上。因而,在议事的时候,胡公与吕公时常出现对立的观点。与吕家埂相比,胡家坝当时与禾场畈村落关系较好,禾场畈以方姓为主,因而在议论公事的时候,胡公和方公常常联合在一起反对吕公,当时在吕公提议更改胡家坝村名的时候,方公在议事会上与其他胡家坝七姓氏一起反对吕公的提议。

据方利清老人讲述,方家祖先与胡家祖先关系甚好,遇到议事、公事、筹钱的时候都会相互支持。旧时期,吕公表示要更改胡家坝村名,将村名更改为吕家埂,理由是吕姓在胡家坝逐渐居多,且在公事上出钱最多,因而村落名称应该叫吕家埂。但方公表示这是一种欺负小姓氏的做法,公开在议事会上反对,支持胡家坝按照胡姓氏取名。

4.上方村与胡家坝

上方村村落由来已久,据方利清老人讲述,从河南迁徙到港河一带的老祖先共生下5个儿子,5个儿子以拢承仮为中心一分为六,各自为村,其中一个村落就叫上方村。上方村是单姓村,村庄姓氏为方姓,村民历来以种植水田为生,1949年后隶属三汊港镇农民协会,20世纪80年代划归港头村管辖,此后一直隶属港头村委会。上方村与胡家坝村名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个方面:上方村支持胡公不更改村名。

与胡家坝关系好的村落除了禾场畈还有上方村,上方村也以方姓氏为主,在开议事会(讨论更改村名)的时候,上方村方公也反对吕公的提议,认为是大姓欺负小姓氏,不赞同更改胡家坝村民。据老人讲述,因为上方村方公反对吕家埂吕公,吕公当时扬言要对方公进行报复。

据方利清老人讲述:上方村方公与胡家坝胡公关系一般,但上方村方公做事公道,因而在开集体议事会(讨论更改村名)的时候,反对吕公的欺压行为,公开支持胡公。此事之后,胡公对方公尊敬有加。

5.冯家岭与胡家坝

冯家岭与其他自然村庄一样隶属港头村,但距港头老街最远。在很久以前冯家岭只是一座小山岭,山岭上有零星居民居住,具体姓氏已无从考证。据港头村老人讲述,约200多年以前,有一位姓冯的人来到了港头一带,因为没有住处就在岭上住了下来,之后在岭上耕作生活并娶妻生子,由此后代延续,后人称之为冯家岭。冯家岭以冯姓为主,但据当地老人讲述,在老人们年轻的时候,就没见过多少人在冯家岭入住,也不清楚有多少户,更多的时候冯家岭仅作为一个地名予以呈现。

在改革开放之后,冯家岭被划分到了港头村,由港头村管辖,在1998年大洪水之后,港头村决定将村民集体搬迁到上游高岭地带,而冯家岭恰处于高岭地带,于是吕家埂、禾场畈、胡家坝还有其他自然村的部分村民搬迁到了冯家岭,现在的冯家岭除了基本的地形特征外,其他村庄的形态都已消失,冯家岭的地名也逐渐被淡化。冯家岭与胡家坝村名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个方面:冯家岭与胡家坝村名没有直接关系。冯家岭是小姓氏村落,1949年之前,冯姓村民多居住在山上,因而一般很少与禾场畈、胡家坝、上方村等村落交流,但在开议事会的时候会参加,座次排在末席。

据吕宜钭老人讲述,当时冯姓也会参与集体议事,但一般都坐在末端,不积极讨论,涉及本村落事务的时候,冯姓代表会主动讨论,对其他事务一般都是听取其他大姓氏的意见。据吕宜钭父亲讲述,大约在1930年的时候,冯家岭冯姓变得越来越少(主要由于自然死亡),此后开议事会的时候,很难再看到冯姓代表到场。

二 姓氏与村落

村落地理单元的形成离不开姓氏的组迁(有组织迁徒),姓氏是村落聚集的核心。传统时期,胡家坝是一个多村民组迁村落,不同姓氏依据先后顺序逐渐在胡家坝立家辟田,繁衍生息。依照姓氏与村落之间的关系,本节主要围绕“胡姓始迁”“七姓随迁”“八姓聚合”三个方面撰写。

(一)胡姓始迁

胡家坝自然村村名由来已久,据《胡氏宗谱》记载,[6]元代末年,胡家第二十一世伯川公因生活所迫由蔡岭西山迁居到港河一带,由于此处靠近港河,水系发达,由水系自然冲刷而成的坝湾遍布四周,因此开基祖伯川公以胡氏为村姓,取名为胡家坝。也有邹全奎老人讲述,[7]元朝末年,朱元璋麾下大将胡大海带兵征战,路经港河整顿休息,在临走的时候部分将士不愿继续征战,请愿留下来建屋辟田,繁衍后代。于是,一支迁居到了阳丰乡芭蕉山,取名胡家湾,另一支留在了港河一带,取名胡家坝,其中阳丰乡胡家湾是祖源,港头胡家坝是支源。

据《胡氏宗谱》记载,从开基祖伯川公以胡氏为村名以来,胡姓在此一共经历了约四十代,代代相传,根深叶茂,或经商,或辟田,家族兴旺,声誉远播。据当地村民讲述,胡家坝村落的形成与胡姓密不可分,但到1949年之后,胡姓大量外迁,致使胡家坝胡姓越来越少,进入21世纪以来,胡家坝最后一户胡姓(胡琴笙)已搬迁至都昌县,由此胡家坝呈现出从有“胡”到无“胡”的变迁形态。详细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 胡姓与村落的关系

表1-3 胡姓与村落的关系-续表

(二)七姓随迁

1949年之前,胡家坝最早主要有八大姓氏,分别为胡、吴、俞、程、梅、詹、郑、熊。各姓氏迁居到胡家坝有着明确的先后次序,最早迁居并命名村名的是胡姓,约600年前;其次是吴姓,约400年前;第三是程、俞两姓,约300年前;第四是梅姓,约200年前;最后是詹、郑、熊三姓,约150年前。[8]

由于胡姓搬迁最早,所以田地、河塘占有最多,其他姓氏迁居较晚,多以小手工业为生。姓氏的搬迁与村落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胡姓最早搬迁至胡家坝,因而以本姓“胡”为村名,取名胡家坝。据吕宜钭老人讲述,当时胡姓迁居到胡家坝时,胡家坝归苏姓所管,最后胡姓经过与苏姓协商,将港河沿岸的一部分土地买了下来,胡姓由此开田拓土,在此驻姓立村。

随着胡姓辟田立村,其他姓氏也纷纷迁徙过来。第二个搬迁至胡家坝的姓氏是吴姓,吴姓从胡、苏两姓手中购买了土地,用于置房辟田,在居住地缘上与胡姓邻近,扩大了胡家坝的地域范围。在吴姓之后,相继搬迁到胡家坝的姓氏分别为程、俞、梅、詹、郑、熊其他六姓氏,各姓氏依水而居,靠田而耕,将胡家坝的村落边界进一步扩大。据老人讲述,传统时期的胡家坝有着明晰的村落边界,四至以河塘、田地为限,西起中和塘、东至乌龟塘、南承田地、北接山地,村落自然划定。

据吴北京老人讲述,吴家祖先最早由阳峰一带迁徙到胡家坝,当时吴家在阳峰一带是大姓,家族浩大,人丁兴旺,方圆数里颇具威名。相传在一次挖塘取水的时候,吴家后人不小心将埋在塘底的吴家千年龙脉挖断了,龙脉一断,香火不旺,福泽难续,吴家后代便开始受灾,相继有20多人无缘死亡。为了逃避断脉的诅咒,吴家纷纷外迁,其中一支吴姓(约吴氏第十二代)搬迁到了胡家坝,开荒建屋,繁衍生息,成为吴氏在胡家坝的开基祖,鼎盛时期,胡家坝约有吴姓30人。

据俞圣记老人讲述,俞家最早是从爷爷(俞中喜)时代搬迁到胡家坝的,当时爷爷居住在安徽,但安徽较为贫穷且时常受灾,为了更好地讨生活,俞家便由安徽迁徙到了胡家坝,迁徙到胡家坝之后主要以打丝线为生,生活艰辛。

与俞姓同一时期搬迁的还有梅姓,梅姓也是由安徽迁徙到胡家坝的。据梅顶兴老人和梅小玉介绍,当时搬迁至胡家坝的主要原因是躲避洪秀全“杀富济贫”的行为。据梅顶兴老人讲述,“杀富济贫”前期得到了穷人的支持,但到后期“杀富济贫”成为一种乱杀的借口。为了躲避杀害,祖先由安徽沿路讨饭来到了胡家坝,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祖先开办了豆腐坊,以卖豆腐为生,生活逐渐好了起来,随着豆腐生意的兴隆,梅家祖先又开办了百货铺,在胡家坝有着一定的声誉。

据邹全奎老人讲述,1949年之前胡家坝姓詹的一共有5家,詹家最早是从都昌县和合乡搬迁至胡家坝的,搬迁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讨生活。詹家祖先主要以帮大户人家打工为生,此后由于家境困难,从胡家坝又搬迁至了其他地方。据《郑氏族录》记载,[9]为了躲避兵乱,郑公世波于1866年由安徽省宁国府泾县荣阳白花村搬迁至胡家坝,以做丝棉为业,娶妻方桂英,住在方府,田地置于白花村,家境殷实,人丁兴旺。据熊祖勤老人讲述,[10]清朝末年,为了躲避兵乱,熊家祖先由南昌迁徙至胡家坝,一路沿街乞讨最终在胡家坝定居,定居之后以帮地主大户打工为生,经过几年的积累,家境逐渐殷实,开始置地买房,并以糕点生意为业,但由于糕点生意惨淡,生活依旧艰辛。详细情况如表1-4所示。

表1-4 1949年之前胡家坝姓氏统计

(三)八姓聚合

随着胡姓开田置房,其他姓氏也逐渐搬迁至胡家坝。八姓氏搬迁至胡家坝除了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之外,在地缘上也有一定的关系。传统时期,胡家坝村民居住分散,户与户地缘距离疏远。最早迁徙到胡家坝的是胡姓,由于搬迁最早,所以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处于胡家坝田地、河塘、道路的中枢位置,吴姓是继胡姓第二家搬迁至胡家坝的姓氏,也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主要围绕乌龟塘居住,取水灌田十分方便,详见图1-2所示。

梅姓位于胡家坝最北端,背靠港头老街近邻中和塘,是经商取水的必经之地。其他后来的姓氏主要依田而居,均匀地分布在道路的一侧,主要有俞、程、詹、郑、熊五个姓氏。胡、吴两姓最早通过自行建屋辟田获得居住权,俞、程、梅、詹、郑、熊则多通过租住房屋或购买土地予以安居。八大姓氏聚居在胡家坝以后“以合为尚,以分为辱”,在地缘范围上,各姓氏相互靠拢,在取水耕田上,各姓氏相互帮助,在对外矛盾纠纷上,各姓氏相互支持。

图1-2 1949年之前胡家坝“八姓”地缘图

资料来源:图中各姓氏的相对居住位置,主要根据2016年7~8月间访谈俞圣记、梅顶兴、梅小玉、邹全奎、熊祖勤、吴北京、吕宜钭、吕士温等多位老人口述绘制而成。

据当地村民讲述,在胡家坝村名更改上,七大姓氏都反对更改,但程姓支持更改,主要原因在于胡姓与程姓有矛盾,因此程姓故意支持吕家埂吕公更改胡家坝村名,但遭到了其他七姓以及其他村落大老的反对。

为了凝聚八大姓氏的力量,实现对内团结和对外抵抗的目的。胡家坝最早搬迁的八大姓氏联合成立了“八大家”。据当地村民讲述,1949年之前,胡家坝与禾场畈、上方村、吕家埂等邻村相比属于杂姓村,八个分散的姓氏力量弱小,在红白喜事、田地耕作等方面都需要相互协作。为此,在胡氏的牵头下,胡家坝成立了“八大家”,其中胡氏(胡子宾)任第一任“维头”,[11]统管“七大家”。

“八大家”成立的目的是凝聚大家,在红白喜事上相互帮助,以弥补小姓氏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的不足,遇到外姓入侵,“八大家”就会相互联合抵抗。“八大家”内部有着精细的分工:遇到红白喜事,“八大家”就会拆分为两个“四大家”轮流帮忙。例如胡家坝村民A家发生了白事,一般俞、程、梅、詹四姓会主动帮忙;如胡家坝村民B家下次发生白事,一般郑、熊、胡、吴四姓会主动帮忙。但遇到出人力或者资金等公事,“八大家”就不会拆分为“四大家”,一般会由“维头”组织,各姓氏按照均等原则出力或者出资。除了组织红白喜事、举办公共事务以外,“八大家”也会抵抗外来姓氏的欺压。

对此,据吕宜钭老人讲述,吕家埂是附近十里八乡的大村落,吕姓仗着本族人多势众,经常欺压其他姓氏。有一次因为集市交易,吕姓没有支付足够的钱币就将吴姓的货物取走,吴姓与其争执,但遭到了吕姓及其本族人的毒打。此事被胡公知晓以后,胡公组织其他七大姓氏一起到吕姓宅院内讨伐,吕姓见“八大家”人多势众,主动沏茶安座,向被打吴姓赔礼道歉,并支付全部药铺费用。事毕,胡公在“八大家”更有威望。

三 村民与村落

1949年之前,胡、吴、俞、程、梅、詹、郑、熊八大姓是胡家坝最早搬迁的姓氏,各姓氏以搬迁顺序为主,依次辟田置房,在胡家坝生产、生活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根据当地村民讲述,胡家坝靠近港河,属于内堰低洼地,1949年之前,鄱阳湖频频漫堤,村民多次受洪水袭扰,较大的洪水时间点分别为1940年、1945年、1948年,其中最大的两次分别为1940年和1945年的特大洪水。洪水侵袭的时间,也是人口变动的时间,靠近港河的吕家埂、禾场畈、港头老街的村民纷纷迁往地势较高的胡家坝及冯家岭地带,胡家坝由此姓氏增多,但姓氏增多并未改变胡家坝“八大家”的社会关系结构,“八大家”仍在红白喜事、集体公事上相互帮忙。但随着人口的变动以及市场因素的渗入,以传统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开始松散,而以血亲、姻亲、利益关系为主的社会连接逐渐凸显。

基于此,本节将1949年之前的胡家坝村民划分为两大群体,一个群体是“八大家”;另外一个群体是非“八大家”。然后从两个群体中,具体考察各个群体内部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配偶、家庭关系、家庭副业、土地拥有、阶级成分、职业地位、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

(一)“八大家”与村落

1949年之前,最早搬迁至胡家坝的一共有八大户,共计51人,胡、吴、俞、程、梅、詹、郑、熊各1户,其中胡姓4人、梅姓9人、熊姓5人、俞姓7人、吴姓8人、程姓5人、詹姓7人、郑姓6人。各姓氏户主、配偶、子女、主业、副业、土地租佃、土改成分、村落地位等情况,具体如表1-5所示。

表1-5 八大家姓氏统计表

(二)“非八大家”与村落

1949年之前,胡家坝共有九户非“八大家”大户,共计44人,吕姓2户,方姓2户、张姓1户、罗姓3户、邹姓1户,其中吕姓10人、方姓10人、罗姓14人、张姓5人、邹姓5人。各姓氏户主、配偶、子女、主业、副业、土地租佃、土改成分、村落地位等情况,具体如表1-6所示。

表1-6 非八大家姓氏统计表

表1-6 非八大家姓氏统计表-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