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方共同市场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节 拉丁美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的焦点。拉丁美洲[1]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运动的地区,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南南合作、寻求集体自力更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 拉丁美洲一体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体化思想起源于19世纪南美独立运动领袖西蒙·玻利瓦尔(Simon Bolivar)提出的“美洲主义”。早在1815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先驱玻利瓦尔即在著名的《牙买加来信》中描绘了建立统一美洲国家——“拉丁美洲联盟”(Confederación Latinoamericana)的构想,这可视为联邦主义一体化思想在拉丁美洲的萌芽。玻利瓦尔伟大构想的精髓是倡导美洲大陆的团结,联合各个国家一同反对殖民主义,维护美洲国家的独立。他认为,拉丁美洲各国在历史、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利益等方面存在共同点,只有依靠共同的力量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虽然玻利瓦尔的美洲主义理想与实践由于缺乏经济社会条件而未能实现,但是其关于政治上团结联合、经济上合作发展的思想成为拉丁美洲一体化理论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拉丁美洲一体化理论的巨大财富。[2]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一体化运动最早付诸实践的地区,1826年,在西蒙·玻利瓦尔的建议下,刚刚独立的大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代表举行了著名的巴拿马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建立美洲国家联盟的基本原则。在玻利瓦尔的推动下,1819年,委内瑞拉、新格拉纳达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19~1830年)。1823年,中美洲地区也曾成立中美洲联邦共和国(1823~1840年)。虽然两个联邦国家均未能维持多久便告解体,但玻利瓦尔的美洲主义思想一直鼓舞着拉美人民不断推进一体化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拉丁美洲一体化思想受到西方传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欧盟一体化进程实践的影响。根据传统的西方经济一体化理论,经济一体化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全面一体化六个层次。1958年创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拉丁美洲国家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1948年2月,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ECLAC)成立。以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为代表的一批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学家制定了一整套有关拉丁美洲经济发展道路、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即发展主义理论(亦称“拉美经委会主义”或“结构主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拉丁美洲地区整体进入了“进口替代工业化”(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时期。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影响下,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的拉丁美洲一体化实践具有鲜明的保护主义色彩,侧重于南南合作,强调经济自立、自救、集体自力更生,努力形成小地区市场,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和壮大民族经济。该理论认为,拉丁美洲国家工业化面临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许多耐用消费品必须大规模生产,但囿于各国居民收入偏低,本国市场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拉美经委会制定了通过经济一体化推动地区工业化的方案。拉美经委会指出,拉丁美洲无论得到多大规模的外部援助,不管其出口增长率多高,除非它不断努力在其领土内建立目前急需的资本货物工业,并且发展创办这些高度复杂的工业所必需的一切中间产品,否则将不能贯彻其发展计划,实现经济赶超。[3]拉美经委会经济一体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反映,而发展主义的形成和出现则是二战后拉丁美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独立的自然产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发展,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由拉美经委会提出的“开放的地区主义(Open Regionalism)”成为这一时期拉丁美洲一体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在深刻反思长期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基础上,该理论重视市场的作用并倡导出口导向,强调形式灵活多样。
“开放的地区主义”体现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互利互惠和对区域外的低度保护,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双重特点,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各国都应实行以市场的全面自由化为目标的改革;第二,开放商品和服务市场,分阶段逐步实现商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第三,自由贸易协定应稳定、广泛、灵活,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国际协定相一致,并能够兼容地区内不同协议;第四,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应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并尽量保持经济发展稳定;第五,减少对相对欠发达国家的保护,并采取刺激性财政政策,促进这些国家的改革和发展;第六,加强成员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改进区域内的支付制度,制定完整的支付协议,降低交易成本,为一体化的推进提供更好的保障;第七,减少对区域外竞争者的贸易歧视,并逐步实现共同对外关税;第八,推动部门合作,制定相关的合作协议,促进先进技术的转移和传播;第九,为了吸引各个社会部门积极参与一体化进程,应采取灵活的制度安排,降低行政成本。[4]
1994年,拉美经委会发表了题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开放性地区主义》的报告,提出把“开放的地区主义”作为指导拉丁美洲一体化的思想原则。同时,该报告还提出三方面的主张:一是打破把地区作为国内市场补充的观念,强调开拓国际市场,把地区市场作为通向国际大市场的桥梁;二是注重出口,强调通过一体化进程,带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专业化,更好地融入世界产业链,实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目标;三是主张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必须在开放、自由和全球化的前提下,以投资、市场和优惠条件为动力,不断增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拉美经委会同时认为,“开放的地区主义”必备以下几个条件:商品和服务部门实行广泛的市场自由化;加入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应努力使其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并强化区域性机制在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避免宏观经济失衡方面的作用;制定并实施灵活而开放的部门协定,以加快国际性技术转移。这些条件不仅明确地体现了拉丁美洲“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开放和自由原则,也表明未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一体化的进程将朝着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二 拉丁美洲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地区国家开始强调一体化。这些国家一体化的目标不是国家间的政治联合或者是从意识形态上与美欧分离,而是解决经济困境,向前推进进口替代工业化。由于缺乏政治目标和政治保证,拉丁美洲的一体化实际上只是经济一体化。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以来,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一体化的准备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是一体化的开始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一体化的停滞甚至倒退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一体化重新活跃期;进入21世纪到2008年是一体化碎片化和整合期;2009年后是一体化的重构期。
20世纪50年代之前,拉丁美洲国家的领导人和学者认识到如果国内市场不扩大,仅仅依靠工业化战略无法实现经济起飞。因此,区域内的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实现一体化,是发展本国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摆脱对西方大国的依附、增强地区各国政治和经济独立的必由之路。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一体化思想的影响下,一些相邻的拉丁美洲国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了经济联系。较早的有1948年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拟定的《关税同盟计划》,1949年巴西和阿根廷签订的《自由贸易和工业补充协议》,1949年乌拉圭提出的成立拉丁美洲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议;等等。这些均为拉丁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70年代,拉丁美洲一体化组织开始建立和发展,中美洲国家最为活跃。1951年,中美洲5国成立了中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5]1958年,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签署了《中美洲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多边条约》以及《中美洲一体化协定》,要求在条约正式生效时对本地区237组商品免征关税,并在10年内扩大到本地区的全部产品。1960年12月,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ALADI)成立,这使拉丁美洲成为世界上最早推出和实行一体化的地区。1960年,拉丁美洲地区已经建立了两个不同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一个是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LAFTA),成员国包括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另一个是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成员国有5个,分别是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1965年,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CARIFTA)成立,最初的成员国包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圭亚那。这些英国前殖民地试图通过逐步降低关税壁垒、取消进口限制以及成员国之间自由交换劳工,达到最终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1969年,由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和巴拉圭组成的非正式一体化机构——《拉普拉塔河流域协定》成立。该协定的目的是协调各国在河流流域地区资源开发。同样在1969年,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LAFTA)的若干国家宣布成立一个小的一体化组织——安第斯集团,成员国包括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5个国家。安第斯集团是拉丁美洲地区第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区域一体化组织。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一体化组织有加勒比共同体[6](CCMC)(1973年7月)、拉丁美洲经济体系(LAES)(1975年10月)和亚马孙合作条约(TCA)(1978年7月)。
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一体化发展停滞,甚至出现倒退。各个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在制定共同目标、协调相互利害关系等方面不断出现矛盾,使大多数一体化组织的活动明显减少,内部矛盾加剧:中美洲共同市场因成员国之间的纠纷、政局动荡和地区政治冲突等原因失去了最初的发展势头;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的活动几乎陷于停顿状态;[7]安第斯集团在实现共同的工业计划方面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加勒比共同市场各国之间也出现了问题。在此背景下,拉丁美洲地区的内部贸易下降,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贸易额占地区内总贸易的比重也迅速下降。整个拉丁美洲地区出现了对一体化运动信心不足的担忧,一体化进程陷入危机。
20世纪90年代,拉丁美洲一体化重新活跃起来。东欧剧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正式结束,世界进入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以及拉丁美洲各国普遍实行的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政策为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合作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经历了危机的拉丁美洲各国希望通过合作恢复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各国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务实的态度指导和部署行动,地区一体化形式丰富、效率提高。1990年,中美洲共同市场恢复,并于1992年从关税同盟升级成自由贸易区,积极同北美和欧盟开展合作。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ALADI)也逐步恢复了活力,其职能也发生了改变。除原有的安第斯集团[8](LCA)外,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内部又先后出现了南方共同市场、里约集团、3国集团(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加勒比国家联盟以及部分成员国之间签署的多项双边合作协定。各个成员国之间组成的小地区集团和双边合作使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被架空。尤其是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体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南方共同市场是拉丁美洲地区第一个成功的区域一体化集团。事实上,在南方共同市场成立之前,拉丁美洲国家在一体化方面的所有尝试均不成功,过高的期望使一体化的初衷被歪曲。[9]
进入21世纪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拉丁美洲的地区一体化出现了次区域一体化集团的分化和重组,一体化发展呈现碎片化。其中,各国在能源合作、货币和金融一体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拉美国家在探索地区一体化的道路上,尝试了多种合作模式和途径,并且这一进程与美国所主导的自由贸易进程或“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模式的复杂格局,这一格局的构成主要包括巴西主导的南美洲国家联盟(UNASUR),委内瑞拉和古巴主导的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墨西哥-中美洲合作进程。这三大进程之间相互作用,并没有因为大一统的地区组织和体制的建立而消失,出现有分有合的局面。委内瑞拉主张以南南合作完全替代南北合作,提出以“美洲玻利瓦尔替代方案”替代“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通过贸易、能源、农业、通信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拉丁美洲国家的大联合。巴西倡导以区域内自由贸易为目标的南南合作。与此同时,有的国家则更倾向于南北合作,主张融入由美国主导的、旨在实现自由贸易的西半球一体化。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重新焕发生机。2011年4月,秘鲁、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四国总统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峰会,签署《太平洋协定》,宣布建立拉美太平洋联盟。2012年6月,拉美太平洋联盟在智利举行第四届峰会并通过《拉美太平洋联盟框架协议》。拉丁美洲地区最富经济活力的国家以实现区内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通为主要目标,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搭建面向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一体化平台。2012年,涵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全部33个独立国家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正式成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之初,强调将继续推动现有的地区和次地区一体化组织在经贸、生产、社会、文化等领域加强对话与合作,制定地区统一发展议程,打造拉丁美洲一体化合作的最高机制。201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智利峰会进一步明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立足于多边主义和互补原则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在2015年结束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古巴峰会上,各方共同呼吁要按照拉丁美洲解放者和先驱们的理念推进地区一体化,要求该地区的一体化组织加强协调配合,减少政策缺失或重叠对地区整体一体化进程的影响。2014年5月8日,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在秘鲁发表的《地区一体化——迈向包容性产业链的战略》报告中提到目前对拉丁美洲一体化有利的因素。经济方面的有利因素有生产效率增长、规模型经济初显成效、内部市场不断扩容、经济互补性强等,政治方面的有利因素有内部形势趋于缓和、更强的抵御外部冲突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世界经济的各种有利条件(如已经开始协同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