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A一B”中A、B语义关系
3.1 “一A一B”与“AB”的色彩意义
从词“AB”到成语“一A一B”,有时感情色彩会发生变化。此时词“AB”多是中性或褒义词,但进入“一A一B”结构后多数时候用为贬义。
例如:“一唱一和”“一步一趋”“一吹一唱”“一搭一档”。
(9)只为如今说一个聪明女子,嫁着一个聪明的丈夫,一唱一和,遂变出若干的话文。[《今古奇观》(上)]
(10)他的妻子则同他一唱一和,欺骗信徒。(2000年《人民日报》)
(11)又三世诸佛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故风声鸟语、山崩海啸,无不是此歌之唱和。(《佛法修正心要》)
(12)你俩不用一搭一档做戏,不肯说,那就干脆别说。(金庸《天龙八部》)
(13)除了还是与倪萍搭档主持了春节晚会优秀节目颁奖晚会,并于此前几日同赴武汉主持了一台演唱会外,仍旧主持《天涯共此时》专题节目。(1994年报刊精选)
“唱和”意为:“①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②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一唱一和”则“比喻相互配合,互相呼应(多含贬义)”。
“唱和”“一唱一和”同“倡和”“一倡一和”,最早出自《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倡”“和”两词连用最早见于周朝,如《关尹子》(上卷):“道观天地人物皆吾道,倡和之,始终之,青黄之,卵翼之,不爱道,不弃物,不尊君子,不贱小人。”而“一倡一和”则大致出于宋,宋前未见记载,如《颍川语录》:“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宣以成文也。”此时与“唱和”意义上并无差异,直至民国期间才出现贬义。两者不能简单看作“A+B”“一A+一B”的联合分布,至宋时,“唱”“和”已由两个成词语素组合成较为紧密的双音节词,因而可从“唱和”的角度探求“一唱一和”的意义发展变化情况。
使用BCC汉语语料库的历时检索,通过对“唱和”“一唱一和”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见图1),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是使用“一唱一和”的高峰期,此时贬义被广泛应用,这种情况可能与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关。
图1 “唱和”和“一唱一和”频次对比
又如“搭档”属于中性词,指“①协作;②协作的人”,但“一搭一档”却是“指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义”。虽然还是互相配合的意思,但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3.2 “一A一B”与“AB”的理性意义
“一A一B”与“AB”间的语义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五种:①“一A一B”与“AB”语义相同;②“一A一B”的语义范围大于“AB”;③“一A一B”的语义范围小于“AB”;④“一A一B”的语义是“AB”的修辞效果;⑤“一A一B”与“AB”的语义无关。
3.2.1 “一A一B”与“AB”语义相同
“一A一B”与“AB”语义完全相同的情况较少,“AB”进入“一A一B”格式后多少会受其影响,这里所指的相同也仅是语义上的相同,这类词通常在程度上会显示差别。究其根本,表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一”在其中起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专门对“一……一……”格式进行释义,其中“一”可以表示数量极少,如“一丝一毫”比之“丝毫”更显细致;“一”也可表示“整个、全部”,因而“一家一当”比“家当”更显全面。
例如:“一丝一毫”“一迎一合”“一酬一酢”“一家一当”。
(14)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必须严肃认真,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1993年《人民日报》)
(15)虽然,我也曾一度憎恨过你,但这丝毫不减我对你的热爱。(《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6)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元·无名氏《盆儿鬼》)
(17)宇文恺是个高明的工程专家,他迎合隋炀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规模搞得特别宏大。(《中华上下五千年》)
“一丝一毫”“丝毫”都是指极少,“一迎一合”“迎合”则都指逢迎,但两两相较而言,“一丝一毫”“一迎一合”的语义程度更重。
使用BCC汉语语料库对此类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当“一A一B”与“AB”语义相同时,大多数情况下,“一A一B”不仅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频次远低于“AB”,在现代汉语中很多也已销声匿迹,如“一家一当”在古汉语语料库中仅2例,“一酬一酢”仅7例,而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但“家当”“酬酢”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使用情况都远多于其相应的四字成语。
3.2.2 “一A一B”的语义范围大于“AB”
“AB”进入“一A一B”格式后,有时语义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词“AB”的表面意义,“AB”作为复合式的合成词,语义受到“一”的影响。
例如:“一坐一起”。
(18)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吴子兵法》)
(19)只见庄生从棺内叹口气,推开棺盖,挺身坐起。[《警世通言》(上)]
“一坐一起”是指“人的每一个动作,即一举一动”,而“坐起”则仅是“安坐或起立;起身而坐”等单纯的某个动作。不可否认的是,在“坐”“起”进入“一A一B”格式时,应是两个不相关的单音节词,这里暂时不做考虑,只将“坐起”看作一词,与“一坐一起”比较语义范围。
3.2.3 “一A一B”的语义范围小于“AB”
有时“AB”进入“一A一B”格式后,虽整体语义未发生太大变化,但语义范围缩小。
例如:“一朝一夕”。
(20)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周易》)
(21)温遂止融家,朝夕谈讲。[《三国志》(裴松之注)]
“一朝一夕”指“一个早晨和一个晚上,形容时间短促”,在现代汉语中,“朝夕”表示此语义时大多用于“只争朝夕”的语境中,其主要表示“时时;日日夜夜”,其时间范围远不是“一朝一夕”可比。
“一A一B”结构出现时间很早,周朝时就已有用例,如“一朝一夕”在《周易》中“非一朝一夕之故”,“朝夕”与“一朝一夕”成词时间大致相同,如《今文尚书》:“朝夕纳诲,以辅台德。”“朝”“夕”在先秦时期作为单音词进入“一A一B”结构中形容时间短,而约在春秋时期“朝夕”才有此义,如《国语·晋语二》:“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
如图2所示,在现代汉语中,两者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究其原因,“朝夕”“一朝一夕”的常用义并不相同,且有各自的适合的语境,使两词至今仍都有较强的生命力。
图2 “朝夕”和“一朝一夕”频次对比
3.2.4 “一A一B”的语义是“AB”的修辞效果
因“AB”成词时间往往早于“一A一B”,所以“一A一B”的语义可能是“AB”语义的某种修辞效果,常见的有借代或借喻。
3.2.4.1 借代
借代是用与所描写的对象有直接关联的因素代称描写对象,以突出对象的特征(池昌海,2002:226)。
例如:“一针一线”“一肢一节”。
(22)只是你那一针一线之恩,到今铭刻于心。[《隋唐演义》(上)]
(23)这个人原是清河县大户人家讨来的养女,却做得一手好针线。[《水浒全传》(上)]
(24)从现实生活的整体看,一肢一节固非全体,但是它从侧面所显示的生活内容,却别有着一种深刻的社会意义。(《读书》)
(25)患者发热,头痛如裹,恶心欲呕,胃脘不适,肢节酸痛沉重。(《历代古方验案按》)
“针线”指“针和线;缝纫刺绣等工作”,而“一针一线”则多用以指一点一滴的细微之物。“肢节”到“一肢一节”是从“四肢关节”到“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一针一线”“一肢一节”两者皆是由前者借代而来。其中,“一针一线”应属于借代中的成分代,即用本体的构成成分代称本体(池昌海,2002:227)。
3.2.4.2 借喻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不出现本体也没有喻词,直接用喻体替代性描写或说明本体的比喻类型(池昌海,2002:221)。
例如:“一板一眼”。
(26)传统的百科全书,一向以拼音为序、以词条为形式,一板一眼、有条不紊地介绍内容。(1996年《人民日报》)
(27)小优儿又拿碧玉洞箫,吹得悠悠咽咽,和着板眼,唱一套《沽美酒》“桃花溪,杨柳腰”的时曲。[《金瓶梅》(崇祯本)]
“板眼”指“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借喻到“一板一眼”,则形容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3.2.5 “一A一B”与“AB”语义无关
“一A一B”与“AB”并非任何时候都有语义上的相关关系。
例如:“一长一短”“一吹一唱”。
(28)王夫人便一长一短的问他,今儿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等语。[《红楼梦》(上)]
(29)而起,手提文始所赠拐杖,恰好长短称体。[《八仙得道》(上)]
“长短”主要是指“长短的程度;意外的灾祸、事故;是非,好歹”等,而“一长一短”是形容说话絮叨,但也可将其理解为所说的话语有长有短,并附加以重复、时间久等义,从而引申出“一长一短”的意义,但从表面上看,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与此相同,“吹唱”意为“吹奏乐器和歌唱;鼓吹,倡导”,“一吹一唱”则“指二人同谋,已达到某种目的”,语义之间无联系。
使用CCL语料库对此类型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若“一A一B”与“AB”语义完全无关,大多数情况下,“一A一B”与“AB”各自的使用频次历时使用情况变化不大,如“一长一短”在古汉语语料库与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分别为33例、24例,“长短”分别为1722例、2190例,使用情况变化不大,在各自的语义范围内两者互不干扰。“一吹一唱”及“吹唱”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