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深刻理解协调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和总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论述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理论内涵上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协调思想,并且着眼于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践提出了新时代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出这一判断,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这一判断也对我们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必须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从原来的数量速度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能否协调各种资源要素和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激发活力,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核心要求。
一 协调发展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已经进入由量变向质变跨越的时期。这一时期,传统发展方式积累的各种矛盾在内外因素的交叠下逐步显露,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中的协调,以新的协调理念指导发展。
近百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步从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走向光明,步入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窗口期。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在每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都必须以创造性的理念和思想带领各族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做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4]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党和国家各个领域的工作,适应和利用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日益接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即将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5]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例如,创新能力不强、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发展缓慢;空气、水、土壤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对外贸易过程中仍存在与国际规则、市场准则不符的制度梗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均等化程度不高,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不足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特别是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以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二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第四部分讲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4个方面展开。”[6]这段话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理论内涵的总体归纳,本书也是按照这一理论归纳去设计全书的研究和写作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发展过程更加强调整体性。在改革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改革就是克服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从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7]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增长奇迹,但区域发展失衡、城乡融合不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未形成合力等问题依然存在。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成一件事,需要协调;推进一项事业,需要协调;成就一番伟业,更需要协调”[8]的精神,将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举。
第二,发展内容更加体现丰富性。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其各个方面的工作部署,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新的实践要求将协调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民生、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中。
第三,发展标准更加突出结构优化。协调的目的是实现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经过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已经转为中高速增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认识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10]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当前,全球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城乡结构、社会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复杂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协调发展理念作为行动指南。
第四,发展路径更加重视“两个统筹”。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于这个既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1]中国坚定改革开放,把中国的发展转化为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机遇,“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12]。协调推进“两个统筹”,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以更积极的开放态度,推进全球化发展,通过国际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必由路径。
第五,发展目标更加凸显人文关怀。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一切是为了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需要我们实现更为均衡和充分的发展。一切发展围绕人民的需要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人民是政绩的阅卷人;“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13],人民是奋斗的出发点;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民是时代的动力之源。人文关怀贯彻于协调发展之中,才能使发展价值有所依归,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意义。
三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的总体要求
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必须紧紧立足于中国国情,准确把握协调发展理念的总体要求。
(一)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的统一
协调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标,是手段和目标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相协调,“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14]准确地判断出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在处理复杂经济利益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中,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15]要准确判断当前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症结所在,掌握相关因素的内在关系,具有“牵牛鼻子”的本事,从整体出发,把握关键节点,协调好相关因素的互动,以协调为手段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发展标准与发展目的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使我国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经济总量排名不断跃升。但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情况的问题。“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16]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发展的评判标准。因此,新时代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才能发展,都必须放在协调发展理念的视角下衡量。
(三)发展短板和发展潜力的统一
发展是各种因素辩证统一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受的制约各有不同。短板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补短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论述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待短板不能有畏惧情绪,要创造性地实现发展短板向发展潜力的转换。要准确把握好事物内在因素的主次差异,抓住主要矛盾,利用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依存关系和制约关系,促进因素间作用力的转换,使短板转化为发展潜力,实现新的更为有利和有效的均衡,实现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