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技术指点通:养殖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宁夏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一、养虾池塘

目前,宁夏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绝大部分都是利用历年开挖的标准养鱼基地的池塘,从养虾的标准来衡量,无论从池塘位置、池型结构来评估,用来养虾是可行的。有些养虾单位也专门为标粗虾苗和延长对虾养殖周期建造了一批小型水泥池和塑棚虾塘,去年还有单位建造了具维护结构的工厂化“跑道式”养虾车间。

宁夏养虾的池塘如以面积来划分,可分为小、中、大三种规格:

(1)小规格池塘 利用原培育鱼苗的面积2~3亩不等的露天土池塘;有专门为虾苗“二次淡化”和标粗的面积1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池;有面积3~4亩下铺地膜上盖塑棚池塘中间有排污口的温棚池塘。

(2)中规格池塘 宁夏有众多面积5~10亩的露天标准鱼池,因养鱼多年,塘底淤泥厚,底质污染重,池中间没有排污口,可以对这些池塘改造后养虾。同时,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不宜高密度单养对虾,建议采用“鱼虾混养”模式,亩产对虾100千克左右。

(3)大规格池塘 如贺兰县蓝湾虾场的四个大池塘,分别为159亩、162亩、120亩、93亩。目前宁夏大水面养虾技术还有欠缺,普遍投入高、产量低,还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二、养虾用水

黄河宁夏段水质根据O.A.阿列金对天然水质分类法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但在宁夏川区除去沿黄河周边的水体如青铜峡的鸟岛养殖片区外,绝大部分特别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下面的水体,如石嘴山、平罗、贺兰、银郊、永宁唐徕渠以西的地区,由于土壤母质主要是由黄河沉积物与贺兰山洪积物组成,加之宁夏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土壤及水体中盐分累积,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水体,经检测多数属氯化物钠组Ⅱ型水,还有部分属硫酸盐型水体。在众多的盐碱水质中,氯化物钠组Ⅱ型水接近天然海水的成分,但与天然海水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钾离子缺乏,可能抑制对虾的生长,更重要的是宁夏盐碱水不具备海洋水质中主要成分恒定的比值关系和稳定的碳酸盐缓冲体系,为了弥补缓冲体系的不足,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往盐碱水体中添加氯化钙。依据宁夏养虾实践,用黄河边的淡水和靠近贺兰山的盐碱水都能养出单产百千克上下的南美白对虾,但规格和产量与海产的对虾仍逊色不少,这可能与水体中某些离子缺失或超标有关,或与内陆水体有害藻类繁生有关。

在宁夏川区养虾池塘淌水大致途经:一是渠水,即引黄灌溉渠水;二是沟水,即农田排水沟的水;三是渠沟混合水,如典农河水;四是井水,即农用灌溉机井水;五是备用贮水塘的水。从这几年养虾生产经验上得出的结论是渠水或氯化物钠组Ⅱ型水的井水最保险,经过净化处理的贮水塘水也比较可靠。渠沟混合水不仅有黄河水,还有沿河许多农田沟水都渗流其中,水质时好时坏,必须在淌水时期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的水质检测才能应用。沟水是不能用作养虾水源的,即使有些养鱼户多年习惯用沟水养鱼,偶而用沟水养虾成功,也属侥幸,风险极高。

三、养虾水温的学问

宁夏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分,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秋凉早,早晚温差大,因此也决定了宁夏养虾的川区天然水域的水温特点:(1)春季提温快,露天池塘水体在4月下旬即可达到20℃以上,但常受寒潮的侵袭,水温不稳定。(2)由于光热资源丰富,塑棚池塘的水温4月上旬即可稳定在24℃以上。(3)秋凉早,即便是塑棚池塘,9月下旬的水温亦会直线降温到20℃以下,此后水温不会再回升,塘虾基本不再生长。(4)宁夏养虾的养殖周期一般是露天池塘5月中、下旬放苗,9月上旬出虾,可养出规格较大的白对虾(一茬养殖)。如用塑棚池塘,可提早到4月上、中旬放苗,6月中旬出虾,6月中、下旬放苗,9月中旬出虾(二茬养殖)。二茬养殖出的虾规格可能小一些。如在养虾车间进行双层塑膜保温和电锅炉加温,也可进行一年三茬养殖。白对虾苗期稳定的水温要求不低于20℃,宁夏4月和5月上旬的天气极不稳定,经常有寒潮来袭,但有些养虾户又急于提前放苗,寒潮一来,塘中虾苗往往因低温应激而死亡。有塑棚池塘条件的单位,4月中旬可接苗入塑棚池塘进行“二次淡化 标粗”培育,到5月上、中旬标粗虾苗体长已达到2~3厘米,此时再将虾苗移到露天池塘。

在日常管理中,虾塘的水温以及影响水温的天气对塘虾的生长都极为重要,7~8月份宁夏塑棚虾塘的水温调控(揭膜、盖膜)也十分重要,操作不当,塘虾也会产生脱壳生长障碍。此外,如遇低压、曝晒、骤雨等天气都会影响虾塘的水温和其他水质因子。在这种不好的天气骤变和水质欠佳情况下还要考虑减料或停料,否则亦会造成塘虾大量死亡。

四、内陆养虾要注意水质的“总碱度”“硬度”指标

内陆盐碱水质因各地区气象、地质条件的不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养虾的起步环节首先应重视当地淡化虾苗的水质能否过关,考察诊断出这片欲养虾的内陆盐碱水域的水质类型,针对类型采取改良措施。这是内陆盐碱水体大规模开发养虾生产的最基础条件。

内陆盐碱水质类型以宁夏川区为例,沿贺兰山东麓的盐碱水域以氯化物型居多,也有硫酸盐型的,两者在地区上呈插花型分布。以位于贺兰县常信乡的蓝湾虾场为例:以3亩大的虾塘为一单元,近百亩虾塘中,有10%的虾塘底质是硫酸盐型的,养虾效果极差。根据实践,除日常监测的六大指标外(水温、透明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水质的“总碱度”“总硬度”的测定对内陆盐碱水体的调控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碱度,是一个了解水体缓冲能力大小的综合指标,能反映出水体吸收阳离子(如氢离子)的物质总量,是水体中对抗pH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宁夏养虾的盐碱水体,总碱度普遍偏高。过低或过高的总碱度都会导致水质不稳定,随环境的变化而上下大幅度波动,塘虾产生应激,长不好,产量低。例如宁夏水质偏高的总碱度达到350毫克/升时,会导致塘虾营养代谢出现问题(主要是有关矿物质的代谢),塘虾尤其是虾苗期,一脱壳就会出现大量死亡。虾塘水质总碱度最佳指标范围是50~200毫克/升,在这个指标范围内水质相对稳定。举例说,既是暴雨和暴晒天气,水质的pH值也不会有大的变幅,水体保持适当的总碱度,有助于水体中的营养盐类持续释放,促使藻类正常繁生,还能有效地抑制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的浓度升高,这对于苗期养殖尤为重要。要维持水质总碱度不超标,必须借以施以益生菌生态治理的办法,根据水体的不同藻相、不同的理化数据适时对症地施以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菌,让菌藻在水体中发生生态协调作用,同时还应结合调整水质硬度的措施,使水质总碱度处于良好状态。水质总碱度一周应监测1~2次。

水质的硬度:是指水体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总量,如果科学严格地讲硬度定义,应该是指水体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即“总硬度”,水体的总硬度包括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是由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组成;非碳酸盐硬度由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组成,又称永久硬度。在淡水中,一般钙比镁多,随着含盐量的升高,钙、镁离子的比值也在变化,在含盐量小于0.5克/千克的水体中,钙镁离子比为4∶1;海洋水的钙镁离子比为1∶3;盐碱水体的钙镁离子比没有恒定比值关系,往往表现为镁硬度远远高于钙硬度。宁夏的盐碱水也是镁硬度高,在氯化物型或硫酸盐型水体中,由于镁离子大大高于钙离子,在水体中容易结成毒性较大的氧化镁和硫酸镁晶体,宁夏当地人混称“苦卤”,苦卤浓度过高,肯定是养不成虾的。而含氯化镁和硫酸镁较高的水体中,测出的总硬度多是“永久性硬度”,不是碳酸盐硬度,所以根本不能发挥稳定水质的作用。建议在测内陆盐碱水体的硬度时,一定要排除“永久硬度”的含量,一般养殖水体的硬度应在5~8德国度(50~80毫克/升)范围内为妥。

在内陆盐碱水体中,碳酸盐硬度中的碳源,在水体中只要有二氧化碳存在,无机碳源还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如无机碳源实在缺乏,可适当施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来解决。钙源缺失可以学习许多海洋博物馆的做法,用氯化钙来作为水体缓冲系统和水生甲壳动物的钙源进行补救。

五、虾苗“暂养标粗”阶段应注意的技术细节

为了提高放苗的成活率,增强虾苗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虾塘里隔离出一定面积的水体,将采购来的虾苗放入暂养30天左右,待虾苗生长到3~4厘米后,再转移到养成池,这个养育过程叫“标粗”。这个过程首先是清塘,操作与发塘清塘相同,关键是要尽量清除塘底淤泥。虾苗在脱壳时必须躺卧塘底,污染的淤泥会影响虾苗脱壳成活率的。虾苗塘淌水的进水口一定要用网筛挡好,防止野杂鱼进入虾塘和塘虾逆水逃逸,淌水的水深不能太浅也不要过深,露天标粗网拦处的水深至少要在1.3米。进水后要用有益菌制剂和微藻营养素调控。虾苗的下塘最佳时间应选择在虾塘淌水后的7~10天,此时虾苗下塘正值虾苗适口天然活饵料轮虫的高峰期,入塘虾苗会因有活饵而快速生长。如果虾苗下塘太迟,水体中枝角类达到了繁殖高峰期,会产生“虫盖虾”,枝角类(虫)与虾苗争溶氧、争空间、争饵料,不利于虾苗成活。宁夏的养虾户如养殖经验不足,在采购虾苗时,最好的办法是依托宁夏从事养虾多年的老养殖户联合采购,以保证虾苗质量。虾苗质量基本上由三个方面决定:一是亲虾的品种,二是育苗期间的营养供应,三是育苗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其中品种方面占60%,营养和育苗方法各占20%。对于我们购苗者来说只要选择信誉度高,具国家检测机构开具认证的场家就可以了。当然在虾苗场里进行虾苗淡化时要监督场家严格执行渐进式淡化处理,不能贪快,否则虾苗体质会变弱,运输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死亡。运输虾苗容器里的水质主要是盐度和pH值要和标粗塘中水一致,即尽量做到“零”对接,虾苗运到标粗塘边放苗时,要认真操作调节温差的“缓苗”措施,开启充气增氧设备。在标粗培育阶段要视水体中天然饵料的多少,酌量投喂虾片等优质饵料,进行营养强化,顺利渡过“转肝期”。运来的虾苗如淡化程度不够,就要进行细致的“二次淡化”。宁夏5月份天气多变,常有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此时放苗,没有塑棚水泥池设备的养虾户可采用“土池小棚降淡标粗暂养模式”,或在大面积虾塘中采用“围栏小棚降淡标粗模式”,把保温、防风、降淡、标粗结合起来。

六、塘虾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办法

塘虾产生应激反应是对虾受到体内、体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没有应激反应,对虾就不能适应任何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的环境变化与要求。但是,过强的应激反应会对对虾机体产生危害,导致对虾生长缓慢,免疫机能降低,发病率升高,甚至突然大批死亡。宁夏内陆盐碱水体和天然海水的组分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不如海水那样恒定,所以在虾苗入塘时要泼洒“应激灵”类抗应激制剂,预防虾苗产生应激反应。此外,寒潮来袭、突降暴雨、塑棚虾塘在高温天气闷棚不采取揭棚措施等状况,塘虾都易产生应激反应。

(一)产生塘虾应激反应的原因

(1)藻类或水蚤等浮游动物大量死亡,虾塘水质发生“转水”,塘水变清,溶氧下降。

(2)暴风骤雨,特别是黄昏时间的暴雨,致使塘水表层水温骤降,上下层水急剧对流,塘底污物上泛,耗氧加大,塘水明显缺氧。

(3)水体中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

(4)在夏季高温天气,塑棚虾塘水温可达32℃以上。高温季节并非长期闷棚保持高水温为好,每天要适度揭棚膜换气,水温有一定的变化幅度为好。

(5)虾塘进换水量一次不要过大、过猛,尤其在虾苗标粗阶段更要注意。

(6)虾塘如底质污染严重,对虾会出现“应激性红体、红须”。

(7)使用低劣或过期变质的水质调节剂和消毒药品。

(8)突然换料或投喂变质料。

(9)成虾收获阶段,由于存塘量大,忙于捕捞疏于管理,虾塘水质各项指标变差。

(二)应激反应表现症状

(1)触须发红,尾扇发红,严重时附肢也会发红。

(2)吃料突然减量或者不吃料并沿塘边狂游。

(3)极易受惊,出现跳跃。

(4)通体发红,即常说的“应激性红体”。

(5)出现断须、黄鳃、黑鳃。

(6)软壳、壳薄而易碎和非正常脱壳。

(三)预防和处理措施

(1)养虾中后期加深水位,避免因狂风暴雨使水体变浑。

(2)注意天气变化,下雨前后泼洒抗应激制剂。

(3)施用有益菌制剂,平衡藻、菌相,使水质能更加稳定地应对天气变化。

(4)使用消毒剂、杀虫剂之前,应泼洒抗应激制剂。

(5)每天监测常规水质各项指标,如其项超标,立即找出根源并调节纠正。

(6)饲料中科学添加免疫增强剂,如多糖类(海藻多糖、葡聚糖等)、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铁、硒、铜、锌等)、中草药制剂(如黄芪、板蓝根、金银花等)、有益菌制剂(芽孢杆菌、酵母菌等)。

(7)在虾苗转肝期,更要加倍预防,必要时可添加护肝类制剂。

(8)如发生应激性非正常脱壳干克,立即补充钙、磷等元素。

(9)塑棚虾塘要做好防大风掀棚、防暴雨水流入虾塘。

七、三毛金藻引发塘虾中毒死亡的原因

宁夏盐碱水域养虾有两大危害:一是水体pH值过高。二是三毛金藻大量繁生。因未查到三毛金藻危害塘虾的病理过程资料,暂以河蟹为例说明(河蟹从动物分类学上与白对虾同属甲壳纲节肢动物门)。根据三毛金藻危害河蟹的资料,三毛金藻过量繁殖后,其毒素能通过鳃毒害河蟹的呼吸中枢,导致河蟹中毒后纷纷爬上岸滩后部分死亡。因此,在单养或混养虾的池塘,都要定期监测三毛金藻数量,以免造成死虾的重大损失。

当水体中有大量三毛金藻时,水呈棕褐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溶氧丰富,很容易误判为好水色。三毛金藻具避光性(俗话说是怕阳光),白天在水表层的三毛金藻数量较少,为获得虾塘水体中三毛金藻的准确数量,应从水面下0.4米处取水样(远离增氧机处)。虾塘氨氮小于0.25毫克/升的虾塘尤其要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如果虾塘三毛金藻检测数量达到600万/升,就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三毛金藻对塘虾的危害大都在虾苗培育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水质中的氨氮较少。水体中的氨氮超过0.25毫克/升时,三毛金藻就因氨氮的抑制作用而不可能大量繁生了,如果虾塘中有繁生三毛金藻倾向,可用硫铵调控水体中的氨氮,达到0.25~0.30毫克/升就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了。以后随着投料的逐渐增加,水体中的氨氮会越来越高,三毛金藻也就难以形成优势危害塘虾了。

八、虾塘中枝角类过度繁殖的应对措施

虾塘水质“转清”对养虾者来讲都是很头疼的问题,因为水体透明度>80厘米以上时,光照几乎能够直射到塘底,塘虾会处于一种不适的应激状态。虾塘水质转清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虾塘大量繁生丝状藻类,大量吸收水体中的养料,使水质变瘦变清。二是养殖水体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或其他有毒物质,抑制浮游植物生长,水质清澈见底。三是枝角类大量繁殖,水体中的藻类成了枝角类的饵料,水体中藻类大减,水体透明度加大。

造成第三种情况的虾塘,大都是面积较大的虾塘,在枝角类尚未形成优势之前,水体中的各项指标还在允许的范围内,养殖户没有当回事,还认为虾能吃到活饵料枝角类是件好事,有些养虾户认为枝角类繁殖有个高峰期,一过去就没有危险了。但往往事与愿违,在虾塘水质忽视调控而其他因素又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枝角类繁殖高峰期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导致水质溶氧下降,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塘虾处于亚危状态。

应对措施:

(1)依据塘虾上“罾”多少的情况和抽样检查塘虾肠道中“料”的成分,适当减料或停料数天。

(2)施含磷、钾的无机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等。举例:施磷酸二氢钾每亩500~1000克,选择晴天上午化水后喷洒,喷洒后7~8小时内不要搅动塘水(不开增氧机、不进水)。

(3)施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和绿、硅藻制剂。

(4)每天开启增氧机在10个小时以上,使塘水溶氧充足并加速塘水物质循环,使有益菌和绿、硅藻制剂发挥作用。

(5)用100网目筛绢做成小拉网,在塘水的中、上层进行慢速拉网,滤去过多的枝角类,早晨拉网效果更佳。

(6)要慎用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来杀灭枝角类。因为两类菌素是杀灭小麦蚜虫的有效药物,其机制是麻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系统,使其不活动、不吃食,2~4天后死亡,枝角类和白对虾同属节肢动物门,两类菌素对塘虾是否影响,尚无定论。

九、塘虾长得慢长不大的原因及对策

南美白对虾长得慢长不大的原因很多,与苗种的质量(种质退化、本身携带病毒、抗生素育苗、高温育苗等)、生长环境、饲料质量、投喂习惯、天气情况以及养殖技术相关联。有业内人士从年份上观察分析国内养虾老区白对虾长不大长得慢的原因认为:2010年病毒是主要原因、2012年各种弧菌感染是主要原因、2013年藻毒素是主要原因、近两年又提出微孢子虫感染是主要原因。

白对虾长得慢、长不大有两个特点,一是慢性的、非暴发性的,塘虾病程缓慢,“掉虾”情况不显著;二是散发性和群发性两种情况,散发是指具有长得慢、长不大症状的仅有一部分,群发是指全塘虾几乎都有长得慢、长不大的症状。因为患病虾一直在吃料,养虾户舍不得排塘,认为塘虾还有救的希望,把宝贵的时间和饲料都用在这种患病而根本长不大的塘虾身上,得不到有效的收茯。

长得慢、长不大的病因众说纷纭,下面列举几种病例情况作为探索病因的参考:

横纹肌微孢子病:患此病的对虾又称“瘦肉病”“棉花病”,主要原因是微孢子虫寄生于对虾的横纹肌内,引起肌肉白浊不透明并失去弹性。

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病:主要感染对虾肠道表皮,进而感染肝胰腺,引起对虾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时出现肠炎型症状和肝胰腺萎缩。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白对虾感染的病毒型疾病之一,可使对虾患上慢性“短小残缺综合征”。

肠炎病: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和其他致病弧菌,患疾对虾表现为摄食大幅度减少甚至不摄食,严重时肠道充血呈红色,直肠部分浑浊不清。

滞长综合征:是环境不良胁迫造成的,如塘水长期不达标,从而侵蚀对虾机体的某些器官如肠道、鳃等,加之其他致病菌感染叠加而致病。

结合滞长综合征谈谈宁夏水域的环境问题:宁夏绝大部分水域的水质是适于养虾的,但也有些特殊情况:

(1)宁夏部分水域镁离子大大超过钙离子和水体中的其他离子,在水体中容易结合成毒性较大的氯化镁,当地群众称谓“苦卤”,此类水体对水生动、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在这种水体中,即便对虾能成活,肯定是长得慢、长不快。

(2)宁夏部分水域是硫酸盐的聚集区,有些水体硫酸盐的含量达到1000毫克/升,甚至更高,这种水体鱼虾都难以成活。

(3)宁夏盐碱水域基础pH值比较高,大都在8.8左右,浮游植物旺繁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的原因,pH值可以跃升到10,如不即时调控,塘虾易产生应激反应,长时间处于高碱度的塘虾亦会长得慢、长不快,甚至会逐渐死亡。

白对虾长得慢、长不大的原因很多,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制定对策。国内目前对白对虾患此病的处理措施也多是保守疗法,重点是肝胰腺的养护和肠道修复,如有益菌的投放、中草药的拌料投喂以及活饵料如水蚤的投喂等,目的是与肠道内有害菌竞争生态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促进对虾的消化机能,活水蚤含有对虾生长所需的氨基酸以及调节生命活动的生理活性物质,宁夏贺兰县蓝湾虾场曾多次对塘虾投喂活水蚤,挽救了许多长得慢、长不快的塘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十、养虾塘中添加糖蜜要注意的问题

“生物絮团养虾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重视水体中的碳氮比,视情况要往水体中增施碳源,如糖蜜、蔗糖、葡萄糖、红糖和米糠等有机碳物质。

为什么要在塘水中添加这些物质?添加量是多少?添加后还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糖蜜是利用甘蔗工业制糖后,不能再结晶的黑褐色有机稠状的副产品,是一种价格比较低廉的有机碳。往塘水里泼洒糖蜜、蔗糖、葡萄糖、红糖和米糠等有机碳就是给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以及EM菌这些有益菌提供“美餐”。当有机碳达到一定量后,异养菌发挥同化作用,开始充分利用塘水中的无机氨氮,无机氨氮被利用了,虾塘水质自然就干净了。当然,提供美餐的量也要合适,少了不起作用,超量了亦会导致水体的碳污染。当然,这里有个碳氮比的问题,一般虾塘中的碳氮比大于15就能达到上面说的效果。那么往虾塘中投放多少糖蜜才合适呢?可以参考生物絮团养虾技术权威专家李卓佳教授提供的资料:在养殖生产中,可以采取4天添加碳源达到形成生物絮团的方式。以添加糖蜜为例:如果使用粗蛋白含量40%的饲料,糖蜜添加量为实际投喂饲料量的64%,添加时间为4天,在每餐饲料投喂1小时后,添加方法为取一容器,放入称取所需糖蜜量与虾塘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全塘泼洒,有人也建议所需糖蜜再掺入适量芽孢杆菌制剂,效果更佳。

要异养菌“胃口大开”加速同化作用,还要满足三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塘水中必须有足够的溶氧,没有充足的溶氧,异养菌难以繁殖后代,更谈不上同化作用了。二是塘水要在增氧机和微孔增氧泵的推动下,使塘水流动起来,形象的描述是使塘水“沸腾”起来,使形成的“絮团”沉不了底。三是塘水水温最好在25℃以上,过低的水温难以形成“絮团”。以上三个条件实际上也是虾塘形成“生物絮团”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且这个生态系统很脆弱,一旦建立起来就要时时调控,要慎往塘中施药或大量添加水,否则,这个生物絮团生态系统就会很快崩溃。

十一、怎样调控对虾养殖环境中的“菌相”?

在虾塘中应同时培养优良的“菌相”和“藻相”,使之形成一种菌、藻生态平衡,通过两者的生态协调作用来有效地调控水体环境,所以菌相的优劣对塘虾能否丰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产实践告诉我们,盲目施用有益菌后往往会获得相反的效果:有些业者施用有益菌后,塘虾反而缺氧浮头更严重了;有的施用有益菌后,塘水净化不明显,氨氮、亚硝酸盐并没有降下来;有的施用有益菌目的是养藻,结果塘水不但没肥起来,反而“泛清”加重;有的用有益菌拌料投喂,塘虾并没有获得快速增长的预期效果,等等。主要原因是有些业主对各种有益菌的作用特点、机制没搞清楚。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往虾塘施用有益菌也是要对“症”下“药”的。否则,不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还会因施有益菌不当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我国农业部认定的有益菌有六大类12种,其中六大类为:芽孢杆菌、乳酸菌、类链球菌、酵母菌、噬菌蛭弧菌、脆弱拟杆菌等。对这些有益菌如何很好地应用,使虾塘水体呈现良好的菌相,这也是宁夏业者在使用操作上比较薄弱的环节。

对于养殖对虾的环境来讲,虾塘水体是外环境,虾体本身(主要是消化系统)是内环境,所以虾塘水体有外环境的菌相和虾体本身有内环境的菌相。全塘泼洒有益菌,主要是针对外环境,拌料投喂有益菌主要针对的是内环境,有些有益菌仅在外环境中起作用,如硝化细菌;有些有益菌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如酵母菌;有些有益菌在内外环境中都能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

部分有益菌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1)芽孢杆菌施用时注意事项

①芽孢杆菌抗酸、抗碱、抗高温、抗低温的能力很强,在遇到恶劣环境时,会形成“内生孢子”渡过难关不会死亡。

②芽孢杆菌属好氧菌种,也就是说让它发挥作用,内外环境必须有充足的溶氧,它耗氧,在亚缺氧的虾塘中慎用此菌,所以在施用芽孢杆菌时,有必要配合施用一些化学增氧剂。

③芽孢杆菌的专业功能是把大分子有机物如淀粉、脂肪、蛋白质、多糖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但其对小分子分解无能为力。

④一般市售的芽孢杆菌产品中芽孢杆菌处于休眠状态,使用前需要活化(加糖蜜、曝气增氧)。

(2)光合细菌施用时注意事项

①在有氧无氧的环境中均能生长,光合细菌最适pH值为7~9,适宜水温为15℃~40℃。

②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一般在30~50厘米表层,能发挥较好的水质改良效果。

③只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单糖等,所以在调控虾塘水质时最好与芽孢杆菌搭配使用。

④光合细菌是分解小分子的,红糖本身是大分子,所以有些业者用红糖激活光合细菌是无效的。

(3)乳酸菌施用时注意事项

①乳酸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它利用有机物是在不耗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发酵代谢、释放乳酸,这对于生活在池塘底部的对虾来说是十分适合的,所以在使用乳酸菌时不必担心用量过大造成虾塘缺氧的问题。

②在养殖中、后期出现水体泡沫也就是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过多,水体老化或亚硝酸盐过高时,都可选用乳酸菌进行调控。

(4)酵母菌施用时注意事项

①酵母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质及多种消化酶类,主要适用于对虾拌料投喂,让其在对虾消化系统中发挥作用。目前在水产养殖上应用的新产品有酵母源水溶肽、酵母源黄腐酸钾、酵母膏等。

②酵母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已普遍应用,至于酵母菌在外环境中的调水作用,有些业者还不认同,有人在夏季将酵母菌施入虾塘,致使塘底“发热”,水质恶化,是否有这样的弊端,还是如安琪公司产品介绍的那样具调水功能,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予以验证。

(5)硝化细菌施用时注意事项

①硝化细菌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首先是温度,大多数硝化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水温低于10℃时硝化细菌的硝化速率明显下降,而当水温高于25℃时,硝化细菌则会因酶系统的破坏而死亡。其次是pH值的影响,其最适pH值范围为7~8.5,当低于6或高于9时,硝化细菌活性显著减弱,而且硝化细菌每氧化1克氨氮会消耗7.14克总碱度。这对于一些总碱度较低的水体来说,硝化反应的进程会受到严重的抑制。再者,由于硝化细菌具有避光性,强光照射对硝化细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②硝化细菌代时长、生长慢。在自然条件下,一个单纯由硝化细菌主导功能系统的建立,在淡水中需要14~20天,在海水中需40~80天之久,如果采用人工干预施加的情况下,时间可以缩短到14天左右,但是对于一些急需利用硝化细菌来处理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业者来说,是很难救急的。

综上所述,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及硝化细菌等常用的有益菌,其功能机制总括起来,对外环境:有益菌主要是对水质和底质的作用,对水质可以消除氨氮、亚硝酸盐、生态占位、抑制病菌繁殖、降低水体有机悬浮物,进而培养良好的藻相。对底质可以分解底泥,减少有害菌的滋生。对内环境:有益菌可以分泌各种酶类,提高饲料吸收率,促进肠道发育,产酸、杆菌肽等物质,增强免疫力。

(6)多种有益菌混合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在20℃以上的水温条件下使用效果好。

②水体藻相和有机物的浓度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有益菌制剂的使用效果,如水体有机物浓度高时,最好先施芽孢杆菌,再施光合细菌。

③有些专家都会提出定期施用消毒剂的预防虾病的方案,实际上当塘虾处于健康状态时,在其内、外环境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种群,即虾、藻、菌三者构成一个塘虾不易发病正常生长的“动态平衡”防病线,定期使用消毒剂,将会把虾塘中90%的有益菌杀死,使防病线崩溃。

④施用有益菌要贯彻“尽早施用、用量要足”的原则,根据先入为主和以菌治菌的竞争抑制理论,通过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才能有效抑制有害菌株的生长。有些业者反映施用有益菌效果不好,这要从施用菌“对路”不“对路”、施用浓度够不够和产品质量上找原因。

⑤施用有益菌也并非越多越好。有些有益菌投放太多也会导致虾塘生态结构失衡,有益菌和藻类竞争水体中的营养,藻相被破坏。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生态系统脆弱,缓冲能力较差的覆膜虾塘。

⑥定期使用和交替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菌繁殖周期很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就繁殖一代,代代相传,种质就退化,原有功能衰减。所以最好10~15天使用一次为妥。由于各种有益菌的功能不同,在使用时,应有目的地交替使用。

⑦使用优质名牌产品。目前市面上的有益菌产品存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所以在购买有益菌产品时,一定要注意质量,注意菌体的数量和活力。

十二、大水面池塘鱼虾混养的搭配

近年来宁夏有许多养鱼户用50~200亩上下的大水面转为养虾,但实践证明,投入不少,产量不高,效益不好,亩产塘虾仅十几斤到百斤,究其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对这种“大水面”生态环境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不能把这些大水面视为常规池塘的放大体,盲目采用标准虾塘的放养模式和管理方式,盲目追求高产,用这种思想指导此类水面养虾,肯定要失败的。况且,大水面是水资源环境保护的重点水体,把大水面一律改造成高产虾塘也是不妥的。其次,大水面养虾,在宁夏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淌水和换水问题,要么水量补不够,要么水质难以控制。同时,还存在着大水面不好配置增氧机。有增氧“死角”的问题、大水面用药量大、成本高的问题,等等。为此我们就要“请”鱼来协助搞好大水面的生态环境。

为更清楚地说明混养的机制,现将混养鱼(淡水鱼)依其食性作一分类:

肉食性鱼:革胡子鲶、黄颡鱼、罗非鱼。

杂食性鱼:丁岁鱼、鲮鱼、细鳞斜颌鲴、泥鳅、鲫鱼、鲤鱼。

草食性鱼:草鱼、团头鲂、鳊鱼。

滤食性鱼:鲢、鳙。

南美白对虾与鱼的混养模式很多,但根据实践,不主张在虾塘中混养肉食性鱼类,因为它们的食性与对虾在生态位上有许多矛盾,即便放养最好也是少量搭配。

大水面养虾混养鱼类的主导思想是通过鱼来调节生态环境。而大水面养虾的生态环境,是随着养虾中、后期残饵粪便的积累而逐渐恶化的,所以残饵粪便等有机污染物的清除是关键。滤食、杂食性鱼类能帮助我们把虾塘中过多的残饵粪便消除掉,还我们一个干净的生态环境。

因3~4亩的小型虾塘中央都有排污口,基本解决了虾塘中的残饵粪便问题,没有必要用混养鱼来处理。

大水面虾塘还有一个虫子(枝角类等)过度繁殖的问题,前面已专题讲过,本来虫子是塘虾补充营养的天然活饵料,但过度繁殖会导致水体氮循环受阻,溶氧下降,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常规小虾塘可以用环境制剂和适量换水来解决,但大水面泼洒药剂成本太高、换水量大,只能用混养鲢、鳙鱼,从食物链上来抑制虫子的过度繁殖。

在大水面虾塘中,适当地混养些草鱼是有必要的。虽然草鱼除了抑制水生维管束植物繁生外,也捕食些杂鱼、病虾、死虾,但要比肉食性鱼类温和得多。目前还有一个观点认为草鱼的粪便排到水体中后,很容易形成“生物絮团”,生物絮团是塘虾再生的饵料,而且能降解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助于保持虾塘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计划配养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鲶、鲤、草、鲫鱼等都是攻击性较强的中下层淡水鱼类,在与对虾混养模式设计中,其放养数量、规格要予以控制。

(2)花鲢对控制虫子(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数量的能力较强,但要预防花鲢去网罾上抢食,扰乱人们对塘虾吃食量的判断。

(3)控制蓝藻最得力的首推白鲢,但要在实践中摸索掌握一个合适的能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鲢、鳙生物量的临界阈值,如这一阈值在武汉东湖为50克/立方米,即“一吨水一两鱼”。

(4)投放配养鱼的规格、数量要计算好外,投放时间亦要把握好,一般要待塘虾规格达到4厘米时再放配养鱼。

(5)在投喂饲料方面,如配养鱼数量少,为使配养鱼发挥清道夫的作用,可以不投喂鱼饲料,如放养配养鱼较多,可在虾塘中设投饵点,先开投饵机喂鱼,待塘鱼围绕投饵机集群摄食完毕后,再投喂虾料,目的是防止配养鱼抢食虾料。

放养配养鱼的模式往往是依据本地区养殖鱼类的品种来搭配,下面介绍几个搭配组合:

(1)混养模式一 以单一的花鲢作为配养鱼,放养规格400克/尾,亩放30尾,出塘规格1800克/尾,亩产54千克(白对虾规格54尾/千克,亩产237千克)。

(2)混养模式二 草鱼规格500克/尾,亩放30~50尾,革胡子鲶规格300~400克/尾,亩放10尾,黄颡鱼规格体长3~4厘米,亩放50~60尾。

(3)混养模式三 体长2~3厘米罗非鱼200尾/亩,体长8~10厘米花鲢30尾/亩,300克/尾左右的草鱼10尾/亩,罗氏沼虾200~300尾/亩。

(4)混养模式四 每亩配养斑点叉尾30尾(300~500克/尾),草鱼300~500尾(50~100克/尾),鲤鱼3~5尾(50克/尾),白鲢100尾(200~300克/尾),花鲢30尾(500~700克/尾)。

鱼虾混养模式还有很多,需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优化,才能取得鱼虾双丰产的效果。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混养,要牢记以下几点:

(1)在整个养殖周期内,要保持水体有足够的溶氧。

(2)仅混养品种搭配对了还不够,一定要有合理的规格和密度。

(3)对配养鱼的投喂饲料量要跟踪观察,做到适量,过多过少都会导致混养模式的失败。

(4)严控配养鱼的病害,尽量做到预防为主,不能为治鱼病而影响塘虾的生长。

(5)养殖后期要通过捕捞配养鱼以降低虾塘的负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