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安荣学术思想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风水病证治体会

风水一病,理论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始自仲景,自后世医家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以来,多把风水视为阳水或阴水病的一个证型,而笔者认为风水是一个病名,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风水作为水肿类疾病中一个独立的疾病,特指现代医学所讲的肾源性水肿并伴有:(1)新近由外感引起,病程短。(2)或有外感症状者。(3)或有肺系症状者。具备三项中任意一项的水肿均属风水。其他性质的水肿不在此范畴。

风水与肾风是同病而名异。风水是根据病因加主症命名的,肾风则是根据病位加病因命名的。阳水与阴水是一个总纲,按阴阳来区分各类水肿,风水作为一个病名,属于阳水范畴。皮水也是一个病名,由风水发展而来,是风水进一步向正水转化的中间类型,因还有热证及实证的一面,故皮水亦属阳水范畴。风水与肺胀两病皆有面肿,但有本质不同。肺胀以咳嗽、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迁延日久可以因咳喘而引起颜面浮肿,但其肿并非必具之症,病势偏于气。风水则是由外感而引发的颜面浮肿,临床表现上亦可有咳嗽等肺经症状,但以浮肿为主症,病势偏于水。

风水的病因主要有外感、疮毒及肾虚三个方面。其机理主要为素体肾虚,因外感风邪或疮毒侵袭人体,而至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引起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发为水肿。无论风寒、风热、风湿伤及人体,引动内湿而至表邪不解,水湿郁遏,必然蕴而化热。后期则表现为湿邪留恋,真阴受损的动态病理变化规律。

风水的诊断及治则 风水的一个显著特征为眼睑、颜面浮肿,但并不除外下肢、全身浮肿。其次为外感症状,或肺系症状。其他症状都是风水病变过程中伴发症状,并不具备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的质的标志。风水是新近由外感引起的水肿,或浮肿伴有外感表证,或浮肿伴有肺系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症候多在肺卫,特点是起病急,病程短。临床诊断当分主症,次症及理化检查三部分。其中主症为水肿,包括眼睑、颜面、下肢或全身。次症当有新近外感病史;或有外邪袭表,伤及肺系引起的肺系症状;或有外感症状,包括发热,恶风寒,头身骨节疼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理化检查包括体重、血压、尿液实验室检查异常,血液生化改变。根据主症一项,结合次症任意一项及理化检查即可诊断。临床分为风寒、风热、风湿三种类型。

治疗风水的大法主要是宣肺发汗或兼利尿为主,多以越婢加术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通过82篇以急性肾炎为标题,但符合风水诊断条件的文章选方用药分析发现,若从药物功效、药味数量及用药频率累积来看,解表药与利水渗湿药相等,清热药次之。在清热药中,尤以清热解毒药为最多。提示治疗风水当以疏风宣肺与利水渗湿并重,对风热型风水则当佐以清热解毒。笔者在临床研究中体会到本病以风热型为最多,因此风水病的治疗重在风热型。而正确处理祛风邪、利水湿及清热三者间的关系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治疗风热型风水当以疏风宣肺,利水渗湿并重,同时佐以清热解毒之品。使疏风宣肺之中寓有发汗利尿之意,清利湿热之中含有清热解毒之味。待水肿消退,诸多症状明显改善以后,施用滋肾之法。但虑湿邪留恋不去,肾阴已伤,故在滋肾的同时佐以清利之品。

风热型风水病治疗体会 风水是以病因“风”加主症“水肿”命名的疾病。其中的风,狭义专指外感六淫中的风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可以单独致病,也可夹杂它邪致病。广义则泛指外感六淫。水既是病因病机,也是临床症状,当指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指水肿。故风水的病理关键二:一是外邪侵袭人体,二是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水湿潴留于机体某些部位。

对风水病风热型的治疗,历来多用越婢加术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方治疗。笔者认为风水风热型的治疗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风”“水”“热”之间的关系,而考究二方,越婢加术汤仅有一味甘寒清热之石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亦仅有一味清热解毒之连翘,两方之功效,重点在于宣肺发汗利水而清解之力较弱,即使合用五苓散、五皮饮之属,也乏清热之品。因此,在具体应用时,以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宣肺发汗、利尿消肿为主,佐以清热解毒之忍冬藤、蒲公英。服完4~6剂后,减少五皮饮药味,加滑石、石韦、白花蛇舌草。待水肿消退,诸多症状明显改善以后,施用滋肾之法。因虑湿邪留恋不去故在滋肾的同时佐以清利之品,同时根据水阻必有瘀的理论,适时加入活血化瘀之益母草、白茅根等。

越婢汤出自《金匮要略》。方中麻黄与石膏相伍,一温一寒,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奏疏风宣肺,散水清热之功,故可用于治疗风水。但就其作用分析而言,重点在于宣肺发汗,虽寓利尿之意于宣肺之中,但相对来讲,利水渗湿作用较逊色。虽有一味甘寒之石膏以清热,但就其作用而言,清热之力也不强,更乏清热解毒之功效。

五皮饮出自《麻科活人全书》,是在《华氏中藏经》五皮散方去桑白皮、加五加皮而成。《华氏中藏经》的五皮散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组成。方中以茯苓皮利水渗湿,生姜皮辛散水饮;桑白皮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大腹皮行水气,消胀满;陈橘皮和胃气,化湿浊,共奏利湿消肿,理气健脾之功效。但本方重在以皮治皮,利水渗湿消肿,力虽专而效单一,缺乏宣肺清热之品,故单独治疗风水难负重任。

我们根据风水病标在肺,及气行水亦行,气滞水亦滞之理,宗《华氏中藏经》组方旨意,保留陈皮、桑白皮,将散剂活用成汤剂,利水渗湿,以弥补越婢汤利水消肿之不足。

越婢汤与五皮饮合用,同时佐以清热解毒之蒲公英、忍冬藤,使疏风宣肺,利水渗湿并重,宣肺发汗之中又能利水渗湿,清热之中又能清热解毒,以防邪郁水留热极化毒。三类药物合用使肺气宣发肃降有权,水道清利引溢归流而因势利导之。后期以六味地黄汤或滋肾清利汤滋肾清利,使亏损之肾得以滋补,留恋湿邪得以祛除,达到肾气滋气化自复,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