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杨氏彩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杨廷辅和杨廷弼

杨廷辅(1850—1914年)是杨魁山的长子,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参与了平凉城隍庙彩塑和回民北大寺的彩画工程。可以说杨廷辅在杨氏彩塑艺术的纵深发展和丰富家传技艺当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跟随父亲学艺的过程中,父子俩边干边摸索,相互探讨,不论是泥的调配还是骨架的钉制,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全凭一点点的积累。喜欢动脑筋的杨廷辅有着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一道道横亘在父子面前的制作难题,在他的努力下都能化险为夷。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创造了“串像塑造法”“通七窍法”“腾煞神像塑造法”和“活性子腾煞塑造法”,这些技艺在当时均为杨氏彩塑的独门绝技。杨廷辅刻苦好学,有独具匠心的艺术天赋,族人对他的艺术评价是“善丹青重彩塑”。

杨延弼(1855—1919年)是杨魁山的次子,清武秀才,他除了协助父亲和兄长制作传统彩塑,还在彩塑世俗化、小件作品的制作上开创了杨氏彩塑的先河,并且在泥人的烧制方面技艺精湛。所以他也是杨氏彩塑第二代传人之一。

杨栖鹤老人口述了杨廷辅和杨廷弼的从艺史。

我没有见过爷爷杨廷辅,据我父亲讲,爷爷喜欢钻研,把本来不可能的事都能捣鼓得有模有样,自他接承杨氏彩塑的发展重任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家传艺术的种类,使家传技艺向着精、细、美的方向发展。他最擅长龛书(壁画)刀马人物画,是在经三矾九染的墙壁上,用毛笔勾线、涂色而成。根据故事情节,通常战将骑在马上,再现征战的场景,属群体性的复杂构图,人物的造型也各具形态,马的姿态要英耀,且有力度。

我爷爷和父亲绘制在珍珠林菩萨殿墙上的刀马龛书我亲眼见过,虽然“文革”期间把屋顶拆掉了,墙体长期裸露在外,饱受风吹雨淋的侵蚀,但颜色还较为鲜艳,可见老人做工之扎实。墙面上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和奔腾撒欢的战马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流畅的线条,苍劲的笔锋,舒展的卷面让我怀念不已。可惜1987年7月,当地群众发心重建时,墙壁被推倒,当时我手头没有照相机,这些珍贵的资料从我面前消失了。

我爷爷还注重对子弟人品的培养,他常说:“人品高于艺品,才能学高手艺。”“将小将小,天下走了”也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意思是做人方面要低调,做事方面要沉稳,有气度。家里的事他也安排得井井有条,在邻里街坊眼中有着较好的口碑。

8. 杨廷辅的木质壁画作品《护法天将》

我爷爷不仅精于彩塑,而且擅长水陆画的绘制。在古代,哪家匠人能被选中彩塑当地城隍爷的像,那将是一件名利双收的肥差,绝对是众人公认的彩塑高手。因为城隍庙在当地群众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民间非常重要的一种信仰。人们把当地普遍认同的,已经去世的英雄或当地极具威望的正直廉洁的州官或县官奉为城隍神。我爷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相当于现在的竞标),承担了位于静宁县城隍庙内的相关彩塑和檐口的彩画工程。

当时主管方给我爷爷提了一个难题,希望能把城隍爷的身体刻成木质的,穿上真人的衣服,头塑成泥的,这样可减轻重量,方便抬城隍爷出城祈雨或巡游。凭着对城隍爷的崇敬心里,我爷爷便带领弟弟杨廷弼知难而进,努力攻关,终于圆满完成了木、泥相接的城隍爷的造像。头戴乌纱、身穿蟒袍、脚着朝靴的城隍爷,正襟危坐在四面镂空的轿子里。在分列两旁的侍卫白日师、夜游师和小鬼、判官的衬托下,犹如一位威严、慈祥的父母官在升堂一般。我爷爷荣获了“彩塑奇才”的美誉,声名远扬。后来,我爷爷把“木身、泥头、能抬动”的这种塑造手法定名为“串像塑造法”,意思是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用规格不一的木头串联起来的,身体要按照真人的比例雕刻,关节部位用皮绳连接,尤其脚和手要细致入微地雕刻。衣帽可用戏剧服饰代替,胡须用丝线或女性的长发代替。最核心的技术是“串像”的七窍要连通,以示通窍神灵。三年沐浴一次,行话叫“净手脸”,主要是将神像脸部的灰尘擦掉,重新刷一遍脸色,把陈旧的衣服换掉,表示对神像的尊重。为了满足承载力极小的楼阁造像的需求,我爷爷独创出了另一种塑造手法:“先在较为宽阔的地方塑造出楼阁内所需的造像,等泥干透后,用斗方纸在‘漂胶’的黏和下,直接刷在泥稿上,但必须一层干透后再刷第二层,反复十次左右,便达到一定的硬度,能够支撑起自身的重量,永不坍塌。再找到易于脱模且不影响整体造型的面,用刀破开,脱离泥质母体,然后用纸再把刀口糊严实。内壳用木棍撑起,防止收缩。这时就可以把造型躯体抬到永久存放的位置。再次固定后,开始赋彩设色。没有人说明,一般不会有人辨认出其质地。”我爷爷将这种技法定名为“腾煞神像塑造法”。后来我爷爷又将这一技法进行了延展,把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胳膊或腿进行重点加固,找准力点,用特别牢固的皮绳串住,通过暗槽连接在门口或供桌旁的机关。人刚进门,脚踩到机关,神将的手臂在力点的撬动下突然升起或躯体前倾,让人瞬间始料不及、惊恐万分。我爷爷将这种动态的空壳造像方法定名为“活性子腾煞塑造法”。

我爷爷曾精心在布条上绘制过一幅大型传统宗教绘画《万仙阵》(长5 米,宽3.5米),神仙按职别大小错落有致、前后掩映地排列在画面的不同部位,面部表情无一雷同,形态各异,在云层的映衬下,舒缓自然地展示着自己的法器。整个画面用线条勾勒,局部加以墨彩,给人一种清淡祥和的感觉。据说,我爷爷之所以要精心绘制这幅《万仙阵》,主要是了却我曾祖父的遗愿。再一个目的是留于后人,作为塑画神、佛像的“神谱”。

杨廷弼师承父业,自幼习文练武,清武秀才,擅长传统庙宇彩塑,另外在民间泥玩具的制作方面技艺精湛。

在协助父亲和兄长完成庙宇彩塑造像的前提下,他独辟蹊径,尝试用泥巴或面捏制各种民俗类的彩塑作品,在庙会和节日期间销售。比如端午节的花馍馍,面生肖,元宵节的面灯等习俗类的物件,他都融合了许多彩塑元素,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这是杨氏彩塑走下神坛,开创民俗彩塑走入普通百姓生活的先河。为迎合群众的审美需求,他不断地吸收和听取大家的意见,大胆革新,为杨氏彩塑世俗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小件人物和吉祥物骨架制作方面很有研究。通过实践,他首次解决了杨氏彩塑小件泥人的烧制难题,并组织家庭成员在农闲时开展家庭作坊式生产,有些制作手法沿用至今。在当地,有关杨廷弼塑造传统造像的神奇传闻很多,但遗作存世不多。

9. 杨维福的塑像

10. 杨全福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