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市县企业史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宁夏区域企业发展

宁夏五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论是地区生产总值、三产结构、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历史文化、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的差异,也与企业发展不均衡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规上企业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对各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五市经济增速与结构比较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宁夏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3亿元,其中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吴忠市和固原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9.38%、22.23%、20.92、18.46%和9%。到2018年,宁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705.18亿元,其中,银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上升到51.32%,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中卫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分别下降为16.35%、14.43%、8.18%和10.88%。银川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在五市中排名第二的494元,跃升到2018年排名第一的84964元,年均增速高达13.73%;石嘴山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屈居第二;固原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虽然最高,但由于基数太低,2018年仅达到银川市的28.89%,为全区最低;吴忠市和中卫市也仅达到银川市的44.63%和40.79%。(见表1-1)这与五市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见表1-2)

表1-1宁夏五市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1.五市统计数据来源于五市统计年鉴和《2018宁夏经济要情手册》。

2.全区统计数据来源于宁夏统计年鉴和《2018宁夏经济要情手册》。

3.带“*”号的数据为中卫市2004年设市的统计数据。

表1-2宁夏五市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数据来源:1.五市统计数据来源于五市统计年鉴。

2.全区统计数据来源于宁夏统计年鉴。

3.带“*”号的数据为中卫市2004年设市的统计数据。

1978年,全区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3.6∶50.8∶25.6,其中固原市第一产业占比高达66.4%,第二产业仅占14.2%,导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19元,只达到了当时石嘴山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20.59%,属于宁夏最贫困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石嘴山市和银川市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的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的提高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后,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各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差距仍在拉大。单从地区生产总值结构比例来看:第一产业产值占比越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第一产业产值占比越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就越低。这是由第一产业投入产出的特性所决定的,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占比水平又与企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二、五市企业数量分布

目前,五市经济发展水平均在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受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人口素质、经济发展基础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布局有着显著差异。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18年,全区有企业法人单位82633个,各市企业数量差异巨大(见表1-3),每个市都有一个或两个企业分布相对集中的县(区),分别是银川市的兴庆区、石嘴山市的大武口区和平罗县、吴忠市的利通区、固原市的原州区、中卫市的沙坡头区。

表1-3 2018年宁夏各市、县(区)企业法人单位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宁夏统计年鉴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

银川市企业法人单位有42245个,占全区企业法人单位的51.12%,以兴庆区企业法人单位分布最多,达到16922个;西夏区最少,为3690个。吴忠市企业法人单位有14692个,占全区企业法人单位的17.78%,位居第二,以利通区分布最多,达到6801个;红寺堡区分布最少,仅有1264个。固原市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了长足的发展,跃居全区第三位,达到9003个,占全区企业法人单位的10.90%,原州区分布多达4360个,而泾源县仅分布544个。中卫市有企业法人单位8627个,占全区企业法人单位的10.44%,位居第四,以沙坡头区数量最多,为4110个;海原县最少,为1327个。石嘴山市曾经是宁夏的工业基地,企业云集,但随着资源枯竭,企业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有企业法人单位8066个,占全区企业法人单位的9.76%,屈居末位。

(一)规上工业企业发展与分布

1978年之前,宁夏经济相对落后,工业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全区各市县发展极不平衡。截至2017年底,全区有规上工业企业1223家,亏损企业325家,营业收入4208.5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067.16亿元,资产总计9495.50亿元,固定资产合计3727.24亿元。从各市县规上工业企业布局情况看,银川市有461家,占全区总数的37.69%,营业收入1965.23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46.70%,银川市已成为宁夏规上工业企业的集中地,特别是灵武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多、营业收入总量大,是银川市最主要的工业基地。石嘴山市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区第二位,其中惠农区和平罗县规上工业企业占比高,但亏损企业数量较多。吴忠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区第二位,营业收入排位第三,特别是利通区和青铜峡市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盐池县、同心县两个山区县规上工业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不论是数量还是营业收入占比均较低,红寺堡工业基础薄弱,仅有1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卫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总产值均排第四位,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较好,但海原县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仅有5家规上工业企业。固原市工业发展整体薄弱,工业发展任重道远,仅有50家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9.95亿元,仅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09%、营业收入总量的1.19%,是宁夏工业企业发展最薄弱的地级市。

2018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有所下降,但资产总计、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营业收入看,中卫市跃居第二位,石嘴山市位列第三,吴忠市位列第四,固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仅为全区总量的1.37%。(见表1-4)

表1-4 2017—2018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与发展

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宁夏统计年鉴2018》《宁夏统计年鉴2019》。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之初,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民营经济微乎其微,占比极小。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逐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成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多种类型。其中,民营经济已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是宁夏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效。2017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152家、私营企业842家,营业收入分别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的36.80%和38.61%。2018年,宁夏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56家、私营工业企业794家,营业收入分别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的37.65%和40.86%。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数量远远超过了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也超过了国有控股企业,但国有控股企业数量虽少,单个企业的营业收入水平却远远高于私营企业。

(二)建筑企业发展与分布

宁夏建筑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已由1980年的48家、37246人,其中国有企业21家、28769人,集体企业27家、8477人,增加到2017年的761家、124732人,从业人员达到了宁夏建筑企业发展的最高峰。其中国有企业34家,从业人员23488人,集体企业10家,从业人员1669人,私营企业587家,从业人员60969人,其他类型企业129家,从业人员38606人。2018年,宁夏建筑企业数量有所增加,达到775家,但从业人员减少为101424人,同比减少幅度达到18.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67家,从业人员28299人,占比已从1980年的43.75%、77.24%下降为8.43%、27.9%;集体建筑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占比从56.25%、22.76%下降到1.29%、1.49;私营建筑企业则从上世纪80年代突破体制限制从无到有,发展到607家,从业人员56520人,分别占78.22%和55.72%,已成为宁夏建筑业发展的主力军。从分布区域看,60%以上的建筑企业集中分布在银川市,其他各市建筑企业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建筑企业数量、总产值及房屋施工面积各市差异巨大。(见表1-5)其中银川市建筑企业数量、总产值、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年末从业人员4个指标均排第一位,均占全区总量的60%以上;吴忠市排第二位;石嘴山市排末位;固原市排第四位;中卫市排第三位。

表1-5 2017—2018年宁夏建筑企业分布与发展

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宁夏统计年鉴2018》《宁夏统计年鉴2019》。

(三)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发展与分布

批发和零售业关乎千家万户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消费。改革开放之前,商贸服务主要由供销合作社和国有商业企业承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商贸经营活动政策的逐步放开,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得到全面发展。截至2018年底,宁夏有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法人单位186家,从业人员11406人,商品销售总额1440.82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3家,从业人员6202人,商品销售总额691.54亿元,分别占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的17.74%、54.37和47.99%;私营企业123家,从业人员3912人,商品销售总额617.98亿元,分别占66.13%、34.30%和42.89%。有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67家,从业人员25875人,商品销售总额306.2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限上零售企业20家,从业人员1022人,商品销售总额19.12亿元,分别占全区限上零售业的7.49%、3.95%和6.24%;私营限上零售企业167家,从业人员11371人,商品销售总额132.22亿元,分别占62.55%、43.95%和43.17%。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各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批发和零售企业分布数量及销售额差异巨大。银川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从业人员及销售额分别占全区总量的63.94%、62.02%,位居第一;中卫市分别占全区总量的13.15%和27.88%,位居第二;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固原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均低于全区总量的5%。(见表1-6)

表1-6 2018年宁夏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分布与发展

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宁夏统计年鉴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

宁夏住宿和餐饮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所有制结构演变为以私营企业为主。截至2018年底,宁夏有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单位67家,从业人员5973人,营业额7.97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法人企业9家,从业人员1082人,营业额1.47亿元,分别占全区限额以上住宿业的13.43%、18.11%和18.44%;私营企业42家,从业人员3053人,营业额3.82亿元,分别占62.69%、51.11%和47.93%。有限额以上餐饮法人企业62家,从业人员4952人,营业额6.89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餐饮企业3家,从业人员257人,营业额0.34亿元,分别占全区限额以上餐饮业的4.84%、5.19%和4.93%;私营餐饮企业45家,从业人员3307人,营业额4.46亿元,分别占72.58%、66.78%和64.73%。从分布区域看,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主要集中分布于银川市,这与首府城市流动人口量大有着密切联系。(见表1-7)随着全域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各市的住宿餐饮业还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表1-7 2018年宁夏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分布与发展

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宁夏统计年鉴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

三、全区工业园区(开发区)发展与分布

工业园区及各类经济开发区是经济创新发展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1992年开始,宁夏各市县积极学习发达地区经验,陆续规划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和各类经济开发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厂,集群发展。截至2003年底,宁夏共建成且经营良好的工业园区和各类经济开发区22个,其中国家级工业园区、开发区8个,地市县级工业园区、开发区14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企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各市县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宁夏工业园区和各类经济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至2016年,共建成各类园区(开发区)33个,其中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23个,市县级4个。其中31个工业园区(开发区)入驻工业企业1737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5户,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71%,实现工业总产值3083.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687.2亿元、利润89.5亿元。盈利企业实现盈利额139.5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盈利企业盈利额的74%、73%、64%和70%。宁东工业园区、银川经济开发区、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高新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63.9亿元,占全区31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的51%。①

从全区33个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发展与分布来看,银川市分布有10个,其中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5个,县级1个;石嘴山市分布有4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2个;吴忠市分布有9个,其中自治区级6个,市级3个;固原市分布有7家,全为自治区级;中卫市分布有3个,全为自治区级。银川市工业园区(开发区)数量多、级别高、规模大;石嘴山市工业园区(开发区)数量较少但级别高、规模大;吴忠市工业园区(开发区)虽级别均为自治区级,但数量多、规模较大;固原市工业园区(开发区)数量较多,但级别均为自治区级,规模普遍偏小;中卫市工业园区(开发区)数量较少,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从区域分布看,按照“一县一园、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全区工业园区(开发区)仍有整合发展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优化全区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定位,促进园区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18年10月制订了《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按照“一县一区,每个开发区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区块”的要求,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自治区开发区为主体,整合相邻、相近的开发区,实现“一个开发区、一套班子、一本规划”的优化目标,并要求于2018年底前整合到位,将全区33个开发区整合优化为22个(见表1-8)。优化整合后,国家级工业园区分布格局未变,仍然是银川市4个、石嘴山市2个,但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中卫市仍保持原有的3个外,其他各市均有减少。从整合后工业园区的数量来看,除银川市数量多、级别高外,其他各市除个别县(区)保留2个工业园区外,大多数县(区)都实现了“一县一区”整合的目标,为各县(区)产业聚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1-8 2018年宁夏工业园区优化整合分布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宁夏统计年鉴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第112~125页。

②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宁夏统计年鉴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第165页。

①贾红邦,徐秀梅主编:《2016—2017宁夏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银川:阳光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