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货币与货金业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中国古代金属货币

中国古代铸钱技术略论

朱安祥

中国是世界上铸造钱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传统铸钱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平板范竖式浇铸阶段、叠铸阶段和母钱翻砂铸造阶段。本文即以此三个阶段之递进演变为线索来展开叙述。

一、早期时代:平板范竖式浇铸

平板范竖式浇铸是我国古代早期铸钱的基本形式,它是从简单、小型青铜器件的铸造工艺中继承过来的,有单面(型)范和双面(型)范,在春秋中后期之后的数百年内,广泛用于铸钱业。众所周知,春秋是我国金属铸钱的肇始,所铸钱币后世叫“空首布”,所用范皆为泥质经高温烧制硬化,或称“陶范”。由于空首布体形较大,都是一范一型一浇铸,用过的范大都是破损的。从山西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空首布范(图2)来看:范体呈灰褐色,圆角长方体,背底略小,中央高,两侧低,但比较平整;侧面一周有宽1 cm的凹槽,一侧有两竖道合范符,分型面及范腔有一层灰黑色涂料。从范的构造来看,系一范一钱的块范,头部竖式浇铸。

铸钱工艺发展到战国呈现一种大发展的局面,这一时期所铸钱币种类繁多,并且随地域的不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铸范除了大量使用泥范外,还发展了石范和金属范。其实,石范是古代最早使用的铸范,早在青铜时代伊始,石范已用于简单型青铜器件的浇铸。此外,另一个方面的显著变化是从春秋时的单型腔发展到了多型腔,但浇铸工艺与春秋时期是一脉相承的。秦统一后开始推行半两钱。尽管构造上似有所进步,但是铸钱工艺承接了战国工艺。需要注意的是,石范与泥范不同,石范是硬型范,只适合于单合范和双合范的铸造,也就是说,只能铸造工具、农具、兵器等简单型小器物,这决定了石范不可能像泥范那样被普遍地运用,也不可能像泥范那样得到快速而系统的发展。事实上,石范使用最多、发展最快的还是汉代。

图1 早期空首布

图2 山西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空首布范

西汉铸钱仍沿用平板范竖式浇铸,范的制作非常精致,不仅造型美观、布局合理,两边还开设了排气道,技术水准之高,就传统的块范竖式浇铸而言,堪称登峰造极。此外,西汉所用范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石范频繁使用。在汉半两时期,石范频繁使用,且普遍形体大、范腔多,钱模数动辄五六十枚以上。石范和铜范较之于陶范,优点是较为坚固耐用,一块范可以多次使用,这样不仅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这些变化是西汉范铸技术发展提高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长期铸钱实践中寻求进步的方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二是阴文铜范大量出现。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国古代铜范的使用较晚,要晚西方1000多年。西汉前期的80年间主要是石范铸钱,铜范没有显著的发展。但是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至汉武帝时期,对铸币的质量和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逐渐废弃石范铸钱,普遍采用铜范铸钱。半两钱时期,阴文铜范已有较多出土,从制作水平来看,有的较精美,有的较粗糙,大概是既有官铸也有私铸。范块渐趋增大,钱模数(或者说范腔)已达12枚和14枚。到五铢钱时期,石范已很少发现,绝大多数铸范是铜范(叠铸除外)。阴文铜范的使用更加普遍。例如,陕西澄城县坡头村一次就出土阴文五株铜范41块。

图3 西汉半两钱石范

之所以出现铸币大发展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汉代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经历了大动乱,汉初社会凋敝,物质财富极其匮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一方面降低对铸币标准的要求,推行“即山铸钱”和“听民放铸”的货币政策,使民间铸币合法化;另一方面不断进行货币大小和形制的变革。

二、发展时期:叠铸

叠铸即层叠铸造,它是中国传统铸造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省力省工省时,大大提高了铸造生产的效率,在传统冶铸业中发挥过革命性的作用。关于它产生的时间,应起自西汉的榆荚半两。汉初,社会贫困,物质财富极其匮乏,朝廷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推行“听民放铸”的货币政策,即民间铸钱合法化。民间铸钱为寻求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高的效率,发明了叠铸工艺。

最初的叠铸范是圆盘形的,浇注口开在圆盘中心,围绕中心辐射出一圈、二圈、三圈钱币(图4)。这种工艺是民间发明、民间使用,因此显得简单而粗糙。它没有桦卯定位结构,也没有对应的背范。事实上,它属于单面范浇铸,上面一块范的底即成了下面一块范的背,浇铸出的钱币是平背的。也正是由于榆荚半两平背而薄小的特点,才能采用这种简单的、不需用定位桦卯构造的层叠铸造。有人因此类范没有桦卯定位构造而否认其为层叠铸造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平背钱本身就没有对应的背范。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类工艺简单而原始的特性,使得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停留在民间而不为官方所用。

图4叠铸模型图

图5 破损叠铸范

叠铸工艺到王莽时期为官方接受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出土材料来看,叠铸工艺在王莽时期曾经历了一个探讨发展的过程,因为早期的大泉五十与契刀五百合范还颇具榆荚半两圆盘范的特征:简单地分面范、背范(面背不同范),既不是左右或上下对称扣合式,也没有桦卯结构;而后来的纯大泉五十叠铸范、布货类叠铸范及货布、货泉等的叠铸范皆无一例外是左右或上下对称扣合式(面背同范),并都有表征上下严格扣合的桦卯结构。王莽叠铸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对称性原理,也就是说,只需一块范母就可翻制无数完全相同的子范,然后两两相对叠合,形成规模型铸造。钱模枚数视范块和钱币的大小而定,通常大泉五十、货泉等方孔钱有四模范、六模范和八模范,而货布、大布黄千等多为两模范和四模范。

纵观王莽时期,虽然叠铸工艺已经兴起,且叠铸范母设计制作已非常精美,但就范的出土量而言,还是平板竖浇范为多。比较而言,前期以平板竖浇范为多,后期用叠铸法居多。大概在天凤元年(14年)王莽进行第四次改制后,铸钱基本上完全采用了叠铸工艺,因为迄今为止,出土的货布、货泉范皆为叠铸范。

汉初,这种由民间发明的新工艺并没有很快流传开来,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新工艺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石范铸钱和铜范铸钱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无论是从技术发展,还是从社会的实际情况考量,它们都会在铸钱史上发挥其应有的技术潜力,完成其应尽的历史作用。当然,叠铸作为一种新工艺,本身也需要完成其必需的技术积累过程。到了王莽之后,叠铸成为正统的官炉铸钱的主要手段,一直使用到南北朝。

三、繁荣时期:母钱翻砂法铸钱

关于母钱法(或称母钱翻砂法)铸钱究竟起自何时,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看法,但隋唐以后已绝少有钱范出土是事实。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母钱法诞生的时间不应早于南朝,而隋之后进入母钱法时代也当是可信的。文献中关于母钱法的记录最早见于宋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载:“……翻铸御笔大观通宝小平钱,字精细,系背赤仄。”《宋史·食货志》(第一百三十三)载:“大观元年,京复相,遂降钱式及锡母于铸钱之路,铸钱院专用鼓铸。”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描写蕲春铁钱监时载:“其用工之序有三:曰‘沙漠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作’。”文中的“翻铸”“母钱”“沙模”无疑都是母钱翻砂铸钱工艺的专用术语,只是记载得过于简略,难窥其全貌。

将叠铸和翻砂两种工艺解剖开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母钱翻砂法实质上是从叠铸工艺引申出来的。至于对母钱法的工艺过程的最早记录首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虽然还不够具体,但已经把母钱翻砂铸钱的大致工艺过程勾画了出来。在其《冶铸》篇中专辟“铸钱”一章,其对铸钱工艺描述如下:“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一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镕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

母钱翻砂法铸钱的优点是用母钱替代了母范,省去了制母范的工序;用砂型替代子泥范,省去了大量子范的翻制,且砂型可以重复使用,这样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铸钱生产的效率。这是传统铸造技术发展、提高的结果,也是铸钱业进步的表现。客观地说,到唐宋时期,也只有采用母钱翻砂法工艺才能满足庞大的货币铸造量需要。然而,母钱翻砂法仍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一,很难使铸币在成色和重量方面保持准确、一致;其二,只能铸以简单的文字和图案;其三,铸后的加工处理较繁琐。因此,到了近代,当社会对铸币有了更高的要求后,人们便自然选择了西方的铸钱方式——机器打压制造,这也是铸钱行业跟随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