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农场里孕育出的“王牌景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以其金沙依碧水,飞鸟绕翠苇,游鱼戏荷花,远山映晚霞的独特景观,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
你知道吗?这颗镶嵌在银川平原的耀眼明珠,它的形成浸透着前进农场军垦战士的心血与汗水。没有前进农场的开发建设与农场人的精心呵护,就没有沙湖现在的风光。是前进农场孕育了沙湖旅游区。
荒凉的西大滩有了人烟
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一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农一师),全面转入农业建设。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宁夏解放前夕,在中卫和平起义的国民党81军奉命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二军。
为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和改造,1950年,从十九兵团调入政治干部400多名、陕北独立一师二团1200多名官兵,吸收了宁夏地方保安部队一批新兵,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一师。师长马惇信、政委张建钢、副师长兼参谋长王世杰。
接到命令的农一师三个团,5804名官兵,从中卫县城出发,向平罗县西大滩进军。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徒步行军,于1952年5月、7月陆续进驻到了西大滩。
西大滩位于平罗县西边,是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带的洪漫区。在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0公里,总面积48万亩的区域内,基本上没有村庄和树木。只有茫茫盐碱滩和长着芨芨草的荒漠,时而有野兔、狐狸、黄羊出没。
唯一能看到是在戈壁滩中正南方向,有一处连绵起伏的沙漠,此片沙漠既不靠山,也不临水,一直延伸到贺兰县境内的洪广营北部地段,当地老乡称为“沙窝”。
1952年8月,西北农林部组织西北农学院60余名师生,到西大滩进行勘测规划,拟订了建场任务书,经批准定名为“农建一师国营平罗机耕农场”,三个团分别建三个分场。规划占地面积32.95万亩。
部队刚到西大滩没地方住,以班为单位搭起帐篷,铺些柴草睡地上。后来就挖“地窝子”住。在草棚子下,用土坯垒个灶台,支口大锅就是灶房。
为了在戈壁荒滩上早日产岀粮食,首先要解决灌水问题。1952年,部队用了4个月时间,挖了一条16公里长的“八一”渠和9条斗渠,开荒平田12246亩。
1953年春,又开始挖东一干渠。这条渠全长超过20公里。
八一渠和东一干渠沿线挖方少、垫方多。当时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只有少量的手推车,大量的土方要靠官兵用大背篼背土筑渠。中午不休息,在工地吃饭,一天要干10个小时,5000名官兵苦干了半年,终于使这个工程浩大的干渠建成通水。
1953年1月14日,奉西北农林部通知,将农建一师国营平罗机耕农场更名为“农建一师国营前进机耕农场”。
1955年10月24日,甘肃省(当时宁夏归甘肃省管)贯彻农业部通知,农一师正式转业,取消军队建制。
农建一师国营前进农场一、二、三分场改为“国营前进一场”“国营前进二场”“国营前进三场”。
当官兵听到转业的消息后,一时难以接受,不少干部战士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依依不舍地摘下帽徽和胸章收藏起来。
取消部队番号时,农一师有干部923人,战士4370人。除了三个农场留下的2471人外。其余2822人中,调甘肃省农场和水利部门1388人,调地方市、县814人,复员回乡620人。
沙湖水鸟翔集
宁夏农垦其他国营农场创建时,农一师和前进农场曾陆续调出很多官兵和骨干。
从农一师进驻西大滩至1955年10月撤销部队建制的三年多,共开垦荒地45163亩,修筑了二条干渠,开挖支、斗沟渠21条,以及大量的农渠、农沟,动土1300多万立方米。
如果把这些土筑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以从西大滩到北京摆五个来回。
这些成绩是农一师广大官兵用血与汗换来的,他们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模范。
其中,受到省部级表彰奖励的典型代表有戴新发、崔光福、田玉昌、马占奎、王建功、尤金安、杨佐山、何旦旦、阎守贵、邵树森、李成堂、张成义、杨成汉、郭占虎、肖银祯、刘才等。
外国专家的预言被打破了
西大滩土壤类型复杂,大多是白僵盐碱地。曾被一些土壤学家称为“盐碱土的天然标本库”。
1955年,苏联土壤专家巴宁·尼古拉耶夫,农业专家叶赫考察西大滩后预言:“这里想打出粮食,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实现的”。
就在这年,由甘肃省农林厅、西北农科院等6个单位14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盐碱土壤改良工作组进驻前进农场,共进行27项试验,写出26篇试验报告。
求真务实的军垦人,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采取“挖沟排水”“缩小地条地块”“种稻洗盐”“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等办法,硬是在种植禁区,开垦岀了几万亩农田。并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由20世纪50年代亩产不足50公斤,提升到了60年代的200公斤,70年代的400公斤。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打破了苏联专家的预言。
沙湖的前身“元宝湖”出现了
1955年9月,第二农场渠建成通水,该渠从前进一场西边地界通过。这样前进一、二、三农场,东有八一渠,中有东一干渠,西有二农场渠,完全满足农场灌溉用水。
由于大面积垦荒种植,地下水位上升,加上农田农沟排水,昔日干涸荒凉的西大滩出现了不少水塘和沼泽。
最为明显的就是位于沙漠北边的那块碟形洼地,逐渐形成了两三千亩的浅水沼泽,长满了芦草和蒲草,水中还有小鱼小虾。
据老军工讲,部队刚进西大滩时,这块洼地无水,只有白花花的盐碱。
还有一条从汝淇沟口通往四十里店的便道,从洼地中间和沙漠东边通过。
1958年,贺兰山发生特大山洪,洪水漫过镇朔湖,冲毁农场部分农田和沟渠,直泄碟形洼地。待洪水退去,洼地成了万亩大湖,最深处达4米。湖面形似金元宝,故称“元宝湖”。
20世纪60年代,湖中浅水处芦苇、蒲草茂盛,招来很多鸟儿在此栖息并筑巢孵卵。
为发展多种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前进农场决定成立渔业队。渔业队在管护好湖区资源的前提下,捕捞鱼虾,供应农场职工。
渔场成立后的几年里,还多次从南方长江水产所、宁夏水产所引进大量的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鲳鱼等鱼苗放养。
由于渔场职工的精心管护,湖中生长岀成片的芦苇。在那个年代,北方家家睡土炕要铺用芦苇编的炕席,盖新房屋顶要铺苇席和苇筢子,芦苇还是上等的造纸原料,芦苇嫩叶又是草鱼喜欢的饵料。于是农场组织职工到永宁县鹤泉湖等地采挖芦根,初春时节拋种在湖中有淤泥的浅水区。后来芦苇成了渔场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1958年,穿越前进农场的包兰铁路通车,并在农场境内设了西大滩火车站。
1959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决定将国营前进一、二、三场合并为“国营前进农场”,下设一、二、三分场。场部就在西大滩火车站南1.5公里的地方。场部西南方向约2公里处就是万亩鱼湖和紧靠鱼湖的大沙丘。
1959和1960年,有两批1000多名浙江支宁青年来到了前进农场。当时正逢困难时期,粮不够吃,人没处住。
农场动员老军工匀口粮,腾房子,克服困难,全力保障支宁青年的吃饭和住房。有部分支宁青年因无法忍受寒冷和饥饿,返回原籍。
坚持留下来的支宁青年,在农场的关照下,克服了很多困难,和老军工一起战天斗地,建设农场,大都成为农场各行业的骨干。
把青春献给西大滩
1965年11月3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成立宁夏农业建设十三师。将农垦局下属的平吉堡、暖泉、前进、黄羊滩、南梁农场划归农建十三师,整编为5个团。前进农场为农建十三师三团。
1970年3月1日,农建十三师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五师),师部代号“兰字950部队”。200多名现役军人担任师、团领导以及重点连队的负责人。前进农场由十三师三团改为“农五师三十四团”,代号“兰字953部队”。
在此期间,团场分别接收了原南京军区、青海省总队近百名复转官兵。还有从黑龙江北大荒和新疆兵团调来的管理干部。
这批复转官兵,始终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传统。在建设军垦、农垦的各个时期,表现出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
1965 —1966年,1000多名天津知识青年,80多名北京知识青年, 100多名银川知识青年,分批来到十三师三团,被分配到十多个连队。
这些知识青年,不但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农场的文化和生活观念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他们中有很多人走上了教师、医护、财会、技术、管理的工作岗位,而且都干得很岀色。尤其是担任教师的知青们,将文化知识传授给老军工后代的同时,也用城市人的理念,开化引导学生奋发学习,有所作为。为后来农场和沙湖的建设,培养了一批才俊青年。
自20世纪50年代到1966年,一批批从祖国四面八方毕业的大中专学生,纷纷来到前进农场,投入到开发戈壁,改造盐碱地,建设农场,教书育人的各个行业,为农场的科研生产和技术推广作岀了巨大贡献。
他们中的优秀代表有戈敢、李桂芳、刘岳杰、徐汝莹(女)、张明华(女)、王振清、黄育民、张志杰、祖步清、邓剑光、蒋长敏、张来发、贲万仓、何忠礼、郑鉴、郑克勤等。
1974年6月24日,撤销农建五师。其所属单位移交宁夏农垦管理局。农五师三十四团恢复为国营前进农场,1978年12月,天津、北京知识青年按国家政策返城,留下来的不到30人。
十多年间,这批风华正茂的知青,将美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边疆,献给了西大滩的前进农场。
这里诞生了宁夏首个国家5A级景区
1989年8月4日,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白立忱,在农垦局长柳登旺的陪同下,到前进农场鱼湖视察。
当他们乘坐的机动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穿行时,一丛丛青翠挺拔的芦苇迎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惊起了在芦苇中栖息的鸟儿,行进的船只后边,时而有鱼儿追逐浪花跃出水面。机动船穿过芦苇丛,到达清澈宽阔的湖中心处,看到紧紧依偎在湖边的沙丘,在太阳的照耀下泛着金光。
当他们上岸踏上柔沙似绸的沙丘时,向北看湖面似镜,苇丛若画 ;向南望沙海茫茫,一派大漠风光。
这种沙抱碧湖,湖润金沙的绝美景色真是难得一见。
白立忱感慨地说:“谁说宁夏旅游资源缺乏?是我们缺少发现。”当即表态,支持农垦局和前进农场将鱼湖变为旅游区,为宁夏人民开辟一处新的旅游景点,并将鱼湖定名为“沙湖”。
随后,前进农场将前进渔场改名为“沙湖旅游管理所”。组织规划航道,修建码头,购买游船,修通到景区公路,选拔培训人员。
1990年5月1日,沙湖旅游区正式开业接待游客。由于旅游资源独特,风景优美,加之媒体宣传,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应接不暇,第一年就接待游客15万人次。
1991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沙湖,并亲笔题写“沙湖”。
1992年7月,农垦局决定将沙湖旅游管理所更名为“宁夏沙湖旅游公司”,仍隶属前进农场领导。
农场党委派农场党委副书记葛亚洲担任沙湖旅游公司党支部书记,渔场场长韦星柳担任经理。
随着沙湖旅游区基础建设、游乐设施的逐步完善,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快就成为西北地区的旅游热点。吸引了宁夏及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的大批游客,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
1995年,沙湖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级旅游景区。
(供稿:刘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