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永不缺失的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关于德育,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有追求完美的心理情结的,总是希望每一个炎黄子孙在历史的传承中,都能坚守“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准则,做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因此,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页,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才能出众者自有传记史籍为之宣扬,而德行出众者则不仅在史书上熠熠生辉,而且在民间里也口口相传,例如“王祥卧冰”和“黄香温席”的典故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对于品德和才智的侧重是有很大的区分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道: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特别是“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我国历代德育最需谨记的标准。

在新时期,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不但是教育的大命题,更是德育教育的大命题。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道德,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这样的“三品”,注定是要被社会规则所抛弃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培养的就不能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非一句空话、大话、套话就能够做到,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家庭的熏陶,社会的潜移默化,更需要我们严于律己、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试卷会渐渐发黄,我们的成绩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得,但我们的道德——这种特别而美好的东西,却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熏陶和培养才能拥有。正是为了让师生拥有这种特别而美好的道德品质,我们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了这一套具有实际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希望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的品德教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本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四大部分:德育与现状;德育与学校管理;德育与学科教育;德育与班级管理。第一部分,编者解释了德育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并指出了本书要着力解决的几点德育问题。第二部分,编者详尽地列出了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使老师们知晓自己在校的行为准则,如何给同学们树立榜样。第三部分,编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德育教育如何与学科教学联系在一起,并根据每一学科的学科特点详细地梳理知识与德育的融合问题,并在后面附带了一部分教学案例或者教学片段,使人更易理解这一主旨。第四部分,编者在自己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班会、班级文化、班级活动等诸多方式介绍了德育是如何深入到班级集体中的,在每节的讲解过程中都附带了班级德育所需要的活动方案、调查表以及反思感悟,纵使本书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

教材易成,但道德养成却难以一蹴而就。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这本教材置于案头,时时温习,以求裨益于自身美德的形成。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数的人才,更是有道德的高素质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