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浒传》——落草传
【Ⅰ 奇文水浒 安能不读】
毛泽东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1]那么,《水浒》(《水浒》同《水浒传》,为方便行文,二者均有用)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水浒”二字,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呢?
要解开这个谜团,可能还要到中国的另一部伟大作品中去寻找,这部作品就是《诗经》。“水浒”这个词,最早就出现在《诗经》中。
非常有趣的是,《水浒》一百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史进。关于史进这个名字,包括金圣叹在内的诸多评论家都试图揭示其含义。我想,“史进”就是“诗经”的谐音,暗示读者该到《诗经》中去寻找“水浒”的真正含义。
那么,“水浒”这个词出现在《诗经》的什么地方,又有着什么含义呢?《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意思是,古公亶父大清早骑着马,沿着西方的水滨,一直来到岐山下。他带着妻子姜氏,来寻找安居的地方。这几句诗不仅清晰地出现了“水浒”这个词,而且还暗含着另一个重要的词——梁山。
孟子对此历史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过去太王住在邠地,狄人常来侵犯。太王用兽皮和丝绸来侍奉他们,但是不能免受侵犯;太王只好又用好狗、名马来侍奉他们,但也不能免受侵犯;于是,太王又用珠宝、玉石来侍奉他们,但还是不能免受侵犯。于是,太王召集邠地的长老,告诉他们:“狄人所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君子不会让那些原本养活人的东西成为祸害人的东西。你们何必担忧没有君主呢?我不能连累你们,我将要离开这儿。”他离开了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脚下建筑城邑定居下来。邠地的人说:“这是一位仁人呀,不可以失去他。”于是,追随他的人成群结队像赶集一样。
我国古代研究《诗经》的著作《毛诗故训传》所记,与《孟子》一书的记载相差无几。我们注意到,这里提到了“梁山”。在中国,叫“梁山”的山,至少有六座,其中就有孟子提到的陕西乾县的梁山和《水浒》中提到的山东梁山。虽然这两个地方的梁山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并不妨碍作者借周太王被逼迁徙来提醒读者,“水浒”这个名称隐含的意思,就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人的安身之所。可以说,水浒,就是野草水洼之地,就是落草者的渊薮。
史进在大闹史家村后,避难少华山山寨,朱武劝他在山寨中落草,他说:“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提。”什么叫“落草”呢?为什么梁山好汉中,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愿意“落草”呢?清代程穆衡《水浒传注略·第二卷》:“落草,取弃掷之意。”落草就是落到野草上去了,有明珠暗投的意思。人们常说,落草为寇;又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落草是失败者的下场,是失败者的去处。难怪《水浒》好汉中,一开始不愿意落草的,都是一些有地位有财力的人,像史进这样的地方财主,又涉世未深,对这个世界、世道还抱着淳朴的信任的年轻人,都不愿意落草。而李逵、时迁等出身低贱者,却绝无此担忧,因为他们本来就已经落在野草上了。
《诗经·小雅·北山》又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说,天下的土地,都是王的土地;天下的人,也是王的人。但是,这个天下的范围,也就到“率土之滨”,就是到土地消失、大水苍茫之处为止;水的那一边,就是被王抛弃的了,是不受王的恩惠保护的地方。所以,金圣叹认为:水浒,就是水的那一边。他解释说:“若夫耐庵所云水浒也者,王土之滨则有水,又在水外则曰浒,远之也。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也。”
金圣叹此话的意思是,宋江之流,罪大恶极,为天下人共弃,所以,不能让他们住在王土,不能让他们住在我们身边,只能把他们抛弃到水浒边荒之处。
如果我们抛开金圣叹的主观倾向,单就这段文字来说,他的说法确有合理之处:天下之大,往往还真没有英雄们的安身立命之处。《水浒》英雄中,从史进到鲁达,到林冲,到杨志,到武松,人人都在寻找安身立命之所。但他们每个人最终都是一败涂地,不得不落草为寇。这难道不是王土之内,无立足之地吗?所以,他们都到这个边远荒芜之地来,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尊严与体面。这里固然不受王的恩惠与保护,但也不受王的约束和迫害。
这又要提到《诗经》中的一首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梁山,水浒,岂不就是落草人的乐土?汉语有一个词,叫“王道乐土”,其实,乐土往往不在王道所在的地方,恰恰在那王道不及的遥远的水浒。
因此,《水浒传》可以说是“落草传”。
注释
[1]注:陈晋著:《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