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马克思《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费40年心血而未能最终完成的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他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科学原理。《资本论》史论结合、博大精深、篇幅巨大,它的理论部分即一、二、三卷约180多万字,加上其学说史部分即第四卷,共有近300万字。是认识当代世界经济社会运动规律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体系结构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从《资本论》的整体内容看,第一,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并且“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它是决定资本主义全部生产关系(广义)性质的内在基础。第二,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指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第三,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广义的生产关系,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作为自己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理论的。因此《资本论》的研究,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展开的。

(二)《资本论》的研究目的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和它的对象是分不开的。马克思在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里所说的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趋势。因此,《资本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当然也是指导《资本论》研究的总的方法论。

第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还表现在对科学抽象方法的运用。完整的科学抽象方法包括两层含义,即一方面从具体到抽象,另一方面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第三,《资本论》的特殊叙述方法,即逻辑的方法。是指把通过上述研究方法获得的研究结果,用一定的文字逻辑表达出来的方法。

(四)《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资本论》全书共四卷,分为理论部分和史论部分,其中一、二、三卷为理论部分,第四卷为史论部分。第一卷名曰《资本的生产过程》,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一般本质。第二卷名曰《资本的流通过程》,从广义的角度,即生产和交换的统一分析资本流通过程,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流通中的表现。第三卷名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析了作为生产、流通、分配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又进一步重点揭示了接近社会表面的分配领域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至于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一、二、三卷都做了有关的分析。第四卷名曰《剩余价值理论》,是对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历史分析。

单就《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即一、二、三卷来看,其体系结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一个中心一大主题三个过程三条红线十一大理论。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剩余价值。

所谓“一大主题”,就是解剖资本主义制度。

所谓“三个过程”,是指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分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所谓“三条红线”,是指把《资本论》全部内容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三条理论线条,即:第一条红线是价值规律;第二条红线是剩余价值规律;第三条红线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所谓“十一大理论”,即(1)劳动价值理论;(2)剩余价值生产理论:(3)资本积累理论;(4)资本循环理论;(5)资本周转理论;(6)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7)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8)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9)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10)地租理论;(11)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理论。

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第一卷研究的对象,就是这一卷的标题“资本的生产过程”。从第一卷与第二卷及第三卷的联系,第一卷自身的实际内容和分析方法来看,显然是指狭义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共包括七篇25章。从理论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六篇,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三部分是第七篇,从逻辑内容上阐述了资本积累理论。通过三大理论论述,理论地再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劳动价值理论为导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为本论,是第一卷的中心,资本积累理论则是结论。

(二)劳动价值理论

这一理论概括地反映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1至3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是分析商品的价值,货币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主要内容表现为:

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这一要点是在第一章第一节阐述的,主要有四个问题: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个定义包含着两重规定性:第一,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只有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价值物才是商品。因此,商品是一个二重物,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特征。马克思是从现象到本质即从交换价值的分析入手引出它背后隐藏着的价值的。首先,马克思指明了交换价值的概念,指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其次,马克思采取两次抽象的方法,先抽象掉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再抽象掉生产商品的不同的具体劳动形式,指出两个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按一定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背后肯定有一个相同的第三者,具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因而“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这种抽象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2.价值的实体是人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二因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因此,马克思的分析就从商品进入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即第一章第2节)。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所谓具体劳动,是指在不同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如农民生产粮食的劳动,工人生产钢铁的劳动等等。

(2)所谓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其共同内容就是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特殊社会关系。

上述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分割的两个劳动过程,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

(3)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体。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它们的矛盾性表现在:从质上来说,具体劳动必须转化为抽象劳动才能使商品互相比较和交换,即商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而这转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这是由于:第一,只有正确区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才能正确揭示价值的内涵和本质,从根本上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第二,只有区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才能科学地剖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分清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建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只有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社会再生产、利润率平均化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从而构建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3.价值的本质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为什么具有二重性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马克思从分析劳动进入到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生产条件(第一章第4节)。

马克思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二是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产品。上述两个条件,必然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的其他矛盾如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等产生和存在的总根源,它决定和制约着简单商品经济的其他一概矛盾。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小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是“发财致富”还是“破产倒闭”的不同结果和命运,正是在简单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马克思指出:“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的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这个“特有的社会性质”就是指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或私人劳动要具有社会性。私人劳动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表现为社会的有用性,由此决定了要进行具体劳动,生产出对社会有用的使用价值来;另一方面,要表现为社会的等同性,由此决定了必须进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以价值的等同性进行商品交换。可见,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必然要体现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上,最终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只要商品经济存在,这一矛盾就必然存在,人与人的关系必然要通过物与物的关系来实现,这是不依商品生产者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在交换者看来,他们本身的社会运动具有物的运动形式。不是他们控制这一运动,而是他们受这一运动控制”。这就是产生商品拜物教的根源所在。因此,商品拜物教的实质在于,商品生产者把商品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即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看成了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从而像崇拜上帝神灵那样崇拜商品。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拜物教发展为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当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后,商品拜物教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拜物教。特别是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完成了”。

4.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马克思在第一章第一节后半部分对价值的量进行了分析,指出:

(1)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决定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进行计量的。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4)由此可见,决定劳动力生产力的因素是很多的,有人力和物力的,有社会和自然的,有微观和宏观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的发展及其运用水平。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以科技为关键的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生产力与同一社会必要劳动量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第二,劳动生产力与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创造的价值总量没有关系。

第三,劳动生产力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既然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情况下,会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而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其结果必然导致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降低。

5.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的,其最成熟的形态是货币

在第一章第3节、第二章、第三章,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和流通规律。指出:

(1)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说“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2)关于货币的本质,主要应理解以下几点:第一,货币是同商品经济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它也要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因而货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第二,货币本身仍然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由于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使其成为一种特殊商品,并因其质上的无限性与量上的有限性的矛盾,使货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形成了货币拜物教。第三,货币的产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并没有消除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只是使商品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并且由于货币为媒介的流通使原来物物交换中的同一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独立为卖、买两个过程,从而加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第四,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货币反映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3)货币的职能。根据马克思分析,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第一,所谓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量的标准。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价格偏离价值则形成了一种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而且,价格形式还“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

第二,所谓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的第一阶段是出卖商品,即W—G。在这个阶段,“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第三,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成为独立的价值形式或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时,货币就起着贮藏手段的职能。这时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贵金属货币。并且“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

第四,所谓支付手段,就是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税金、租金、工资等而发生的单向支出行为。

第五,所谓世界货币,就是货币越出一国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货币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必须是贵金属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量的规律。马克思指出,一定时期流通中必要的货币量(贵金属货币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一定时期商品价格总额;二是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一定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以上公式就是金属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在发行纸币的情况下,纸币流通量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量规律为基础的,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超过了流通中必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发生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甚至产生信用危机”。

6.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这个要点是对以上五个要点的概括和总结,是从商品经济的总体上和规律性上提出的。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价值规律,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按价值量大小等价交换的规律。它既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价值规律性的作用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在市场中表现出来。

价值规律的本质要求是等价交换。但这并不等于在每一个个别交换中都必须价格与价值相等。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违反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一是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益;二是激励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择优汰劣,促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化。正是在简单商品经济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联系实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1)关于商品经济生产条件和原因的探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马克思指出:“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二是私有制的存在。“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

(2)关于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的探讨。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马克思深刻分析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特征:第一是分工性;第二是独立自主性;第三是竞争性;第四是交换性;第五是开放性;第六是系统性。

(3)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的现实意义。首先,商品二因素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把二因素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做到物美,在价值上加强核算、改进管理、降低成本,做到价廉,只要物美价廉,适销对路,才能实现效益。其次,劳动二重性要求企业在具体生产经营中把二重性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具体劳动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的商品;另一方面在抽象劳动上优化劳动配置,降低劳动耗费,从而提高竞争力,开拓占领市场,实现效益。

(4)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成?第一,可以深刻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第二,可以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第三,可以揭示商品拜物教的根源。第四,说明了价值与交换价值都是历史范畴。

(5)马克思如何和为何要揭示商品拜物教的秘密?首先,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形式及其本质。其次,指出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最后,还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也不可能揭示商品拜物教的秘密。马克思之所以揭示商品拜物教有两个原因:一是为揭示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地租拜物教等奠定理论基础。二是这一理论本身也是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这一理论是在第二至六篇论述的,是第一卷的本论和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1)资本的总公式。资本流通的公式是:G—W—G′,它和商品流通的公式W—G—W有本质区别,不仅有形式上的区别,而且有内容上的区别。

(2)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G—W—G′,从形式上看,显然存在着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通过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的矛盾表现出来的。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其次,剩余价值也不能离开流通产生。那么,剩余价值究竟怎样产生?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究竟怎样解决的呢?马克思指出:“它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提出这个条件,实际上是为解决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问题(即找到具有一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力商品)指明了方向。

(3)劳动力的买和卖。首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其次,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他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可见,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在双重意义上是“自由的”。最后,劳动力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来讲,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力所有者家属、子女即劳动者的接替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的教育或训练费用。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它的使用,不仅生产出商品,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能创造出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这里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第三篇的内容中。这是在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研究做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考察。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货币所有者从市场上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社会生产关系。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不同的形式。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参加产品的生产,消耗自己的使用价值,转移自己的价值,而自身的价值量不发生变化。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资本中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价值不是被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而且还要生产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

(4)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的比率称为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其公式为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100%。

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这一问题是在第四、五篇集中论述的。

(1)马克思把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把用绝对延长工作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马克思把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作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及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每个个别资本之间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展开激烈竞争的结果。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的阶段。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经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其区别在于:第一,生产的手段不同;第二,资本和工人的关系不同;第三,历史地位不同。其联系则为:第一,都以资本主义剥削为前提;第二,两种方法密切结合。

4.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工资是在第六篇中论述的,主要分析资本主义工资及其具体形式,说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转化形式,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隐蔽性。

(1)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格”。首先,劳动不是商品,它本身没有价值。其次,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最后,如果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2)工资被歪曲地表现为劳动价格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交换关系很容易被看成是劳动的买卖关系,第二,从工人方面看,其工资往往与他付出的劳动状况相联系。第三,从资本家方面看,为掩盖其剥削关系,必然本能地把工资与劳动相联系。第四,从工资的变化和支付情况看,也容易使人把工资与劳动相联系。

(3)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4)工资的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5.联系实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1)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第一,这一理论指导我们从社会制度上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的社会性质,深刻认识现代社会的走向。第二,启发我们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加深和拓宽研究。第三,指导我们加深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

(2)研究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现实意义。第一,启发我们认识剩余价值规律。第二,启发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第三,启发我们认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第四,必须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第五,必须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第六,有效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第七,重视并加强经济管理,强化经济立法和执法。

(四)资本积累理论

这一理论是在第一卷第七篇论述的,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提示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主要内容有:

1.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

在本篇第21章,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特殊性质之前,先分析了人类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

(1)再生产的含义,是指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

(2)再生产的条件。生产的条件就是再生产的条件。生产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再生产也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3)再生产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二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4)再生产的两种形式,一般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本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所谓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那么再生产就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

这个要点是在第22章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论述的。主要有:

(1)资本积累及其条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积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剩余产品中包含有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二是要有追加的劳动力及其所需的生活资料。

(2)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增大其资本量,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4)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历史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的要求。资本积累具有双重作用。

(5)资本积累率和积累量。剩余价值用于积累的比率称为积累率。影响积累量的因素主要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6)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总量扩大的两种基本形式。

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这个要点是在第23章论述的。主要分析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对工人命运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1)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2)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积累对工资有影响。

(3)在资本积累进程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和无产阶级贫困化。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推动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而资本的迅速增长,又促进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做了一个概括,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后改为正比,编者注)。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这个要点是在第25章论述的。中心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趋势。主要有:

(1)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剥削被剥削”。随着资本的积累、积聚和集中,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私有权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里,以致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

上述两个方面,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必然构成对抗性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个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6.联系实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1)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认识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第二,研究探索实现积累的经济体制。第三,研究探索影响积累量大小的因素。第四,研究探索资本积聚和集中。

(2)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历史趋势的原理,正确分析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本质没有变。第二,资本集中和垄断的趋势没有变。第三,相对过剩人口依然存在。第四,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没有变,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实经济中还不能一时没落,仍有其生命力。

三、《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里的流通过程不是单纯的流通过程,而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

经恩格斯对草稿做了整理编辑并调整了结构以后,全书共三篇21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资本循环与周转的理论;二是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资本的运动来阐明剩余价值实现的过程和条件,但这里同时包含着对社会再生产均衡实现问题所做的一般研究。

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和第二篇“资本周转”所考察的都是个别的产业资本的运动,这两篇构成的理论是关于个别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的理论。

依据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的分析,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分别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每个形态上的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的变化,就完成了一次循环。例如,货币资本转化为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生产资本,进入商品生产过程,待这个过程结束以后,生产资本便转化为已包含着价值增殖部分的商品资本,再经过商品的出售,商品资本又回复为货币资本,这就是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则以历经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再回到自身形态而完成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亦复如此。现实中,为了保持资本循环运动的连续性而不致使它中断,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在同时存在的三种形态上并进行循环。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这三个循环的统一,这三个循环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第一篇还包括了对资本循环所需要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的考察。

第二篇研究资本周转。作为周期出现的资本循环,形成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是预付资本价值的周转,在生产流通的正常条件下,资本的每一次周转都带来价值的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周转时间越短,周转次数越多,增殖的价值就越多。因此,对于资本周转来说,周转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说明周转速度问题,马克思用了很大篇幅来讨论由流通过程而产生的两种资本形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资本形式的区别首先来自它们作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费方式不同,固定资本在多次生产中逐步耗费,流动资本在一次生产中全部耗费,因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向所生产的商品转移价值的方式不同,前者的价值分多次逐步转移,后者一次全部转移,由此,两者具有不同的周转特点,固定资本(厂房、机器设备等)的价值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部分在周转,而流动资本(原料、辅助材料、劳动力)的价值则在资本的一次循环中全部完成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这种不同特点,两者在预付资本中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基本因素。

在《资本论》第二卷的一、二篇考察单个资本运动的基础上,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研究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在这里,马克思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一般规律。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在其现实性上,总是扩大的再生产,但简单再生产既包含着再生产过程的一般特征,又形成扩大再生产的一般基础,所以在理论分析上,马克思用很大的篇幅先讨论简单再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年的社会总产品,一部分用于补偿资本,另一部分进入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无论在总产品的价值上还是在其使用价值(物质形式)上都是如此。所以再生产过程如何实现的问题就是一年的社会总产品的两个部分如何完成其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

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相应地,社会总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每一部类的资本都包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个组成部分,这是马克思关于再生产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这样,简单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就被归结为两大部类之间按一定比例来生产、交换的问题。第一部类的产品是生产资料,第二部类的产品是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产品的价值都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个部分。第一部类产品中的不变资本部分,补偿其自身消耗的生产资料,其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部分需向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以供工人和资本家消费(在简单再生产的假定中,全部剩余价值用于资本家的消费);而在第二部类的产品中,其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部分是该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资料,其不变资本部分要向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因此,维持简单再生产平衡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这是关于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原理。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马克思在分析了简单再生产问题以后,进一步研究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要有积累,积累是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进行的。为了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剩余产品)中需有一个追加的部分,这个部分要为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剩余产品)也要有一个追加的部分,以便为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可变资本(消费资料)。这就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与简单再生产相比,两大部类之间相交换的部分都已包含了一个增加额。据此,扩大再生产得以平衡的实现条件是,在各自都已有一个追加额的情况下,两大部类之间相交换的产品价值正好相等。如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扩大再生产就不能平衡实现。因此,这个条件实际上也揭示了危机的原因。

第二卷关于资本循环与周转和社会再生产的分析及其中提出的原理,发现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再生产理论。这个杰出的理论是普遍适用的,在经济学说史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甚至像庞巴维克那样激烈批评《资本论》的人,也认为第二卷写得出人意料的好。

四、《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这一卷的草稿是马克思在1864年和1865年完成的,原稿极不完全,有的部分只有标题,有的部分只是所收集的资料。恩格斯在编辑出版了第二卷以后,又用了十年的时间誊抄、整理、修订、补写、编纂第三卷草稿,终于在1894年使之得以出版。半年后,恩格斯就去世了。

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恩格斯将全书编为七篇52章,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利润作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具有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研究(第一、二、三篇);二是对利润的各种表现形式、转化形式的研究(第四、五、六篇);三是作为综合与总结,对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的研究(第七篇)。

在第三卷中,马克思要说明的是把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在现象形态上所看到的各种具体形式。在《资本论》全书的结构中,相对于第一、二卷的抽象分析,第三卷从总体上把握,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生产关系的种种表现形式,其理论说明从抽象上升到了丰富的具体。在此之前,抽象分析中提出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如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等等,都是关于社会关系之本质规定的抽象概念,是在现实中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是由马克思所揭示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秘密。与此不同,第三卷所考察的都是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的那些现象形式,如价格、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从这些具体现象出发,探求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发现了隐藏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社会关系,《资本论》第一、二卷对此做了理论阐述。而第三卷则是以一、二卷所阐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说明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即说明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和规律的作用条件与作用方式。我们知道,事物的现象与其本质并不是直接同一的,而往往是矛盾的,是对本质的遮蔽乃至歪曲反映。例如,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现象形态上的工资、利润等等就是其本质——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的掩蔽形式。但正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一样,工资、利润等等现象形式对其本质的遮蔽、歪曲并非来自人为的欺骗,而是由现实关系产生的客观现象。马克思在第三卷中的任务就是要说明本质是怎样转化和表现为它的现象形式的。

第三卷的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这个资本关系的本质在现实条件下的转化形式、转化过程。马克思通过对成本价格和利润、利润率及其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价格变动的影响等因素的分析,论述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问题,并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上,进一步研究利润、利润率运动的规律,对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和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做出了说明。这是前三篇的内容。在接下来的三篇中,马克思具体考察了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信用和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等资本形式的运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说明了利润在企业主收入和利息之间的分割,说明了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问题。这些内容形成了马克思的金融理论和地租理论,也包含着他在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制度等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创造出的组织工具和组织方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问题上极为深刻的思想。最后一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是全书的终结篇,马克思显然是准备以这一篇来对他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秘密、发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做一个总结。在揭开了各种收入之源泉的基础上,阐述什么是阶级、什么事情形成阶级,也是这一篇的任务,但是很遗憾,正当我们看到马克思就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手稿到此中断”。但在此之前的一章“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可被视为本书的基本结论。在这里,马克思指出,分配关系本质上与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背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证明,这个生产方式,它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它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马克思以《资本论》这样一部宏篇巨著,证明了这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结论。

五、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指出,“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资本论》在世界经济学说史、在世界哲学史和社会主义学说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是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世界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他所揭示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

学习《资本论》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在理论上有两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密切的结合、全面的贯彻和最充分、系统的阐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唯物史观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向更高阶段运动变化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并在研究中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这些分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与统一;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与统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与统一;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与统一;流通领域劳动力与资本等价交换的平等关系与生产领域资本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辩证关系;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辩证关系;随着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会产生出自我扬弃的新的经济因素,即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等等。这些分析对于培养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资本论》以严密的逻辑、精辟的分析,运用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研究方法,从抽象再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本质与现象、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围绕剩余价值这一核心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使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得到严密的科学论证,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人体解剖方法”“科学抽象方法”“普照光方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方法来探索经济发展的规律,遵循经济规律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资本论》对于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在当代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对外交往越来越广泛,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联系逐渐增多。用《资本论》的原则和方法加强对资本主义及其在当代发展的研究,能够得出科学的、有时代价值的成果,增强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

尽管《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已经有150多年了,但《资本论》的真理光芒没有丝毫减弱。《资本论》所研究的资本主义本质关系及其基本矛盾没有变,资本的本质依然是为了追求增殖,获取剩余价值,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两极分化在扩大,经济危机此起彼伏。资本追求利润刺激了人们为获取利益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资本的逐利本性,也导致经济失衡,经济危机频频爆发。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金融资本的这种投机贪婪的本性造成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作为分析危机产生原因的重要著作,在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被抢购一空,他们重新研究《资本论》,借以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再一次证明了《资本论》的科学真理性。

《资本论》依然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当代资本主义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也在进行自我调整,使得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得到自发的调整。他们采取了各种反垄断政策,鼓励和保护竞争;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纵深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普遍应用,生产的技术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缩短了工时,还吸收工人代表参加企业管理。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对内通过福利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对外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将自身矛盾和环境污染等输出到其他国家,出现了众多的全球性问题。可见,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并没有消除其固有的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历史的规律。但我们同时也要牢记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需要科学地看待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

(三)《资本论》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意义

《资本论》设想了未来社会的本质和特点。《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劳动者是摆脱了受剥削与压迫的“自由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人;生产资料归社会公共所有,消费资料归全体劳动者享用;按照社会需要分配劳动时间于不同的部门,即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消灭了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就指出,在新社会制度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些美好的设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些美好的目标努力奋斗,勇敢前行。《资本论》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了数以百计的版本。19世纪末马克思和《资本论》的名字就出现在了中国的报刊上。李大钊是中国认真研究《资本论》并准备将其原理付诸实践的第一人。1930年3月,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这是我国出版的最早的一个《资本论》中文译本。1936年,由侯外庐、王思华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世界名著译丛”名义出版。1938年,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三卷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编译局对《资本论》进行了多次修订和重新译校,201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2卷中的《资本论》节选被抽出来出版了单行本。《资本论》的传播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资本论》科学勾画了未来社会的前途和远景,给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当代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都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因此还不能跨越商品经济阶段,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夯实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我们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挥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进行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思考中国问题得出的有价值的结论。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因素,包括国外的资金、技术以及国内的个体、私营经济力量,建立符合我国条件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四)《资本论》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资本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人民立场。《资本论》坚决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坚持以《资本论》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资本论》所体现的立场是一致的。

《资本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特色和重要经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蕴含着大量一般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分析,这些一般规律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指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资本论》所分析的价值规律及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资本论》中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所形成的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对资本运动总过程的分析形成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等,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动及其内部关系,提供理论支撑。《资本论》对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规律等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为我们扩大改革开放提供理论基础。《资本论》对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可以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益的借鉴。《资本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中,把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五)《资本论》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在推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中,我们可以从《资本论》关于商品经济特别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科学分析中得到许多深刻的教益。

第一,学习价值规律的理论(包括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价值的决定,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和条件,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等),可以使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市场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说到底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第二,学习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可以使我们明确资本(一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载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要千方百计特别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价值增殖。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强化资本的观念,企业必须在用活资本、提高资本的增殖效益上狠下功夫。

第三,学习股份公司的理论,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建立以公司制为典型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公司制企业实现了投资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合理分离,它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第四,学习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可以使我们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自觉地从单纯的生产型转到经营型的轨道,搞活购产销特别是销售这个龙头环节,以便加速资本的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

第五,学习商品流通、劳动力商品、商业资本、信用制度和地租的理论,可以使我们掌握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基础知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第六,学习货币和货币资本运行规律的理论(包括货币的本质和职能,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货币流通量的规律,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的相互关系,再生产中货币必须回流的规律,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关系等),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加强货币的管理,搞好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七,学习工资、利润(特别是平均利润)、利息、地租等收入分配的理论,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原则,以要素投入为根据,以市场机制调节为基础,同时坚持必要的宏观调控,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第八,学习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等方面的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般)的历史作用,既看到积极作用(这是主要的),又看到消极作用,从而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高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