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我们筹划出版一套和抗日战争密切相关“发现西北联大丛书”,很有必要,也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现实需要。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的张炜总编有乡土之情,也很有政治眼光,而将乡土之情和政治眼光两者结合起来,将学术研究与提振地方文化结合起来,就更有意义。离开抗战背景,就无法谈西北联大,而离开陕南、汉中、城固这些地名,西北联大也会成为不接地气之事物。战火燃起后,在北平待不下去,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北洋工学院就迁西安建校,虽然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加在一起的时间仅有近三年时间,和西南联大在昆明八年多有所不同,但西南联大合中有分,西北联大分中有合,战后西南联大几乎全部北归,西北联大却扎根西北,并留下理、工、农、医、综合、师范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二者各有特色。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其意义就深刻得多。仅在2015年一年,我统计了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一共有七次讲话,讲话中用的词:文化血脉、精神命脉等等,过去我们不大用的词都用了,经过大家学习、研讨、反复审视,今天我们对文化血脉、精神命脉的理解加强了。和2012年在西北大学召开首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相比,我们脑子里积淀的理念多了,今天这个时候我们宣传西北联大精神,出这样一套书,思维开阔得多,我觉得和党中央的步伐完全吻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出这样一套书,有更强的生命力。总书记这样讲: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来说,它也有自身的文化血脉、精神命脉,大而言之,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西北联大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它的精神,最根本的精神;小而言之就是学校的校史,特别是这所学校在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的校史,从这一意义上讲,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等数十所院校和原来的西北联大都有文化血脉的联系。在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胜利74年之际,配合中央一系列部署,包含全国政协也在这一方面举办了一系列活动。研究西北联大和后来中国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血脉联系,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而现今的研究肯定会比前几年对此研究在理论和深度上会更上一层楼。
这套书和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整套书篇幅不要太大,文字不要太多,文体不要太学术化,不在非主要问题上多费笔墨,要让一般有初高中水平的读者能看得懂。太学术化、引证太多太烦琐,读者就少了,一本书拿出来没人看,起不到任何作用。我曾在《光明日报》发表言论,就讲我对写普及读物很有感情,如果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很深刻的研究是写不出来的,如果身体允许,我还会继续写普及读物。我们的这套书,不在于写一部几卷本的西北联大史,写出来没有人看不行,必须有内容且深入浅出才有人看。定位为普及读物我举双手赞成。普及读物没有很好的逻辑思维、文字修养是写不好的。我所讲的和姚远老师的选题策划、张炜总编所讲的策划不谋而合,每本书几十万字左右,篇幅不要过大,要有人看,要打开读者面,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如果一本书写出来,一出版几天就消声匿迹,那就毫无意义。
这套丛书由《西序弦歌:西北联大简史》《以学报国:西北联大名师》《融汇西东:西北联大教育思想》三部书稿组成,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反映了西北联大接续民族文脉、奠定西北高等教育基础的简要历史脉络,以及西北联大与其后继院校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教育思想等。同时,这套丛书也总结了自2012年以来举行的8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西北联大辗转平津,西迁南渡,救亡图存、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与之前已经出版的有关著作相比较,它更接近于历史原貌,更紧扣于历史本质,也第一次触及其战时教育思想,故具有新的高度与深度,也具有新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这的确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作为西北联大后继院校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西北联大精神的宣传和继承,讲好西北联大故事,并藉此展现我们的大学之道,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奔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张岂之
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