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生产
第一节 农 业
一、所有制变革
(一)封建生产关系
1.土地占有
1946年以前,镇区均未进行“苏维埃时期的分地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运动”,土地制度仍属封建、半封建性质的私有制。当时镇境虽地广人稀,土地质量较差,但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与当地贫雇农占有的土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却有很大悬殊。镇解放前夕共有耕地总面积46513亩,农业人口3952个,地主占总人数的1.34%,拥有土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人均44亩。贫雇农占人口总数的64.3%,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6.98%,人均8.5亩,贫雇农土地占有量平均只有地主占有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横山镇1949年前各阶层土地占有状况统计表
2.剥削形式
镇在全部出租土地中,地主出租约占25%,富农占13.5%,一些富裕中农、中农和贫农也因田远或者缺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将土地的一部分出租给他人,但这种租佃关系大部分是临时性的,地租标准也一般由业主与佃户协商而定。地租形成一般有“死租制”与“活租制”两种,死租制中又分按出租地的面积、质量和实际收获的粮食交租两种形式,按土地交租形式都在不确定租佃关系时议定地租标准;以粮交租者,业主都在收获季节派人或亲临现场监督,地租标准一般是按“倒四六”分粮(业主六,佃户四)“死租制”事先佃户都要给业主交押租,如欠租不交,则以押租顶扣,押租扣完后仍无力交清者,业主可随时停止租佃关系。不愿中断租佃关系的佃户,欠租期隔一年则租价加倍,俗称“驴打滚”,租期满后仍有欠租者,若继续租佃则租价需加一成至三成“活租制”一般租期为一年或一季,租价一般以二八成分粮(佃户八,地主二),秸秆归佃。还有的业主将土地典卖给佃户,典卖期内的地租根据土地面积和地力一次交清。
无地的佃农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土地和生产工具全由业主提供,雇工报酬依劳动能力和雇用期长短而定,每月付给雇农细米7升至2斗不等。
3.生产状况
横山镇1949年前共有农业劳动力885个,占总人数的22.4%,户均大家畜0.85头。生产全使用手工工具和畜力。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的农民家庭自给性生产”和“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的具有剥削性质的租佃形式生产。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经营上封闭性与分散性,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据调查,1949年前平年一般亩产粮食折细米四至九升,仅为1978年全镇平均亩产的四分之一。
生产经营项目基本上是单一的粮食生产,粮食收入平均占农民总收入的93%,由于单家独户,农民无力兴建水利设施,植保工作更无保障,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极差,加之国民政府和地主阶级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大多数的贫雇农欠债累累,地权日趋丧失,生产形成恶性循环。在这封闭式的生活圈子里,人们祖祖辈辈死守在方寸土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或父子相传,或兄弟相承,终身守一业,习一艺;一家门口一个天,见闻不出乡里,交往止于四邻,不知视野之外还有什么天地,不知夫妻口角,邻里纠纷之外还有什么新闻,正所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
(二)土地改革
1946年10月20日横山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随即建立和充实了县、区、乡各级人民政府机构。同年11月4日,县委指派以任秀明为组长的17名干部组成工作组,配合西北党校工作团深入到全县基层及此镇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1941年颁布的《减租条例》。工作组一面向农民宣传党的减租政策,一面着手建立整顿农村干部队伍和农村基层组织,到同年12月底,本镇区共建立起农会小组130个,贫雇农团委会23个,农民根部队伍发展到459人。但因当时未经严格审查将数十名旧保甲人员和投机分子借用为农会干部,1947年春横山一度被敌占领后,这些人大都投敌叛变,致使镇区的减租减息运动受到严重挫折。农民组织健全后,工作组通过“访穷”“穷联穷”的方法发动群众,让苦大仇深的贫雇农在大会上诉苦,揭露斗争恶霸地主和富农,并且依靠群众彻底清查土地,将土地分类注册。在进一步掌握各种租佃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减租条例》缩减了原租的25%,对1946年10月以前的旧租宣布一律作废,并立约换账,不许地主随意抽回租田和任意加租。
减租减息斗争团结和教育了广大贫雇农,鼓舞了他们的斗争勇气,摸清了镇区的土地占有状况和主要斗争对象。为1947年夏、秋的划分阶级成分和土改奠定了基础。
在减租减息运动的基础上,1947年2月,县委在个别区进行土改试点。相继本镇区土改工作展开,于12月底基本完成了土改没收、征收任务,1948年进行了土改的纠偏整顿工作,1949年1月底土改分配结束。
土改按照“抽多补少,抽肥补瘦,重新统一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对所有农民的房、地、产进行了清查,依财产的占有量和剥削程度划分了阶级成分,对地主、富农和一些富裕中农进行了清算斗争。由于当时正逢灾年,大部分贫雇农的生活艰苦,急需粮食和财物,加之一些干部对土改政策没有深刻领会,曾做了一些不正确的组织和引导工作。划分阶级成分单从粮食、钱物的占有量出发,忽视了从剥削量划分阶级成分的规定,不论地主、富农还是中农,只要谁有东西就分谁的,边斗边分边吃,划分成分随便自定标准,出现了“金银地主”“元宝地主”“政客”“化形地主”等十多种名堂,五花八门。如对富农的斗争比斗争地主还厉害,斗争方式粗暴,以致郭治琛老母上吊,拷打尉大财主、李二先生,掏地财、赶猪羊等。强迫地富交出财物,致使在斗争对象中引起了很大的不安和恐慌情绪。有的村农会干部以公费为名,私拿土改没收的财产。群众斗争情绪受到严重挫伤。1947年12月9日至22日县土改工作会议对13名在土改没收期间犯有严重错误的区、乡、村干部分别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土改没收期间的“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通过土改,没收了不少土地、财物、粮食等,在此基础上,1948年进行了土地登记,典地平定土地等级、产量以及土地征收工作。
土地登记工作,县在本镇区作为试点,确定地块边界和地权,并将土地统一注册。根据地形、土质、坐向、距离远近及面积大小,把土地评定为三等六级,即上一、上二;中一、中二;下一、下二。然后以土地等级评价,其评定标准是:最高价不得超过当地平年两年收获量的总和;最低价不得低于该地平年一年收获量。对平均统一分配土地的做法进行纠正,采取不同阶级成分区别对待的办法,结合土地征购工作,在各阶层原占有土地的基础上征购土地之地价,采用“超额逐减分法”重新调整土地,贫雇农的土地不得征购,个别中农、贫农多余的土地采取说服的方法,让其自觉献出,分给无地和少地的人。但调整中农、贫农土地的户数不得超过原有户数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本镇区将征购的土地,按征购原价分配给无地和少地农民承购,地价分为十年还清。
土地征购结束后,1948年11月至1949年正月底,进行了土地的分配发证工作。以村为单位统计好全部土地,得出每人平均数,其次将可动地(地富与移走农民的土地)分别接收,并对个别占有较多土地的中、贫农进行调整,然后将可动地与贫雇农土地相加,再用总人口平分。确定地权后,由镇区政府立写两联或三联执照,作为土地证发给土地所有人。
从1948年10月开始,结合整党,分配土地,对土改中“左”的偏差进行彻底的纠正,到1949年正月底全镇历时两年零两个月的土改运动基本结束,本镇偏差不大,个别户均作土地和财产退赔。全镇区在土改中共没收征购土地46427亩,土改前期平均统一分配了土地,1948年冬纠偏后,地主、富农人均占有土地16亩,富裕中农、中农人均占有土地13.3亩,贫雇农人均占有土地10.6亩,商人、小手工业者人均占有土地8亩,土地仍属农民个体所有。
(三)农业合作化
1.变工队、互助组
1950年春,为了把分散的小农经济引导上集体化道路,按照上级指示,本镇区在所属各村开始组织变工队和互助组,最早组织互助组的是柴兴梁村郭治江、陈尚月、尉招义等7户。到1955年夏收时,全镇共组织起互助组230个,1174户农民参加,其中长年互助组80个,参加476户,土地19174.8亩;临时互助组150个,参加698户,组织起来的农户占全镇总农户的57.3%。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从1952年开始至1955年年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全镇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是石窑则村农业合作社,在村民石存阳等人的组织下,从1948年至1949年间就开始组织成小规模的互助组,到1952年年底,成立了横山镇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自然村,方圆5华里,参加9户,入社45人。他们合作得很好,将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入股。集体劳动、评分记工。社内实行民主管理,报酬按劳动和股份分红,合作起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水平,1956年和1957年遭受旱灾,但该社人均收入仍比1955年增长了15%,比1954年增长了6.31%,比1949年前粮食产量提高11倍。1957年该社人均粮食503斤,比1952年前人均350斤增加了153斤,比不入社的农民收入高出4倍。
1955年夏收时全镇共组织起来农业初级社11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数的5.5%,到1956年春,全镇有46个合作社,79.8%的农民加入了初级社,20.2%的农民组织成了高级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夏,大规模地进行了初级社升高级社的运动。同年11月,高级社发展到17个,参加1457户,占总农户的63.7%,到1957年春,全部农民加入了高级社,全镇共组成高级社36个。
对全镇53户地主和243户富农,采取了分别对待的办法,有的给予社员称号,有的在社内交给贫下中农监督改造。
高级社建立后,和1953年相比,有45.5%农户增产10%—300%。
对于入社社员的生产资料也做了明确规定:
(1)土地:初级社仍归社员所有,实行了地劳分红,高级社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
(2)大家畜和大型农具:初级社实行了私有私养(修),社内只能雇(借)用。高级社则统一折入社,均属公有。
(3)自留地:水田每人留一分左右,山地每人留5分左右。
(4)其他财产如树木等均属私有私用。
在初级社升高级社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采取强迫命令手段,对大家畜入社折价不公平,社干部不参加劳动,组织形式简单划一,生产秩序曾一度混乱。针对这些情况, 1957年秋,城关区(一区)采取措施,开展整社运动。
(四)人民公社
1.“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发展
1958年8月27日党中央做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县委经专题研究,派县委副书记刘锦业率一工作队深入城关(镇区)进行建立“人民公社”的试点工作。仅占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建成了“人民公社“,接着在全县掀起了“大办人民公社”的高潮,到9月14日,全县原来36个乡,290个高级社在17天时间内就合并成6个区,17个乡相继又建立17个人民公社,实现了“乡社合一”。本镇区是六区之一。
在高级社转“人民公社”的过程中,虽然开始采用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向农民宣传建立“人民公社”的好处,但由于时间紧迫,思想工作做得不够,步子太快,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还一时转不过弯来,特别对公社无偿平调农民财产,引起了农民的很多疑虑和不满。故一些农民对建立“人民公社”采取表面应付,背后对抗的办法。一方面“积极”写申请书、决心“踊跃”报名加入公社,所谓“群众精神奋发,情绪高涨”。但另一方面一些农民却砍伐树木,出卖牲畜,宰杀猪羊,大吃大喝,暗藏粮食,取回银行存款等。
当时镇区按县委规定成立人民公社的标准是:“成立了人民公社筹备委员会;群众愿意报名入社;健全了人民公社的组织机构。”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可以宣布人民公社的正式成立。
对土地、财产入公社的政策处理是:
(1)土地全部归公,社员只留菜地,但不许买卖土地。
(2)社员的大家畜、大型农具和树木(除房前屋后),全部折价入社,作为投资,长不退,短不补。
(3)对社员在原高级社中的股份基金,不找不补,采取自然转为公有的办法。
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忽视了农民自愿的原则,过高估计形势,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风”一度严重泛滥。1958年9月底,全镇(公社)共办起“公共食堂”17个,参加310户,1490人,到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全镇(公社)“食堂化”。由于管理不善,“吃饭不要钱”,粮食浪费颇为严重,且吃不好,吃不饱,农民对此非常反感。
在生产上出现瞎指挥,搞高标准,浮夸风。1958年秋冬全镇在水利水保工程中平调劳动力636个,农田基建专业队平调劳力772个。
2.农业学大寨
1968年冬,镇(公社)应县革委会组织参观团去山西大寨“取经”,毕后,随即建立了“农业学大寨”的组织机构,专门领导本县的“学大寨”运动。
农业学大寨运动,从1968年开始至1979年结束,历时10年,声势浩大,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本镇(公社)是县设立6个农业学大寨指挥部之一,由县“革委会”副主任和县常委任指挥,每年抽调30多名干部(内有10多名整队积极分子),深入农业第一线,一手抓“路线教育”,一手抓粮食过《纲要》。“路线教育”一开始,以整党建党工作为重点,实际上是以“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为主要任务,斗争焦点围绕什么是毛主席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什么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等,发动社员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大批“修正主义”,大揭本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盖子”,打击“阶级敌人”,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同时在大队建立中共党支部,先后建立了24个大队党支部。从1972年开始着手整顿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第一批整队工作组(宣传队)20多人分别进驻5个规模大、影响大、潜力大的后进大队。大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农民家庭副业,农民情绪低落,致使粮食生产长期上不去。当时提出粮食要“跨长江”“过黄河”“达纲要”,其具体标准是亩产高达800斤以上谓之跨长江,600斤过黄河,400斤达纲要。但这些毫无科学依据的“高标准”始终未曾实现,所以不得不将原有的106000亩农耕地面积人为地缩减到80000亩,以求将亩产粮食“跨纲要”。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亦是农业学大寨的主要任务,每年旧历十月后,镇(公社)派干部抓三田(水田、梯田、坝田)建设。而且要求必须保证70%的劳力参加,搞人海战术,每年全镇规定水田要新修3000—4000亩,坝田2000—3000亩,梯田5000—6000亩左右。由于冬天土壤冻结,劳动效率很低,不得加班加点,白天修地,晚上开会,当时流传着“早五点,晚九点,一日两餐不见天”的民谣。尽管如此,每年的三田建设还是完不成,有些队国家帮助建起水利设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造成一定的浪费,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彻底纠正了农村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倾向。到1979年年初,历时10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本镇才告结束。
(五)农业生产责任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关公社农村开始探索和陆续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从1979年开始,经过农民的比较、选择,从不联产到联产,从包到组进而达到:包到劳、包到户,从包产到包干的实践试验过程,使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到1985年,包干到户已成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联产承包制下的农民家庭经营已基本形成本镇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
1.责任制的建立
1979年至1980年年底,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全公社农村初见雏形。由于当时对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形式和措施中央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干部群众根据全公社各大队不同情况与条件,采取不同方式加以组织。所以生产责任制的形式有如下六种:
(1)搞专业承包的占全公社的6.67%。
(2)包产到劳、联产计酬的占7.14%。
(3)联产计酬综合作业组,占3.8%。
(4)大包干综合作业组,占19.04%。
(5)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占33.33%。
(6)小段包工等其他形式的责任制,占30%。
全公社有90%的生产队在1980年年底,分别确定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调整了分散、管理不便的26个生产队。同时对一些生产队平分集体财产的错误行为做了纠正。
在1979年、1980年生产责任制建立阶段,其重要形式是“作业组”的生产队占57%。作业组是在原有生产队的规模上缩小了组织规模,将土地、大家畜、大中型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也分成若干组,以作业组为基本核算单位。
2.责任制的落实
1981年春,经镇党委、镇政府批准,进一步将全镇规模大、居住分散、不便管理的生产队划分为小型生产队。到1981年8月底全镇165个生产队,全部建立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形式,由作业组为主转变为以包干到户为主。根据1981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县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镇对包干到户责任制的若干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土地承包者只有使用土地的权力,没有所有权,不准买卖,租佃;大家畜、大中型农机具等固定资产,规定要求不能拆散平分,要统一折价留作集体提留,后来绝大多数生产队,将队里现有的固定资产全部统一折价,按人口平均分配,集体所需提留和农业税等全部按人摊派,许多水利设备和农业机械设备不是变卖就是弃置一旁未能发挥效益。
3.责任制的完善
在建立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从1982年开始,镇党委、镇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生产责任制。通过办学习班,开现场会等形式培训社队干部和“三户”(专业户、重点户、科技户)代表900多人次。镇境成立了科普协会,会员达到260多人。进一步放宽政策,取消了过去在产供销等方面不应有的种种限制,采取精神上鼓励,技术上帮助,物资上支援等办法,支援农民劳动致富。1982年年底,全镇出现产粮超万斤的10多户,收入超千元的100多户,粮食总产量比1981年增加5万斤。
为了搞活农村经济,本镇对农村涌现出的专业户、重点户、科技户及经济联合体(三户一体),进行鼓励帮助,同时制定“三户一体”的具体标准,到1983年年底,全镇共有专业户60多个,重点户160多个、科技户130个;经济联合体3个15户。达到“三户一体”标准的农户占全镇总农户的7%。有890户农民承包治理小流域。1984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后,本镇依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90%的生产队农民的承包土地进行了重新调整,同时对土地承包做了10条规定,延长承包期,至少15年不变。对五荒地(荒山、荒坡、荒沟、荒地、荒沙),只要有人愿意承包而又有经营能力的,承包面积不限,谁治理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允许有偿转让。
为了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城镇落户、办厂(场),经商或搞服务业。允许个体户和经济联合体在城镇办贸易货栈,允许买机动车辆搞长途运输,等等。
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为农民致富广开了门路,市场繁荣,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1984年年底,全镇从事开采、加工、办厂(场)等各类工副业的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100多户,个体商贩重点户发展到45户。农村经济正向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转变。
二、作物种植
(一)农业生产
横山镇解放前夕的农业生产,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经营上封闭性与分散性,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平年一般亩产收入,仅为1978年全镇平均亩产的四分之一。
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基本上是单一的粮食生产。粮食收入平均占农民总收入的93%,由于单家独户,农民无力兴建水利设施,植保工作更无保障,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差,加之各种苛捐杂税的繁重,大多数贫雇农欠债累累,既无资产,又生产力落后,农业生产恶性循环。所以那时的人们祖辈受穷,社会停滞不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改运动的变革,农民翻身有了自己的土地,辛苦劳动的收获归于自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有变化。后来农业生产进入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贫下中农当家做主,土地归公,人民所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由于手工工具、畜力改为半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产增收,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980年以后,镇境全部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更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彻底改变了过去农业生产经营的单一化,一年种收两茬或三茬,种植技术改进成机械化、栽培管理科学化,致使农业生产进步,带动了农民的养殖业的发展,粮食收入平均占农民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农业生产附带养殖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五分之四。所以目前镇农业生产正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耕作制度
1949年前镇内大部地区都是以苜蓿、豆类和粮食列入轮作制培肥地力。一般为一年一熟制,还有部分撂荒地和连作地,由于干旱少雨,苜蓿生长缓慢,一般需7—8年的生长期。苜蓿开垦后种糜子—谷子—洋芋—高粱—黑豆—谷子—苜蓿,部分是豌豆、黑豆、洋芋倒茬,或谷子、高粱带种绿豆、小豆等。大部分冬小麦则为连作种植。
1949年后镇境除川道地区的耕作制度有所改变,其他地区基本沿袭旧的耕作制度。川水地区在1972年以前,以一年一熟为主,主要作物有谷子、玉米、高粱、洋芋、春小麦及其他夏杂粮。有少量一年两熟制,主要有3种方式:①小麦套种黑豆;②大、小麦回茬糜子或小日月谷子;③夏田收后种秋菜。
1973年以来全公社推广间作套种,草木樨压青和扩大水稻种植,使川水地的耕作制度有较大的变化,主要是间作套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近年主要的间套形式有:小麦套种玉米或洋芋;玉米套种洋芋或谷子;春小麦或青稞回茬小日月糜谷或蔬菜;以及草木樨压青;水旱轮作;夏洋芋回茬秋菜;玉米、谷子畦埂带洋芋、豆类等。
从1980年起,全镇着重推广了五大农业技术措施即:①山旱地水平沟种植;②川水坝地垄沟种植;③秸秆还田;④间作套种;⑤水稻育秧插秧。到1981年,全镇已推广各种间作套种面积28016亩,各种轮作面积54723亩,其中苜蓿倒茬24289亩,旱地豌豆倒茬2919亩,水地豌豆倒茬298亩,草木樨压青130亩,旱地豆类倒茬17578亩,推广水稻插秧面积670亩。
(三)栽培技术
1.传统种法
镇境内粗放的传统耕作方法,数百年一直沿袭下来。事农者清明后始插铧播种,及苗长,施耘锄三次。初间苗,而再除草,最后收获。
1949年后,粗耧大耩式的耕作方法仍继续沿用。山地区种植糜,谷先将种子和粪搅拌均匀,然后用拿粪斗装上,由一人挂在胸前,跟着犁冲开的沟,再将拌种的粪溜在犁沟内,镇境称这种方法为“抓粪”。还有一种是将拌种的粪按“遍纳空”排在地上,然后用犁犁过,镇境俗呼“排粪”。其他豆类作物大都采用穴播或点播。川水地区种植糜、谷、麦类一直采用撒播,其方法:先将粪翻在地内,然后耙成畦田,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田内,用镢或锄轻轻铲过;有的亦采用跟犁之溜种法。
2.新技术推广
1970年后,镇境从外地引进水平沟种植山旱地作物的耕作方法,是镇境山旱地耕作技术的一大改革,打破了长期保守的耕作方法占统治地位的封闭局面,给山旱地作物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1983年镇成立了水平沟种植山旱地作物的领导小组,采取行政措施,在全镇范围内宣传、推广水平沟种植山旱地作物的先进经验。1983年全镇水平沟种植山旱地作物16602亩,平均亩产155.6斤,比山旱地大田作物平均亩产43.2斤增加了112.4斤。其中主要作物谷子15703亩,平均亩产158.6斤,比山旱地大田谷子平均亩产46斤增加了112.6斤。
水平沟耕作方法:沿坡地等高线套二犁深翻,沟幅4—5寸,行距1.5—1.8尺,株距5—8寸。水平沟耕作主要作用是能保水、保肥、通风透光好。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镇境川水地区小麦、糜、谷作物的耕作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撒播、跟犁溜种,现在完全过渡到条播。其方法:先将粪翻在地内,接着耙成畦,再用开沟器排行开沟,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里,最后将沟棱上的土覆盖在沟上用脚踩压。个别有条件的地区都采用条播机种植。
玉米、高粱的播种方法:一般采用跟犁溜种、穴播、条播机播种或明沟窝播法。明沟窝播法是按玉米、高粱行距冲沟,在沟内按株距挖窝,窝内播种,种后盖土;或按玉米行距开4—5寸的深沟,沟内溜种,种后盖土1—1.5寸。
镇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稻种植,改变过去那种水田撒种的古老方法,插秧水稻的种植方法已在全镇普及。水稻亩产由150斤上升到1000斤,最高突破1500斤。王圪堵、吴家沟、创业的卷秧水稻闻名全县,大面积亩产已达到1400斤。
(四)农作物品种
1.优良品种
横山镇各类作物品种繁多,从调查得知,镇境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有:
(1)谷子,有临秋变、干捞饭、石炮谷、大红谷、青卡谷、圪堵黄等6个千亩以上品种;有黄卡谷、水红谷、猪粪酒谷、汾引1号等11个500百亩至1000亩的品种;有榆谷1号、白母谷、7403等22个500亩的品种;千亩以下的有小黄谷、白粒谷、7427等33个品种;共计72个品种。
(2)糜子,种植千亩以上的有红软糜、黄硬糜、大黄糜、二黄糜、红硬糜、大瓦灰6个品种;500至1000亩的有红小糜、二瓦灰等6个品种;500亩的有牛卵袋、白小糜等7个品种;百亩以下的有小黄糜、黑圪蚤等15品种,共计34个品种。
(3)马铃薯,千亩以上有革新6号、沙杂15号2个品种;千亩的有6911、东北白等6个品种;千亩以下的有丰收、田选4号、虎头等14个品种,共计22个品种。
(4)高粱,有晋杂5号、原杂12号、原杂11号等18个品种。
(5)玉米,有中单2号、白单4号、延单4号、黄白单交、白马牙等16个品种。
(6)小麦,有本地冬小麦,62—19、东方红3号等11个品种。春小麦有伊尼亚、72—5、榆春2号、宏图等15个品种。
(7)大豆,有连架条、驴咬梢、柴黑豆,64天黑豆等14个品种。
(8)荞麦,有大耳朵、小耳朵、三棱、小棵和苦荞5个品种。
(9)豌豆,有本地灰豌豆、白豌豆、保加利亚豌豆、阿尔巴尼亚豌豆、罗马尼亚豌豆、介心豌豆6个品种。
(10)水稻,有京引39、合交594、银粳1号、77—15等10个品种(详见附表)。
2.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
1949年前镇境农民对作物品种的选留、繁育很不重视,常常一种品种沿用几十年,从不更新,致使品种退化,纯度下降,优劣混杂。品质降低,产量不稳定。
1949年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镇境广大农民对作物品种的改良引起了高度重视,从实践中认识到作物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的收成。
(1)选留、繁育良种方法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对粮食作物主要贯彻自选、自留、自繁、自用和辅之以必要的调剂方针,选留方法有穗选、块选两种。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采用在当地建立选种圃,进行提纯复壮。
1949年后镇境育种方法主要有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在培育过程中为了加速品种稳定,采取南繁北育方法,增加世代。
(2)引进培育新品种
①谷子
谷子
汾引1号,1980年从米脂县引进,穗大而紧密,粒大,生育期短,抗旱、抗白发病及红矮病,出米率高,品质好。水地常年亩产500斤,山地历年平均亩产100—120斤。1981年全县播种面积7000亩,近年来继续大面积推广。
榆谷1号,1975年从榆林地区农科所引进,高产、稳产、优质性状均同汾引1号。山地常年亩产量150斤,山地最高单产可达400斤。1981年全镇播种面积698亩,是镇境水平沟种植的主要品种。
7424绿和7427红,均从榆林地区农科所引进,在几年来的试验中,抗逆性较强,产量比干捞饭品种提高10%,所以近年来全镇播种面积亦逐步扩大。
黄沙谷,20世纪60年代从延安引进,适应性强,山地平均单产100斤以上,全镇推广面积8000亩,占谷子种植面积的29.5%,是当前的骨干品种。
②高粱
大撒头,镇境传统品种,由于穗茎长,农民主要用于做锅盖,因此,在此地区仍普遍种植。
洋大粒、打锣缍,1960—1963年从米脂引进,20世纪60年代全镇种植面积颇大,占高粱总面积的30%,现已全部淘汰。
遗杂5号、6号、7号,1966—1968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经试验不适合在镇境种植,现已淘汰。
晋杂4号、晋杂5号,1969—1975年从山西引进,穗大,粒多,着壳率低,生育期短,抗旱,抗涝,具有耐肥性,产量稳定,品质优良,很受农民欢迎,在全镇大面积推广后,已占全镇水地高粱面积的50%。
原杂12号,亦由山西引进,抗逆性强,最适应山地区种植,占全镇山地高粱面积的70%~80%。
③玉米
镇境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陆续从外地引进:维尔165、陕玉652、罗马尼亚407,以及从山西引进忻黄单9号和忻黄单17号,现已全部淘汰。1978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中单2号,抗丝黑穗病较强,产量高,品质好,目前是全镇的骨干品种。1981年全镇播种面积3600亩,占总面积的80%,近年来播种面积继续扩大。
白单4号,1969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常年亩产量500斤至600斤,适应性较强,镇境播种面积占10%—20%。
④小麦
依尼亚、波塔姆,1973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抗逆性较强,产量较高,平均亩产350—400斤,在镇境推广较快,使小麦播种面积逐年上升。
榆春3号、72—5,1976年从外地引进,该种适应性强,耐瘠薄,水肥条件要求不高,所以在镇境推广较快。进入上世纪80年代,该种稳定在四五百亩左右,平均亩产400斤。
1983年部分群众从宁夏引进川地小麦品种,在镇境芦河川和无定河川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曾达到2000亩。
另外还有宏图、龙溪35、京772、秦麦5号、永良4号等品种亦在镇境部分地区种植。
⑤水稻
京引39、幅1号、艮粳2号,1978年从外地引进,产量高,感稻瘟病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插秧水稻面积达1600亩至1800亩,亩产由原来的200斤上升到600斤,亩产最高达到1500斤。现在镇境水稻的骨干品种还有秋光艮粳1号和从宁夏引进的铁54。
⑥洋芋
里外黄,1958年从内蒙古引进,后来被淘汰。
沙杂15号,1969年从榆林地区农科所引进。该品种抗旱,抗蜕疫病,丰产性能好。山地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最高单产可达2000斤,比本地紫皮洋芋一般增产20%—30%。镇境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1972—1975年全镇种植面积为19200亩。为良种的更新换代立了一功。
革新6号,1978年从绥德引进,全镇播种面积3000亩。
东北白,1981年由府谷引进,在镇境山地区大面积示范,单产比沙杂15号高20%,深受群众欢迎,现播种面积达1000亩。
革新1号,1985年从绥德引进,在镇境种植面积较大,全镇种植为1000亩以上。
(3)品种基地
镇境建立品种基地始于1966年,由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领导,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派技术员负责业务指导。1967年镇境的古水、高家坬、李家坬、李界沟、魏墙、吴家沟、王圪堵7村大面积推广,建立起杂交制种基地。1970年全镇遍地开花,队队建立制种基地,结果因技术、设备等诸因素所致,培育出的种子不符合标准,纯度极差。1974年进行调整,采取集中制种的方法,重新对制种基地做了布点,镇决定在王圪堵、吴家沟为全镇的制种基地。目前镇境两杂制种面积达200—300亩;常规制种面积为200亩。从体制改革到2013年年底镇两杂制种基地取消,良种全由县种子公司从外地选调供给。
谷子: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糜子: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玉米: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高粱: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春小麦: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冬小麦: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续表
洋芋: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续表
大豆(黑豆):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荞麦: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水稻: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豌豆: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表
(五)经济作物
横山镇历来种植经济作物,镇境内农户大都把经济作物收入当作一项主要的家庭副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镇境农民对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林木、药材等积极性更高。近年来,镇境长城沿线的风沙区、芦河东山的丘陵沟壑区以及无定河川道地区农户把峁边线以下的荒坡、荒沟、荒沙和门前屋后一些零碎的闲散地都充分利用起来种植各类经济作物。
1.油料作物
(1)小麻
镇境传统种植作物,因此种作物适应性广,耐旱,作务简便,要求肥力不高,故镇境农民颇喜种植,农户食用麻油多为自种自食,且有少量节余拿到市场上出售。1984年全镇小麻种植面积1000多亩,亩产84斤,总产8万多斤。
(2)花生
镇境过去很少种植,只有在无定河沿岸川沙地零星种植。1983年在王圪堵、二道峁试种,当年获得好收成。1984年县农技站引进“徐州684号”新品种在全镇推广。1989年全镇种植上千亩,产值达10万多元。
(3)向日葵
过去农家利用田头、地畔零星种植,采籽炒熟自家食用,只有少量上市出售。1976年,镇境的梁家湾生产队利用碱地种了20亩,年终收入近万元,经济效益比其他农作物高出好几倍。1981年才开始在全镇大面积播种,近几年全镇每年的经济收入不下5万元。
除此而外,境内的油料作物还有蓖麻、胡麻、芝麻、云芥、黄荠。
2.瓜类作物
(1)西瓜、甜瓜为镇传统种植作物
西瓜以“小同州”“大同州”为历来品种,1981年开始引进“郑州3号”等新品种。甜瓜,至今以传统的本地“青蛙皮”为主要品种。味道香甜可口,上市每每争买一空。
1989年全镇种植西瓜、甜瓜1000亩左右,收入45万元。主要在芦河川、无定河川各地种植。
(2)南瓜、糖瓜、蕃瓜在镇境普遍种植。
3.蔬菜作物
镇境蔬菜品种多,在夏、秋产菜旺季,基本可满足本镇区和城区所需。
主要品种有白菜(大头白、小香黄、莲花菜等好几种)、萝卜、胡萝卜、黄瓜、莴笋、莙荙、芹菜、菠菜、芫荽、茄子、西红柿、大葱、洋葱、小蒜、大蒜、辣椒、红豆角、韭菜、蔓菁、水萝卜等30余种,每年播种面积近千亩,产量200万斤左右。
主要商品蔬菜区是镇境的李家坬、柴兴梁、梁家湾、李界沟、吴家沟、陈圪堵、高家坬等村。
4.药材
全镇有很多野生药材,家种药材10余种,近年主要种有黄芪、枸杞、天麻、党参、大黄等。
(1)黄芪
为多年生中药材,入种两年后刨其根药用。1975年开始试种,由县药材公司供应籽种并订合同收购。1979年大面积推广种植,1980年满足了镇用药需要,并调往外地,被省列为黄芪生产基地。
(2)枸杞
镇境历来就有野生枸杞,颇有特色,色红,肉厚油性大,也有人喜用此泡酒饮的习惯。近年全镇各地种植枸杞的人逐渐增多。
(3)天麻
1984年引进横山,近年来全镇正试种推广。
(4)野生药材
遍布镇境山川沟渠,历来被镇民挖掘自用或出卖。其中主要有远志、柴胡、地骨皮、甘草、茵陈、艾叶、酸枣仁等。
5.经济果木
全镇有10多种经济效益高的花果树木,主要是苹果、梨、红枣、桑等。
(1)苹果
全镇共有40个果园,栽种面积为1680亩。年产20万斤,近两年产量更高,1988—1989年,每年都在20万斤以上,收入18万元。少量就地所用,大部分远销内蒙古、宁夏等地。主要品种有黄元帅、红元帅、红玉、秦冠、青香蕉、国光。
(2)梨
20世纪50年代主要有粗梨、青梨、黄棒槌斤梨。1971年后陆续新引进鸭梨、香蕉梨、苹果梨雪花梨等。现栽种面积120亩,年亩产99斤,收入4万多元。过去多销本地,近年来远销宁夏、内蒙古等地。主要产在全镇29个村。
(3)红枣
红枣是传统经济林木。现有5万余株,每年产红枣10万斤,年收入1.98万元。主要品种有牙枣(又叫长枣)、团枣、木枣,其枣个大肉厚,颜色深红,糖分含量大,营养、药用价值高。主要产区是芦河川东西两山丘陵沟壑区。
(4)桑
镇境农村素有植桑养蚕的习惯。合作化前后无定河川的局部和芦河川东西两山随处可以看到桑林丛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因此造成许多桑林被毁。1984年,全镇桑林面积是1582亩,收获蚕茧10担左右。
6.花卉
镇境居民素喜利用院落墙角栽种花草,但无专营花卉者和市卖者,只为美化环境。现境内已有月季、玫瑰、菊花、大理菊、君子兰、吊兰、仙人掌、仙人球、仙人鞭、牵牛花、指甲花、金鱼草、金盏、美人蕉、夹竹桃、夜来香、文竹、芍药、倒挂金钟、水仙、紫罗兰等数几十种。
(六)病虫害防治
蝼蛄
1949年前镇境农作物病害主要有禾谷类作物黑穗病。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病虫害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加上天灾频仍,常常造成颗粒无收。
1949年前面对病虫害,既无农药防治,又无治虫器械,常迷性天意,烧香拜佛,以求“天神”恩赐,免除灾害。结果酿害成灾,但农民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防治土方法。
禾谷类作物黑穗病防治主要采取轮作倒茬,防止病害蔓延。对于蝼蛄、蛴螬、地老虎等虫害主要采取捕捉,在川水地区采取秋翻灌水灭蛹或用牛信秧毒草杀虫。
1949年后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根据调查镇境农作物病虫害种类有:
1.病害:①禾谷类黑穗病(包括小麦散黑穗病、大麦散黑穗病、谷子散黑穗病、糜子黑穗病、高粱黑穗病、玉米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等)。②谷瘟病。③稻瘟病。④小麦黄矮病。⑤谷子白发病。⑥洋芋环腐病。⑦洋芋晚疫病。⑧玉米大病。⑨玉米小斑病。⑩红黄黑疤病。○1小麦寸钵。○12小麦线虫病。○13蔬菜病害:白菜腐烂病、茄子黑疤病、黄瓜霜霉病、辣子炭疽病等。
2.虫害:①地下虫害: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②黏虫。③草地螟。④谷虫。⑤玉米螟。⑥麦根蝽蟓。⑦豌豆银纹夜蛾。⑧稻飞虱。⑨稻苞虫。⑩二化螟。○1叶跳蝉。○12蚜虫(包括麦蚜、高粱蚜、豌豆蚜、菜蚜)。○13菜青虫。○14菜根蛆。○15蝗虫。○16星瓢虫等。
3.镇境农作物病虫害多,影响较大,危害较大的主要有:
(1)禾谷类
黑穗病。这类病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较大。常年发病在1%—5%,个别田块高达7%—12%,其中以玉米丝黑穗病、谷子黑穗病、发病率高,分别为2.5%—52.7%和3%—2.5%。对谷子黑穗病采取轮作倒茬,药剂拌种(赛力散和“769”拌种),拔除病株等措施。基本控制了谷子黑穗病,使发病率降在0.5%—2%。玉米丝黑穗病1977年大发生,全镇平均发病率在5%,造成当年玉米严重减产。1978年,全镇及时大面积推广抗病品种中单2号,并采取倒茬种植,发病率逐步降低,到1981年,发病率控制在0.5%—1%。
(2)地下虫害
蝼蛄、蛴螬在全镇各地均有分布,地老虎主要发生在川(沟)台水地上,金针虫为害较轻。地下虫害为害,常常造成缺苗断垄,影响基本苗数和产量,全镇受害面积达2万多亩,发病率0.3%—1%。镇境防治措施:一是用“六六六”粉进行土壤处理;二是用“1605”拌种;三是用饵毒诱杀;四是人工捕捉,现在年年还有发生。
(3)黏虫
是一种爆发性、杂食性害虫。每年都有发生,一般3年至5年大发生一次。由于发生快,来势猛、能造成一定损失。防治措施:一是加强黏虫预报工作,一经发现,及时发出预报,动员群众及时做好灭虫准备工作。二是药物防治,主要用敌百虫,“六六六”喷洒麦田及大秋作物、杂草。三是大发生年挖封锁沟,设置封锁线,结合药物防治进行人工捕捉。
(4) 谷虫(即票灰螟)
是镇境山地谷子的一种危害较重的害虫,年年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的地方重,有的地方轻。 谷虫在镇境一般每年出现二代,以第二代为害较重,一般为害率1%—2%,个别田块有成片死亡现象,造成40%—50%的减产。防治措施:一是掏谷茬,消灭其越冬场所。二是拔除中心虫株,消灭发生中心。三是药物防治,主要掌握在3龄以前,喷洒“六六六”防治。
(5)蚜虫
在镇境为害较重的有豌豆蚜、麦蚜、高粱蚜。由于豌豆蚜大多发生在花期,防治有困难,影响豌豆种植面积,为此镇境群众总结出在豌豆现蕾到初花期先后喷药2次,就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麦蚜一般发生在6月份,正当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影响籽粒灌浆。蚜虫又是黄矮病传播的媒介。因此采取冬前喷药和拔节、抽穗各喷药一次,防治效果显著。高粱蚜每年也都发生,防治情况同其他作物。
其他病虫害多为零星或局部发生,也都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镇境在农作物病虫害之外,也有一些农田杂草影响作物质量的提高。主要有稻田杂草(稗子、水三棱),旱地杂草有灰条、毛尾草、藜草、白蒿、芦草等。除部分水稻使用除草剂外其他均为人工锄草。
(七)肥料
1.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亦称农家肥,有厩肥、绿肥、人粪尿、泥杂肥之分,而以厩肥、绿肥为大宗。
(1)厩肥
有猪羊牛马粪、鸡粪、兔子粪等,以养猪、养羊积肥为主。1949年前本镇养猪、养羊积肥已较普遍,全镇平均每10人养猪一头,积粪五六千斤。1949年后,党和政府大力扶植养猪、养羊事业,1957年全镇养猪1129头,养羊16600只,积粪800多万斤,平均每亩耕地约施千斤左右。其他牛、马、驴、骡积粪亦在数十万斤以上,鸡、兔粪等肥料,聚集较难,数量亦微。
(2)绿肥
本镇绿肥主要有柠条、草木樨、沙打旺、牛心卜等。本镇种植绿肥历史较久,草木樨、沙打旺始于20世纪50年代。因这些绿肥,肥分好,产量高,每百斤鲜草含有机质15斤左右,含氮素肥料0.4—0.5斤,可以改良土地结构。种植绿肥又提供了大量的青饲料,有利养猪积肥,因此很受本镇农民欢迎,在境内北部的风沙区、芦河东岸的丘陵沟壑区大量种植。全镇草木樨、沙打旺的种植面积5.1万亩。
(3)人粪尿
本镇农民历来自积自用,从1960年起,镇境的人口增多,机关、学校和居民厕所由附近生产队种植大田,大棚蔬菜的菜农固定管理。近年来仅县城的人粪尿积聚量每年保持在百吨左右。
2.无机肥料
(1)氮肥
本镇常用有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等。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在镇境使用,以后逐年扩大,统一由县农副公司经销。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发放贷款,推广使用化肥。近年来,镇境农民使用化肥积极性空前高涨,市场上往往供不应求,年前尿素等类化肥一直是按指标分配。
(2)磷肥
主要是过磷酸钙,也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镇境开始使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使用量逐渐增加,近年来每年用量保持在2000吨左右。
(3)复合肥
有氮、磷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均为国外进口货,镇境从1975年起施用,每年用量不多。
此上几种无机肥料,在20世纪80年代前用量按指标分配,确有供不应求现象。20世纪80年代至今,虽用量增加,但货源充足,村民不为此发愁。
三、生产工具
(一)传统生产工具
镇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种类繁多,构造简单,作用各异,操作简便。普通农户以镢、锨、犁、锄、镰、耙、杈、耱、耧、连枷等为主要的常用工具。
锄、耙、镰等
1.锨,又名铁锨。似锹,而铲较方阔,楔一3尺多长木柄,用于挖地、开沟及撒拌肥料等。
2.镢,又名镢头。形状似镐,掘土的工具。镇境农村多用于人工翻地、垦荒、掘根等。
3.锄,亦称锄头。由一三角形锄片和鹰嘴钩构成。镇境农村用于松土、除草。
4.镰,又名镰刀。形壮似钩,用于收割糜、谷、麦、稻、柴、草等。
5.犁,镇境亦称耩子。由耩榬、耩身、铧和牵引钩构成。使用时,前边由畜力牵引,后边人扶着耩榬、将铧插入土地,往返犁地。是镇境农村主要的耕地工具。
6.耙,亦称耙子。镇境用的皆为铁制的钉齿耙,多用于川水地区耕后碎土筑畦、作埂、整地等。
7.耱,用荆条或树枝编于框架上而成,用畜力或人力牵引,耕后用来耱碎土块,平土保墒。
8.杈,镇境20世纪70年代以前,多为木质的二三股杈丫,以后又增了用细钢筋焊接而成锨状四爪铁杈,装有1.5米木柄。主要用于叉取禾束、柴草等。
9.耧,是镇境农家专用播种工具,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铧构成,镇境多用两腿耧,近年来很少使用。
10.连枷,是镇境一种手工脱粒农具。由手柄及敲扇绞连构成。操作者持柄使敲扇绕短轴旋转,敲击铺在地面上的植株穗荚,使之脱粒。近年来,镇境川水地区多用碌碡或脱粒机脱粒,脱粒量少时连枷脱粒者,时有见之。
其他的米面和饲料加工工具,如石磨、石碾、石碓、铡刀等偶见使用,逐步逃太。
石磨,主要工作部件是由磨脐和两磨扇组成,两片磨扇的工作面上凿有磨齿。工作时,谷物在转动的上磨扇和固定的下磨扇之间被磨齿研磨成粉。转动的上磨扇的动力有一畜力或人力牵引,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
水 磨
水磨,镇境用水作为动力的石磨叫水磨。它由轮盘、传动轴、石磨扇构成。工作时,用水力冲击轮盘转动,通过传动轴带动转动的下磨扇进行圆周运动。芦河川和无定河川的部分村利用芦惠渠、雷惠渠的水力陆续建起了各种水磨、水碾。近年来由于各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水磨、水碾的加工作业颇显冷落。
石碓,亦称石窝。农户普遍都有,是一种原始的舂米工具。镇境农村常常利用工余时间,把极少量的米杵臼成细粉,制作糕或馍等食品。
铡刀,牲畜饲草的加工器具,由铡床和一长形刀构成,铡草时,一人蹲于铡床一边,双手束草置于铡床上,另一人站立执刀上下启合把草束切成短节。近年来有些地方使用铡草机,铡刀亦显得殊为落后。
(二)农业机械
镇境农业生产贯以传统的手工工具占主导地位,部分山旱地区和川水地区先购少量适应于该地区生产条件的农业机械试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继而陆续引进了机耕、推土、运输、农副产品加工、饲料粉碎、铡草、打浆、脱粒、植保等作业项目的各种机械,进行作业后普及。
1.大中小型拖拉机
(1)链轨式拖拉机
1982年镇境有东方红-75型拖拉机1台,75马力,该型机接地压力小,附着性能好,对土壤破碎作用小,生产效率高。由于镇境地形起伏,大部分地块较小,使用该机有困难,不宜采用。同年,东方红-60型拖拉机有2台,120马力,该机工作性能稳定,克服短期超负荷性能好,用于推土作业较为适宜,在镇境使用很受欢迎。
(2)轮式拖拉机
东方红-28型拖拉机1982年镇辖村使用3台84马力,该机牵引性好,坚固耐用,耗油少,故障少,起动不受低温影响,使用效果良好;铁牛-55型拖拉机,使用2台,110马力,该机工作性能差,不适宜作业条件需要,不再推广。
(3)小型拖拉机
工农 -11型和东风 -12型手扶拖拉机, 1970年开始在本镇使用,拥有量不大。最普遍使用的是南泥湾-12型手扶拖拉机。1973年开始在本镇使用,由于该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机动性能好,综合利用程度高,价格便宜,很受群众欢迎。目前全镇拥有量116台,1392马力。近年来,15马力小四轮在镇境大量使用,多用于个体运输,全镇拥有量粗略统计约30台, 450马力,分布在全镇各个村。
手扶拖拉机
2.整地机械
镇境随着大中小拖拉机的使用,各类整地机械也配套机具开始使用。镇境普遍使用的整地机械有:悬挂二铧犁、手扶双向单铧犁、手扶旋耕机、手扶双铧犁。这些整地机械都具有耕幅窄、结构简单、碎土能力强、覆盖性能好的特点,均适宜在镇境作业。全镇各村现拥有10余台。
3.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66型面粉机,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生产效率高,很受群众欢迎,1972年后镇境普遍使用,目前全镇拥有58台。
(2)200型碾米机,生产率125公斤/小时,出米率76%—80%;且重量轻,易于搬动,使用效果好,1974年开始在全镇使用,目前拥有440余台。
4.畜牧机械
(1)310型粉碎机,县农业机械厂制造,该机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农副产品和饲料加工,用途广,1975年全镇普遍使用,很受群众欢迎。
(2)红旗-100型铡草机,生产效率高,但劳动强度大,工作不太安全,1976年开始在镇境使用,目前全镇拥有20台,主要分布在芦河川和无定河川各村。
5.排灌机械
(1)离心泵,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镇境使用。该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安全可靠,在农田灌溉、抽水、拉沙等方面效果良好。目前全镇拥有150多台。
(2)深井泵,1973年开始在镇境使用。该机转速高,泵体重量轻,效率高,使用效果较好,目前全镇拥有600多台。
6.植保机械
人力喷雾机,1960年开始在全镇使用。该机价格便宜,使用维修简单。适用于小块灭虫,个人、集体均可使用,所以全镇农村几乎每家有之。
7.半机械化农具
镇境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道路条件差。1958年架子车在镇境开始使用,在运输业农田基建移动土、石方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镇境农村户户皆有。
8.家庭生活机械
镇境在20世纪90年代前,家户有自行车的也不普遍,90年代有摩托车的,全镇亦为数不多;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的增加,现有家庭生活小车,农用机动三轮或摩托三轮已基本普及。
四、经营管理
(一)劳动管理
1.劳动组织
新中国成立前历来有伴工互助,新中国成立后由互助组发展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其劳动组织形式有:专业作业组、固定作业组、临时作业组,规模较小的生产队由队长直接安排农活。
1958年秋,人民公社“三化”时期,实行“大兵团”作战,生产管理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次年夏,恢复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劳动组织。1962年春,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逐步以作业组为单位。
1975年,镇境部分以大队为基础核算单位的大队,其劳动组织多数将原来的两三个生产队合并为一个生产队,下设若干作业组,农机、畜牧、运输等均由大队组成专业队统一管理。
1982年,推行“双包”联产责任制,以专业户、承包户为劳动单位。
2.劳动计酬
临时互助组基本上是以工换工,干活之家招待伙食。常年互助组由按时计酬改按农活轻重计酬,发展为按件计酬,根据劳动强度、技术高低、农活难易,分别计工分或付现金,使用耕牛、大中农具,开始不计酬,后按等价交换原则,给予适当租金。
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评工记分,定额管理”。根据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条件,以一个中等劳力按技术规程,劳动一天所能完成的农活指标,制定劳动定额,并按田头远近、操作难易、季节忙闲等因素制定差别定额。在此基础上,再按各种农活的劳动强度,技术程度、确定五级计酬标准,级差工分均为1分,最高10分,最低5分,评工计分形式有个人计件、集体计件、死分活评三种。
1966年,推行大寨大队“标兵工分,自报公议”办法。社员劳动只记出动勤天(时)数,一月或数月评议一次工分。先评出最优秀的社员为“标兵”工分,再由群众对照“标兵”自报公议。1974年前后,演变成先由队干评定,再交群众讨论的“等级工分”制。
“文化大革命”中评工记分流于形式,群众称为大概式评分,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个样,严重挫伤了社员的集体生产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定额管理”制度,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定额管理”相应消失。
(二)财务管理
1.会计制度
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用新式簿记,借贷记账法,以货币核算为主体,辅以物资、劳动工分等记录,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凭证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单两种;账簿有日记账、总分类账、社员往来明细账、社员投资明细账、产业设备明细账、社员劳动工分明细账和现金出纳登记簿、物资登记簿;会计科目共设30个,会计报表有12种。
1959年上半年实行《农村人民公社会计核算试行办法》,内容包括镇(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社办工业、畜牧场的会计制度。镇(公社)实行“收付实现制”,不搞收益分配;新办工业、镇(公社)畜牧场实行权责发生制,按简易成本核算要求办理财务结算,它的盈亏与投资均向镇(公社)上缴下拨;大队、生产队核算体制与原来高级社会计制度大同小异。
1964年后,实行《生产队简易会计制度(试行草案)》,其特点:钱物分计,统一核算,直收直付,一事一记,公开账目,账牌合一。并改复式簿记为单式簿记,现金与实物分开记账,统一核算;从原来的闭门算账改为笔笔上牌公布,账牌合一;废除计账凭单,直接以原始凭证入账;总账目从34个削为17个,明细科目除“农业收入”和“农业支出”。保留外,其余一律取消;会计报表从五种改为一种;账簿按过去内容归并为现金(存款)收付账、实物收付账、社员往来账、劳动工分账、分类登记簿、固定财产登记簿、新社员往来(专栏)登记簿。
1979年起,生产队会计制度实行“钱物收付记账法”。钱物为记账基础,账户分“收付类”和“钱物类”。记账规划:异类账户、同收同付;同类账户,有收有付。总账科目共设38个,账簿有:现金存款实物收付日记账,总(明细)分类账,粮食明细账,物资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劳动工分登记簿。会计报表:每月编制“月结表”,年终分配有:收益分配方案、粮食分配方案、收益分配归户计算表。
2.财务制度
集体所有制一般都遵循《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贯彻勤俭办社方针,设有如下制度:
(1)三不见面制度。会计员管账不管钱,出纳员管钱不用钱,保管(采购)只用钱不存钱,生产队长不兼出纳员和保管(采购)员。
(2)两把锁制度。生产队仓库用两把锁,分两人掌管;有的生产队实行锁印分管,一人管钱,一人管粮囤印。1964年后,实行“四见面”分粮制度,生产队分粮时,保管员、贫协组长、队长、会计共同在场,开仓分粮。
(3)公布账目制度。集体经济收支、往来和社员劳动工分按月公布;夏收预分、年终分配全面公布;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审查财务收支、清仓核算、评议工分以及经营管理等问题。
(4)开支审批制度。购买财产物资由经办人、验收人、负责人签章,并规定社(队)长、新(队)委、社员大会的审批权限。
(5)财物保管制度。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进仓过秤,动用由队长批准。大中型农具专人管理,管用合一,有的队还将修理费包给管理人员,实行权责结合。
(6)财务会审制度。大队会计负责每月定期召集生产队会计互审账目,交流经验。
(三)收益分配
农业集体所有制的诞生,出现了收益分配。
1.合作化时分配
初级社按劳动与土地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1952年、1953年采用劳土比例制, 1954年起多数实行土地定量分配制,亦称定租制。
劳土比例制的分配,一般是劳动报酬占纯收益的60%,土地报酬占37%,公积金占3%。也有从纯收益中先提公积金2%,余下的按劳六土四分配。对农副业产品,一律按土地股分配。
1957年,高级社全部按劳分配。
收益分配时间,办社初期一般是夏熟登场允许社员借支部分,秋收后办理决算分红。1956年起,建立夏收预分和年终决分制度。
2.人民公社时分配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其社员消费部分有公社统一支配和社员个人支配两种。公社统一支配的部分,即供给制部分,包括:公共食堂的伙食费;社办文教、卫生、体育和集体福利事业的经费;社员困难补助费。社员个人支配部分,即工资,包括“按劳取酬”的基本工资和奖励。基本工资实行五等工资制,分别社员的体力强弱,技术高低、劳动态度以及当年实做工分评定工资等别,等差每月1—1.5元,对不入等的做临时工计算。
这种分配制度,扩大了按需分配,缩小了按劳分配,不合理因素突出。1960年起恢复按劳动工分与人口比例的分配制度,镇境绝大部分队取消供给制。
1962年起集体经济三级核算,公社企业逐步实行工资制,大队、生产队两级均按劳动工分与人口比例进行分配。
3.责任制时分配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定额管理”制度,1982年推行“双包”联产责任制,“定额管理”相应取消,以专业户承包户为劳动单位。从责任制的建立到落实,使责任制政策得到完善。明确规定土地承包者只有使用土地的权力,没有所有权,不准买卖、租佃。将集体现有的固定资产全部统一折价,按人口平均分配,集体所需提留,农业税和义务工等全部按人摊派。镇根据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依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同时对土地承包做了10条规定,延长承包期,至少15年不变。对五荒地(荒山、荒坡、荒沟、荒地、荒沙),只要有人愿意承包而又有经营能力的,承包面积不限,谁治理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允许有偿转让。
政策进一步放宽,为农民致富广开了门路。农民多劳多得,自给自足。农副产品自由上市买卖,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镇境农村经济正向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转变。
第二节 林 业
一、栽植树种
镇境内于内蒙古接壤的“五十里明沙”中的少量自然灌木林,处于自生、自长、无人管理的自然状态。村庄、道路、房屋周围荒沙、荒坡。栽植榆、杨、柳、洋槐、老槐、紫穗槐、水桐、松、柏、梨、桃、杏、苹果、柠条、杜梨、椿树等。
二、林木管护
1949年前,只村庄、道路、房屋周围树木零星分布,皆为个人种植,个人管护。而庙宇坟墓树木,按乡规民约和宗法制度管护。
20世纪50年代初,执行“谁种谁有”的林业政策,并采取国家无偿提供苗木、表彰先进等办法,鼓励群众植树。
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镇(公社)林业生产进入以集体、国营经营为主时代,林木所有权大部分或全部归集体、国营所有,个人只有保留零星或少量四旁树(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1958年,刚进“人民公社”镇(公社)也随波逐流刮起“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社员个人栽种的树木全部归集体外,同时还限制社员个户在四旁栽树。
1960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确定林权、保护森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纠正了林业“一平二调”之风。
1961年,镇(公社)执行县政府作出的决定:合作化前个人栽种的树木,归个人所有;合作化后栽种的树木,全部归集体所有。同时纠正在平调期间集体砍伐个人树木的问题,规定应予折价赔偿。
1962年,对收回集体的个人栽种的杨树窝子进行兑现,采取套圈圈的办法,即用20厘米长的一根绳子对丛生的杨树窝子进行套圈,套不住的归个人,套住的归集体。
1964—1965年,镇(公社)按照县指令进行清理林权,颁发林权证,解决大队小队和国营插花林地权属不清的问题。又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提出全镇队队办林场,坚持集体造林育苗的方向,每个大队办起育苗基地,为全大队各小队成片植树造林提供保证。
1973—1974年,镇(公社)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政策指南。社员个户树木只留院落一棵,其余全部收回集体所有,如果要多留1株小树,顶自留地7步(折3厘)。因此造成不少林木被砍伐,原有林木损失极大,新增者亦保留不多。
1979年,五届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草案)后,1981年,县政府根据国务院61号和省委71号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和安排部署了县境林业的“三定一查”工作(定林权、定树权、定地权、查毁林、毁草)。镇(公社)按照县政府安排部署,完成了此项工作。
这次“三定一查”工作,共落实人工林面积142000亩,其中国有林22800亩,集体林115000亩,其他林4200亩,全镇人均林0.6亩,颁发林权证313份,其中生产队222份,个户90份。全镇(公社)四旁零星树木285990株,其中个人160900株,全镇人均1.3株。调处林权纠纷196起,涉及林地面积1030亩,零星树木3700株,按政策退还给社员个人树木9710株,树木砍伐需折价赔偿1960元。
1985年全镇29个村209个村民小组。规划集体造林36390亩,育苗380亩。最后根据党的林业政策法令,结合本镇具体情况,经过上下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的护林法规、公约,在全镇境各村宣传张贴,使全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定一查”是本镇林业发展史上一件重大事情,它稳定落实了林权、树权、宜林地权,查处了各种毁林毁草事件,使本镇林业生产走上了稳步发展的新时代。
本镇林业“三定一查”,第一、第二期工作总结呈报县政府后,由政府和林业局签发备案,全文转发镇参照执行,并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三定一查”的林权证一直沿用到2013年年底,即起林业政策性效用。
三、采种育苗
(一)柠条采种
柠条是本镇优良的传统方土灌木树种。具有耐寒、耐旱丛枝多生长迅速的特点,最适应在瘠薄土壤生长,是干旱草原地带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最好灌木树种。
1949年前,镇境柠条多分布在芦河下游东西两岸,无定河北部风沙区仅零星分布,柠条种子的采集全是各区居住群众自发进行,每年在农历六月初柠条籽成熟时,在柠条分布区域居住群众,携筐带篓出山采撷,采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摘取柠条角,此方法多为少年儿童采用;另一种方法是剪一块手虎口大小的破鞋帮,两端用细麻绳缀两个小绳环,再将两端的小绳环分别套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采撷时为避免柠条刺扎手将有角的柠条茎夹在拇指和食指套着的鞋帮中间,然后由柠条茎底部向上用力一捋,柠条茎上的叶和角全部捋到提在左手的筐子里。从山里采撷回来的柠条角再经过晾晒、脱粒便成了柠条种子了。
过去群众把采撷的柠条种子,除少量在自己所在属住区域的山坡陡坬种植外,其余大部分用来饲喂羊子和其他牲畜,很少作为商品卖掉。
1949年后,镇境群众种植柠条和采撷柠条种子的习惯一直沿袭下来。特别是公社化后,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群众种植柠条和采集柠条种子的兴趣更浓。
1964年,为了改变荒山秃岭的面貌,根据镇境实际,按照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柠条种植和柠条北移”的口号。自此镇境柠条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且由南向北发展,北部风沙区由过去的“茫茫沙漠广”变成今天的“芸芸柠条丛”的景观。
1981年,全镇柠条林地面积达到8万亩,到1983年全镇柠条林地发展到9万亩,占到全镇林地总面积的50%。
柠条种子的采撷,由过去的自采自用的自然型,转变成积极采撷交售国家的商品型。
柠 条
1966年,全镇柠条种子收购量达到6万斤,1977—1981年,每年柠条种子收购量均在4万斤左右。
1982年起,在“三北”造林局、陕西省林业厅、榆林地区林业局和县林业局的帮助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横山镇已经建成陕西省榆林地区最大的柠条种子基地镇,目前有柠条采种基地15200亩,种子收购量连续三年超过7万斤,居全区之首,占全县柠条种子收购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向“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省区提供柠条种子5万斤,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育苗
1949年前,镇境育苗几乎没有,群众没有育苗习惯,只有个别群众把自然丛生在自己土地上的杨树窝子分蘖幼枝,进行移栽,此外还有群众把自己门前屋后栽植的果、梨等树的幼枝剪下来嫁接在林檎、杜梨上,其嫁接方法是在砧木上破一口子,深达木质部,然后将剪取的接穗插入口内,再用麻绳缯紧,最后用泥封糊,此法是镇境民间传统的嫁接方法,简陋而举拙,嫁接之树成活率极低。
1949年后,镇境育苗从1956年开始,全镇各大队集体办起育苗基地,进行大量育苗,品种多样,育出的苗除满足本队、镇、县外,还有大量苗子输送到外县、外地区、外省。并且又引进外县、外省许多优良树种和先进的扦插嫁接方法。
1.扦插育苗
镇扦插育苗的树种,除镇境传统的杨树外,另引进的有北京杨、加拿大杨、合作杨、杂交杨、新疆杨、箭杆杨、河北杨,这些树种在镇境适应性强,分布亦广。
另有黄柳、龙爪柳、垂柳、朝鲜岚柳、二白柳、欧美杨、小青杨、银白杨、胡杨等引进树种,镇境具有适应性,但分布较少。
还有一些引进树种,在镇境试验后,不适应在镇境生长的有抱竹柳、尤金杨、沙栏杨、意大利杨、宣武杨、山海关杨、五台代索青杨、斯大林工作杨、苏联酷栗、华北酷栗、毛白杨。
全镇每年扦插各种杨树的面积780亩,育苗752万多株。
2.嫁接育苗
苹 果
本镇嫁接育苗树种,除镇境传统的苹果、梨树外,另外引进的苹果、梨树有国光、黄元帅、红元帅、青香蕉、秦冠、祝光、红玉、鸡冠、倭锦;明月、苹果梨、巴梨、克发、朝鲜洋梨、康德、吴堡青梨,安梨,这些苹果、梨树种在镇境适应性强,分布较广。
镇境还引进的苹果、梨树品种,有红星、甜香蕉、大国光,秦光,黄魁、金托恩、早生旭、郝阳、慈梨、晚三甲、日本黑梨、谢花梨、早酥梨、锦丰梨、冬果梨、蜜梨、五月鲜、鸭梨、大黄梨等,均在镇境适生,但分布较少。
全镇每年嫁接各种苹果,梨树面积约780多亩。
3.播种育苗
本镇播种育苗的树种,除镇境传统的酸刺、榆树外,另引进的阔叶树种有沙枣、刺槐、东北白榆、中槐、水桐、杜梨、山定子。这些树种均在镇境适生,分布亦广。
另有白蜡、火炬、复叶槭,五角枫、椒树等,在镇境适生,但分布较少。
不适应生长的阔叶树种枫树、白桦、水杉、合欢、皂角、冬青、橡树、梧桐、香椿,泡桐等。
此外,引进的针叶树种有侧柏、油松,在镇境适生,分布较多。樟子松、华北落叶松,虽在镇境适生,但分布很少。不适生的针叶树种有杜松、华山松、元柏、红松、黑松。
引进的灌木树种,在镇境适生的有花棒、踏郎、紫穗槐、沙棘。不适生的有沙拐子、荆条、苦楝。
引进的木本经济树种有花椒、核桃、文冠果、油树、油沙豆等,这些树种虽在镇境适生,但分布较少。
全镇每年播种紫穗槐、酸刺、榆树、刺槐、花棒、油松等树的面积7600多亩,育苗0.5亿余株。
四、植树造林
1949年前,镇境植树造林,主要是群众自发性的零星栽植,树种多为柳、榆、杨、水桐、桃、杏、梨等,大多数分布在芦河川东西两岸,山坡陡坬、沟渠、村庄、道路、门前屋后,以及长城以北的沙漠和沙覆盖的黄土地,全镇植树造林面积仅有2000余亩(包括50里明沙的天然灌木林)。
1949年后,在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镇境的植树造林做了全面规划。1975年9月至1976年4月,全镇组织了主管林业干部、插队知青等50余人的林业清查队伍,深入全镇公社24个大队,清理了林业资源,解决了1949年前后林木资源不清的老大难问题,并且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全面规划,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林、田、路全面安排。
公路两旁的杨柳
明确主改目标,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大搞植树造林会战,主攻“三带一网”(长城林带、水保林带、北缘林带及梯田、地埂、农田林网),大战一川两山(芦河川,东、西两山)。实现公路绿化,四旁植树上纲要。
1979—1980年,在镇公社的支持指导下,贯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了全镇公社造林总体设计。做到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结合,乔灌结合,林带、林网和成片林结合,在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通过全面调查,将宜林地确定为四十个类型。
盖沙黄土地、黄土高原、深厚土层及大面积缓坡地规划为用材林地,以植油松、刺槐、椿榆、杨等树种为主。
陡坡、土石山地、梁峁地规划为水土保持林地,以植刺槐、柠条、侧柏等灌木树种为主。
湿润流沙、半固定沙、滩墹地、川塬地,规划为农田、牧场防护林地,以植杨、松、紫穗槐、酸刺等树种为主。
干旱流沙于风蚀严重的盖沙黄土地,规划为防风固沙林地,以营造花棒、沙柳等灌木树种为主。
背风向阳缓坡地、热土层厚的塬峁地规划为山杏、红枣、核桃等木本林或梨、果、桑园。
(一)成片造林
1.长城林带:西起曹阳湾村,经高峰、兴峰、顾兴庄、砖梁、马家梁、魏墙、王圪堵村的大河湾北沙,全长约40华里,宽4华里,原计划造林面积59970亩。1977年年底造林14993亩。1978年后造林面积44977亩。
沙地造林场景
2.北缘林带:位于长城以北与雷龙湾接壤的席季塔沙、晃忽沙、南沙、白大峁、黑梁坑沙、架楼梁、杨相公沙、白葫芦峁、杨界、大古界和四楼界边缘林带,全长约35华里的林带已造林8000余亩。
3.五十里明沙固沙片林:除去长城北缘林带造林3000余亩。其余已造林全覆盖。
4.水土保持片林:黄土丘陵区29个村,水土流失严重,营造水土保持林55300多亩。
(二)四旁植树
镇境利用村旁、路旁、宅旁、水旁植树30万株,木材蓄积量3019万立方米。
(三)义务植树
1979年前,镇境的义务植树活动仅局限在机关、学校、干部、学生中进行,每次植树参加人数不过数百人,植树量不大,植树地点均在县城附近的东、西两山。
从1979年第一次植树节(3月12日)开始,镇境每年春季参加义务植树的就有8万人次,参加的人除镇上领导干部、镇事企业单位的职工外,还有全镇各村委的村领导和社员。镇公社政府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挥,划片包干完成任务。
群众义务植村场景
镇境每年义务植树50万—60万株,植树苗木由县国营场、圃和社、队场、圃供给,每年义务植树结束后,由县绿化委员会组织专业人员,镇公社领导配合,分赴各大队检查验收,如有不符合栽植要求的,责令限期返工,保证树木成活。
(四)造林技术
1.固沙造林技术
在长城以北风沙区采用传统固沙造林技术。
(1)先沙窝造林法。此法在镇境长城以北风沙区普遍采用。其方法是第一年在低坬的沙窝栽植一些灌木树种,第二年再在沙丘迎风坡移动了的平缓处,继续营造灌木林种,这样可以互为障蔽,防风固沙,使栽植树木不易死亡,成活率较高。但此法造林只适用于长条沙丘墹低地,而且要离开落沙坡角3米左右,否则幼树会受到沙压的威胁。
(2)前挡后拉造林法。此法在长城以北风沙区亦普遍使用。即在沙丘前沙窝造林的同时,又在沙丘的后面迎风坡高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下的坡面,采取设置沙障或密集式的方法造林,使之沙丘前有阻挡,后有林固定。此法造林防风固沙速度快、效果好,但不能把沙丘拉平,只能把沙丘高度降低。
(3)死物障蔽。此法先是用在保护农田,使之不会受到风沙侵害的启发下,引到保护造林植树上来,死物障蔽造林法,是镇境长城以北沙区主要的一种造林方法,它是利用麦草稻草或其他干草等作为材料,设置带状或方格状的沙障,这样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输沙量,从而得到固定流沙的目的,采取这种方式是比较有效而经济的固沙措施。此法不宜采用玉米秆和高粱秆做材料搭设障蔽,因这两种秸秆外皮光滑,不易挡沙,内部结构虚,易腐烂,寿命短。
(4)活物障蔽。此法是由死物障蔽发展而来的,较之死物障蔽长久耐用。亦是镇境长城以北风沙区主要的造林方法,该法主要采用紫穗槐密集造林,形成防风沙障,具体做法是:用等外紫穗槐沿着搭设防风障蔽的方向进行带状密集造林,带距为2—3米,株距7—10厘米,当年就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紫穗槐的生长越来越大。此法使用寿命长,效果颇佳。
(5)沙丘造林。此法仅在镇境“五十里明沙”的部分风沙滩地使用。其做法是第一年只在沙丘迎风坡基部(坡高三分之二)以下栽植三行树,留下三分之二的坡面让风吹走,第二年紧挨着三行树,再在被风拉平的地段上栽2—3行树,如此搞3—5年,就能把沙丘撵进沙窝,使起伏不平的流沙变为大体平缓的林地,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固沙效果好。
(6)土障蔽。此法在镇境很少运用,该法主要利用丘间低地的黄土或胶土搭成防风障蔽,其规格采用带状,与主风方向垂直,带宽2.5—3米,障蔽宽40—50厘米,高30—40厘米,搭设时必须踩实,才能坚固耐用,固沙可达10年之久。此法适用于有黄土条件的沙地。
2.水土保持造林技术
为了保持水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从1977年开始,在芦河川东西两山黄土丘陵沟壑区推广整地造林技术。
(1)鱼鳞坑整地。在较陡的梁峁坡地及支离破碎的沟坡上(坡面30度以上),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挖半月形鱼鳞坑,品字排列。挖坑时,先将表土刨向两侧,然后把生土刨向下方,形成弧形土埂,埂高30厘米左右,再将表土放在坑内,坑呈倒坡形里低外高,坑长80厘米左右,宽5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坑与坑的中心距离1.5米左右,雨季、冬季挖好鱼鳞坑蓄水保墒好,而且省工,栽植的位置随坡度大小而不同,缓坡栽在坑中央,陡坡栽在近土埂处。
(2)水平沟整地。多用于25度左右的坡地,在地面沿等高线由上而下的挖成长形的蓄水沟,呈“品”字形,一般沟深30—50厘米,上口宽50—80厘米,底宽30—40厘米,沟长4—6米,沟山下间距2米,左右1米。挖沟时先将表土放在上面,用生土在下边坡培成高30厘米,顶宽20厘米的土埂,再将表土填在沟外侧坡上,在沟内每隔一定距离做一横挡,以保持沟底水平,避免冲刷,苗木栽于沟埂内侧坡中部较合适。
(3)水平阶整地。多用于25度以下较平缓坡地,沿等高线里切外垫做成宽1米左右的小台阶,里低外高,呈倒坡形,阶距2米左右,在阶面中间挖坑栽林。
3.造林密度
镇境造林密度经历了一个由稠密到稀疏的发展阶段,过去人们只注重单位面积的造林密度大,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单位面积内造林密度大,会直接影响到林木的健康成长,因此现在造林密度以适度为宜。过去每亩造乔木林400株,现在每亩造100株,过去每亩造灌木666株,现在每亩造240株。
五、林木保护
(一)病虫害
镇境从1980年5月至1983年5月,用了3年时间,对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以及四旁树进行了全面的病虫害普查,基本摸清了镇境林区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分布范围。
1.长城沿线防风固沙林区
常见的病害有沙柳根瘤病、杨烂皮病、杨溃疡病、松苗立枯病、毛白杨锈病等。
常见的虫害有沙枣虫蠖、兰目天蛾、侧柏毒蛾、沙柳跳甲、杨兰叶甲、柠条豆象、大皱鳃金龟、柳毒蛾、杨毒蛾、双尾舟蛾、白杨透翅蛾、杨干透翅蛾、青杨天牛、沙柳木蠹蛾、黑绒金龟等。
该林区以松苗立枯病、沙柳根癌病、杨树烂皮病、沙枣虫蠖、侧柏毒蛾、兰目天蛾、沙柳跳甲、大皱鳃金龟、柠条豆象等危害严重。
2.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林区
常见的病害有毛白杨锈病、杨树烂皮病、杨树溃疡病、枣疯病等。
常见的虫害有枣尺蠖、枣飞象、黑绒金龟、柳毒蛾、杨毒蛾、杨扇舟蛾、白杨透翅蛾、杨杆透翅蛾、芳香木蠹蛾、杨杆水蠹蛾、枣镰翅小卷蛾、柠条豆象、刺槐种子小蜂等。该林区以枣疯病、杨树烂皮病、枣尺蠖、枣镰翅小卷蛾、杨树透翅蛾、柠条豆象等危害严重。
3.镇境主要害虫的危害
(1)食叶害虫
沙枣虫蠖危害旱柳、杨树、榆、沙枣、柠条等。
兰目天蛾主要危害沙柳,系一爆发性虫害。
沙柳跳甲、柳兰叶甲两者伴随发生,是沙柳的主要害虫,可致大片沙柳黑茬、枯死。
大皱鳃金龟是花棒、跳郎、紫穗槐、杨树、柳树等沙生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危害植物根部,成虫危害叶及嫩梢。
柠条豆象主要危害柠条,这可以使柠条种子全部变成空壳。据测定柠条种子被害率达到10%左右。
(2)枝干害虫
黄斑星天牛主要危害箭杆杨、小叶杨、欧美杨、大关杨,是一种毁灭性的虫害,受害树木轻者抑制生长发育,重者枯萎死亡或大量风折。
青杨天牛主要危害山杨、小叶杨、钻天杨、加拿大杨、北京杨等幼树,它可以造成树冠畸形,影响成材,使幼树变成小老树,甚者可使树木干枯死亡。
杨干透翅蛾是四旁树的主要敌人,它可以使树枝干枯萎。
(二)防治
从1964年开始,在镇境长城以北沙区连年发生柳尺蠖、沙柳兰目天蛾、沙柳跳甲对旱柳的危害,危害面积达上万亩。在这些病虫危害的沙区,曾先后动员1000多人次,使用药械喷雾器、手摇喷粉器喷洒敌敌畏、敌百虫、六六六粉等药剂。在离村庄较远的成片林区使用烟雾药剂进行防治。目前,已基本控制了虫害的蔓延。
从1982年以来,在镇境以沙柳、柳树、杨树为主的林区发生了兰目天蛾、沙柳跳甲虫害,同年5月进行飞机超低容量防治,防治面积9000余亩,使用的药剂主要是安阳林药厂生产的889、敌一马、敌一丙。防治效果根据标准树调查,兰目天蛾平均死亡率95%,柳跳甲平均死亡率97.1%,据观察喷药5分钟后,害虫即开始死亡,3小时后大部分害虫死亡。
镇境各林区虫害多于病害,病害发生一般不太严重,近年来只是在经济林中局部,零星发生,一旦发生及时治疗。因此不会造成树木枯萎死亡的严重后果。而虫害的发生往往是大面积毁灭性的。近年来,镇境对于大面积的虫害多采用飞机低容量防治,效果颇佳。防治时间多在成虫活动盛期(5月8日至5月10日),药剂以速灭希丁或1605效果最好,卵期防治宜在5月下旬进行,药剂以杀螟松效果最好。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业发展
1949前,镇境有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过盛衰的史实。但由于历代战争频发,骡马多于战争,再加上客观上一遇天灾,草木不生,主观上医疫药技贫乏,其他畜牧业发展没有保障一蹶不振。到1948年,全镇1000余户,6000多人,共有大家畜923头,户均极少,不可计数。其中牛248头,马5匹,骡10头,羊2334只,户均2.3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20世纪50年代,镇境每年发放农业贷款和耕畜补助款,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役畜,并且广泛宣传有关先进的饲养方法。在芦河川东西两山偏僻的山区发动群众打狼。与此同时,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本着团结、教育、使用、提高的原则,组织民间兽医积极开展畜牧病防治,1953年以后陆续建立起社队畜牧兽医机构,专门指导全镇各队畜牧生产。因此,镇境畜牧业发展迅猛。到1956年大家畜递增14%,其中耕牛970头,比1949年前增加3.5倍;猪年递增率60.1%,羊年递增率25%,鸡年递增率8%。
1956年到1957年,农业合作化后,畜牧主要归集体所有,政府发放大量贷款限期将各户牲畜作价归公,实行大群饲养。由于作价归公太急,集体饲养经验不足,使得制度不健全,许多人认为农业合作化后很快就会实现机械化,一度出现盲目排斥老畜幼畜入社,且入社畜禽作价过低,兑现期过长,因此挫伤了群众保护和发展牲畜的积极性。加之1956年镇境遭受灾害,牲畜疫病流行严重,造成大家畜、羊大批乏瘦死亡。与1955年相比大家畜减少12.7%,羊减少9%,猪减少30.1%。基于这种情况,镇公社号召各大队镇开展爱畜保畜运动,并决定实行定额管理制度,要求各大队兽医员签订保槽合同;牲畜分类排队,分别饲养;发放救灾补助款和耕畜贷款,限期搭棚修圈,增加防寒措施,保证牲畜安全过冬。1957年春,镇(公社)召开赛畜大会,表扬奖励模范饲养员,由镇畜牧站组织各大队分批培养饲养员、配种员100多名,并在24个大队进行了定额管理制度。同时动员各大队在夏秋草旺季节集中力量割草储备。
1958年春到1961年,全镇(公社)开展“以猪羊为纲的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畜牧业”的群众运动。镇(公社)高度重视,并做出决定由社、队两级组成畜牧业领导小组,领导亲自挂帅,开展保畜增畜工作。同时,以发展耕畜为主开展大家畜的改良配种,以“一只不漏,全面改良”的原则进行绵羊改良,并贯彻“自繁、自养、自给,公养为主,公私并重”的原则大办集体养猪场,提出实现“千猪乡”“万猪镇”的口号。从1959年起,全镇公社各大队建立了“包工、包产、包投资”和“超产奖励”的管理制度,采取繁殖、利用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大家畜配种繁殖工作。1960年春,城关公社党委书记彭怀玉都亲自拉上种公畜深入生产队配种。镇(公社)领导在镇畜牧站举办的绵羊人工授精学习班,会议上做报告,鼓励学员要“端正思想认识,站稳阶级立场,不屈不挠地为绵改工作奋斗到底”。1961年全镇提出,大搞养猪场,养猪不靠粮,达到队队都有养猪场的口号。对于那些为应付上级检查,搞“一平二调”的行为,镇(公社)给予严厉的批评,做了纠正。
由于当时强调牲畜“大群饲养”和猪羊“公养”的方针,只管形式,大搞运动,不从实际出发,加之自然灾害频仍,农业连年歉收,致使人缺口粮畜缺草,牲畜疫病大面积流行,乏瘦死亡现象很严重。从1958年起,大牲畜平均每年递减1.2%,羊年递减4.5%,猪递减3%。1962年全镇饲养大家畜2338头,比1955年减少24.3%;羊存栏1587只,比1955年减少7.4%,其中绵羊减少36.2%,山羊增加了6.2%,猪存栏1532头,比1955年增加7.7%,鸡增加1.3倍。
1962年起,镇境贯彻“种植与饲养并举”的方针,总结了过去牲畜下降的教训。大家畜改集体大棚饲养为小棚分户包养,盈利抽成。猪、羊、采取“私养、私有、公助”的办法。1962年全镇进行畜禽普查,贯彻陕西省委关于《以大家畜为主,及时抢救耕畜》的指示,同年发放耕畜贷款和草耕贷款3万多元。镇(公社)要求各大队都要制定繁殖奖励制度,超产奖励,减产罚款。春季召开了全镇畜牧兽医工作会,奖励先进单位3个,模范饲养员20个,奖励现金200多元,粮食100余斤。1964年镇境普遍实行了大家畜繁殖奖励制度及留猪饲料地、交售肥猪奖励的规定。同时提高了兽医人员及配种人员的待遇。本年各类畜禽存栏数恢复和超过了公社化前的1955年。1955年镇境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全镇开展了抗灾保畜活动,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赴榆林和内蒙古边沿移畜就草;一方面动员全镇人民集中力量贮草,寻找代饲料,集中保护青口母羊和良种羊,猪重点选母猪。结果大家畜并未减少而且增加,猪羊也迅速得到恢复,使镇境牲畜安全度过了灾荒,保证了第二年春耕生产的正常进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镇境刮起了一股“大割资本主义尾巴”风,个体户畜禽饲养受到了极大限制。当时全镇提出了“猪多、肥多、粮多”“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等片面口号,使镇境畜牧业出现了畸形发展的局面,只注重引种改良,不注重巩固和实际效果。在大家畜饲养上实行“全部归集体”的原则,并且重骡马,轻牛驴。1972年后,大面积开展大家畜改良,盲目引进伊犁马、秦川牛。结果因自然条件不适应而淘汰。1976年全镇存栏大家畜2696头,比1966年减少2.8%,其中牛比1966年减少9.6%;驴比1966年减少6.6%;马增长70.2%;骡增长61.3%。“文革”期间,镇境对养猪颇为重视。从1970年起,全镇开展“以养猪为中心”的群众运动,各大队都办起了集体养猪场,选派贫下中农出身、思想红的社员担任饲养员,在饲养方法上大力推广中曲糠化发酵饲料喂猪以及“见母就留,先留后选”的选种原则。为了追求存栏数,调动群众的养猪积极性,始提出“私养为主”的方针,实行“私养为主,公养私养并举,养猪留地,售猪奖粮”的政策。1971年全镇队队办起养猪场,养猪达“纲要”。1972年镇境又逢干旱,猪饲料严重缺乏,猪瘟病、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在镇境大面积流行,故造成猪大批死亡,许多集体养猪场纷纷倒闭,部分队出现“送母猪,杀架子猪,丢仔猪”的现象,市场上一头仔猪价格由8—10元猛降到2—1元,甚至几角钱。使年底全镇猪存栏猛减一半。1973年镇政府规定,对无力购买仔猪的贫下中农采取“提猪记账,卖猪还本”或“提猪贷款,卖猪还款”的方法来激励群众养猪,但因饲料缺乏,养猪数量一直没有得到恢复。由于恶性循环,于1975年年底,净肉上百斤的猪极为罕见,市场猪肉供不应求。
镇境绵羊改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作为“反修防修”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的。1967年镇成立绵羊改良育种委员会,由镇(公社)领导组成,大面积的开展绵羊改良工作。1973年从新疆、定边种羊场引回细毛羊千余只,在镇境大办队种羊场。当时在管理上一味强调“集体饲养”,认为只有“集体大群饲养”,才能搞好改良育种,故对个体户养羊仅限制在3—7只之间,集体养羊饲养管理粗放,羊繁殖率极低,若逢灾年,羊作为减口节草对象,大批处理宰杀,致使羊发展缓慢。1976年全镇杂种羊2770只,占绵羊存栏数的38%,山羊存栏数24000余只,比1966年增长25%左右,平均递增率2.1%;绵羊比1966年增长24.3%,平均递增率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镇境贯彻“调整、改革、巩固、提高”的方针。全镇畜牧业生产转向一个新的发展轨道,畜牧制度上全面推行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全镇集体饲养牲畜全部作价下放到户饲养。1984年“五荒地”下放到户管理,实行封山,封沟造林种草。同时用签订代养合同增值分成的方法,积极开展畜禽改良育种工作,大力扶持畜牧专业户、重点户,实行技术、投资两优先。以猪、鸡瘟为中心,全面开展畜禽疾病防治,使镇境畜牧得到较快发展。1984年镇境畜牧专业户不断涌现,畜牧业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1985年年全镇大家畜存栏四百多头,比1978年增长38%,平均年递增4.6%,其中马比1978年增长38%,年递增5%;驴增长63.5%,年递增7.1%;骡增长19%,年递增2.4%。1985年底,羊存栏19200只,比1984年增长13.1%,其中绵羊存栏8200只,创镇境历史最高水平;小羊存栏10908只,比1984年增长14%;白绒山羊及其杂种羊存栏2041只,占山羊存栏数的18%。1985年生猪饲养量8920头,比1978年增长0.3%,出栏率60%,平均产肉量125斤,比1978年前提高66.6%,且150—200斤的肥猪屡见不鲜。鸡比1978年增长了2倍。全镇实现了养鸡良种化。蜂、兔生产因近年销路不广,故处于停滞状态。
二、畜牧改良
(一)大家畜改良
马:横山马的原始品种属蒙古马,原产于蒙古草原,是由蒙古野马演变驯化而成的古老品种。1949年后镇境北部风沙区数量较多,蒙古马底身广躯,头较粗重,额宽,眼眶突出,鼻平直,鼻孔大,耳稍短,颈短厚,多呈水平颈,鬐甲底而厚,背腰略长且平直宽广,尻短斜,毛色以青毛,骝毛为主,栗毛、兔褐毛次之,其体尺,体重如下:
蒙古马
蒙古马体尺、体重
蒙古马属乘、挽、驮兼用品种。主要优点:体质结实,四肢健壮,持久力强,耐粗饲,对不同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其主要特征是:体格小,后驱发育差,头过于粗笨,速力不大,飞越能力较差。在镇境蒙古马很少役用,仅用作繁殖,母马2年一胎,1年一胎者甚少,常3岁配种,4岁产驹,25岁至30岁停产,大部分以繁殖骡子为主,配种方式有马配马、马配驴和驴配马三种。
为了增加提高蒙古马的体尺、体重及其生产性能,适用镇境农牧业发展的需要,本镇开始用1958年引入苏联卡拉巴依公马在全镇配种改良,结果此后代因在镇境适应性差,繁殖率不高,使用价值低,而于20世纪60年代淘汰。1959年后从新疆引回伊犁公马再进行马的改良,结果改良效果良好。伊犁马具有蒙古马的特征,而且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紧凑,是一个力、速皆优的良马种。但其缺点是体型偏轻,颈部肌肉欠丰,前胸发育较差,四肢不够健壮。20世纪70年代本镇境多用伊犁马种杂交改良蒙古马和繁殖骡子,解决镇境役用畜不足的困难。1975年本镇在古水村办起种马场,自繁自育。为本镇境内和就近的其他乡镇的马的杂交改良做出贡献。通过实践改良效果良好,所产杂种后代体格结实,适应力较强。但其纯种繁育和繁育马骡效果较差,纯种马因饲管条件不适应,死亡严重,配滚沙驴常因胎儿过大引起难产,而且其后代体大不灵活,役用性能不良而不受群众欢迎。1976年种马场倒闭。此后马的改良基本中断,伊犁马在镇境也逐步淘汰。1985年至2013年年底,已绝种,镇境种用马仍然为蒙古马。
蒙古牛
牛:镇境牛的原始品种主要是蒙古草原小型牛种。其头大平直,眼大有神,角细长而尖锐,多呈“龙门角”,向前上方弯曲。颈薄长,肉垂不发达,鬐甲平底,胸狭而深,背腰平直,荐骨隆起,尻部倾斜,后躯狭窄,尾根长,尾巴长,四肢短而健壮,后腿肌肉欠丰满,体型瘦削,但乳房较发达,毛色多黄褐和红色,皮厚而有弹性。
蒙古牛属役、肉、乳兼用品种,其主要优点是耐粗放,对大陆性沙漠地区适应性强,行动敏捷,在坡度较大的丘陵沟壑地区具有独特的役用价值。其肉质较好,屠宰率为40%—45%。蒙古牛泌乳期短,平均每年产乳量632.9公斤,乳脂率5.22%。其繁殖性能良好,舍饲8—10个月性成熟,在放牧条件下10—15个月性成熟。母牛在2.5—3.5岁开始配种,多于6—10月份发情。蒙古牛体格较小,后躯发育较差,用途单一,镇境繁殖饲养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镇境只有县配种站的一头荷兰公牛、一头秦川公牛开始尝试改良,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1970年后,镇(公社)引进的秦川牛40多头,投放在部分生产大队,进行秦川牛的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蒙古牛,但因秦川牛耐寒性差,不宜在坡度大的山地耕作。颈短不适应放牧,故不受群众欢迎,1978年后逐渐减少。1981年普查,全镇共有牛450头,其中蒙古牛400头,占89%;秦川牛为数极少;杂种牛30头,占6.6%。
1984年,本镇为了控制牛的减少,提高其生产性能,一面大力号召用秦川牛改良本地黄牛,一面把县从西安草滩农场引回黑白花牛的冷冻精液放在本镇设点,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本地牛种,以提高其泌乳性能,但效果极差,尚未成功,以后被迫停业。
驴:滚沙驴是镇境古老的传统品种。其体质坚实,耐粗饲,抗寒抗病力强,性情温顺,轻小灵活,虽是羊肠小道也能来去自如,而且用途广泛,驮、拉、骑乘皆可。但其体格小,挽力较差。
滚沙驴
滚沙驴体尺、体重
佳米驴
从1958年起,镇境即用佳米驴杂交改良滚沙驴,经过实践效果良好,群众欢迎,佳米驴是我国著名的中型驴种之一,耐粗放饲养管理,性情温顺,持久力强,适用于山路驮运和骑乘。驮重79—90公斤,可连续行走6—7小时不觉疲劳,而且可以单行耕地。
佳米驴体尺、体重
20世纪60年代镇境群众重骡马,轻牛驴思想严重,对本地驴的改良不重视。1976年后,在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引导下,群众才积极行动起来,对本地驴进行改良。1978年镇境引进回佳米驴几头,1980年以后连续引进20头,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佳米驴配种专业户。1981年全镇有驴2400头,其中滚沙驴1710头,占全镇总驴数的71%;佳米驴60头,占2.1%;杂种驴700头,占20.9%,镇境芦河川东、西两山分布佳米驴较少。
骡:镇境骡子大多数是蒙古马和滚沙驴两种间杂交后代,其役用能力强于马和驴,耐劳,抗病能力强,适用于各种饲草饲料的饲养和粗放的管理。镇境群众颇喜繁殖饲养,充分显示了杂交改良的优势。20世纪60年代镇境市场骡子价格昂贵,较好的骡子价格高达千元以上,80年代由于畜力增多,骡子不仅做役用,不能繁殖,所以发展数量不多,市场价格低于母驴。
(二)羊改良
1.绵羊改良
蒙古绵羊
镇境绵羊原始品种是蒙古绵羊。它适应力强,身体匀称,骨骼发育良好,头大小适中,背腰平直,四肢端正,蹄质坚实,但背腰较窄,肋骨开张不良,腹大下垂,毛稀而粗,腹毛少,部分头蹄有杂色毛,多为黑色和褐色,亦有全白者。公羊鼻梁稍隆起,有螺旋形角;母羊无角或有小角,脂尾,圆锥形或具“S”状弯曲,其肉质肥美,无膻味,屠宰率42.5%,产毛量1—1.5公斤。母羊繁殖率达70%,多一年一胎,双胎极少。
蒙古羊体尺、体重
为了改变蒙古羊体型结构,提高其生产性能,镇境从1975年起,形成一定规模的绵羊改良。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沙力斯细毛羊、波尔毕斯细毛羊、阿尔泰细毛羊,引进羊种作为父本,本地蒙古羊作母本,用杂交的方法改良。经过近30年的努力,国家和社队投资近百万元(其中引种投资60多万元),于1985年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育成了陕北毛、肉兼用的细毛羊品种。陕北细毛羊外貌特征:公羊有螺旋状角,母羊无角或有小角,头大小适中。公羊颈部有1—2个较大的横皱褶,母羊皮肤宽松或有纵皱褶;颈圆、中等长,鬐甲稍高,背腰平直,胸宽深,肋骨开张良好,腹围。大,尻较宽、长、平,四肢端正,蹄质坚实,色蜡黄。前肢绒毛着生至腕关节,后肢至飞节。被毛呈毛丛结构,闭合良好,全白色,密度大,毛匀,油汗适中,多为淡黄或白色。
陕北细毛羊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表
改良过程:1970年前,镇境虽已纳入县绵改工作的范围内,由于群众认识不到位,投资力量不足,改良技术差,均未取得成绩。1971年、1972年两年镇境绵改规模展开,有10个大队办起羊场,改良杂种羊近1400多只。1972年5月全镇进行全面系统的绵羊普查鉴定整群工作。共计全镇有杂种绵羊1421只(不包括新生羔羊)。其中一类羊250只,占17.6%;二类羊310只,占21.8%;新生杂种羔羊1107只,其中纯白同质羔羊307只,占新生杂种羔羊总数的27.7%;纯白异质羔羊410只,占37.0%;花羔羊390只,占35.2%。
陕北细毛羊
1973年镇境遭百年不遇的大旱。草木枯萎不盛生,羊到秋末死皮不退,出现严重乏瘦死亡。繁殖改良全部落空。1974年镇境绵改本应进入提高固定育种阶段,但由于上年灾情严重,绵改处于被动状态。镇公社为了把绵改工作推进一步完成好,于1975年、1976年两年引进新疆纯种细毛母羊500多只、纯种公羊20只,发放到10个大队的羊场,建立人工授精站5处,组织提高固定专群5个,共有杂种细毛羊1105只(不包括新生羔羊),占绵羊总数的66.8%,进行纯种繁育和杂种改良育种工作。当年人工授精800只,保胎生羔650只,产羔率81.25%;自繁杂交855只,保胎生羔750只,产羔率87.71%。新生羔羊1400只,占总改良数的84.59%。其中纯白同质羔羊500只,占30.21%;纯白异质羔羊790只,占47.73%;花羔羊110只,占6.64%。其中,一类羊450只,占27.19%,比1972年增加9.59%;二类羊540只,占32.63%,比1972年增加10.83%;三类羊433只,占26.16%,比1972年减少13.93%;四类羊232只,占14.02%,比1972年减少6.48%。这是在总结1974年以前绵改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提高的。
1979年以后,随着责任制的实行,羊逐渐下放到户,队办羊场停办,仅镇境内改良工作处于停顿状态,大部分纯种羊下放、出卖,杂种羊多数出卖、宰杀。1982年后镇境绵改工作逐渐放松,每年只投放,少管理。因而绵改工作彻底告终。
2.山羊改良
镇境山羊原始品种为蒙古紫绒山羊,是一种毛、肉、绒兼用型的品种,它耐寒、耐旱,耐粗饲,行动敏捷,爬坡登高能力强,游走采食性能好,宜远征放牧,且合群性强,广泛分布于镇(公社)各大队。此羊外貌特征:体格坚实,头轻秀较小,公母羊大多有角,颌下有髯,颈宽厚,背腰平直且狭窄,体躯近似方形。被毛多显黑色的占71.5%,白色的占16.53%,杂色的占11.67%。初生羔羊全身被毛有弯曲美观的波浪形毛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其肉质鲜美,周岁羯羊屠宰率42.9%,净肉率74.57%,肉脂肪0.46%。一年多产一胎,双胞胎率占3%~5%。
蒙古山羊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表
镇境有饲养山羊的悠久历史,但对山羊不够重视。而养山羊的目的,注重积肥,不做选育体高和杂交改良,使山羊品种严重退化,生产性能低下,经济效益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山羊开始重视,到1967年开始引进宁夏中卫山羊改良本地山羊,但改良效果不甚显著,后逐渐被淘汰,1978年国家确定本镇为山羊板皮基地,从翌年开始用辽宁白绒山羊做父本,本地山羊做母本,杂交改良本地山羊,以提高其生产性能,经过试验改良,取得可嘉成就,杂种山羊产绒量已达到国内外同类型山羊的较高水平,其体尺、体重及产毛、产肉性能较本地山羊均有显著提高。(见附表)
改良过程:20世纪60年代末,镇境采取绵羊改良的办法,从外地引种对山羊进行改良,但效果不佳,逐渐淘汰。后于1979年、1980年连续两年从辽宁省盖县引进白绒山羊100多只(公羊5只,母羊95只)投放在5个大队,进行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开始由于责任不落实,饲养管理不当,纯种羊未做良种良养,造成很大损失,出现了公羊配种少、母羊发情少、怀胎少、产羔少和流产多、死亡多的“四少三多”现象。1981年8月镇(公社)组织人员调查统计,石窑则大队羊存栏22只,李界沟大队存栏20只,魏墙大队存栏15只,马家梁大队存栏23只,吴家沟大队存栏15只,三年5个大队共死亡大羊12只,死亡率高达12.5%。三年5个大队共计繁殖38只羊羔,产羔率仅达40%,成活35只,成活率92%。这样,改良繁殖太慢,养羊专业户已经失去信心。
鉴于上述情况,镇境一度出现了对引进白绒山羊进行改良土种羊的分歧意见,有的认为辽宁白绒山羊根本不适应本镇的自然条件,应该停止改良,并且举出外县外乡镇引种试验失败的教训。但有的认为不然,之所以造成死亡多、怀胎少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自然条件,而在于饲养管理没跟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通过县境的狄青原白绒山羊种羊场改良成功的经验证明这一点。1979年,该场饲养纯种母羊120只,1980年产羔成活68只,产羔率56.7%(部分周岁母羊未配种)。1981年冬季增加饲养、饲草,加强了管理,全场饲羊99只,适繁母羊全部配种受胎,产羔109只,产羔率达110.1%,成活羔羊100只,成活率91.7%,而且产绒量随着饲养条件的改善有所提高。1981年平均每只羊产绒0.82斤,比1980年的0.66斤提高19.5%。
白绒山羊
从杂交后代来看,充分显示了杂种优势,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产绒量显著提高。最后镇党委,镇政府决定继续在镇境引种改良,并将此列为镇科研项目。同时与县科委签订了“辽宁白绒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试验”合同,承担了提供“白绒山羊改良技术研究课题的资料”。为了圆满完成合同要求任务, 1982年镇畜牧站将分散在5个大队的纯种羊全部作价收回,集中投放在上述5个大队的其他养羊户。采取定人、定群和定时观察的办法和养羊能手经公证处签订代养合同,实行包本繁殖,增殖分成,纯毛归养户的原则,组织起纯、杂级进群10个,纳入羊200只。在种公羊投放上,亦采取签订合同的办法,建立配种专业户,开展人工授精,规定每只公羊至少每年配种100只以上。种羊所有权属国家,使用管理权属个户。同时每配一只羊,国家补助2—3角。1984年省地联合召开白绒山羊比赛会。会上本镇马家梁村的马登繁因饲养的2044号一代4岁母羊,产原绒975克,夺得了全省冠军,创造了全国纪录。截至2013年年底,全镇拥有杂种白绒山羊42007只,占小羊存栏数的50. 1%,完成了县科委签订的合同任务。从1980年至1989年,全镇累计生产白绒21181.8公斤,改良重点户平均年收入4436元。1990年至2013年,这23年间,群众对白绒山羊的改良认识肯定,改比不改大不一样,无论从绒毛的质量,还是从肉质上的比较,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增质、新的效益。这已证明人的认识决定了改良的意义,精饲养细管理决定了改良的成功。因此,从1990后政府只在白绒山羊的改良工作上引导、扶助。群众能自发地投资,做好改良的细致工作。每个大队80%的农户成为养羊户。逐年改良,逐年退杂,逐年变纯。每只绒母羊一年产两羔,两年产三羔,一胎双胞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饲养10只白绒山羊的养羊户,每年产绒值3000元,产羔值7000元,最低收入1万元。饲养多者,依此类推,收入更加可观。横山镇马家梁村以饲养白绒山羊产业,辐射带动全镇白绒山羊改良工作,成为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被列为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基地村和市县羊产业开发重点示范村。镇境山羊改良工作收益匪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实现农林牧协调发展,镇境羊产业的发展更上新台阶。
白绒山羊引进杂种实配、出栏、年末存栏统计表
续表
杂种山羊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表
(三)猪种改良
镇境猪的原始品种是八眉猪,八眉猪原产于甘肃陇东一代,因额部有一条纵行或斜行皱纹形似八字而得名。其体型较小,呈长方形,头狭长,身大下垂,但不过鼻端,颜面稍凹,颈长短适中,背腰狭长略凹,腹大下垂,四肢健壮,骨骼结实,皮较薄,被毛黑色,鬃毛粗硬。乳头6—7对,产仔一般为12—15头。成年母猪体重64.52公斤,体长110.39厘米,胸围88.08厘米,体高58.83厘米,肥育猪一年体重可达75—85公斤,屠宰率62%—65%。八眉猪以其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繁殖能力强著称。但因其生长发育慢、饲料利用率低、体重小、经济效益差而逐步减少。在镇境1970年后已经绝种。
盘克猪
镇境猪种改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9年首次引进盘克猪6头(公猪1头,母猪5头),1970年办起种猪场,以后相继从外地引进巴克夏、苏白、哈白、汉白猪。1974年又引入内江猪种进行杂交。哈白、苏白、汉白猪在镇境适应力差,抗病力弱,逐渐淘汰。唯有内江猪种和巴克夏猪适应力强,且改良效果好,充分显示了杂交优势。杂种猪产肉性能好,生长发育快,深受群众欢迎。现在镇境内群众饲养的猪大部分是内士、巴内士、内巴士、巴士杂种猪,而且有小部分内江猪。1981年全镇存栏猪4900头,其中杂种猪4800头,占97.95%。内江猪32头,占0.65%。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增加,1985年镇境从榆林地区养猪场首次引进格洛克瘦肉型猪种(也叫体型猪),开展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试验。从1985年—2013年年底,格洛克瘦肉型猪在镇境改良试验成功,并总结出其适应性强,抗病性强,产肉性能好,生长发育快,繁殖快,颇受群众的饲养和食用。
(四)鸡种改良
镇境鸡属蛋、肉兼用型土种鸡,花色有黑花、芦花、黄花、红黄、白色数种,产蛋量低,每只鸡年产蛋60—100枚,蛋重40—55克,母性好,就巢性强。成年公鸡体重2—2.5公斤,母鸡1.5—2公斤,屠宰率为45%。
来航鸡
1959年镇境养鸡作为一项家庭副业得到政府重视,当时提倡队队、户户养来航鸡。全镇养鸡存栏达8926只,比1949年增长5.6倍。1960年镇境提倡户养鸡30只,并要求队队办养鸡场。但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鸡的改良与发展受到限制。1970年后在大面积开展畜禽改良的形式下。镇境在1972年、1973年两年,连续从西安引进来航鸡和白洛克小鸡285只。在高家坬大队和张家坬大队建立两个良种鸡基地。1973年年底全镇良种鸡存栏达300多只。1976年推广火坑孵化法,镇境采用此法孵化小鸡1768只,入孵蛋孵化率为35%,受精蛋孵化率为50%。1981年从西安引进来航鸡1200只,建立了来航鸡基地,全镇开始大面积的鸡种改良。1983年,由西安引回来航鸡3549只,其中星杂“288”鸡1000多只,投放在本镇两个养鸡场。1985年从陕西军区机关农场引回罗斯鸡200多只,为镇境养鸡、孵化专业户提供良种鸡,并采取技术、投资两优的办法帮助扶持养鸡、孵化专业户。镇境在鸡种改良孵化工作中先后推广了水罐孵化、平箱孵化、电孵和水罐、平箱综合孵化法,提高了孵化率。1983年、1984年、1985年连续三年全镇孵化小鸡近2万只,孵化率达80%以上,从而促进了镇境养鸡业的迅猛发展。2013年年底全镇鸡存栏2.7万只,实现全镇养鸡良种化。
三、畜禽疫病与防治
(一)畜禽疫病
1.传染病
据调查,镇境发现各类畜禽的传染病有炭疽、布氏杆菌病、破伤风、痘病、羊快疫、羊瘁疽、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坏死杆菌病、羔羊大肠杆菌病、猪羊李氏杆菌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黄痢、红痢、猪水肿病、猪喘气病、猪流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牛流感、牛放线菌肿、牛气肿疽、牛瘟;马鼻疽、马腺疫;鸡新城疫、鸡霍乱、鸡白痢、鸡传染性气管炎等30多种。
(1)猪传染病
猪痘:常限于幼龄猪,在嘴突、眼皮、股内侧及腹部等出现红点、水泡、脓包,最后结痂,并伴有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和进行性衰竭,常因瘙痒摩擦而继发感染死亡。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不分年龄、季节,发病率、死亡率均高。高热稽留,先便秘,后拉稀,粪便恶臭,脓性结膜炎,皮肤可见出血点,多数淋巴结边缘出血,脾出血性梗死,肾、膀胱、会厌软腭、肺胃肠道黏膜及心脏内外膜小出血点,回盲口附近的纽扣状溃疡。20世纪50年代该病在镇境普遍发生,1958年镇境各个大队流行此病。1964年有100多头猪发病,死亡50多头,死亡率50%左右。1970年后,该病在镇境逐步得到控制,1983年达到猪瘟控制标准。近年由于市场开放,长途贩运,检疫工作松懈,故于1985年冬全镇有10个村发生猪瘟流行,死亡甚惨。
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镇境三者均为危害较严重的常见疾病。主要侵害幼龄猪和架子猪,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20世纪50年代较为普遍,此后常呈零星发生。1979年疫病普查,镇境该病死亡率为24%~46%。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猪高热和上呼吸道炎症。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因类型不同和年龄不同,发生不同的疾病。常见的有仔猪白痢、黄痢和猪水肿病。白痢多见于10—30日龄仔猪,黄痢发生在3日龄以内,水肿病多发生在3龄至4龄小猪。20世纪70年代,该病在镇境发生较多,主要是白痢。据1979年疫病普查,镇境该病死亡率为30%。
(2)羊传染病
羊快疫、羊瘁疽、羊肠毒血症:该病主要侵害绵羊,常呈混合感染,不易区分,多发于幼令膘情较好的绵羊,其发病急、死亡快。在镇境北部风沙区的水滩地区多见,呈散发和零星发生。1979年疫病普查,该病死亡率高达89.4%。
羔羊痢疾、羊大肠杆菌病:二者是分别由B型产气夹膜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和大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剧烈腹泻,死亡率很高,该病在镇境发生较多。1979年疫病普查,该病死亡率达24.5%。
(3)鸡传染病
鸡痘:其特征是在无毛部皮肤、羽囊上皮发生痘疹和在口腔咽喉黏膜形成科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冬季发病较多,而且死亡率较高。多呈零星发病,镇境20世纪60年代经常发生,80年代少见。
鸡新城疫(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错乱,传播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鸡事业的主要疾病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镇境普遍发生。从1967年开始,镇境用鸡新城疫苗预防接种,逐步得到控制。1980年镇境132只鸡发病,发病率38%,死亡125只,死亡率94.7%。近年此病在镇境未见大的发生。
鸡霍乱:是由多杂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1984年本县部分乡镇从西安引进的星杂“288”和来航鸡发生该病,由于扑灭措施不当,年底蔓延到镇境的4个行政村,有1620只鸡发病,发病率54.6%,死亡683只,死亡率42.1%。1985年全镇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预防接种鸡霍乱疫苗,于6月份该病基本得到控制和扑灭。
鸡白痢:是由鸡的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刍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现在镇境常有发生,发病率35%,死亡率为68.3%。
2.寄生虫病
家畜寄生虫病是镇境极为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由于该病多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故危害没有传染病那样明显,往往引不起人的重视,因而多年来一直未能控制或消灭,每年都有一大批家畜乏瘦、流产或死亡。特别是羊子的混合感染严重。20世纪60年代初,镇境山区羊寄生虫感染率高达100%,强度均在四条以上。有20%以上的羊感染羊鼻蝇。滩地区及河畔附近羊100%感染柳叶虫(肝片吸虫),多者两条以上,少者数十条,伴有肠胃线虫。1965年2月镇畜牧站对4只羊进行解剖,发现有捻转胃虫、钩虫、绦虫、细头线虫、鞭虫、结节虫、细颈囊尾蚴、棘球蚴、羊鼻蝇蚴、螨等体内寄生虫。1982年11月榆林地区畜牧站在镇境北部山、川地区进行寄生虫普查,共解剖大家畜3头(牛、驴、马)、羊子10只,猪4头,鸡6只,发现的寄生虫有肝片吸虫、东毕吸虫(血吸虫)、矛形双腔吸虫、前后盘吸虫、莫尼茨绦虫、无卵黄绦虫、细颈囊尾蚴、粗纹结节虫、有齿结节虫、辐射结节虫、钩虫(牛羊食道线虫)、奥氏特线虫、毛圆线虫(枪形、蛇形)、无齿阿尔夫线虫、普通戴拉风线虫、毛首线虫、六翼泡首线虫、螺烟胃虫、马圆形线虫、马胃蝇、捻转胃虫、美丽筒线虫、鸡异刺线虫、住肉纶子虫等28种。近年来又发现有羊肺丝虫、猪囊尾蚴、羊螨、羊狂蝇蚴和猪弓形体等。
(1)螨病(俗称羊疙痨):俗称疥癣、癞、瘙或疙痨。是由于螨侵袭家畜皮肤引起瘙痒的慢性皮肤病。病畜以皮肤发生剧烈痒觉,湿疹性炎症,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延等为特征。并且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以引起全群家畜的严重感染。镇境常发于春秋两季,主要是羊疥癣。20世纪50年代初发生较多,1958年曾宣布牛羊疥癣在镇境消失。但到1963年该病复发,全镇有200多只羊子发病,由于当时防疫检疫抓得紧,于1966年基本得到控制,“文化大革命”开始,防疫工作瘫痪,1982年此病遍及全镇,有706只羊发病,发病率31.3%,死亡10多只,死亡率1.4%。1983年秋冬,镇境有7个大队发现羊疥癣并与羊疫混合感染,造成羊大批乏、流产和死亡。据统计,全镇经济损失达1万多元。1984年引起镇党委、镇政府重视,号召全镇开展洗羊灭癣活动。效果显著,年底全镇羊发癣率23.2%,死亡率1.1%。此后的三十年,这种癣病确实少见,于政府重视防疫工作分不开。
(2)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蚴寄生于羊脑腔内引起的一种脑脊髓病。在镇境北部水滩地区发病普遍,绵山羊均发生,多为慢性,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常采用手术祛除,但成功率较低,多数羊一旦得病,大都死亡。
(3)亚结节虫:由圆形料食道口属线虫引起的牛、羊肠胃疾病。这些线虫寄生在牛、羊大肠内。在未成熟阶段钻入肠黏膜,在肠壁形成结节,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消化不良,甚至死亡。该病在镇境各地均有,下湿滩地区尤甚。根据历年门诊所做的羊肠套叠手术看,90%的羊皆因此而得。
(二)疫病防治
1949年前,镇境畜禽疫病任意流行,不能控制,处于得失无常的状态中。群众往往把畜禽之疫病归咎于鬼神作祟。如羊快疫群众就称之为“鬼吃羊”,因而群众每每求神问卦;祈马王爷保佑,同时群众把家养畜禽视为“运气之物”。镇境有一句传统俗语“家有千粮万石,长毛的不算”,亦有人常说“肚膛底走风的东西,只有任其自然”。
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有民间兽医近几人,但多为人兽兼医,且以医人为主,对畜禽疫病治疗,亦多采用熏、灸、针、灌等土法,效果疏微,对一些急性的传染性疾病也只好望“羊”兴叹,一筹莫展。随着党和政府对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逐步重视,在1955年县畜牧站成立之后,镇组织起了兽医联诊所。首先在镇境内开始引用炭疽、羊痘、牛气肿疽等疫苗,预防畜禽传染病。1956年镇诊疗所兽医和串游在乡间的私人兽医,共防治大家畜164头,羊357只,瘟猪62头。1957年镇兽医诊疗所兽医背药下乡,巡回检查防疫治疗大家畜418头,羊5353只。1958年全镇已消灭了羊痘、羊疥癣、马鼻疽和牛气肿疽,年底实行药物免费,仅收大家畜伍角,羊伍分的手续费。1960年镇兽医所兽医参加猪瘟针灸员培训,采取“土洋结合,以土代洋”的办法,防治疾病。在春秋两季定期防疫驱虫和常年的中药防灌。1965年全镇遭受自然灾害,粮草双缺,猪疫流行严重,此时县农林牧局、县商业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确有困难的贫下中农猪病免费医疗的通知》,县商业局拨款100元予以支补。同年11月26日榆林地区拨给镇境畜禽疫病防治款400元。翌年3月中旬,在镇境开展大面积的牲畜驱虫运动,用敌百虫防治翌肠胃线虫的羊6373只,硫酸铜防治羊绦虫的1318只,用四氯化碳防治羊肝片虫的1045只,用龙香沫治羊396只。由于未做小型试验治疗,加之羊春季体质瘦弱,在用药后10天左右出现大批中毒死亡,在半个月之内全镇统计中因中毒死亡羊804只,占全镇羊存栏数4%。4月份全镇立即采取“以驱虫为主,消除寄生虫后遗症为辅”的综合性防预措施,用“升阳益胃散加减”和磺胺类药物消除后遗症,突击20天,基本控制了羊的死亡。1966年春季,全镇组织8名兽医、26名防疫员、12名保健员、2名收购人员,用口蹄疫苗注射羊7093只,占羊存栏数的80%;注射牛280头,占90%。1972年全镇遭受严重干旱,镇境内公路沿线的队严重流行着炭疽、布病、脉疫、疥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三疫、仔猪白痢等疾病。1973年春,县给本镇灾区牲畜医疗免费款700元,并由县畜牧站抽调人员,镇兽医人员配合组成“抗灾保畜巡回医疗队”,深入全镇的各生产队进行药物免费治疗。共防治大家畜182头,避免了牲畜的大批死亡。同年全镇大面积引进用硫双二氯酚驱除牛羊吸虫病,效果显著,但有个别队出现用药过量,但中毒现象不严重。1976年镇境成立合作医疗站,由队集体投资,镇予以适当补助,集体牲畜疫病治疗药品适当免费,但个人牲畜疫病治疗不予免费。1977年秋防期间,镇境引用“兰州生化药品厂”的猪瘟冻干苗预防猪瘟,不料在全镇引起100多头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达2720元。
1983年全镇开展“以猪、鸡瘟为中心”的防疫运动,镇领导十分重视,配合县领导检查防疫工作,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只”,后经省,地检查验收,鸡的防疫密度达99.5%,成为全省无猪、鸡瘟镇之一。
1984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以消灭羊瘟、羊疥癣为主的群众运动,春秋两季给14500只羊子注射羊痘疫苗,药浴羊25735只,一年之内控制了羊痘,羊疥癣的蔓延。与此同时,全年给8400头猪注射了猪瘟疫苗,密度达84%;鸡新城疫Ⅰ、Ⅱ,疫苗接种27530只次,密度达75%;并分别给7026只山羊和379只绵羊注射羊三联疫苗。绵羊炭疽二号芽孢苗;为241只鸡注射禽霍乱疫苗;驱虫及中药防灌大家畜4060头,羊25050只次。巩固了无猪、鸡瘟镇的成果,并得到了布病考核验标准,扑灭了鸡霍乱和其他疫病。
(三)检疫
镇境检疫工作始于1960年,当时主要进行家畜的健康检查和市场检疫。每年从队抽调一部分牲畜进行检查疫病。1960年(榆横两县)共检疫大家畜222头,检疫布病羊1644只,治检羊2590只,驴10头,牛30头,马3匹,骡1匹。屠宰检疫猪205头,羊1023只,残畜10头,共检出有繁殖役用能力的大家畜30头、羊400多只,全部退归生产队。对有病的牲畜则进行就地宰杀或送轻工部门处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镇境检疫工作瘫痪,1972年全镇各地牲畜疫病流行,因此于1974年镇境又恢复了疫情季节报表制度和市场检疫制度,但由于和商业部门互相扯皮,致使检疫工作不能全面开展,尤其对出入境的检疫工作松懈。1976年5月本镇从内江市引入内江仔猪15头,因未做实地检疫,将带有仔猪副伤寒、猪瘟和胆道蛔虫的病猪引回,造成死亡大半。1978年以后,市场开放,允许长途贩运牲畜,镇境检疫亦处于松懈状态,因而造成多种畜禽疫病大面积流行。如羊痘、羊疥癣、猪瘟、鸡霍乱等病。1984年省地县对检疫工作三令五申要求重视,镇境亦加强了检疫工作,重点加强了市场检疫和畜产品检疫,但对出入境检疫仍然不太重视。
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检疫条例》后,县成立动物检疫站,本镇设检疫所,对市场活畜、肉食品、绒毛、皮张和出入境牲畜全面检疫,实行检疫收费,同时培训检疫人员,镇境内检疫多为常规检查,特殊检疫极少。此项工作至今一如既往。
四、饲养管理
(一)饲草饲料
镇境家畜(禽)的饲草来源广泛,主要有:
1.农作物秸秆:谷草、糜草、玉米秆、高粱秆、麦秸、豆秧、豆皮、稻草等,是大家畜和羊子舍饲的主要饲草。据统计年产草量4430万斤,可利用量3103万斤,利用率70%。
2.天然牧草:全用于放牧和夏秋刈割,共分布面积达7万亩,产草量2200多万斤,可利用量1540多万斤,利用率70%左右。
3.人工牧草:截至2013年全镇保留面积达5万余亩,年产草量9200多万斤,可利用量8200万斤,利用率90%。
4.柠条、树枝、树叶:为羊放牧期间的补饲用草;从国务院颁布了封山禁牧,建设秀美山川的政策以后,其为舍饲的主要用草,年产草量1900多万斤,可利用量130多万斤,利用率70%,共计本镇平均年产草量17700多万斤,可利用量14200多万斤,利用率80.4%。
5.粮食饲料:玉米、高粱、大麦谷子、黑豆、豌豆、小豆、豇豆、洋芋、萝卜、蔓菁等。1981年年底统计,全镇集体饲料提留量87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7.28%。其中豆类精料21.8万斤,占25%;谷类精料65.5万斤,占75%,全年每头大家畜供给精料180斤,猪150斤,绵羊30斤,山羊20斤,鸡20斤。其次农副产品也是畜禽饲料的重要来源。主要有谷糠、米糠、麸皮、醋糟、酒糟、豆渣、小麻饼、莙荙、白菜、洋芋粉渣等。截至2013年年底统计,年总产量180多万斤。
(二)饲料加工
粉碎:是将饲料通过一定的工具或机械粉碎加工成粉、糊状,可以加快畜禽的采食速度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消化率。镇境传统的粉碎方法是用铡刀、菜刀和碾磨,将长的饲草切短及各类饲料碾磨成粉粒状。1972年到现在,镇境多用粉碎机和铡草机加工。
青贮:用地窖或塑料袋将粗饲料糖化,提高适口性,消化性,1972年在镇境推广,当年青贮20多万斤。1978年以后青贮逐渐减少,近年来只有个体羊场、猪场、鸡场每年青贮饲料喂畜禽。
(三)饲养管理
1.大家畜饲养管理
1949年前大家畜均为个户饲养,镇境芦河川西岸北部风沙区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东山丘陵地区以舍饲为主,仅于夏秋农闲时在附近放牧。有个别富裕之户,除役畜外,尚有几头(匹)或十几头(匹)牧牛或牧马。牧牛、牧马大多以放牧为主,终日放养,夜不收场,饲养管理粗放。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开展,镇境大家畜都“作价归公”“集体饲养”,由于使役制度不健全,使役人员对集体牲畜不关心,造成家畜严重乏瘦死亡。1957年政府号召开展爱畜保畜运动,推行了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饲养使役制度,固定专业饲养员、配种员,并把牲畜分类排队,按膘好坏分等喂养,执行了“包工、包产、包投资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度。同时大力号召人工种草,限期修棚搭圈,增加冬春补饲,控制了牲畜的乏瘦死亡。1959年采取繁殖、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耕畜,而且推行和开展了“三勤”(勤喂、勤饮、勤打扫)、“四定”(定时、定量、定槽、定便位)、“五知”(知冷、知热、知饥、知饱、知体力)、“六净”(槽净、草净、料净、圈净、畜体净)的管理措施和“四爱”(爱队如家、爱畜如子、爱肥如粮、爱草如钱)、“六包”(包工分、包草料、包肥料、包繁殖、包膘色、包死亡)、“五保”(母畜保配、孕畜保胎、幼畜保成、乏畜保肥、病畜保治)的爱畜保畜活动。安全使役交接,定期评比奖励,定期召开赛畜大会,培训饲养员,促进了大家畜的发展。1962年镇境遭灾,人畜饥荒,牲畜疫病流行,为了保证家畜安全度灾,镇境采取大家畜小槽分户包养,轮流饲养和增值分成的方式,但效果极差,牲畜大批乏瘦死亡。据1963年3月统计,1962年全镇死亡大家畜46头,死亡率2%,全年配种繁殖仔畜42头,繁殖率1.8%。部分大队则更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领导不重视,制度不严,赏罚不明;二是饲喂不固定,轮流喂养,互相依靠;三是使役制度不健全,鞍具套缰不固定,乱拉乱用;四是1962年遭灾后放的过宽,允许社员赶畜走外“托嘴”节草,部分社员借此跑副业,把牲畜搞垮;五是饲料不足,每头大家畜只给四合(约0.72公斤)杂粮的料,甚至不喂。1963年经过整党整风,吸取教训,重申了1960年前的牲畜管理制度,大队设畜牧主任,生产队设畜牧队长,专抓牲畜饲养管理,积极开展“四查四比”活动(查繁殖仔畜比成活,查母畜比配种,查怀胎比保驹,查死亡比健壮),积极支持鼓励模范饲养员、配种员,并在生活、物质待遇方面尽量给予照顾,这样既夯实了饲养员的责任性,又调动饲养人员的积极性,暂时扭转了牲畜严重乏瘦死亡的局面。1966—1978年,镇境大家畜继续归大集体饲养,并继续执行繁殖鼓励和定额管理制度。1978年以后,大家畜由集体大群饲养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分组饲养,分户包养。到1982年后,镇境大家畜全部作价归个户所有饲养,农民对作为自己必需的劳动工具,饲养十分精细。归纳其饲养经验:分槽饲养、定时定量、精料细作、少喂勤添、适时饮水、适度使役、圈舍安全、卫生饲养等。
2.猪的饲养管理
镇境的饲管主要有集体饲养、家庭私养、私有私养公助和公有私养收益分配四种方式。合作化前,养猪为私养私有。1958—1961年,镇境养猪为“公私并举,公养为主”,集体大力办养猪场,镇政府小集体和个户喂养的生猪可以“平调”。1962年以后,实行私养为主、养猪留地、售猪奖粮的政策,并对购买仔猪有困难的社员采取“社有私养、收益分红”的办法,鼓励社员养猪。20世纪70年代实行“公私并重、私养为主”的原则,对贫困户采取“买猪记账、卖猪还本”的办法。进入80年代,镇境养猪则为家庭饲养。
饲养方法:母猪产前日饲喂三次,不限量,在饲料中加拌米糠、玉米面、小米饭等,以保证一定营养。产后每天饲喂4—5次,多为稀食。初生仔猪,每日喂4—6次,主要喂小米汤拌少量玉米面等。一月后,给小猪喂炒玉米等颗粒饲料,以促进牙齿生长。冬天围严圈舍,用麦秸、糜草垫窝,30—45天断奶出槽。育肥猪多采用抓两头、吊中间的饲养方法。育成期多舍外饲养,饲养期2—4个月;中猪“吊架子”,多喂青饲料(苜蓿、莙荙、野菜等),精料喂量少,每日2—3次,多圈内饲养,饲养期4—6个月;育肥期,多为精料(玉米、高粱及萝卜、洋芋等),煮熟拌成稠粥状饲喂,每日三次,量不限,饲养期1—2个月。一般从小猪到出栏需要一年左右。近年来,群众为提高出栏率,加快周转,多采用快速饲料法育肥猪,即从小猪断奶到出栏一直饲喂精料,只是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一般饲养8个月即可出栏,体重在140斤,最高可达300斤。
3.羊的饲养管理
新式槽养羊
1958年以前,镇境羊饲管理粗放,一年四季放牧,冬天补饲少。故常出现“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繁殖率、成活率不高。1958年以后,镇境羊大部分归集体大群放牧饲养,在饲管上仍然很粗放,不少队没有专职牧羊员,常从妇女、儿童代牧羊,因此出现乏瘦死亡,遗失、跌死和狼吃现象多。如1960年镇境因饲养不善,棚圈不好,受大风大雨侵袭,死亡大羊99只,其中因感冒死亡80只,跌崖死亡9只;母羊流产46只,羔羊缺奶饿死29只。顾兴庄管区4月25日因下大雨,一天死亡87只。镇境实行绵羊改良的头几年,虽经业务部门提倡科学管理,但群众认识不够,仍采用混群放牧的方式,良种不得良养。在繁殖上出现“三多二少”现象,即年年配种多,流产多,死亡多,产羔少,活羔少。1964年镇境绵改两次上马后,镇政府大力宣传动员实行科学饲养,良种良养。从此镇境改良区绵羊与小羊、土种羊和良种羊分群放牧管理,对良种羊偏吃偏喝,延长补饲时间,同时收割野草青贮,做到每只羊有200斤越冬补饲草。实行饲管“三有”(有越冬草料、有暖产房、有补饲槽), “三好”(好牧场、好牧工、好圈棚)原则和四季放牧法(春天早放迟回,春草发芽羊跑青,应顶头羊、等后羊;夏天早放迟回,流动放牧,力争一回饱,中午注意卧晒;秋天迟放迟回,免吃露水草,霜冰草,抓抢茬,保证坐好底膘,迎接配种;冬天迟放早回,走沟湾,避风寒,避饮雪水、吃霜草,严防挤压流产)。而且坚持做到“两罐”(春秋灌两次驱虫药), “两防”(打两次防疫针), “一洗”(剪毛后药浴一次), “六照顾”(照顾孕、幼、瘦、弱、病、种羊)。种羊配种季节一般不要跟坡,拴桩饲羊,每日供精料(黑豆等)2—4合,喂鸡蛋1—2枚。冬季对乏瘦羊每回补饲槽料1—2合。
横山镇1985年畜禽分布表
续表
镇境家畜(禽)的饲料来源广泛,主要有:
农作物秸秆:谷草、糜草、玉米秆、高粱杆、麦秸、豆秧、稻草等。
第四节 水利、水保
一、水利建设
(一)渠道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镇境土地瘠薄,连岁荒旱,向称贫苦之地。虽天然地势使然,亦固不讲水利有以致之。民国年间,时倡兴水利,但以测量乏术,凿砌不准,以致屡作屡辍,尽耗民资。1949年,镇境靠民众集资倡办小规模水利工程蔚然成风。
1.芦惠渠
芦惠渠位于芦河中下游,渠首枢纽建于赵石畔乡王皮庄村,拦河坝长50米、高4.3米。
该工程由原绥榆水利工程处与横山县政府组成施工所,于1956年6月开工到同年11月底告竣。设计灌溉面积6922亩,后经1958年延长扩大,设施能力达到8870亩,实际灌溉面积8780亩。
2.雷惠渠
雷惠渠前身系雷龙湾渠。1958年4月由榆林地区水利局勘测,于同年9月组成施工所,一边设计一边施工。
雷惠渠的渠道枢纽位于雷龙湾村西1.5公里处,为无坝形式,即将原1米宽的隧洞石渠拓宽、掏深、整平,使其水量增加到4.3立方米/秒,以适应后期发展的需要。原计划设施灌溉面积3万亩(其中旧水地5250亩),新扩大24750亩。灌溉区包括城关、雷龙湾、波罗3个乡镇以及横山县石马坬农场的3个分场,干渠全程45公里。
该工程经历了两年零4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60年春始告竣工。实际有效施工时间634天,投入劳力55.15万个,完成土石方205.5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13.42万元。
1980年对芦河大倒虹的多年漏水问题进行整修,同时又增建了一座新倒虹。为了增加水量,在隧洞进口以下修建了1.2米高的低坝。截至1983年年底统计,实灌溉面积1.7万亩,其中建成旱涝保收田1.5万亩。
横山镇国营灌区基本情况表
(二)水库
1949年前镇境无水库。20世纪50年代仍是空白。直到1970年后,镇境内开始兴建水库,进行河流水量的再分配,以适应镇境农林牧诸业发展的需要。截至2013年底,全镇境共建成小型水库2座,蓄水容量达到248.8万立方米。大型水库1座,蓄水量3. 89亿立方米。
1.邵家坬水库
邵家坬水库位于芦河中游一支流——马营沟内,其主体工程亦系人工夯实的均质土坝,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5.43平方公里。
邵家坬水库(坝)
该库为镇境小型水库,于1969年开工,至1971年建成,总库容168.8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98.6万立方米,死库容33.1万立方米,滞洪库容37.1万立方米。
该库亦属兼有防洪、灌溉(高抽)养鱼的综合性水库,冬春蓄水、夏秋灌溉、汛期调洪,除保证3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238户村民安全度汛外,还可以使数百亩水田、高抽地得到水量补给。邵家坬水库亦属群众自发性修建,因防洪设计未达标准,故于1978年后两次对该库进行加高加固。
2.海则沟水库
海则沟水库(坝)
海则沟水库位于芦河中游一支流——海则沟内,其主体工程一期系人工夯实的均质土坝;二期系水坠式均质沙壤加高土坝;三期为机械(铲车、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加高加宽后为西环路路面(硬化6车道、护栏等)。
该库为镇境小型水库,于1970年动工;1972年一期竣工;坝高20米,(包括安全超高1米)、坝顶宽8米,总库容18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10万立方米,死库容30万立方米,滞洪库容40万立方米。该库亦属兼防洪、灌溉、高抽、养鱼,坝梁通行为(西环路)的综合性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11.68平方公里,有5个行政村,252户。该库初建时未经勘测设计,系群众自发兴建。在1982年“三查三定”中,按照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其校核洪水总量为76万立方米,洪峰流量为36.8立方米/秒,该库外不到500米处,就是人口稠密横山县城,此处位置较为重要,故采用30—5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该库三期工程总投资15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多万元,完成土石方60多万立方米。
3.王圪堵水库
王圪堵水库位于无定河中游,本镇境王圪堵村。距镇驻地12.5公里,是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水库是以供水、拦沙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的综合工程。
王圪堵水库
水库初拟坝高40米,总库容3.18亿立方米,可用于榆横工业区和鱼米绥工业区的年供水量为1.50亿立方米。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0751平方公里,坝址至上游巴图湾水库区间流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3.89亿立方米,滞洪库容0.62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1亿立方米,死库容0.08亿立方米,淤沙库容2.09亿立方米。大坝为机械均质土坝,大坝高46米,最大泄量330立方米/秒;坝后电站建置于右岸放水口,总容量1250千伏安,采用卧式混流发电机组。
该水库建成后,年均可供生活和工业用水1.56亿立方米。为农业灌溉补水量440万立方米。工程总工期42个月,概算该水库总投资21.06亿元。
(三)饮水工程
1949年前镇境人畜饮水皆靠自然居住区境内的河流和地下水。饮水流水均采用在河岸边挖池取水的方法(在河边挖一池子,池周围用石块砌成,可防止河流里的泥沙进入)。亦有个别地方采取更为简陋的方法,即在河岸边挖一淋水池,池周围用草皮堰成,每遇河水暴溢,池水浑浊不堪,取水者将水运回倒入缸内,等水澄清后用之。
用地下井水多在镇境芦河东西两山丘陵沟壑内,故该区沟壑纵横,梁峦起伏,地势陡峭,地下水储量少而且覆盖层厚,故用水极为困难,人畜饮水多选择离居住近的地方打井取水。一般井深均在20余丈左右,井中之水靠井口安装的辘轳提取。
20世纪50年代后镇境人畜饮水一仍直沿用传统的用水方式。从1979年起,镇境才开始了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饮水工程的项目均根据居住区域的自然条件决定。镇境的饮水工程项目有小高抽、挖框井、土深井、水窖,主要分布在芦河东西两山丘陵沟壑区和长城以北、无定河以南的部分沙漠区。截至2013年年底,全镇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13处,其中自来水3处,小高抽11处,挖框井8眼,土深井30眼,水窖61个,解决了4.54万人(其中防氟改水3.2万人),解决2.1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累计国家投资160万元,其中1979年就达24万元。
目前全镇尚需解决饮水困难的有1.8万人,牲畜0.32万头,其中需要防氟改水1.4万人、牲畜0.23万头。
横山镇1979—2013年改水工程情况表
(四)防洪工程
1949年前镇境无防洪设施,无定河常因河槽游移,与芦河口汇流处,一旦发洪,两水相逆,洪水暴溢成灾淹没农田。镇境的王圪堵村、吴家沟村和创业村是主要受害者。
1976年春,县委、县政府抽调水利及其他有关部门领导干部正式成立了河堤治理基建团。从全县抽调员工,配齐抽水设备,采取水拉沙办法,开始治理工作。而横山镇责无旁贷、以身作则,全力以赴,投身到这项治理工作中。到1979年治理工作基本上告一段落。经过四年治理,筑起高出地面5—6米河堤17华里(上起芦河口,下至硬地梁河口),建引洪闸2座,排清水闸1座,种柠条5万条株,用材林12万株,造地5000余亩,其中拉土30万立方米,垫地300亩,比原河滩地高1.5米,成为旱涝保收田。
总计移动土方138万立方米,石方1.15万立方米,消耗沙柳柴草600万斤,柳椽42000条,水泥50吨,用民工38.4万工日,国家投资60万元。最终横山镇全镇完成总工程量的五分之一。
(五)提水工程
1.柴电抽水工程
1949年前,镇境芦河川东西两山个别地方农民采用辘轳、木斗车和桔槔提水。
20世纪50年代初仍有一些地方继续沿用这些原始工具。直至1960年后,才陆续开始建设柴油机抽灌站。截至1985年年底,全镇兴建成19处柴灌站,总装水泵29台,配用柴油机动力277马力。
1973年,镇境在有电力能源的地方,陆续建设一些电力抽灌站。到1985年底,全镇共建电灌站24处,总装水泵16台,总装机动力721.5千瓦。
柴电提水工程原计划设施灌溉面积5716亩,目前实际利用的仅有1340亩。
2.地下水井
1949年前,镇境在地下水储藏量丰富的长城以北风沙区,多有人工挖掘,用辘轳提水的人畜饮用水井,用于浇灌田地的地下水井极为鲜见。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用于人畜饮水和灌溉田地的地下水井的挖掘,在镇境各村兴起,芦河西岸长城内外沿边的风沙区是宜井区,地下水储量丰足,而且水质良好,单井出水量均在500立方米/秒以上。
截至2013年年底,全镇共保留有成井29眼,其中电机井24眼,现利用的16处,装机16/450kW,封存的7处,装机16/721.5kW,损坏1处,装机1/55kW;柴油机井5眼,现利用5处,装机5/340HP;电力排灌站原建与现保留不变;机械(柴油机)排灌站原建19处,封存2处,2/100HP,被盗4处,4/275HP,出卖1处,2/36HP,报废7处,9/166HP。
二、水土保持
(一)水土流失
在两千多年以前,镇境是“沃野千里,庄稼殷实,水草丰实”之地。随着历史演变,人口日渐稠密,生态环境屡遭破坏,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据史料记载,镇境水土流失始于汉代,严重流失则是在近五六百年之内。
(二)水土流失分布
横山镇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镇(乡)份之一。全镇水土流失面积406平方公里,流失比率高达97.37%。土壤的侵蚀模数变幅在500—15000吨/平方公里之间,全镇平均侵蚀模数7810.5吨/平方公里,年输沙总量达326万吨,属次强度水土流失区。由于土壤侵蚀类型及自然集水区域的不同,镇境水土流失分布形式是侵蚀模数由芦河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芦河以东的区域,侵蚀模数为4759吨/平方公里左右,局部地方高达5000吨/平方公里以上;芦河、无定河沿岸两侧为风沙区向丘陵区过渡地带,侵蚀模数居中,在5000吨/平方公里上下。
(三)水土流失原因
1.自然原因
(1)地形因素。由于镇境陡坡多(15°以上陡坡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1.77%)、沟谷深、沟壑密度大、地形支离破碎,故而每逢暴雨,极易产生地表径流,形成水力侵蚀。且汇流历时短、水势猛、冲刷、挟带泥沙能力强,加之沟谷中崩塌、滑坡、泻溜等重力侵蚀堆积物汇入,形成高浓度泥沙洪水下泄。据有关水文站测定最大断面含沙量:无定河为1260公斤/立方米。
(2)土壤因素。镇境北部属风沙土类土壤,其剖面形态及理化属性是:颗粒较粗(取样深度为70—90厘米,大于0.05毫米的颗粒占93.09%)。孔隙率大,无粘结团粒,透水性强,不易形成地表径流。由于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故易于形成风蚀。一般风速达到5米/秒便出现风蚀,当风力超过五级时,土壤颗粒即卷入气流之中,形成风沙流。其中粒径小于0.1毫米的粉沙和尘土,旋即被卷入气流之中,并被风力吹扬到非常遥远的地方;较粗的粒径(0.1—0.5毫米)卷入气流之中,往往呈抛物线形式向上向前,然后向下俯冲,猛烈打击土壤表面,击碎土块表面的盐结皮,并推动地面上其他颗粒向前蠕移;更粗的颗粒(0.5—1毫米),则沿地表向前跳跃或滚动。长期的风蚀作用,致使滚滚黄沙迅速南移,沙丘布满全区。芦河川东南部的丘陵沟壑区属黄土性土壤。从水土流失角度考虑,黄土的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抗蚀性不同,故土壤的侵蚀方式、程度也因之而异。上部的新黄土,因质地疏松、多孔隙,无团粘结构,抗蚀性差,易为径流冲刷和侵蚀,所以每逢暴雨,在坡耕地上即形成许多细沟、切沟,历时日久,就发育成冲沟;新黄土富含可溶性盐类,每遇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即成溶解,故在梁峁丘陵边缘,尤其在沟头、沟岸、沟底,常有条带状的、念珠状的陷穴盆地、穴道、天然桥、天然柱等溶蚀地形;新黄土垂直节理发达,地表径流顺理下渗,使沟边土体崩塌、滑坡、泻溜,形成重力侵蚀。而下部的老黄土,则因其黏性大、坚硬、透水性差、有垂直节理,故只有鳞片状侵蚀、悬沟侵蚀及重力侵蚀出现。
(3)地质基础因素。镇境属鄂尔多斯地台,地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是大面积的垂直升降运动,以上升为主,从而加深了流水侵蚀与切割,致使沟壑纵横,沟谷深切,支离破碎,梁峁起伏。
(4)气候因素。镇境属干旱、半干旱季风性气候。芦河以西北长城内外风沙区,由于气候干燥,雨雪稀少,年平均风速2.5米/秒,年均超过5米/秒的风出现219次,大于5级的风平均3—7天出现一次,故风力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芦河以东南部丘陵沟壑区,则由于降水集中,汛期雷暴雨较多,以致发生水力及重力侵蚀现象。据镇境从1971年7月23日一次暴雨,历时6小时25分钟,降水212.6毫米。经调查,此次暴雨致成的水土流失量可占全年总流失量的65%之多。据有关水文资料分析,全镇7—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5.68%,而流失泥沙就占全年总量的88.36%。由于温度日较差,年较差大,融冻交替频繁,因而使土体崩解,岩石分化,又促进了风蚀、水蚀的发展。
2.人为原因
远在宋代,镇境自然植被的覆盖率达52%,但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无休止的砍伐,战争烽火的破坏及近年来柴樵与森林砍伐,毁林开荒与毁牧开荒,农耕地滥用,广种 薄收,耕作粗放,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水利、工矿、道路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系统,使黄土失去了天然植被的保护,更易于侵蚀,易于冲刷。加之黄土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达,使土壤的侵蚀愈演愈烈,形成生态环境失调,境内童山濯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恶性循环。地处风沙区的马家梁大队,在1958—1959年中,先后开垦了1000多亩柠条地,只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就使原来茂密的林地变成了黄沙滚滚的风蚀流沙地,根本难以生长作物。20多年后的今天,虽经治理,风沙危害仍然严重。
(四)水土流失危害
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镇境自然条件日趋恶化,而且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1.流沙迅速南移,地面愈加起伏破碎。镇境芦河西岸长城内外的风沙区,由于风力侵蚀的不断作用,使流沙南移,沙丘堆积,土地沙化。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资料获悉,1958年镇境沙漠化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1%,至1976年已发展到25%,18年间扩展4.9%,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镇风蚀流失沙地面积192.8万亩,占全镇总土地面积的30.76%,6年间沙漠化面积又扩展5.7%。沙漠化扩展率由每年的0.27%提高到0.96%,增加了2.56倍。芦河东岸的丘陵沟壑区,则由于土壤抗蚀性弱,降水集中,强度较大,故而每逢降水,坡面径流来不及下渗,多形成地表径流而注入沟内,产生较大洪水,使沟壑恶性发展,侵蚀沟纵横交错,网布全区,农业地貌日益恶化。
2.土地日益瘠薄,抗旱能力不断下降。镇境土壤年输沙量为326.4万吨,占三门峡入黄泥沙的0.204%,占无定河流域入黄泥沙的1.48%,这些入黄泥沙浆带走土壤有机质1.2768万吨(其中氮69.8吨,速效磷23.24吨,速效钾163.2吨),折合尿素151.8吨,过磷酸钙193.7吨,硫酸钾272吨,相当于1981年全镇施氮素化肥总量的81.44%。严重的水土流失,不断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瘠薄,蓄水保墒能力降低。
3.洪水灾害扩大的淤积,冲毁了水利水保设施。侵蚀沟恶性发育,地形的日益破碎,不断使地表径流逐年增大。地表径流顺沟汇集,愈汇愈大,形成洪峰量较大的洪水,损毁、淤积水利水保工程设施,对交通运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很大危险。
(五)水土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镇境水保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全镇水保工作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土地改革和民主革命解放了生产力,镇境广大农民以户为单位,修地帮埂,补壑填坑,栽植柳、杨等树保土保埂,开展了小型多样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各村(大队)大力开展治山治水群众运动,广大农民上山下沟,常年坚持挖鱼鳞坑,修梯田,打旱井,打淤地坝,兴建了一批水土保持工程。
修梯田场景
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普遍对水保工作重视不够,水土资源的保护,治理和利用很差,水保治理进展缓慢。
第四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大规模的灌区套工程促进了平整土地和兴修“三田”的开展。全镇每年春、冬两季,出动数万劳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向综合治理发展,生物措施普遍得到重视,四旁基本实现绿化。
镇境在整个水保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是:
1.镇境虽土地资源丰富,但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却为数不大,同时广种薄收作观念的影响较深,土地资源的利用很不合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镇境从1957—1981年的25年中,新建设农田2.8万亩,退耕陡坡地4.98万亩,还林还牧近3.5万亩。全镇“三田”产量平均占总产的60%以上。
2.20世纪60年代初,镇境采取人工夯实的施工方法筑坝,进展比较缓慢。60年代末,利用水坠坝的一整套施工方法已初步建成。到70年代,“水坠坝”大量兴起,使淤地坝遍及全镇。至1981年年底,全镇192座淤地坝共拦泥1170万吨,使泥沙多年极少出沟。
3.20世纪70年代,镇境才开始了小流域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治理小流域4条,面积为19.85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4.75%,平均治理年进度为5.6%。是全镇进度1.002%的8.86倍。
4.为了改变小地形,削减土壤冲刷,增加粮食单产,镇境普遍采用水平沟种植方法。亩产200斤,较一般平作谷子亩产增加一倍多,根系增加1.5倍,减少径流泥沙80%—90%。
引洪淤地、改造盐碱地
5.1976年以后,本镇的王圪堵大队、吴家沟大队和创业大队,有计划地进行了引洪淤漫,将500多亩湿盐碱地改造基本农田,平均亩产达700斤。目前此法已在全镇推广。
截至2013年年底,镇境兴建水库3座,总库容4.24亿万立方米;建成大小淤地坝192座,可淤地0.5万亩,已淤地0.3万亩;发展水地1.13万亩;修水平梯田1.9万亩,造田造地0.02万亩,“三田”合计达3.85万亩;水保种草4.9万亩,营造水土保持20.5万亩。全镇总计完成的治理面积2.9万亩,折合193.1平方公里,占全镇水土流失面积338平方公里的57.1%。
第五节 机 构
一、农技站
1950年横山县在殿市成立农林牧综合技术推广站,编制3人。1952年改为农林技术指导站,分别设六个分站,本镇(城关)是其中之一。本站的主要业务在农业方面是推广“马牙”玉米、“干捞饭”谷子等良种;在林业方面动员组织基层植树造林。1958年榆横并县,改为农技推广站,本镇随之更名。以后的业务属县管理至今。
二、林业分站
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城关分站,位于横山县横山镇,管辖横山镇、波罗镇、雷龙湾镇三个镇,6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2万人,总土地面积为672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为2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6.5%。
城关林站为全额财政预算拨款单位,现有干部职工22名,为满员编制。其中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11名,助理工程师5名,造林高级技师1名。大专以上文化19名,中专及以下3名。
城关林站于1965年建站。建站时与县林站合署办公,后来搬迁至工农西巷15号,有办公房7间。1990年在苗圃滩新建办公楼,上下两层12间,车库一间,小房三间,共占地面积为836平方米。2013年由于政府棚户区改造工程,单位搬迁至原县政府宾馆,国有局分给我单位9间办公用房。2015年5月,单位又搬迁至旧公安局里院,分配办公用房11间。
至20世纪60年代建站以来,我站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站同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牢牢把握改革发展大局,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促进了站上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
三、苗圃
本镇苗圃属县设为国营苗圃之一。其业务主要是结合县境实际,引进外地优良林木品种,实行科学育苗试验示范,推广播种、扦插、嫁接等技术,培育良种壮苗,为绿化县城,乡镇提供种苗。城关苗圃1956年建立,地址城关,该圃从1956—1965年先后更名为:果树试验站、农林站、农科所试验场、示范场。现有育苗面积132亩,每年出圃各种苗木200多万株,原有职工5人,1985年有职工16人,其中干部3人(包括技术员2人,兼正副主任2人)。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有手扶拖拉机1台。
四、畜牧兽医站
1953年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个体兽医李杏林夫妇等采取集股投资和政府贷款协助的办法,在殿市建起第一个兽医联合诊疗所。1956年本镇先后又组织起5个兽医联合诊疗所之首,有兽医5人。1957年年底,全县6个兽医联诊所由县畜牧站统一合并为兽医院。1958年镇(社)属县兽医院下放到公社而建立起的第一兽医站。1962年的县扩展和撤销合并政策。本镇均定为全县重点大兽医站之一。截至2014年,横山镇兽医站共有职281人其中高级畜牧师1人。历任领导:杨玉林、刘振宽、陈世祥、孙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