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与文化自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被野蛮的关中,被误读的关中人——关于生噌愣倔的N种理解

出东门,朝西走,

半路碰见个人咬狗。

提起狗来打砖头,

反被砖头咬了手。

赶紧撂到河里头,

溅了满脸干溏土。

——关中民谣

好了,我们现在回到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上来。

应该说明的是,关于关中秦人的文化性格,我们的前人和今人都做了很多研究,大家研究得很深、很细,有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的,有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的,有从地域经济学角度研究的,有从风俗学角度研究的。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知关中秦人文化性格都是极有意义的,而且这些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都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树立起了方向标和不同的参照系。

一、古之民也:荀子眼中的秦人

从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最早论及关中秦人文化性格,而且对关中秦人文化性格进行过比较深入考察及公正评述的,应该是荀子。荀子晚年曾经游学到秦国,其时为秦昭王当政。《荀子·强国》篇记荀子论秦政说:

应侯范雎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此亦秦之所短也。”

就荀子的观察而言,秦国的老百姓都是敬畏官吏,遵纪守法,不喜淫乐,有着古朴之风的顺民;秦国的官吏个个是俭朴忠厚,不怠不贪,敬于王事的古之吏;秦国的士大夫公而无私,清正廉洁,不事钻营;秦国的君臣勤于国事,礼仪简朴。一句话,秦风古朴肃整,秦民遵法守纪。荀子高度赞扬秦国以法治国达到了“治之至”的最佳境界,同时又深刻地指出秦人“悬之以王者之功名”的源由,即秦人的这一切主要源于功利主义。

荀子的见解,是比较深刻而独到的,荀子看得很准,急功近利、功利主义,的确是秦人文化性格的一个本质特征。秦人建国以前,没有实行过宗法制度,没有礼乐文化的历史传统。秦人建国后,也没有完全承袭周人的宗法伦理文化。王国维曾经说过:“秦之政治文化皆自用而不徇人,崇今而不师古”。此外,在秦统一之后颁行的类似于小学语文识字读本的《急就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重实际功利、轻伦理的特点。《急就章》中有这么两句,很值得大家玩味,其一曰“完坚耐事愈比伦”,其二曰“治礼掌故底疠身”。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把事做好比什么都好,空谈礼仪只能给自己带来灾祸。“唯利是图”这个成语,词典上认为出自晋人葛洪《抱朴子》: “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唯利是图”,以及《左传·成公十三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其实不准确,“唯利是图”这个成语最早应该出自秦人先祖秦惠文王的妃子宣太后。《战国策·韩策》中记载说,楚国雍氏五月,韩国向秦国求援,当时把持朝政的宣太后,毫不掩饰地对使者说:“我服侍先王的时候,先王把大腿放在我身上,我就感到很沉重,很难忍受,但是先王把他的全身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却感觉不到沉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给我带来快乐。如今救韩国,兵少了不行,兵多了军费开支就很大,但是却不能给我带来一点好处,我为什么要发兵呢?”大家看看,堂堂一个太后,竟然以自己的私生活为例,宣扬她唯利是图,没有好处的事,她是不会干的,这多少有点儿不成体统。但是,当时的秦国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没利的事,是谁也不会去干的。不过,这倒也可以看出秦人率直的性格。

二、忘生轻死:朱熹笔下的秦俗

但是,最早的相对系统准确概括和阐述关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是宋代的大理学家朱熹。朱熹在《朱子诗传》中有段颇为深切的概括和论述,谨转录如下:

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

所谓“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是说秦人崇尚武力,不怕死,把死看得很轻。这一点,朱熹概括得很准确,这的确是秦人文化性格中的一个很显著的特质。秦人崇尚武力,作战不怕死,甚至可以说是崇尚死亡。班固《汉书》中就有“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的记载。其原因就在于秦人作战,往往是“捐甲趋敌”——脱了盔甲和战袍(原本就不穿,或者穿得很少,这一点从兵马俑军阵上就看得很清楚),赤膊上阵。现在关中人打架,也往往是先脱上衣后出手。秦军军官的头盔,叫作“鹖冠”,上面插着鹖尾。鹖是一种很凶猛的类似于鹰的鸟,据说此鸟好斗,而且只要斗起来,至死方休。可见秦军之勇猛,战斗意志之顽强。52集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的主题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就是秦人“忘生轻死”文化性格的最生动注解和阐释。

然而,秦人并不是天生嗜血成性的好战分子,所谓“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就是说关中这个地方的人,在西周时期,是很忠厚老实的,民风淳朴,民气很正。所谓“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矣”。是说等到秦人成了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以后,特别是商鞅变法之后,就把这里的民风改变了,竟然有了“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不但与天下诸侯同起同坐,而且处于首领地位。

的确,关中这个地方民风民俗的改变,与商鞅变法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秦穆公时,秦国做过几年霸主,但也只是“独霸西戎”,在山西(函谷关以西)逞逞威风罢了,其影响力还达不到中原地区,不能变幻天下风云。但是到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山东六国引起震动。秦国真正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具有“国际”政治话语权,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首先改变的就是秦国的官风民风,“移风易俗”这个词,就是商鞅变法时产生的。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左右的事,地点在栎阳,就是现在西安市阎良区的武屯乡一带。商鞅变法有两次,第一次变法共五条,其中,“奖励军功,禁止私斗”的军功授爵制和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最为厉害,使民风为之一变。只要你能杀一敌,就能得一爵位,一共有二十级;不能杀敌,无军功,什么也得不到,即便是秦王室的子弟,无军功的话,也只能是“虽富贵而无所荣华”,也不能做官。而且一旦查出你是为了报私仇而杀人,或者是违法不从,那么你一家人都活不成。临战脱逃,畏敌不前,一人有罪,其他人连坐同罪。试想在这种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下,有谁不勇往直前?所以,秦人都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就连妇女也有“背弓挟矢,趋车赴公之勇”。那么,秦人的战斗作风就可想而知了。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秦孝公的支持而外,还与秦国的地理环境及秦地民众的民风有关。“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这段话讲的就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地理人文环境因素,秦国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的原因在于秦地民众厚重质朴,民风淳正,没有像郑国、卫国那样的淫逸风气。这话有一定道理。

《诗经》中的“秦风”,有一首《蒹葭》,描写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不管他心目中的“伊人”是在水一方,在水中央,还是在水之湄,他都痴情以随,无悔无怨。再看看《卫风》里的《褰裳》中的“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句话翻译成现在陕西的方言,那就是:“你不爱我,难道就没有爱了吗?告诉你,爱我的人多着呢,你小子不要张狂!”两相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秦地民众的民风是多么的淳朴可爱。另外,秦地人民笃信仁义,又很勇敢,既勤劳,又质朴,不但很听话,而且还很勇敢,而这些都是其他六国所赶不上的。比如从《秦风·无衣》中两位秦地男性“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的对话,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秦人的友爱精神、爱国精神和勇赴国难的英雄气概。

我们要特别注意《朱子诗传》这段话中的“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和“强毅果敢之资”两句话,这两句话既是对关中秦人传统文化性格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秦人精神气度的一种肯定。从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体验到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中刚健自信、强毅奋发的恢宏气度。

【案例】周秦关中风俗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关中民俗时说,关中沃野千里,从公刘、古公亶父到文王、武王,奠定了这里的农业基础。因此,这里的百姓都有先王遗风,重视稼穑耕作,以农为本,不敢为邪恶。后来,雍城通陇蜀,栎阳通三晋,商业才发展起来。秦统一后到汉代,陆续迁徙关东豪富到关中,风俗才开始错杂变化。

(资料来源:周生玉、张铭洽《长安史话·上古周秦分册》,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版)

三、生噌愣倔:吴宓的“咒语”

朱熹之后,对关中秦人文化性格有过较准确概括的当属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吴宓。吴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比较文学的开拓者、一代“红学”大师的盛誉,他是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村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吴宓早年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生院, 1921年回国后,在国立东南大学(后南京大学)文学院任教授,与好朋友梅光迪、胡先骕等一起办《学衡》杂志,向胡适、鲁迅等新文学革命人物叫板,捍卫传统文化,继而又任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和陈寅恪等大学者都是他的部下。后来,吴宓又在武汉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当教授,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教育家如吕叔湘、钱锺书、季羡林、曹禺、李健吾、张俊祥、王佐良、许国璋等都是其弟子。

吴宓对关中人文化性格的定位是“倔、犟、硬、碰”。吴先生的定位一直影响着现代人对关中人文化性格的认识。2008年2月28日的《西安日报》发表了记者金石采写的一组访谈文章《“生噌愣倔”引发专家热议》,记写了专家学者们对“生噌愣倔”的字义、来源、最初的称谓的源起、典型人物、这种文化性格的优缺点等的看法。我觉得,这些专家学者们的评说都很有见地、有水平,但是,我总感觉到对关中人的文化性格评价不高。在普遍的理解中,关中人“生噌愣倔”的“愣娃”性格,是不成熟、易冲动、缺少涵养、不文明、不计后果等“落后”“野蛮”性格与行为的标志,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即便是关中人,自己也认为“生噌愣倔”是褒少贬多,恨不能脱胎换骨,除尽关中人的文化特征。其次,我认为用“生噌愣倔”来概括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不但有以偏概全之嫌,而且极易引起误读和偏于贬义理解,对关中秦人的文化形象会产生负面影响。

四、亦正亦奇:关中愣娃辨析

那么,对关中秦人“生噌愣倔”的文化性格,到底要如何理解呢?我们认为,应该结合关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文化表征和关中地域的文化习俗,以及文化传承的特点综合考察。

我们先看这个“生”字。生,普通话读shēng,关中方言读sěng。《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生硬;勉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人们的一般的理解中,生,就是不成熟、不圆熟。主要是指关中人做事的态度生硬,不管条件允许不允许,考虑得周全不周全,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不计后果,表现为蛮干,给人以野蛮的印象。

李刚教授在《陕商十讲》中结合陕西商人的商业行为,对关中人的“生”分析得极为透彻。李刚认为,所谓生,一是说陕西人做事博劲刚直,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喜欢“生整”。比如有一陕西商人王老五,在四川投资盐井时,因资金用尽,将盐井托付给富商王云郎,不想王云郎在王老五走后,将盐井转手易主。王老五回来一看,二话不说,背起银子就朝四川总督处跑,指名道姓专买富阳县令。到任后,王老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将王云郎拘捕入狱。过堂时,王老五问王云郎:“你服不服?别人怕你,我老陕不怕你。”王云郎无奈,只得把盐井退还。二是说陕西人做事好大喜功,财大气粗,冷语伤人,不察自省,惹灾招祸。他引苏州陕西会馆碑记中一段话说:“吾乡土厚水深,风淳俗厚,人多质直慷爽,词无旁枝,不侵为然诺,意所不可,不难面析人非……然局于闻见,斤斤自好,不克振拔者亦所时有。”三是说陕西人做事大手大脚,简单粗犷,不拘细节。比如“耀州瓷”,从宋代起已经是全国四大名瓷之一,但进入明清之后,烧制技术粗劣,着釉不全,所产“耀州老碗”质量粗劣,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关中人的“生”,恐怕还应从另一方面去理解,即关中人的“生”,传递出关中人生命力极其旺盛的生命信息。关中人常常把十八九岁的愣头青,叫作“生生”, “生生”固然有心智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周全、办事不计后果、六亲不认的缺憾,但也有生机勃发、活力充沛、敢想敢干、勇于实践的优势。据尚永亮先生考证,佛教用语中即有“生生”一词。《俱舍论》中说:“随相生生,于九法内,唯生本生。”若依此说,那么,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中的“生”,就是生命力、创生力。生生,就是生命力、创生力极其旺盛的意思,与现代广东人所说的“生猛”意义极为接近,而且更胜一筹。所以,对于这个“生”字,我们还是不要轻易地自弃或者贬抑为好。

现在再说一下“噌”。噌,也写作“伧”,普通话读chēng,关中方言读cēng。《汉语大字典》释义为:<方>叱责。伧,《辞海》注释为:粗野、鄙陋。伍永尚解释为语言耿直,粗声粗气,不平和。

“噌”表现的是关中秦人“刚正不阿、耿直暴烈、率性天然”的性格特质。关中人的心智模式比较简单,属于线性思维,一是一,二是二,黑白分明,是非分明,说话吃钢咬铁,不留余地,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不打绊子,人硬、货硬、脾气更硬,你说不敢我偏敢。我曾经多次询问学员,在当今社会很普遍,而且层出不穷的“骗人”的花样中,有哪几个是关中人发明的?大家都回答不上来。这不奇怪,我们关中人,先天就没有那个“遗传基因”。在游戏行里,只发明了一个扑克游戏“挖坑”。即便是这个“挖坑”,也是先明明白白告诉你,下面的几张牌,就是个“坑”,你要挖,就有被“闷死”的危险。此外,你和关中人做生意,如果不买,最好不要问价钱,不要一个劲儿地挑来挑去。挑了半天,价也砍了,如果你不买,是很难走脱的。

李刚教授对明清时期表现在陕西商人身上的“噌”的文化表征概括得很全,他说,噌,还表现为陕西人的自重自我,不修边幅,不注重自身形象塑造和商业宣传。他引了一首四川《竹枝词》描写陕西人,很有意思,现转抄如下:

高底馕鞋踩烂泥,

羊皮袍子脚跟齐。

冲人一阵葱椒气,

不待闻声是老西。

就本质而言,“噌”不是什么特别不好的或者特别好的文化性格,它实际上就是关中秦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只要把握好了,运用得当,还是具有很强的“文化推动力”的。

说完“噌”,我们再说“愣”。愣,普通话和方言读音一样,都读lèng,《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鲁莽。冷,《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不热情、不温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王国杰认为表示“爆冷门”。张志春认为有“酷”的意思,与英文的“cool”一致。伍永尚先生认为,愣有三义,一是失神:发愣;二是鲁莽:愣小子;三是执拗:不叫干,愣要干。我认为,这几位专家学者的阐释,都基本符合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中“愣”的特质。

不过,还是李刚先生的阐释更全面一些。他说,陕西人说话直来直去,做事简单明快,脾性倔强坚毅。例如,说话不管人多人少,是亲是疏,一律是粗喉咙大嗓子,就像吵架一样,不了解的人是很难接受的。正如惠焕章《关中百怪》中“亲家见面死活拽”里描述的那样,明明是真诚亲热地留客,嘴里却是:“你这人咋是这!你硬要走,你走!——怪事!”此外,关中人的“愣”还有一层更深的文化心理,那就是盲目自负,自大自能,不喜欢抱团,不善于看人脸色,不轻易求人,而且做起事来往往不计后果,大胆任性,不惜性命,常有惊人之举。比如长安人杜子春,世代在扬州做盐商,曾经积累了“万万贯家私,千千顷田地”,后来大肆挥霍,在扬州建造楼台庭院,置买歌儿舞女,结果落得个“金银散尽,囤盐卖光,衣服凋敝,米粮大缺”的下场。

当然还有专家认为,“愣”之于“冷”义,有冷静、冷峻、冷酷、毅然、决然、凛然无私、无畏、悲壮、胆气过人等多重含义。它和“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决然无干,而是在占有真理——从民族“大义”出发的基础上而做出的一种大义凛然的抉择。如果“生”“噌”二字带有的负面东西比较多的话,那么,关中人的“冷”劲、酷劲,则是昏暗中的一抹亮色,这是极需要发扬光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这正是孔子期盼的,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资料来源:戴生岐《生·噌·愣·倔:关中人性格特色之家乡民俗学探讨》,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可见“愣”的确是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中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文化现象。“愣”是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中最鲜明的一个特征,所以,人们都把关中人叫作“关中愣娃”。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倔”。倔,在《新华字典》里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jué,意思是顽强,固执:倔强;另一个读音为juè,言语粗直,态度不好:那老头真倔。《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性子直,态度生硬。这个“倔”字很有意思,不管读什么音,也不管哪个词典,对它的字义解释都一样,都和固执有关。事实是,关中秦人基本上都有认死理、不灵活,生性木讷呆板,喜欢抬杠,而且一条道走到黑,不到黄河不流泪,到了黄河也不流泪的性格基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碰南墙不回头,碰倒南墙连土担。特别是一些关中老人,一旦上火犯倔,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这种“倔”脾气好不好呢?从积极的意义来看,它有好的一面,比如意志坚定、坚忍不拔、执着,这些都是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中最优秀的品格,在这种精神驱动下,关中人的确做出了很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比如我们在第一章的案例中讲到的“刘亮彩票案”。其实,据知情人讲,刘亮一家之所以拼力以争,最初当然是为了那个已经到手的宝马车和12万奖金,后来却是为了洗清杨永明等泼在刘亮身上“作弊”的脏水,再后来就是宁可不要车,宁可坐监狱,也要弄清事情的真相。在这期间,陕西省体彩中心主任贾安庆面对记者,说出了“我敢用人头担保,刘亮的彩票是假的”。正是他的这句话,激起了包括新闻记者在内的所有关中人的义愤,大家越发认定彩票发行有问题。刘亮他们就是靠一根筋的倔强劲儿,穷追不舍,终于把杨永明一伙骗子送进了监狱。

总括起来,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与中华民族文化性格有着文化基因上的同质性,优劣并存,互为表里,作为文化精神动力之源,发挥着推动中华文明进步的文化功能。通俗地说,我们对关中秦人文化性格的认知,应该有一个理性的科学态度,不拔高,不贬抑,客观地分析,冷静地审视,正确地对待,选择性地承继,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修正自我,最后超越自我。

在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中,有着刚健自信、质朴率真、宏阔开放、坚韧勤奋这样四个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代代相沿成习的优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表征,以及盲目自负、狂放任侠、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劣质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表征。在这四优四劣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表征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关中秦人所特有的“八气”,即:正气、土气、大气、和气和霸王气、闲人气、小家子气和暮气。过去,关中有一个关中人引以为自豪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即八水绕长安,现在我们将关中秦人的文化性格归为八气,可以说成是“八气绕长安”,算得上一道特有的社会人文景观吧。

·关中百怪·碗盆不分家

歌谣为证:老陕愣娃碗真大,面条一盛箍到尖。一碗下肚撑得欢,老碗会上谝闲传(说闲话的意思)。

关中地区把饭碗不叫饭碗而叫老碗。这个“老”字并不是表示了老碗的历史多么悠久,而是说它是碗中“老大”的意思。其实老碗在饭碗当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大”。

说起这老碗,产地耀县,属于青花粗瓷。虽然,打眼一瞅这老碗有点儿愣头愣脑,但是,骨子里却透着一种朴实和憨厚劲儿,这就像关中人的秉性一样。正宗的关中地区大老碗,碗深而圆,其容量起码有一般吃饭用的小碗七八个之多。关中人吃饭无论是青壮年、老人、孩子还是妇女,一律都用老碗。用这样的碗绝对省事,一次就能盛够,不用再来第二次。

关中人吃饭图的就是个热闹劲儿,他们喜欢一起扎堆儿吃饭,人们把这叫作“老碗会”。有时候,谁家的饭好吃,都会毫不吝惜地给别人家孩子盛上一碗。比起那些关上大门,在自己家里偷偷地享受美食的人们来说,关中人则显得豪爽和洒脱了几分。

而今,生活好了起来,人们平时吃的零食和副食也多了起来,所以人们的饭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饭碗也越来越小了。因此,陕西关中地区的老碗逐渐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