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干旱区域划分
2.1 干旱区域划分概述
2.1.1 意义和作用
干旱区域划分是根据区域内形成干旱自然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按照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把不同尺度的干旱特征或是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若干个区或若干级区的工作,亦称为干旱区划(下同)。干旱区划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各种自然的干旱影响因素的区域组合和差异,揭示干旱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中国干旱特征及地域分布特点,了解中国现代干旱的地域分布状况,为国家干旱风险管理和防旱减灾战略提供背景信息和决策支撑,满足中国防旱减灾工作实现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
干旱区划的作用是提供形成干旱的自然背景资料,指出干旱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干旱主要特征,为科学论证现有水利工程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布局等是否合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有效,为防旱减灾工程规划制定、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布局、国家抗旱投入方向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干旱区划以形成中国干旱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特点和空间分布为主线,通过干旱区划反映中国现状干旱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中国干旱形成的背景条件,包括形成干旱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识别引起干旱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和确定中国干旱区划的主要指标,按照县级行政区为最小单元开展数据收集、整理,并应用GIS技术进行区划指标数据化、网格化、单元化计算,编制干旱区划图件。
2.1.2 干旱区划原则
在对国内外相关区划分析研究和中国干旱环境和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本书中国干旱区划的原则。干旱区划将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划分要体现相似性和差异性。综合考虑区域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和干旱特征,充分体现干旱区域内相似性和区域间差异性,既要突出不同级别区划与干旱尺度上的关联,又要反映区域中干旱某一主要特征及主导因素。
(2)体现区域划分的客观性。尽量考虑区域的自然和客观存在因素,基本上不考虑人类活动因素。
(3)考虑与相关区划之间的协调性。干旱区划的划定要与现有的气候区划、水文区划、地貌区划、农业区划、水利区划以及其他相关区划成果衔接。
(4)保证区划最小单元完整性。考虑到中国干旱管理的特点和干旱资料获取的便利,以县级行政区为最小分割单元,保证单元边界完整性。
2.1.3 干旱区划三级分区体系
干旱区划遵循三级分区的原则。建立三级分区体系,一级分区为自然背景区,二级分区为下垫面水分分布区,三级分区为干旱特征分区。其中,一、二级分区主要进行大、中尺度范围划分,三级分区为小尺度范围划分。
一级干旱分区的划分主要考虑中国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空间分布差异。
二级干旱分区的划分主要考虑中国水资源及变异程度的分布特点,反映下垫面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
三级干旱分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干旱水分亏缺特征,以反映干旱特征在地域上的差异。
图2.1给出了中国干旱区划三级分区体系示意图。
图2.1 中国干旱区划三级分区体系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