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厚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综合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伯夷,李清平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 概况
毛尔盖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为大(2)型混合式单一发电工程。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方式,首部枢纽由挡水建筑物、溢洪道、放空洞组成。拦河大坝采用砾石土直心墙堆石坝,大坝坝顶高程为2138.00m,坝顶宽12.0m,最大坝高为147.00m,装机容量420MW。
坝基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为1997.00m,墙底高程为1940.00m,轴线长194.89m,墙体材料为C9040混凝土,其技术指标为90d强度不小于40MPa,弹模不大于3.25×104MPa,抗渗不小于W12,抗冻不小于F50,最大深度57.0m,墙厚1.4m。防渗墙面积5070m2。
2 工程地质
坝基河床覆盖层以粗粒土为主,且结构不均一,现场抽(注)水试验成果表明,总体上属中等至强透水层,其中第②、第④层含漂卵石层渗透系数平均值为1.83×10-1cm/s,属强透水层,渗透破坏型式为管涌,第①、第③层为含漂含土砂卵砾石层,透水性相对较弱,渗透系数大值平均值为2.26×10-2cm/s,属中等透水层,下伏基岩的强风化、强卸荷岩体属强透水;弱卸荷、弱风化上段岩体压水试验透水率大值平均值为19.8Lu,属中等透水,个别段在最大泵量下不升压,反映其局部强透水;弱风化下段岩体透水率大值平均为14.6Lu,其中1~10Lu的占总试验段数的72.6%,总体为中等-弱透水;微新岩体透水率大值平均值为12.3Lu,平均值5.0Lu,其中10~40Lu的有13段,占10.6%,1~10Lu的有67段,占89.4%(其中5~10Lu有18段,占14.6%,3~5Lu有25段,占20.3%,1~3Lu有67段,占54.5),总体上属弱透水岩体,河床段岩体透水率小于3Lu(深度约90m)。水质分析试验资料表明,坝址区河水、沟水水质类型均为HCO3—Ca2+型,pH值=0.1,属弱碱性低矿化度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3 施工难点
(1)毛尔盖水电站坝基地层分布为砂卵石、漂石、孤石层,并局部有架空,成槽施工中极易发生塌槽、漏浆现象,若采用传统的成槽工艺会造成成槽周期长。因此,防渗墙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合理的成槽工艺。
(2)由于地层的特殊性,通过前期试验证明采用常规的“钻凿法”接头,防渗墙墙体混凝土充盈系数达1.4,出现混凝土耗量大,施工成本增加的现象。
(3)防渗墙设计墙体混凝土C9040W1 2F50,强度高,若墙段连接直接采用φ1.4m接头管施工,会出现拔管成功率低,易造成埋管事故。
(4)防渗墙最大深度58m,厚1.4m,在国内属首例,无成功经验借鉴,施工工艺需探索。
4 防渗墙施工技术攻关
4.1 槽口段预处理
根据坝基防渗墙轴线地层情况分析,在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槽段10m深度以内是防渗墙施工关键部位,它不仅对操作人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对施工地层中的地质情况也提出了相应规定(即槽口10m深度内地层凝聚力达10kPa以上,承载力达100~450kPa)。由于坝基防渗墙0~10m深度内具有松动及架空的漂石地层,在槽口浆液反复浸泡下,会造成槽口两侧坍塌,甚至导致该段导向槽整体沉降。
基于上述原因,对坝基防渗墙槽口段的地层进行了预处理。处理方案为沿防渗墙中心轴线按孔距3m预埋花管进行注浆处理。钻机采用成都哈迈YXZ 70钻机跟套管钻进,钻孔孔径114mm。钻进至适宜孔深后,下入φ50花管,然后拔出套管后灌浆。灌浆采用全孔一次性限量法灌注,地质缺陷部位可适当缩短段长。灌浆优先采用0.5∶1的浓水泥浆开灌,若地层吸浆量小,可调整浆液浓度至1∶1并适当加压。注浆量限制在1000L/m内,当注浆量达到1000L/m时,无论注入率大小均结束该孔注浆。
4.2 钻头改进
防渗墙最大深度58m,厚1.4m,采用常规钻头无法一次性成槽(常规钻头口径小,重量轻,施工效率低,满足不了工期需要)。基于此,针对毛尔盖水电站的地质条件和防渗墙的施工特点,仔细研究后,采用直径φ1.0m钢管加焊成直径为φ1.4m的钻头;加工成的钻头与十字钻相比其造孔进尺快、易于控制孔斜。改进型钻头技术要求如下:
(1)在腰身加焊肋板、箍圈,以增大钻头的外切割面。
(2)用材质较好的车用半轴加大管口,保证其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加大内切割面。
(3)改装提梁和活芯,避免由于钻头重量增加后发生掉钻事故。直径1.0m钢管钻头进行加焊后,由原重3t增加至5~6t。
4.3 成槽工艺革新
国内混凝土防渗墙成槽工艺主要有“钻抓法”“抓取法”和“钻劈法”等。毛尔盖水电站坝基地层分布为砂卵石、漂石、孤石层,并局部有架空,成槽施工中塌槽、漏浆现象非常严重,且成槽周期长,并且浇筑时防渗墙墙体混凝土充盈系数达1.4。为稳定孔壁、加快施工进度,在施工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改进,最后在施工摸索中创新了一种“平行钻进”法成槽工艺。其施工方法为:在主孔比副孔深10m时,便开始向主孔内回填黏土,然后钻副孔和小墙,在副孔钻至主孔深度差2m时,又开始钻主孔,如此循环至槽段成槽完成。
“平行钻进”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1)回填后的黄土在钻孔过程中自然形成护壁泥浆,很好地起到护壁的作用,大大减少了泥浆制备系统的投入。
(2)针对特殊地层,其综合钻进工效较传统工艺有一定的提高,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钻具对地层的挤密加固作用,可以较好地解决松散地层和强漏失地层的槽段稳定问题。
(3)该成槽工艺施工的槽段质量较好,墙体混凝土其充盈系数可降至1.1。
4.4 墙段连接的新工艺
毛尔盖水电站坝基防渗墙墙较厚,墙体强度高,采用“钻凿法”或“双反弧桩柱法”施工进度慢,套接厚度不易保证。但在国内防渗墙墙厚1.4m也没有采用“接头管法”进行墙段连接的先例。
毛尔盖水电站坝基防渗墙设计墙体混凝土C9040W12F50,7d混凝土强度可达14MPa,若墙段连接采用常规的“钻凿法”接头质量很难保证,如果直接加工φ1.4m接头管施工,由于混凝土强度高,无法保证拔管成功率,容易造成埋管事故。
为提高施工工效,减少接头孔混凝土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本项目创造性地设计了 “拔管扩孔法”的墙段连接方法,其施工方法为:一期槽段混凝土浇筑前下设φ1.0m接头管,待混凝土初凝后采用φ1.4m钻头对接头孔进行扩孔。采用“拔管扩孔法”主要优点如下:
(1)拔管后再进行扩孔,将接头孔扩至1.4m,更易于保证接头孔质量。
(2)通过试验证明,当接头孔孔深均为58.0m时,若墙段连接采用钻凿法,接头孔0~20.0m施工需要8天,20~58.0m需17天,共计25天;而“拔管扩孔法”施工接头孔只需7天时间;比采用钻凿法施工提前18天。
5 质量检查
5.1 钻孔取芯、压水
(1)施工完成后根据规范要求,布置了5个检查孔(其中1个孔布置在槽段连接部位)进行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
(2)检查孔取芯采用XY-Ⅱ地质钻机钻取,钻孔孔径φ150mm。各孔段混凝土芯样采取率均为100%,最长芯样达到6m,芯样表面平整、光滑、密实,无气泡、麻面等现象。
对检查孔芯样进行了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渗试验,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见墙体混凝土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表1 防渗墙检查孔芯样物理性能试验成果表
5.2 声波检测
防渗墙声波检测主要采用跨孔波速测试,即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分别在相邻的两个检测孔内,同时向上移动,由于孔间距是固定的,因此,通过超声波仪器接收到声波在两孔间传播速度,从而计算出两孔间介质的波速。
墙体声波检测委托了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测试,通过墙体内预埋管测试单元墙段内和槽段间的跨孔声波(共16个单元墙段),检测结果平均波速为vp=3850m/s,且各测点波速变化幅度不大,表明墙体混凝土质量良好。
6 取得的成果
(1)毛尔盖水电站坝基防渗墙施工使用改进后的钻头及创新的“平行钻进法”施工工艺,能有效提高施工工效,比常规施工方案节约时间3个月,少投入钻机45台。
(2)墙体连接采用“拔管扩孔法”的墙段连接方式,比单纯的“钻凿法”施工接头孔的效率高,节约接头孔混凝土600m3,同时提高了接头孔的施工质量,较单纯采用“拔管法”施工接头孔,降低了施工风险。
(3)革新了一套超厚型防渗墙施工工艺,为超厚型防渗墙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推广提供了先例。
(4)毛尔盖水电站大坝基础防渗墙,是目前国内一次性成墙最厚最深的防渗墙。通过革新并运用上述超厚型防渗墙施工工艺,在防渗墙延迟开工近3个月的情况下,仅用100天完成防渗墙施工,比业主调整节点工期提前10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