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理论与实践文集(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长江、汉水畔的江城

长江与她的第一长支流汉水冲积出了江汉平原,湖北的省会城市——武汉位于其中,是长江、汉水和古时的云梦泽造就了武汉。

横贯东西的长江和北来的汉水将她切割成三部分,即武昌、汉阳、汉口,整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和这两条江息息相关。其次,由于这里是远古时云梦大泽的一部分,位于千湖之省中部的武汉,至今还残留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武昌境内的东湖是其中最大、最美的一个。由于她水路方便,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江而至豫陕,向南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武汉地区活动。汉口北郊5千米处,至今尚残存着殷商古城遗迹——盘龙城,距今已3500多年。武汉没有在这座商代古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说起来这又与水有关:这座古城没有建在长江、汉水边,用水不便;且地势低洼,汛期又深受洪水泛滥之苦,商人只好弃之迁往别处。

武汉地名中的水文化元素颇为浓烈。武汉又叫“江城”,其缘于唐朝大诗人李白路过武汉时曾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诗人恐怕有感于眼前这条大江。汉口因位于汉江入长江口而得名。汉阳,因处在汉水之南,朝阳而得名。现在武汉街道还保留了许多与水有关的地名,如“小龟山”“螃蟹岬”“江汉路”“北湖”“南湖”“杨汊湖”“洪山”“三眼桥”“花桥”“六渡桥”等,可见城区过去水何其多。

武汉三镇不是同时兴建,最早出现的是武昌,其次是汉阳,最后才是汉口。

“武昌”之名在武汉三镇中是最早的,始见于三国的东吴,那是222年。但是,那时的武昌城是在今湖北省鄂州市。现在的武昌则创建于唐元和元年(806年),时称鄂州,为武昌节度使治所。它当时建城于黄鹄山上,濒临长江,一方面是为了军事,另一方面是为了防御水患。到宋代时,武昌已与钱塘(杭州)、建康(南京)并列为全国三大都会。

汉阳,大约始建于五代周朝,公元10世纪中叶,为重兵驻守之地,兼管地方行政,相当于州府或郡县的治权。她饱受兵荒马乱之苦,几度因大火而化为灰烬。现在的古建筑多是清末张之洞在湖广任总督时发展起来的。

如果没有500年前的汉水改道,就不会有汉口在云梦泽中崛起。汉口,在武汉三镇中诞生最晚,直到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才有集市,但发展速度极快。汉口江堤下的汉正街兴起于明代后期,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长江、汉水在汉正街紧邻的龙王庙相汇,为当时商贸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运输环境,一度成为汉口商业发展的缩影。明清之际,汉口就以其商业之繁荣,为河南的朱仙镇、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商贾辐辏,为楚中第一繁盛”。

1858年《天津条约》签署后,汉口也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先后在汉口的长江大堤内开辟大片土地为租界,汉口沿江大道一带出现了英租界、法租界、俄租界、日租界。现在汉口沿江大道尚保留多国风格的建筑也就是清末民初时留下的印迹。1863年,英国宝顺洋行在今天汉口天津路建宝顺栈五码头,为汉口港首座轮船码头,从此使汉口码头在中国内河年货物吞吐量仅次于上海,此纪录一直延续到21世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武汉人的亲水意识不断加强,将水的文章做足。他们将东湖与沙湖之间开挖了一条人工运河,将两湖联通,两岸修了两排各具形态的商业建筑,取名为“楚河汉街”,现已成为人们游玩购物又一个好去处。东湖隧道正在建设中。

60多年来,“一桥飞架南北”早已成为历史,武汉八座造型各异的桥梁飞架长江、汉水之上,把三镇紧密连成一体。如今第九座、第十座长江大桥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号称“长江第一隧”的江底隧道来往穿梭着汽车的长龙,构成地面、地下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