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红安吴氏祠堂建筑装饰特色及其传承价值
■ 辛艺峰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
摘要 本文通过对湖北鄂东第一祠——吴氏祠堂的田野考察,在考证、实测、文献与口述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着重从吴氏祠堂营造与嬗变、空间序列与建筑布局以及现存建筑装饰的风貌予以解析,并对其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呈现出的传承价值予以提取,以此促进吴氏祠堂建筑装饰特色在非原生态环境下得以维护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鄂东 红安吴氏祠堂 建筑装饰特色 传承价值
鄂东地区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地处长江中游,区内丘陵与盆地交错分布,北部是蜿蜓连绵鄂、赣、皖的大别山脉,南面则有横贯湘、鄂、赣边界的幕阜山,南接彭蠡湖泽的农耕区,东出黄山北麓的走廊,地接悠久的吴越文脉,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鄂东地区就有楚头吴尾、四省咽喉之称。区内山水之间的集镇和村庄被成片农田和竹木林地围绕,成组的马头山墙、布瓦屋顶掩映在青山碧水之中,和谐自然。由于该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
达海”的区位优势,并处于明清“江西填湖广”的移民通道上,移民文化的同宗同源决定了鄂东地区与赣北皖南传统建筑与装饰必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而发自春秋、盛于战国的楚地“文气”,又使这里的传统建筑与装饰具有了鄂东的地域特色(图1)。
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安吴氏祠堂,即掩藏于这样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中(图2),其风格独特的传统宗祠建筑装饰如何能在当下美丽乡村建设中呈现出当代价值并得以传承与持续发展,无疑是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图1 吴氏祠堂在鄂东地区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区位图及村落平面位置图
图2 掩藏于青山碧水之中、和谐自然的鄂东第一祠——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吴氏祠堂
一、鄂东红安吴氏祠堂营造与嬗变
鄂东地区可谓是丘陵与盆地交错分布,山麓田野间河流纵横,溪泉密布。这里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山水之间一处处集镇和村庄被成片的农田和竹木林地围绕,一组组马头山墙、布瓦屋顶掩映于青山绿树之中,和谐自然。温和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栖居条件,复杂的地貌为这里的聚落建筑造就了多样化的形态特征。数百上千年的家族文化在这里孕育、生长,形成一处处聚族而居的血缘型村落。
被誉为鄂东第一祠的吴氏祠堂,位居红安县八里湾镇东北5公里外陡山村头,祠堂背倚悬岩陡峭的陡山,面对苍翠葱郁谢家山,门口左右两边各有一棵红枫树,如同两个卫士守护着祠堂。流经此处的倒水河与陡山村隔山相望,祠前有大片良田,一条小溪从祠堂门口流过(图3)。按传统的风水理论,这块地正是“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1]陡山村中曾有考取功名者数名,吴氏族人也不乏外出经商而发财的生意人,在吴氏祠堂后来重建的主要推动人之中,吴氏兄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图3 背倚苍翠葱郁陡山,面对倒水河流与大片良田,门前流过小溪的吴氏祠堂建筑群落外部环境
据《吴氏家谱》及祠堂旧址铭刻文献记载,吴氏祠堂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间(1763年),后毁于火灾,同治十年即1871年重修,再次失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吴氏兄弟耗资十年储蓄,领头再修吴氏祠堂,由此激起吴氏族人对于昔日祖先荣耀的热情,富者投资银两,穷者倾其全力,总投入白银万两以上。此次重修鉴于前两次祠堂毁于大火的教训,进行了重新选址,并请风水先生反复观测,力避火位。同时,祠堂特地建造在河旁,既便于建筑材料运输,也利于防火。在祠堂选择开门的朝向时,虽坐南朝北,细细观测,整座祠堂的朝向略偏向西北方,大门较村户略有偏向。可见在吴氏祠堂的兴建与维护上,吴氏族人的精神是惊人的——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从而创造了鄂东地区这一大古建奇迹,令人铭感中国人尊祖敬祖的优良传统和对子孙后代孜孜不倦的期望。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柏举之战(吴楚)曾经在举水河畔激烈地上演,明朝皇帝朱元璋曾被吴氏三世祖藏匿,从而躲过敌兵的突袭,走向帝王之旅。[2]而吴氏祠堂
自建之后,除了作为族人祭祀祖先及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族亲们藏修族谱、训诫后辈、商议要事与会聚场所外,在20世纪30年代,土地革命与农民运动也曾在这里轰轰烈烈地开展,这里成了倡导农民运动的“女学堂”,昔日为子孙后代求取功名的祠堂家塾一度成为一代年轻学子为社会服务的摇篮。其后祠堂虽饱经战火,却都在吴氏族人的巧妙周旋中得以维护。之后在这里还创办了“徒山简易师范”、“徒山小学”与“徒山中学”,并在数届老师的教育与引导下,终使祠堂历经风雨得以幸存。如今的祠堂虽置身荒郊野外,其本身历尽风雨沧桑的痕迹却也随着它大门口那两棵老枫树被一同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二、吴氏祠堂空间序列与建筑布局
1.空间序列
从吴氏祠堂建筑群来看,整个吴氏祠堂面阔五间,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整个吴氏祠堂的空间布局严格按照寻常祠堂的要求而设置,为三进两庑式及一进数重的形式,前、中、后三重建筑之间,有庭院相隔,廊庑相连,祠堂内每重的用途皆有明确分工,形成前有牌楼、中有大厅、后有深院的空间序列(图4)。其中,前幢部分连接正门牌楼之后设有戏台,大门与拜殿之间形成的院落两侧廊庑部分为上下两层,二层廊庑尽头连接拜殿大厅的楼梯处曾设有木雕鼓皮小门(现已被拆毁),后院廊庑被发展为东西厢房,其后的寝殿则为整个吴氏祠堂建筑群空间序列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图5)。
2.建筑布局
走进吴氏祠堂建筑群,迎面而立的是吴氏祠堂重檐歇山式的石牌楼,其高5米,祠堂外围由丈余高的特制大青砖所做的围墙将祠堂包裹成一个整体。牌楼正中悬挂着一笔力遒劲竖匾,上书“吴氏祠”,牌楼内还有一块横匾,上面同样也是龙飞凤舞的四个字“家承赐玉”,大约指的是朱元璋为这里题字的事(图6)。
图4 吴氏祠堂建筑一、二层平面布置图
图8 前院院落正中有两株合抱的桂花树,据今已有百余年,至今月桂飘香时,方圆十里都能闻到清香
走过前院,踏上两级石阶,就到了祠堂的上殿——拜殿,这里殿厅宽阔,两边摆满油漆雕花太师板椅,为过去吴氏宗祠议事之处,大殿厅正中摆一长溜雕花香案,上面供有吴氏祖宗牌位。此处长年香烛缭绕,供品不断(图9)。
图9 拜殿为祠堂第二重建筑,为过去吴氏宗祠议事之处,其大殿厅堂宽阔,正中雕花香案上供有吴氏祖宗牌位。此处长年香烛缭绕,供品不断
图5 吴氏祠堂纵向空间序列上的三重建筑观乐楼、拜殿与寝殿剖立面图
观乐楼剖立面
拜殿剖立面
寝殿剖立面
图6 吴氏祠堂正中重檐歇山式的石牌楼,高5米
飞檐起翘、雕饰细致
推开朱漆大门,拾级而进,祠堂建筑的第一重是“观乐楼”,这两层木楼建在祠堂第一重进门处,楼梯在围墙内东西两侧,可沿木梯上楼,站在祠堂进门处仰面而望,能看到楼顶部所绘的八卦太极图,虽历时百余年,图案依旧线条清晰,色彩鲜艳,恍如近日所画,在八卦图的外围又是八幅画,其上是腾云驾雾、登坛拜将之类的神话人物(图7)。
观乐楼与祠堂上殿之间为二层廊庑围绕出的宽敞前院,院落正中有两株合抱的桂花树,据族中老人介绍,这两棵桂花树是清朝同治年间栽种的,已有百余年了,至今月桂飘香时,方圆十里都能闻到清香(图8)。
图7 观乐楼为祠堂第一重建筑,戏台飞檐振翅,横梁木雕繁复,纹饰清晰、色彩鲜艳
沿着拜殿两边的边门再往后走,就到了寝殿。在拜殿与寝殿之间,又有一块与前面栽种桂花树庭院面积相仿的后院,庭院正中植有两株树龄在80年以上的老梅。梅树枝干虬盘,寒冬时节清香扑鼻(图10)。
图10 后院正中植有两株树龄在80年以上的老梅,寒冬时节清香扑鼻
寝殿是吴氏家族过去议事后休息住宿以及族中长者小范围议事之处。后庭的东西两边为厢房,每间厢房皆用镂空雕花的鼓皮门。在寝殿最北的上房内,拜殿的香案已毁,现在供奉着吴氏列祖列宗的牌位(图11)。
图11 寝殿为祠堂第三重建筑,为吴氏宗祠议事后休息住宿,以及族中长老者小范围议事之处
三、吴氏祠堂现存建筑装饰的风貌
1.祠堂建筑色彩
由于民居建筑在材料与用色上受到限制,加之儒家学派中追求淡雅自然思想的影响,整个吴氏祠堂内建筑的颜色多为砖木本色,即以青灰白色系为主。而且宗祠本为严肃场合,为祖宗牌位供奉之所,所以太过鲜艳的颜色也不符合宗祠的需要,这就是吴氏祠堂的建筑色系以青白红三色为主色的原因。
2.祠堂建筑雕饰
吴氏祠堂的建筑装饰不管是祠堂入口牌楼,还是拜殿大厅,无疑都是鄂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祠堂建筑内部“砖雕”“石雕”“木雕”三雕皆全,虽为徽派古建风格,但
其长江中游家族祠堂的特色还是可见一斑(图12),即建筑雕刻精细,细节之处尽显华贵。明清以后江南地区百姓生活相对富裕安定,为宗祠家庙创造了稳定发展的条件,成就了宗祠精美华丽的建筑装饰,让后人得以从繁复中品味出许多精致与有趣的细节,以及充满人文情怀的精神追求。
图12 吴氏祠堂建筑内部“砖雕”“石雕”“木雕”三雕皆全,虽为徽派古建风格,但其长江中游家族祠堂的特色还是可见一斑
(1)入囗牌楼。
位于吴氏祠堂建筑入口正中的重檐歇山式石牌楼,其建筑造型为三层飞檐、鱼尾鸱吻、斗拱三重,皆为陶制,其色如墨,大门横梁上方阳刻隶书横匾与正上方楷书竖匾皆为红岩雕刻后嵌入牌楼,除两匾外牌楼上饰有许多精美的人物花鸟雕刻嵌板,内容为“文王访贤”“大禹耕田”“二十四孝”等,下有两圆形雕花抱鼓石及一对石狮。
(2)祠内戏台。
祠堂第一幢是“观乐楼”,差不多占整个祠堂面积的一半,是宗祠建筑的重点。观乐楼呈U字形,分前楼和左右两侧楼。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在楼上沿U形而立,可以居高临下全方位地观看楼下歌舞戏曲表演,前楼正中所坐的乃是族长、长辈及绅士秀才之类族中的显赫人物。
观乐楼建制极为考究,全部为木材做成,梁、柱、幅上无一处不是雕龙画凤,镌刻花鸟人物。前楼上两根红柱合抱举起两层飞檐翘角,如同举起一具两耳竖立、两角尖
尖、气势凌人的牛头。“牛头”中间高悬字体庄重的“观乐楼”匾额。站立前楼上仰而望,可以清楚地看到楼顶上的八卦太极图,图案线条清晰,色彩斑斓,图四周有八幅图画,所绘的皆是腾云驾雾、登坛拜将之类的神话人物,人物造型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戏台上方为聚音所制藻井,为八角覆斗形,其中心绘有黑红两鱼缠绕的八卦造型,其余圆周一圈彩画取自戏剧故事中的常见题材,如魁星点斗、三娘教子、三国演义等(图13)。
图13 作为吴氏祠堂的重点建筑,观乐楼呈U字形,分前楼和左右两侧楼。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并可居高临下观看楼下歌舞戏曲表演。观乐楼建制极为考究,木雕彩绘非常精致,堪称鄂东宗祠建筑装饰一绝
在观乐楼戏台“观乐亭”的楼檐台裙上有一处近9米长绝无仅有的木雕精品“武汉三镇江景图”,采用长卷画的表现手段,自右至左依次表现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汉口、汉阳、武昌)的沿江景象(图14)。只见黄鹤楼高高矗立于鳞次栉比的楼房之中,如同鹤立鸡群,古朴典雅,分外醒目。江上船帆林立,千舟竞发;三镇间拱桥飞架,桥上人流如织。从人们的穿戴中可以分辨出有学生、商贾、士子、工匠等各色人物,服饰发型皆为晚清风格。细细端详,桥上有人倚栏而立,神态生动,似对江水凝思;有人气宇轩昂,极目远眺。整个画面是半立体式雕塑,镂空的窗户可以插入小指,桥上倚栏人可用两指夹抚。江上江岸一派繁忙,万千人像喜怒哀乐,被描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武汉三镇景象。这件木雕显然是吴氏祠堂的无价之宝,其精致令人叹服,同时,这件与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国近代城市商业木雕作品,对近代武汉的城市发展研究也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3)前院拜殿大厅。
顺着前院中心的青石板路往前走可达拜殿,即吴氏祠
堂的中心区域。拜殿大厅进深约12米,由30根圆柱支撑,厅前由石制汉白玉护栏作掩护,柱头上饰有正在玩闹的小象。过去护栏后曾有栅栏门开合开放大厅,现已无存。大厅前端开敞,中间有一高5米左右挡板屏风,屏风后经过两扇门后院,需跨过极高的门槛。节假日,每逢祭祀仪式的时刻,拜殿都会是最热闹的地方,其挡板上会置有祖先的画像,供桌立于其下,上置瓷瓶,果品、香烛、鲜花等祭祀物品。圈椅将被顺着中轴线对称一字排开,凡是族里重要的事务或是婚丧礼仪都会在这里被决定。光阴飞逝而过,现在的拜殿已无法找回当年的盛景,只留下精美的垂步、柱头和牛腿,雕成花篮的柱头繁花依旧,似乎依然散发缕缕幽香(图15)。殿内柱子的底座都如同覆于方盒之上的方巾,在每侧三角形的布巾上都装饰有动物或者花草的团花纹。
图15 如今的拜殿已找不回当时的盛景了,唯留下精美的垂步,柱头,牛腿,雕成花篮的柱头里繁花依旧,似乎还在散发丝缕幽香
图14 武汉三镇江景图
(4)后院厢房与寝殿。
拜殿后为进深约有10米的寝殿,左右两侧是两层楼的厢房。寝殿前的廊道两端是两间仓库,有花罩门连接走廊,后院厢房原是有隔扇的,现只剩下门槛,厢房两侧雕花大窗上各有一个空心草书雕刻大字,处于圆圈纹路中心,分别为“渔”“樵”“耕”“读”(图16)。空心字中缀有小花,圆圈四周是镂空雕刻的窗面,上有整齐雕琢的花形开孔,下为龙纹刻板。厢房二层的栏杆外还有可用支架灵活支撑的遮阳板,这样,两侧的厢房既可透气又可遮阳。细小的空隙既保证了室内光线的需要,又可让光线稳定在人的视觉可承受范围之内,空气亦可从其间自由流通。
图16 寝殿左右两侧厢房雕花大窗上分别饰有“渔”“樵”“耕”“读”四个空心草书雕刻大字,处于窗花中心且形成圆圈纹路,字中缀有小花。不仅体现出农耕社会的四业,也展现出古代社会人们对田园生活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具有传承的人文价值
寝殿的院落结构类似于四水归堂的形制,四周密封,院落双层,屋顶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之中。在后院表层的石板之下,还有一层架空的排水渠,院落中央地势微高于四周,天井四周装有铜钱纹路的暗渠。每逢下雨之时,雨水借助重力作用从屋顶汇于天井,再四散到天井四周的暗渠之内,顺着暗沟流走。这样的排水方式科学又实用,当然,也暗含“财不外流”之意。站在后院之中,古老的梅树绿荫正浓,看着四周厢房上的夕照,可以感受到古人在这岁月主宰的日常生活中走过的千年时光。[3]
3.祠堂建筑工匠
吴氏祠堂的建筑班底是当时鄂东最负盛名的肖家石匠班子和闻名湖北、湖南的“黄孝帮”木工班子,早年鄂中的手艺人大都出自这些地区。他们奔波于各个地区,专为大户人家雕刻,至于当年战乱时又辗转于何处,现在是否还操旧业,他们的后代又在何处飘零,已不得而知,但愿他们的手艺还在传承(图17)。
图17 修建吴氏祠堂的建筑班底是当时鄂东最负盛名的肖家石匠班子和闻名湖北、湖南的“黄孝帮”木工班子四、吴氏祠堂建筑装饰特色及其传承价值
掩映在鄂东地区广袤无垠山水之间的吴氏祠堂,依山傍水、规模宏大,主从有致、结构精巧,祠内空间布局严谨,庭院间隔、廊庑相连,浑然一体;最令人震撼之处,是祠堂之中三幢主体建筑屋顶上均饰有龙头鱼尾式飞檐,且檐口挂有碗口大铜铃。此外,在祠内三进院落中,院、廊、厅、门、窗、栏杆、梁架、墙壁、屋脊、瓦面,或彩绘、或陶塑、或木刻、或石雕出各种神话人物、珍禽瑞兽、山川风物等图案纹样,题材广泛、工艺精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无不展示出祠内精湛的建筑装饰特色,不愧“湖北民间工艺宝库”的美誉。
然而随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损毁,曾经精美的吴氏祠堂由盛至衰,现已在田野间摇摇欲坠,还有白蚁风暴在威胁着它的将来,这是任何一个尚未受到政府重视的古建筑必然面临的命运(图18)。寄托希望,传承文化,这是中国传统公共建筑的一个重要功能。但时至今日,这一功能早已发生了转变,正如哈里斯所言:是由于“旧的价值体系的瓦解”。[4]社会价值体系的变更直接引起变化最大的往往是公共建筑,新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宗族社会的秩序,由宗法制度所支持的家祠自然无法逃脱衰败的命
图18 吴氏祠堂的建造意味着家族的希望,传承着文化的使命,如今随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损毁,现已在田野间摇摇欲坠,在当今非原生态环境下如何得以维护和持续发展,直至其价值得以传承则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尽快予以行动的事情
运,好在就吴氏祠堂建筑装饰的传承价值而言,吴氏祠堂的建筑和装饰均忠实地还原与纪录了鄂东地区的历史与筑祠工艺,在当今非原生态环境下如何得以维护和持续发展,显然也是我们对其考证、实测,以及进行文献与口述资料收集整理,面向当代予以思考的目的所在。而所谓价值,就是在借鉴与继承传统建筑装饰优秀遗产的当下予以体现。就鄂东红安吴氏祠堂建筑装饰的传承价值来看,其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艺术价值
鄂东红安吴氏祠堂建筑装饰传承的艺术价值,首先表现在祠内装饰内容与图案纹样对自然形象的“删繁就简”及单纯和概括上,装饰造型着重于表现其形态与人物或物体的特征,设计趋于平面化,如入囗牌楼上用红岩雕刻的人物花鸟雕刻嵌板,即是对自然形态的规律化与几何化处理;其次是注重点、线、面及各形式要素的关系处理,很讲究造型排列的秩序感,如祠内前院两侧二层廊庑边的栏杆及栏板木雕,柱头雕饰,虽在图案内容上有变化,但处理上的统一性,使之形成节奏美感;再者就是祠内戏台、拜殿、寝殿及厢房等建筑装饰,多用蝙蝠、鹿、鱼、鹊等图案,不仅传达出宗祠建筑装饰对福、禄、年年有余及喜庆等象征的意义的追求,而且祠堂建筑装饰对色彩运用中与五行学说的联系,展现出了传统建筑装饰上对抽象造型内涵的表述。吴氏祠堂建筑装饰呈现出的这些艺术价值,与当今设计造型上提倡的“少就是多”“纯化形态”以及设计中对象征性和抽象性等特征相符合,且具有异曲同工之韵和传承的价值。
2.社会价值
鄂东红安吴氏祠堂建筑装饰传承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方面。吴氏祠堂在鄂东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经过数百年孕育、生长,形成独有的家族文化,既植根于楚地“文气”的传承,又与鄂东的地域特色戚戚相关。如今伴随着全球化带来文化趋同现象的出现,地域特色丧失,设计语言趋向国际化,但是现代设计如果没有各个国家、民族独具特色的地域设计风格的
融入,定将成为无源之水。正因如此,吴氏祠堂戏台“观乐亭”的楼檐台裙上那块绝无仅有的木雕精品“武汉三镇江景图”展现出了中国近代城市商业图景,对近代武汉的城市发展研究与文化营造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作用。
3.人文价值
鄂东红安吴氏祠堂后院两侧厢房窗上饰有的“渔”“樵”“耕”“读”四个空心草书雕刻大字,以及与窗框的有机构成,不仅体现了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也展现出古代社会人们对田园生活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从而也反映出宗祠建筑装饰中特有的人文内涵和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它源于传统的文化价值,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和积聚的重要部分。其深厚的人文性与民俗性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借鉴、延续、传承的价值。
综上可知:一个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与当地人居环境密切相关,和一个生活时代密切相关。朝代的更替、世事的变化,在地域上表现为群体心理,而传统建筑装饰的使用,既是不同地域人群心态的艺术表达,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谈到现代文学时曾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5]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也必将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光彩。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深厚文化内涵、传承价值的设计,必将没有生存的空间。今天,站在当代国际设计舞台,各个国家均以文化作为现代设计的表现利器,因为这样更能凸显出不同民族的特色,进而受到世界的青睐与注目。中华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化优势,我们期盼中国的设计者能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而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贬抑自己,要善于以现代设计思维开启传统装饰艺术这个蕴藏无限财富的宝库,从而开拓设计视野,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同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才能让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精华得以延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雪.从聚落选址看中国人的环境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陶大夏修纂.光绪黄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3]辛艺峰.走进鄂东第一祠——红安吴氏祠堂[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1,(12):118-121.[4][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鲁迅.鲁迅书信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