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综合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着力提高城镇质量,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

淮河流域应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为核心,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走一条健康的、可持续的、具有淮河流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探索农业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探索典型农业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模式及实现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制约城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迁移,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镇功能,创新城镇管理,彰显地域文化,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具有淮河流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豫东皖北,如周口、阜阳等人口密集的农业地区,探索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道路,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深入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等试验,加强用地的集约利用,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探索加快“四化”融合、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途径,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探索有利于人口稳定迁移的体制机制,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的政策与措施;探索新农村或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在城乡地位、管理体制、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探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支持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强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服务支撑。

2.加快中心城镇发展提升服务功能

提升流域地级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淮河流域大部分地级市是区域发展轴带上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其应依托区域的发展条件,促进产业集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城市竞争力,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成为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农产品综合交易的平台,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增强流域县域中心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活力。将县域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作为淮河流域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序合理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强化小城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县城逐步发展为中等城市,基础较好的中心镇逐步发展为小城市,为淮河流域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加快淮海城镇群发展优化基础设施

将淮海城镇密集区纳入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建议将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商丘市、周口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等在内的淮海城镇密集区,作为区域重点城镇群纳入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提高流域竞争力,带动整个流域的发展。

推进沿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淮河中部地区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的沿淮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及港口海运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通过推进沿淮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淮河干流的城镇发展,推动沿淮城镇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