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社会经济
1.人口
2000年淮河流域总人口20052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07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32人/km2的4.6倍,居全国各流域人口密度之首。其中淮河流域71%的人口分布在淮河以北,淮河以北的平均人口密度668人/km2,远大于淮河以南458人/km2;山东半岛的平均人口密度为578人/km2,分布比较均匀。
2000年淮河流域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的平均人口密度分别为178人/km2、649人/km2、560人/km2、608人/km2、609人/km2,以河南省最高。
2.耕地
2000年淮河流域总耕地面积26415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7%,人均耕地面积1.32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53亩的水平。淮河流域耕地面积2251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36亩,山东半岛耕地面积390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10亩。淮河流域5省以安徽省的人均耕地面积最大,达到1.60亩,湖北省最小,为1.07亩。
2000年淮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15982万亩,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19.3%,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80亩,高于全国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65亩的水平。实灌面积13350万亩,占全国实灌面积的18.3%。
3.国内生产总值
2000年淮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305亿元,占全国GDP的13.7%,人均GDP为6635元,低于全国人均GDP 7701元的水平。淮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474亿元,人均GDP为5130元,为全国同年人均GDP的66.6%;山东半岛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831亿元,人均GDP为13669元,远高于全国人均GDP值。
2000年淮河流域各省中江苏的人均GDP最高,达6622元,其次为山东,为5581元,河南和安徽较低,分别为4905元和3538元。
4.农业
淮河流域气候、土地、水资源等条件较优越,适宜于发展农业生产,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主产区之一。
淮河流域农作物分为夏、秋两季,夏季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等,秋季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薯类、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2000年淮河流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27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955万亩,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52。山东半岛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旱作物为主。2000年山东半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40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85万亩,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42。
2000年淮河区粮食产量9121万t,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9.2%,人均粮食455kg,高于全国人均粮食376kg的水平。淮河流域粮食产量7559万t,人均粮食458kg,高于全国人均水平。河南省粮食产量全流域最高,为2128万t,其次是江苏、安徽、山东、湖北;人均粮食产量江苏最高,为543kg,其次是安徽、山东、湖北、河南。
5.工业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淮河流域拥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火电能源中心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供应基地;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粮、棉、油、鱼等农副产品资源,具有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纺织等轻纺工业十分有利的条件;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盐、渔业等资源,同时淮河流域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是连接我国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江苏、山东两省处于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河南、安徽两省紧邻我国东部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优势,属于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区域。
2000年淮河流域工业总产值1927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7%,人均工业产值9614元。2000年淮河流域工业总产值为1128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人均工业产值6832元,低于全国人均工业总产值11108元的水平。
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食品、轻纺、医药等工业为主,近年来化工、化纤、电子、建材、机械制造等轻、重及乡村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有郑州、徐州、扬州、济宁、平顶山、许昌、蚌埠、淮南、连云港、日照、盐城等特大型、大型及中等城市。
流域5省中,2000年江苏的工业总产值和人均工业产值最高,分别为4396亿元和11389元;安徽的工业产值和人均工业总产值最低,分别为1245亿元和3377元。
山东半岛的工业以外向型为主,电子、机械、化纤、食品、纺织等轻、重及乡村工业十分发达,有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特大型城市及众多中小城市,有国际知名的海尔、海信、齐鲁石化、青岛啤酒等大型企业,还有青岛、烟台港对外大型海运港口,山东半岛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2000年山东半岛的工业总产值为7993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人均工业总产值为22611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