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宿迁市地处淮河水系中游尾部,沂沭泗水系下游。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河网密布,农副业发达。
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千米,其中山丘区1060平方千米,平原坡地2538.8平方千米,洼地圩区2589.2平方千米,河湖水域面积2367平方千米。淮、沂、沭、泗四大河流汇集于宿迁市境后入海入江。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隶属淮阴市的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县级宿迁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全市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宿城两区。据2006年末统计,全市耕地总面积43.85万公顷,总人口529.47万人。
宿迁市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过渡性、不稳定性特征。受近海区季风环流和台风的影响,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境内既有洪涝之患,又有干旱之害。宿迁市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4℃,7月最高,平均26.8℃;1月最低,平均-0.5℃。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3.4℃。降水量年际变幅较大,年最大降水量为1597.5毫米(2003年出现在泗阳县),年最小降水量495.5毫米(1966年出现在泗阳县)。根据1954—2003年降水资料分析,境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914.9毫米。降水量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每年6至9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境内水资源不足,比较丰沛的过境水源,又受调蓄利用能力所限,被迫废弃下泄,因此,全市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均,造成洪水、内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水年份,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千米的洪水汇集下泄,沂、沭、泗河上中游5.8万平方千米洪水下压,宿迁市形成洪水走廊,若再遭遇境内狂风暴雨并发,洪涝并袭,宿迁市境内除去少量丘陵岗区外其余则一片汪洋。大旱年份,淮、沂、沭、泗河断流,河湖干涸,又是“赤地千里”。新中国成立前,严重的水旱灾害经常造成千家万户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宿迁市的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宿迁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水事活动已绵延数千年,众多治水名家曾活动在宿迁境内,兴建过不少著名的水利工程。但自晚清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水利事业衰落,灾害连年,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
宿迁市水利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殷、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开始出现原始的沟洫系统和阡陌道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图强争霸,通商宽农,加之铁制工具的出现,加速了水利开发,筑堤开河风行一时。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看到鸿沟的重要,他征调大批民夫,疏通鸿沟因战乱失修淤塞河段,让鸿沟及其丹水(汴水)、濉水、沙水、颖水、汝水,作为汲取东部今苏北、鲁南、豫东、皖北地区钱粮的条条运道,把征收的粮食和物资运到关中。
西汉时期,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安定,境内治水兴利、垦殖活动也随之发展起来。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下邳相张禹在徐县北(今泗洪县境北)修复蒲阳陂,“水广二十里,径且百里,开水门灌溉,后岁垦至千余顷,民用温给”。晋惠帝时(290—306年),石崇带兵镇守下邳,在泗水下游仓基湖一带兴屯,并开崇河运盐米,灌农田(今宿豫区大兴镇附近)。梁天监二年(503年),潼阳(今沭阳)人张高带领民众500余人开凿沭水,引水灌田200余顷,俗名红花水。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安定时期较长,从而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也带动了水运、灌溉事业的迅速发展。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用大批民力开挖通济渠,自洛阳至泗州(今泗洪县南盱眙县北),连接谷、洛、黄、汴诸水,以达淮河,并将淮扬运河取直疏浚。运河开挖标准比较高,“渠广40步(20丈),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这条运河竣工后对沿岸经济繁荣产生巨大作用。此后,又经过6年时间,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将运河又向南、北延伸,形成全长达2500千米,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江河水系的南北大运河。唐代对南方经济的依赖日益加深,漕运日重。史载,唐代每年由运河运往北方的粮食达200万~400万石(每石约75千克)。“军国大计,仰于江淮”。为了保障漕运通畅,以重金不断整治航道,并兴建各种补水通航设施。唐永泰年间(765—766年),利用练湖向运河补水,“自是河漕不涸”。唐代起,水利法制和水利管理养护也渐趋成规。唐代颁布的《水部式》,这是发现最早的一部水利法典,它对河渠、灌溉、舟楫、桥梁、水运及工程维护、丁夫差遣、物料征集等均作了规定。宋朝开国之初,水利一度失修,造成大批水利工程损坏,影响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随着国家需要钱粮维持稳定和发展,迫使当局重视发展水利事业。特别是漕运日重,要把南方粮食和日用物资运往京都。北宋雍熙元年至四年(984—987年),时任淮南转运使乔维岳主持开挖由楚州末口至淮阴磨盘口的沙河,后来又陆续开挖淮阴至洪泽镇的洪泽新河,自洪泽镇至盱眙龟山的龟山运河,形成与淮河并行的复线运河,成功地避开淮河干流风大流急的险段,保证漕运船舶航行安全,为每年由南向北船运600万—800万石粮食打下基础。为了发展水利事业,在天圣二年(1024年),朝廷颁布了《疏决利害八事》,对排水工程的使用和管理都作了专门规定。熙宁二年(1069年),颁布《农田利害条约》(习称农田水利法),并设三司条例司和各路农田水利官,还奖励治水有功人员,并以钱谷借贷支持民办水利,逐步扭转了水利工程衰败的局面,民办、县办、州办水利工程均有较大发展。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十月底,沭阳县衙门前贴出告示,晓谕全县,征调民夫开灌渠,筑堤坝。告示宣称开渠筑坝,是引沭河水灌溉农田,为民谋利,工程附近凡20到59岁的男丁全部征调,灌渠和堤坝未到之地,也要按两丁征一,三丁四丁征二,五丁以上征三,限令数天,备齐工具,准时随各乡里正(相当乡长官员)到达工地。这就是当时只有23岁任沭阳县主簿的沈括主持制定的治水措施。沈括是杭州人,却了解沭水的来龙去脉,到沭阳任主簿后,就不辞劳苦,到沭河两岸查勘水流缓急、水势盛枯、两岸平川和高地,向当地老人询问旱涝和灌溉情况,测量地势,计算高差。沈括根据实地调查和测量资料,提出引沭水灌田、筑堤挡水和开沟排水的方案,让沭阳县沭河两岸百余里之内的土地免除旱涝灾害。知县积极支持沈括治水方案,并委任他全权负责实施。规划开挖100多条灌渠,筑9道堤坝,工程量很大,沭阳当时人口只有6万余人,劳力也只有2万人,由于这些工程得到农民支持,因此,农民做工程积极性高,工程从嘉祐元年秋后动工,到第二年春就全部完成,使7000余顷靠天收的农田,全部成为旱涝保收良田。
南宋时,宿迁市境内成为南宋与金元争夺战的前沿地区,长期遭受战火荼毒。建炎二年(1128年),宋将杜充于李固渡西决开黄河,以水代兵阻金兵南下,黄河洪水夺泗入淮。此后于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从河南阳武决口,主流经汴入泗夺淮入海,从而固定黄河占泗夺淮的局面。黄河水患频繁,导致宿迁市境内各县由盛转衰,长期萧条。到元代,境内水患进一步加剧,不仅阻滞农业生产,而且吞没了泗水沿岸一些著名城镇,如晋署宿豫古城、泗水末端大清口城等。
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朝廷要将大量粮赋由南方运往北京,因海运当时为木船且吨位小,风浪之险而改为漕运,当时陈瑄总理漕运,驻节淮安,为避黄河山阳湾风涛之险,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沙河故道,由淮安城西管家湖至鸭陈口入黄河,命名为清江浦河,将里运河延伸至码头镇附近。漕运由码头附近至徐州仍由黄河航运。明弘治七年(1494年),当局为防止黄河向北决口,在黄河北岸修建西起胙城(今河南省延津县境内),东抵徐州,长360里的太行堤,逼使黄河全流入淮。随着黄河河床淤高,淮河及沂、泗诸河壅阻,淮水潴积形成洪泽湖,沂泗水潴积形成骆马湖、南四湖。因黄河为害,淮河、沂泗交袭泛滥,宿迁境内洪涝旱灾频繁,人民田舍毁灭,有时造成“百里无烟”。
明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总理河道事务,提出“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治理方略,大筑洪泽湖大堤,蓄高淮水以敌黄水,以期将全淮之水迫经清口,会黄河入海。自万历八年(1580年)起,用巨资在洪泽湖大堤迎水面加筑石工墙,抵御风浪。但终因淮不敌黄,黄淮并涨,造成西淹泗州皇陵,东决洪泽湖大堤。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杨一魁继任总理河道,改用“分黄导淮”方略,从桃源(今泗阳,下同)开挖300里黄坝新河由安东五港经南潮河入海,在洪泽湖大堤上建减水坝,分淮水经里下河地区入海。又开高邮茆塘港、邵伯金家湾,导淮入江,终因黄坝新河在很短时间就淤废,仍恢复原经淮入海。
清代以靳辅和陈潢为代表的水利专家,继承和发展了潘季驯的“蓄清刷黄”之策。主持治河11年,主要是堵决口、疏浚河道,加固和建筑黄河两岸堤防,并在黄河南堤和洪泽湖大堤上建造分洪闸坝,开挖中运河,结束元明以来清口以北利用黄河通漕的局面。引骆马湖水济运,开挖下中河(盐河下段)分泄沂泗洪水。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靳辅卒于任上,“竟辅之身,两河无水患者十年”。此后,历任河道总督,大抵都遵循靳辅的治河理漕方略,然而都收效不大。咸丰元年(1851年),洪泽湖水位猛涨,洪水冲开洪泽湖大堤南端三河坝(今三河口),洪水由三河下泄经高宝湖南下入江,从此淮水以入江为主。直到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今兰考县境)决口北徙,黄淮分离,结束了黄河夺泗夺淮长达661年的灾难历史,在宿迁市境内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水患局面。
清末和民国期间,外患内腐,经济日下。宿迁境内也和苏北其他地区一样,水、旱、蝗灾害不断,虽然各方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当局也有一些举措,但终无作为。同治六年(1867年),两江总督曾国藩设导淮局,民国2年(1913年),北洋政府继续设导淮局,委任南通人张謇为督办,发表了《导淮计划宣言书》及《治淮规划概要》,先是主张淮河洪水“三分入江、七分入海”。在民国8年,又提出《江淮水利施工计划书》,改为淮河洪水“三分入海,七分入江”。张謇为治理淮河奔走20余年,终因社会和历史诸因,无法实现淮河治理目标。民国18年,国民政府成立导淮委员会,蒋介石兼任委员长。民国20年导淮委员会提出《导淮工程计划》,主张淮河洪水以入江为主,泄量为6000~9000立方米每秒。当年,淮河及沂沭泗流域遭遇大洪水,导淮委员会又增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计划》。民国22—25年,用中英庚子赔款搞了一些勘测、设计和局部性治淮项目,先后疏浚了淮河经过洪泽湖进入废黄河的张福河及废黄河杨庄以下段,并在废黄河尾段滨海小鬼滩向下新开河段至套子口入海,取名中山河。建废黄河杨庄进水闸,当年称活动坝,并在运河上建了刘老涧、淮阴、邵伯三座新式小船闸。在这期间,还疏浚承担排沂泗洪水的六塘河。民国24年8月,在洪泽湖三河口开工兴建三河活动坝,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于民国26年停工,只完成桩基工程。这些已完成的单项工程对防洪、排涝、抗旱、航运也多少发挥了一些作用。
民国期间水利滞修,政府腐败,无力关注国家和民生安危,加上又遭遇异常气候,导致连年灾害。民国18年(1929年)和民国23年大旱,淮河断流,洪泽湖干涸见底。民国20年淮、沂、沭、泗洪水并发,河、湖堤防溃决,苏北方圆数百里一片汪洋。民国27年6月,国民政府为阻止侵华日军西进,炸开河南省中牟县花园口黄河南堤,再次造成黄河夺淮达9年之久。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沂沭泗流域已连续5年大水,灾情严重,民不聊生。
二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一贯致力于治水兴利,发展生产,为民造福。20世纪30年代末,宿迁市境内先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人民政权机构一方面组织人民进行敌后抗日战争,另一方面大搞治水工程。1942年春,解放区淮北行政公署拨款53万元疏浚安河(今徐洪河)下段。1943年8月,淮河大水,大柳巷圈堤(今泗洪县四河乡境内)溃决,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带领900余名官兵与当地人民一起抗洪抢险堵住决口,加固堤防,当地群众称之为雪枫堤。1943年,苏皖边区政府动员20万人东起高良涧经顺河集、黄圩向西绕成子湖,衔接安河堤修筑了长达200千米的环湖大堤。在洪泽湖西的临淮头以西,汴河与溧河洼之间新建挡洪水堤防。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情况下,仍竭力拨款整修水利设施,1946年1月至6月,组织京杭运河沿岸民力,冒着国民党飞机轰炸和武装袭击的危险,对300千米的运河堤防进行加固。
1949年5月,苏北全境各级人民政府建立。8月上旬,沂沭洪水暴发,沂河、中运河、沭河、六塘河堤防决口达150余处,淮北平原洪水漫流。中共中央即电告苏北区党委和苏北行政公署,指出:我们党“对在革命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苏北人民所遭受的水灾苦难,负有拯救的严重责任”,要求“全力组织人民生产自救,以工代赈,兴修水利,以消除历史上遗留的祸患。”
宿迁市水患历来以洪水危害最烈。“导沂整沭”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治水的第一仗。1949年8月,苏北行政公署派出干部和水利专家,深入宿迁灾区调查,拟订导沂整沭、开辟新沂河、彻底解决沂沭泗洪水的入海方案,并迅速成立苏北导沂整沭工程司令部、政治部。11月13日,中共苏北区党委、苏北行政公署和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司令部联合发出《苏北大治水运动总动员令》,要求把治水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号召党政军民“动员起来,以紧张的战斗姿态,组织一切力量,投进这一巨大的运动中去。”新沂河工程于11月25日全面开工。同月,华东水利部在徐州召开“沂、沭、汶、运治导会议”,确定“先沂沭而后汶运、沂沭分治”的治理方针。1950年1月,又在上海召开沂沭治导技术会议,确定开挖新沂河,以骆马湖、黄墩湖为临时拦洪水库,议定了沂沭治导的规划设计原则。
新沂河原上起华沂经骆马湖东侧至燕尾港入海,全长186千米,其中嶂山以下长146千米。1958年骆马湖常年蓄水后,新沂河实为嶂山以下这段河道。新沂河规划设计是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筑堤、束水、漫滩”的排洪方式,第一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为3500立方米每秒,为排沂沭泗洪水单独入海河道,当时采用以工代赈办法做工程,至1950年5月20日完成第一期工程。当年汛期,新沂河顺利通过5次洪水,保证了两岸10000多平方千米地区免受洪水灾害。汛后,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听到苏北导沂整沭工程汇报时,爽朗地笑着说:“一旦人民当了家,作了主,在建设祖国事业中,必然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力量。苏北人民这样干是正确的。”
1950年,淮河流域再次遭受水灾,8月25日,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根治淮河的决策,提出“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方针,要求豫、皖、苏“三省共保,三省一齐动手”。10月14日又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11月20日,中共苏北区党委和苏北行政公署发布《苏北治淮总动员令》。10月,骆马湖临时水库控制工程的皂河节制闸、船闸、洋河滩泄水闸相继开工,均于1952年按期完成。1952年10月,洪泽湖大型控制工程三河闸开工,仅用10个月时间就胜利完成。此间,还疏浚南六塘河、北六塘河、柴米河、古泊善后河、漴潼河等一批排洪排涝骨干河道。11月,中运河刘老涧节制闸开工,同时新沂河大堤加固、嶂山切岭工程、新沂河床丈八寺切滩、沭阳西关涵洞、盐河南闸、盐河北闸、黄墩湖河疏浚等工程开工建设。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保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水高潮中,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不怕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发出“扒河不受淹,扒河度灾荒,扒河为自己,扒河立功劳”的响亮口号,奋力拼搏在水利工地上,涌现出王大锹、尤庆兰、董大车三名特等劳动模范和一大批治水模范。
新中国成立初期,宿迁市正处在大灾之年,广大人民群众用生命、用赤诚、用艰苦卓绝的精神兴建的大规模防洪工程,迅速发挥出显著的工程效益,在1954年和1957年两次特大洪水面前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1954年淮河特大洪水,三河闸超出设计能力排洪,排洪流量达10700立方米每秒而巍然不动,为保证下游地区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1957年沂沭泗发生特大洪水,新沂河超标准排洪3710立方米每秒,安然无恙,从而结束了宿迁市境“洪水横流,岁岁为患”的历史惨剧。
1957年冬,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中共江苏省委随后于1958年1月,确定全省按照不同地形特点和水利条件,洪涝旱兼治,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兴建大中型工程,形成以梯级河网为中心的新的水利工程系统。1958—1960年,宿迁市境内水利建设按照河沟成网、分级控制的梯级河网布局大规模展开。1958年7月,在宿迁县双庄搞高标准河网化试点,掀起治水高潮。与此同时,新沂河按排洪6000立方米每秒标准进行加固,开挖淮沭河,加固骆马湖大堤和兴建宿迁大控制工程,京杭运河整治工程。骆马湖灌区、沂北灌区、柴塘、柴沂灌区等大中型工程先后开工,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迅速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治水高潮。这期间兴建的大型骨干工程和中小型工程,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为市境水利事业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大跃进”期间,由于对治水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出了“大干一冬春,基本实现河网化”的计划,由于步子过大,有些工程中途被迫下马,有的工程不配套,留下“半拉子”,有的水系被打乱,新的未建成旧的被破坏,给排涝抗旱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问题。1963年是大涝之年,宿迁、沭阳、泗阳、泗洪4县年平均降水量达1307.7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多392.8毫米,造成这一地区粮食严重减产,4县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5964.5万千克,比1950年4县粮食总产量还少2079.5万千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低年产量。
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大寨精神,小型为主,全面配套,狠抓管理,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的水利方针。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都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高标准布局,低标准分期实施,当年工程当年受益”的治水原则,并及时地总结推广各地新经验,使河网化建设得以顺利发展。在旱改水工作中,省、地委及时纠正大面积回旱、甚至毁渠等偏差,指明淮北地区大力发展旱改水是农业增产的方向。同时推广宿迁县旱改水高产典型和“无磷不种苕,无苕不栽稻”和“排灌配套,科学用水”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淮北地区水利面貌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970年国务院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省委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并制订了全省农田水利“六条标准”(后改为八条),开展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中心的“治水改土”运动。实施山、水、田综合治理,大、中、小相结合,沟、渠、路、林、桥、涵统一规划,全面配套,宿迁市境内各县迅速行动,掀起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治水高潮。宿迁县平田整地达6万公顷,把七分砂礓三分土的丘岗地,旱时白茫茫、雨后水汪汪的盐碱地,群众称为青蛙尿泡尿就淹的洼地,分别建成岗坡梯田、平原畦田、洼地圩田,初步实现了田块方整化、灌溉渠系化、排涝河网化、大地园林化,在国际农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得到好评。1972年宿迁县粮食总产量达26476万千克,初步实现粮食自给并开始对国家有所贡献,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增加3.3倍。到1979年,沭阳、泗阳、泗洪、宿迁4县粮食总产达129385.72万千克,是1950年4县总产28044万千克的4.6倍。这4个县的人民,经过近30年的艰苦治水,仅土方就完成20多亿立方米,这些土是一锹一锹挖起来的,是一筐一筐抬上来的,是一车一车推出来的。如果将每立方米土连接起来可绕地球40多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全力投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利建设为发展农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20世纪80年代,围绕商品粮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发展机电排灌站建设,增强农田排灌能力,为农业增产提供保障。国家还投资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和地方基础工程,如新沂河除险加固工程,京杭运河淮泗段疏浚工程,泗阳、刘老涧、宿迁、皂河等复线船闸工程,江水北调工程,分淮入沂和淮水北调续建工程等。
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给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工作提供法律依据,逐步形成市、县各级水利执法网络,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执法队伍,为依法治水和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水事活动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水利综合经营、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工作都逐步展开。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后,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淮河流域各级政府都抓住这一机遇,迅速掀起以治淮和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的治水高潮。宿迁市境内的治淮项目有:分淮入沂续建工程、沭阳闸加固、淮北大堤加固、怀洪新河工程、黄墩湖滞洪保安工程、新沂河急办工程、洪泽湖周边洼地除涝保安工程、世界银行贷款南水北调工程的泗阳、刘老涧抽水站扩建工程等。地方基建项目完成有徐洪河影响工程的西沙河复堤、虞姬沟蓄水闸等项目。农田水利工程围绕中低产田改造上规模、灌区改造上水平、泵站改造增效益,高起点、高标准做工程,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农、林、牧、副、渔统筹兼顾,沟、渠、路、桥、涵、闸全面配套。把农田水利建设同农业开发、山丘区开发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形成“大水利”建设格局,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宿迁市境内1993年遭遇洪涝夹击,1994年发生60年来最为严重的旱灾,1995年春旱和秋冬连旱,宿迁市境内各县粮食却年年大丰收,充分显示水利工程是战胜洪、涝、旱灾害的物质基础。
三
从1949年到1996年,现宿迁市境内水利工程建设是宏大的,防洪、排涝、灌溉、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建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自1996年宿迁成立地级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发扬锲而不舍的治水精神,打造农村、城市水利新品牌,将防洪、排涝、灌溉、调水、治污、水环境、水文化等功能有机结合,让宿迁水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水利事业的投入,宿迁市境内淮河、洪泽湖、骆马湖、黄墩湖滞洪区、新沂河、中运河、怀洪新河、奎濉河等流域性工程得到治理,防洪标准得到提高。废黄河、西民便河、总六塘河、西沙河、黄泥蔷薇河等排涝骨干河道得到治理,提高了排涝能力。2004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宿迁废黄河综合整治工程时,对宿迁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1998年开始对灌区实施续建和节水改造工程,将运行近半个世纪的老化灌区改造成节水型灌区,并在不同地形、地区选点进行喷灌和滴灌试验,为推广节水型灌溉模式积累经验。为了农业增产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实施改造中低产田,仅地级宿迁市成立后就投入资金达2.25亿元。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防洪、排水、供水、污水处理等发展迅速。过去全市高氟水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农民饮用水安全,大力实施改水工程后,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60%,提高农民饮用水质量。
宿迁水利建设60年,实现了治理水患,促进了农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宿迁市境内耕地均为多灾低产的旱谷区。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农田被改造成一年两熟的稳产高产稻麦田,到处是河渠纵横、碧水清流、稻谷飘香景象,地处淮北,胜似江南。昔日洪水横流、十年九灾的宿迁大地,变成丰衣足食的鱼米之乡。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还促进了城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和自然面貌,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市林木覆盖率建地级市前就达到16.4%,建市后十年增加到25.5%,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8%。宿迁赢得了“淮海经济区的一片森林,黄淮海地区最大氧吧”的“绿海之都”美誉。开凿了300余年的中运河,经过数年整治,如今的宿迁段,成为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航运价值最高的“黄金水道”,每年船舶流量已超过1.4亿吨。中运河不仅是南北航运的大动脉,还成了淮水、沂水互调和江水、淮水北调的大动脉。昔日黄沙滚滚、寸草不生的黄河故道,变成为林带成荫、果树飘香、河水清澈、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绿色长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还为农村路网、农村电网、农田林网以及水产养殖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宿迁市境内60年水利建设,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仅建地级市十年来就投入经费达14.118亿元。数十年的治水经验说明,只要遵循中央和省的治水方针,依靠群众,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能制订出正确的水利规划,逐步实施规划,就不会出现较大的曲折。在坚持不懈的治水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宿迁实际情况的治水路子,就能战胜洪、涝、旱灾害,促进宿迁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治水是人类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人们还无法充分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现阶段,在水利建设上还存在设施老化、效益衰减、配套不全、防洪排涝标准偏低、城市供排水能力不足、污水处理滞后、水环境改善缓慢、水资源紧缺等问题,仍困扰宿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回顾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宿迁水利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水利作为基础产业,将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在新形势下,全市水利建设应继续坚持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改水、节水、治污不松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要弘扬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的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为小康社会建设,开创宿迁市水利事业发展新局面,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