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华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天生我才

诗才启蒙

1873年,清王朝举行了皇帝亲政大典,时年十八岁的同治帝可谓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朝一度出现了较为平静的局面。那时候,尽管内忧外患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整个国度,可生活总还得继续,安定地过日子也是普通百姓所最期盼的。

就在当年的五月底,在远离尘嚣的一个江南小城,石门县城望族徐氏正在为新生命的降临而忙碌着。自从明末清初举家搬迁至石门县城居住,这一支徐氏已是四世同堂了。

徐自华语:诗是吾家事——徐畅先生题

家中即将临盆的是第三代孙徐多镠的夫人马氏。此时的江南正步入天气和暖、绿意盎然的初夏时节,伴随这怡人美景来到世界上的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取名“受华”,后又名“自华”。

徐自华在家中排行第四,在她之前还有一位兄长和两位姐姐,但由于姐姐们不幸早殇,她便成了家中最大的女儿。

两年后的深秋,与石门县城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一名女婴降生在福建一户秋氏官宦家庭,单名为瑾。此刻尚是懵懂幼童的徐自华当然无法预计两人二十多年后的相遇,更无法知晓将来在彼此的生命里会有怎样的交集。

后话暂且按下不提,话说回头,石门徐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并且祖辈思想很是开通。徐自华的祖父徐宝谦自少年时便颇具文采,入仕为官之余,作诗填词是他的一大爱好。作为大家长,培养子孙辈自然也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家庭里,并不仅仅只有男孩才能接受教育,徐宝谦特别要求女孙辈也要从小读书,学习吟咏。

刚满五岁,还是稚龄孩童的徐自华便正式开始读书学习,舅父马彝卿是她的启蒙塾师。虽然每天教习的内容并不太多,但一块儿念书的都是家族中比自己年长的哥哥姐姐,先生督课又相当严格,要跟上大家的进度,徐自华可谓是铆足了劲儿勤学苦读。从徐自华诗集《听竹楼诗稿》自序所记叙的童年往事中不难发现,小小年纪的她已表现出力争上游、不甘人后的个性。五岁正是爱玩闹的年龄,能耐得住性子坐在书桌前学习已是不易,更何况还能自加压力。因为担心自己背诵落后于兄姐,徐自华便坚持每天早起做功课。偶尔有几次起床晚了些,她便会因此闷闷不乐。

就这样,经过了几年的启蒙教育,先生开始重点教习徐自华作五言八韵诗。自唐代以来,五言八韵诗便是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诗体。例如大家从小就会背诵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诗就是选自白居易十六岁时所作的应考习作。诗的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赋得”二字就是由于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必须加上这两个字。

在清代,从乾隆二十二年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增试五言八韵诗,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之前,这种试帖诗始终都是考试中的保留科目。清代五言八韵诗的格式限制比起前代更为严格,写作试帖诗在点题、结构、用韵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清人李桢(守斋)在《分类诗腋》中将其分为八法,即“押韵、诠题、裁对、琢句、字法、诗品、起结、炼格”八个步骤,可见当时试帖诗格式的繁复严苛。

试帖诗是乡试、会试中的考题,而当时只有十岁的徐自华,便要学作这样的诗体,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先生还常常进行命题考试,要求按照五言八韵诗相应的格式作诗。徐自华在诗集自序中坦言,当时每每要考作这种诗,光是构思就是一件颇费苦心的事。这件“苦差事”始终伴随着徐自华之后几年私塾学习的岁月。直到及笄之年,徐自华离开了私塾。父亲徐多镠知道女儿一直学习的是应考试题,便告诉她今后不必再拘泥于这种试帖式的诗体。在父亲的建议之下,徐自华开始改学唐朝近体诗,这一改,就让她对诗词的热衷日渐浓厚。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诗填词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跟随兴趣一道飞速提升。

《听竹楼诗稿》是徐自华自己整理编辑而成的诗集,其中收录的最早的作品,就是十四岁那年的诗作。尽管这几首诗不如她中后期的作品立意高远,但贵在纯净天然。这里摘录一首题为《舟行即目》的七言绝句:“江流渺渺水浮天,风送轻舟箭脱弦。鸟影相随帆影后,近山断处远山连。”诗中描绘了一幅行舟即景,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令人读来身临其境。用词精练,格调雅致,用时下的流行语来形容,颇有些小清新的味道。

后来,祖父徐宝谦见到了徐自华的诗词作品,对于孙女的诗才大为赞赏,并加以教导,不时唱和。除了诗文天赋以外,徐宝谦最欣赏孙女的还是她始终勤学不辍的态度。

正是家族长辈的开明,使得徐氏家族中的女孩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听先生授课、与长辈唱和,在这样宽容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徐自华和姐妹们的诗文才华得以无拘无束地发展。

从十五岁那年开始,徐自华多次跟着父辈外出探亲。第一次,徐自华跟随父亲到广东去拜访了叔父徐多。走出了深宅闺阁,远离熟悉的家乡,连空气都是新鲜的。在那里,徐自华见闻了异地的美景趣事,更与表姐兰湘成了知己姐妹,两人相互酬唱,俨然少年诗友。

旅途令徐自华开阔了眼界,得到了许多比书本上更生动直接的体悟。或许在潜移默化中,一颗追寻平等自由的种子已经深埋在了她的心底,以时间去浇灌,只待发芽那日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