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之美
为何钱币收藏在中国史上激起一波波浪潮?为何钱币让如此多的人为之痴迷为之癫狂?收藏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这就是美。只有美好的东西,才能让人激动兴奋,让人前赴后继,让人乐而忘返,让人看一眼就想拥有,而钱币的魅力就在于钱币之美。
具体而言,钱币之美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正隆元宝
宋元通宝
隆武通宝
宣和通宝
治平元宝
崇宁通宝
一是钱币的历史文化之美。
古钱币记录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朝代更替,一部钱币史,就国的历史。几乎每一种钱币的诞生都有故事,每一种钱币的诞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新朝代之始的第一枚钱币,除了有故事,还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寓意。
如西汉半两、大唐开元、金代正隆、宋代宋元和大明洪武五枚钱币,在钱币收藏界被誉为“开国五帝钱”,集“开宗立脉”之意,汇“初元鼎新”之刚,收藏者认为其通达天道,深潜地理,乃风水玄学所用之首,乃五阳盛气所配之首,所以称为收藏雅集所寻之首。无论风水还是收藏,此五阳者,皆是必备之品。因此成为收藏、风水、佩戴和赠友的佳品。只有了解其历史文化的人,才能欣赏此“开国五帝钱”之的历史文化之美。
钱币的历史文化之美还表现了很多古钱币都有说不尽的传奇,如靖康钱讲述的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的故事,永乐钱讲述的是郑和船队下西洋的故事,五铢钱讲述的是汉灵帝卖官的故事,还有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钱币、太平天国起义军的钱币等,更是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获得收藏家的追捧。
二是钱币的铸造工艺之美。
钱币乃国家之形象,朝代之名片,铸造钱币是每个朝代的一件大事,因此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书法家、能工巧匠,从设计到装饰,从雕刻到铸造,都是当时的顶尖高手所为。
所以,每一朝代的钱币都凝聚着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是当时高超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铸造工艺的完美结合。
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为各个历史时期的铸造技术不同,加上冶炼技术的天时和地气的差异,各个历史时期所造钱币的铜质不同,材料不同,以及审美眼光的变化、艺术趣味的差异,所以不同朝代和不同地区铸造的钱币也各不相同,异彩纷呈,呈现出摇曳生姿之美,这些各具特点的美,对钱币收藏家更具吸引力。
三是钱币的造型形态之美。
中国古代钱币的造型形态丰富多彩,很多造型独特的形态精美绝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钱的国家,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属铸币产于中国,中国古钱币的造型形态不断变化,从殷商之前是天然贝币,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圜币、鬼脸钱等,再到后来内外皆圆的圜钱,演变为内方外圆的钱币,孔方兄成为造型形态的主流。
除了孔方兄是主流钱币,民间还出现了很多花钱,形状各异,不仅有方形、圆形,还有六边形、多边形、上圆下方形、蝶形、鱼形、钟形、锁形等,花钱极大地丰富了古钱币造型形态之美。
四是钱币的书法艺术之美。
书法是中国古钱币艺术性的一大特色,钱币上书法文字除了秦篆汉隶、真草行楷,还有瘦金九叠、金文古籀、悬针玉箸、薤叶八分等,从先秦至晚清,书法的篆、隶、楷、行、草争奇斗艳,这些钱币上的书法大多数出自著名书法家,包括李斯、徐铉、欧阳询、米芾、苏轼、蔡京、宋太祖赵炅、徽宗赵佶等,这些著名书法家或已没有作品存世,但钱币留下了他们的书法艺术之美。
此外,收藏投资者看中的是钱币价值的曲线之美。
在很多收藏者看来,钱币不仅是收藏品,也是投资品,钱币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和投资价值。他们眼中看到的钱币之美的魅力,是犹如股市涨跌图形的曲线之美。钱币收藏市场虽有涨有跌,但总体看来主流是上涨的,且很多品种涨幅惊人,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金融投资品种。
20多年前,永乐通宝、嘉靖通宝、弘光通宝、大明通宝、咸丰通宝等钱币市场价也就数百元到千元,如今市场价都在数万元,而乾隆通宝宝陕雕母、咸丰元宝当百、当二百试样等好品,都在10万元以上,咸丰元宝当千的雕母由万元涨到数十万元。
即使是仅仅100多年历史的近代钱币,很多市场价也令人惊叹。如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二番版库平三钱六分、寿字第二版库平重壹两市、库平七钱二分,及光绪八年吉林厂平银币一两市、光绪十年吉林厂平银币、庚戌春季云南造选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民国十五年孙中山像壹元试铸样币,市场价都在数十万元到百万元。
在1997年10月27日,中国嘉德97秋季拍卖会中,户部光绪元宝3枚全套,从90万元起拍,追至132万元成交。
即使是发行期只有60多年的新中国第一套纸币,很多价格都在数万元一枚,有些要10多万元乃至数十万元一枚。
钱币市场不断涨升的行情,是钱币之美的结果,也是钱币之美的魅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