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生命重建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缺陷也是一种优势

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只有与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也就是说,在与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中,理论与实践几乎是分不开的。生命科学建立在生命的律动之上,正因如此,它又是一门研究生活的科学。这一点尤其适用于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把个体生命视为整体,而个体的每一个反应、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冲动都是其生活态度的具体体现。这样一门科学势必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人们可以借助有关知识来修正乃至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个体心理学是在努力了解神秘的生命创造力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正是有了这种神秘的力量,人们才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甚至可以做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种力量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具体表现在对目标的追求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身心配合,天衣无缝。因此,抛开整体概念,抽象研究身体活动与精神状态是非常荒谬的。比如,在犯罪心理学领域,过度重视犯罪而忽略罪犯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罪犯(而非犯罪)才是研判犯罪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不能把犯罪行为视为特殊个体生活中的一段经历,那么,再怎么研究犯罪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同一个行为在一个案件中是有罪的,而在另一个案件中则可能是无罪的。关键是,要弄清罪犯的生活背景,了解其生活目标。只有了解了这些,方能做到沿波讨源、顺藤摸瓜,对其行为举止追根究底。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理解诸多独立行为背后的含义,将其视为整体的组成部分。反之,研究局部时,只要我们将其视为整体的一部分,对更好地了解整体就大有裨益。

就作者本人而言,对心理学的兴趣源于医学实践。医学实践为理解心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即目的论视角。在医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所有器官都有明确的发育目标,发育成熟后都有明确的形状。如果器官出现先天不足,人体会千方百计加以弥补,或培育出新的器官来替代缺损器官的功能。生命总是这样,源源不断、川流不息,绝不会轻易屈服于外界阻力。

人类的精神活动与有机生命的运动十分相似。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弥补缺陷、超越现状。有了具体的目标,有了对成功的希冀,个体就会信心满满,克服障碍。相反,没有明确的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都将失去意义。

所有证据都表明,具体目标必须在早期(童年时期)确立。成熟个性就是在这个时期慢慢出现原型的。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当一个软弱自卑的孩子深陷绝境时,便会努力发展,沿着既定目标砥砺前行。在这一阶段,发展目标比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更为重要,因为目标决定着努力方向。目标是如何确立的,没人说得清楚,但显然是客观存在的,并主导着孩子的一言一行。此时,孩子的天赋、冲动、理智、能力乃至缺陷,我们都所知甚少。时至今日,这一切仍然是个未知数,因为只有当目标确立之后,孩子的发展方向才能明晰可辨,只有在看清孩子的发展方向之后,才能预测其未来将会怎么走。

原型蕴含着个体人生目标的早期个性。原型一旦形成,人生的发展方向也就确定了,人生目标也就明朗了,个体的命运也就可以预见了。此后,个体的统觉(1)自然而然地与人生方向趋于一致。儿童不会客观地看待具体情况,而是完全跟着统觉走。也就是说,儿童会戴着有色眼镜根据个人好恶去理解身边的世界。

这种联系揭露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总是把自己的经历与缺损器官联系起来。比如,患胃病的孩子对食物有着异常的兴趣,视力欠佳的孩子则热衷于一切可见的事物。这种痴迷与个体的统觉完全一致。因此可以这么说,要想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只需要知道他哪个器官受损即可。然而,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儿童的器官自卑并非像外人观察的那样,事实上,器官自卑完全是源于自己的统觉。因此,尽管器官自卑构成儿童统觉的重要因素,然而,对这种自卑感的外部观察不一定能为了解儿童的统觉提供任何线索。

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一点上,孩子和成人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绝对的真理,即便科学,也是如此。科学是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之上的,常识需要不断修正,将大错慢慢变成小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要知错必改。纠错在原型期相对容易。如果当时没有及时纠错,那么,日后再想纠正,就必须回忆当时的情形。因此,在治疗神经症患者时,关键不是去探讨他成年后所犯下的一般性错误,而是要回到他的早期生活当中,了解其在原型形成期间所犯下的根本性错误。一旦找到症结,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按照个体心理学的看法,遗传基因并非十分关键。一个人遗传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遗传基因在他早期生活中打下了什么样的烙印,即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型。先天性生理缺陷当然要归咎于遗传,但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要减轻生理缺陷给孩子带来的特殊困难,给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正常的生存环境。事实上,我们不妨把这个看成是一种优势,因为找到了缺陷,就找到了弥补的方法,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相反,那些没有任何遗传缺陷的健康儿童却往往会因为营养不良或抚养不当而变得问题多多、乏善可陈。

对于存在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心理状况则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比常人艰难,所以自卑感就越发强烈。在原型开始形成之际,他们便更加关注自己;长大以后,这种情绪会一直伴随左右。生理自卑并非导致原型偏差的唯一原因,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如童年时期受到溺爱或遭到厌恶,等等。生理缺陷、被过分溺爱或遭到厌恶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三大不利因素。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进行详细讨论,并用实例来加以说明。目前,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样一点就够了——那就是,这三种儿童心理上都是有残疾的,因为他们都是在不利的环境下长大的,从来没有学会独立,并时刻担心来自外界的攻击。

由于社会兴趣是教育和治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从一开始就要对被治疗者有必要的了解。只有勇敢自信、熟谙世事的人才能同时从生活的苦难和馈赠中汲取营养。他们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恐惧”二字。他们知道困难无处不在,同时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其克服。他们严阵以待,决心直面任何人生挑战,或者说直面社会问题。从人类的立场来看,我们绝对有必要做好准备,随时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前面提到的三类儿童从一开始就对社会不感兴趣,他们内心缺少成就生活、战胜困难的心智因素。在失败阴影的笼罩下,他们早期原型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了一种错误态度,认为生活毫无意义。面对此类患者,我们的治疗方法就是帮助其形成有益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缺乏社会兴趣导致人们去关注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对社会缺乏兴趣的人包括问题儿童、囚徒罪犯、精神疾病患者以及酒鬼醉汉,等等。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看到生活好的一面,让他们把目光投向别人。由此看来,“个体心理学”实际上就是“社会心理学”。

继社会兴趣之后,下一步就是找出阻碍个体发展的种种问题。这一点乍看起来令人困惑,但实际上并不复杂。众所周知,所有父母的宝贝疙瘩都有可能变成令人讨厌的孩子。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现象继续下去。这是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很快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一旦踏入校门,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面临着全新的问题,不愿意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因为在此之前他还没有学会如何适应学校里的集体生活。事实上,他早期的所有经历都让他对新的环境不寒而栗,结果势必会促使他去寻求更多的宠爱。就本例而言,通过了解其早期特点和人生目标,不难发现,这样的性格绝非源自父母,因为这样的性格有利于他实现人生目标。至于别的目标或别的方向,则与他风马牛不相及了。

生活的科学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是情感问题。目标设定的“方向线”或“轴线”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性格特征、身体运动、神态表情及外在症状,同时也左右着他的情感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都试图通过情感来证明其态度的正确。因此,一个人如果想做好事,其想法就会无限放大,并最终支配着整个情感生活。由此可见,情感总是与个体对活动的看法保持一致,换句话说,情感强化了个体对活动的爱好。即使没有情感投入,我们也总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情感只是行为的伴随物。

这一事实通过梦境体现得淋漓尽致。个体心理学最新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发现了梦的意义。毫无疑问,每个梦都有其目的。可惜的是,直到今天,人们才开始明白这一点。一般而言,梦的目的在于创造某种情感运动,而情感运动又会进一步推动梦的展开。这是对“梦都是假的”这一古老观念的有趣评判。我们会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梦。梦是一种情绪预演,体现了清醒时对行为的计划与态度,而在这种预演中,真戏可能永远无法上演。从这个意义上说,梦的确具有欺骗性,因为情感联想让我们在没有真正行动的情况下体会到了行动带来的刺激。梦的这一特征也存在于我们清醒的生活之中。我们总想欺骗自己的情感,总想说服自己按四五岁时形成的原型去行事。

接下来是对早期原型进行分析。前面说过,我们的原型在四五岁时就已经形成,因此,必须寻找那个时期或者之前给孩子留下的生活印象。这些印象多种多样,多到成人难以想象。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印象就是父母的过度惩罚给孩子造成的情感压抑,其结果是,孩子千方百计寻求解脱,或者心理上产生排斥。因此,脾气暴躁的父亲会让女儿形成一种排斥男性的心理,因为在她们眼里,所有男性都是一样的,故而造就了她的原型。同样,过度强势的母亲会将儿子造就成一种排斥女性的原型。这种排斥的态度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比如,有的孩子会异常害羞;有的则会出现性欲倒错,而性欲倒错实际上是排斥女性的另一种方式。这些异常行为都不是遗传导致的,而是源于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

儿童往往要为自己早期形成的错误认知付出昂贵的代价。尽管如此,他们却很少得到正确的引导。父母对这样的后果要么是全然不知,要么是不肯承认。因此,孩子只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自行摸索。

奇怪的是,我们发现,即使两个孩子出生在同一个家庭里,其成长环境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家庭中,每个孩子周边的氛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长子在家庭中的处境与别的孩子有着明显的不同。一开始,他是家中的独子,是家人关注的焦点。一旦第二个孩子到来,他就会发现自己失宠了,会非常抗拒这样的改变。事实上,从当初的“独宠”到后来的“失宠”,简直就是一出人生悲剧。这种悲剧意识成为他原型的一部分,并在成年后的性格中显现出来。种种案例表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遭受失败的命运。

家庭中的另一种差异体现在性别上。一般认为,男孩往往无所不能,女孩总是一事无成。这样的女孩长大后会变得畏首畏尾、疑心太重,并且一辈子都会优柔寡断、首鼠两端,总认为只有男人才能顶天立地,成就大事。

次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比较特殊。他的处境与长子迥然不同,因为长子总是作为一个标杆与他并列前行。结果证明,次子往往会超过长子。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面对这样的竞争者,长子感到十分不爽,而这样的感觉最终也会影响他在家庭中的地位。长子非常害怕这样的竞争,结果是处处落败,渐渐失去父母对他的好感。自然而然地,父母开始把目光投到次子身上。从另一方面来说,次子由于始终面临着标杆的挑战,因此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其所有特征都反映出他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桀骜不驯或者蔑视权威。

在历史书籍和传记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幼子往往具有超常的能力。约瑟夫(2)就是一个典型的积极例子,他的雄心就是要力克群雄、称霸天下。约瑟夫离家多年之后,他的一个弟弟出生了。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他的地位依旧是家中的“幼子”。类似的描述在神话故事里比比皆是,幼子总是故事的主角。从中不难看出这些性格特征是如何在孩子童年时期开始形成的,如何随着他见识的增加才渐渐有所改变的。所以,要想改变一个孩子,就必须让他了解童年初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知道他早年的经历正在毁掉他的生活。

早期记忆研究是理解原型和个体性格的一个重要方法。知识与观察都促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早期记忆属于原型的一部分”。为了说明问题,不妨举几个例子。就拿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吧!如果他有胃病,那么,他的所见所闻很可能都与食物有关。再拿一个左撇子孩子来说吧,他的用手习惯同样会影响他对事物的看法。有人也许会跟你谈起百般溺爱他的母亲,谈起弟弟妹妹的降生;如果有人有个脾气暴躁的父亲,他也许会谈起曾经挨揍的情形;如果有人在学校里是个人见人恨的孩子,他也许会谈起被同学攻击的事情。所有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信息,前提是要懂得如何去理解它们的重要性。

理解早期记忆是一门艺术,需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即具有能设身处地感受儿童早期境遇的能力。唯有具有极大的同情心,才能真正理解弟弟妹妹的出生对于年长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才能体会一个坏脾气父亲的虐待行为在孩子的内心留下怎样的阴影。

说到这个话题,必须强调的是,任何形式的惩罚、责备或说教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孩子和家长都不清楚哪些方面需要改正,那么,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如果孩子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受罚,那么,他只会变得更加狡猾,更加懦弱。而且他的原型也不会因为惩罚和说教而发生任何改变。生活经历本身不足以改变个体的原型,这是因为生活经历与个体的统觉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只有了解了基本人格,才能有所改变。

仔细观察一个身心发育不良的孩子的家庭,就会发现,尽管孩子看上去都很聪明(所谓聪明,指的是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然而,其言谈举止和面部表情无不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卑感。当然,聪明不一定指的是拥有常识。这些孩子身上都有一种“个人特有的”——我们称之为“私人的”——心态,一种神经症患者特有的心态。就拿一个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患者来说吧,他明明知道数窗户是一种无益的行为,却就是停不下来。而一个对有益事物感兴趣的人是永远不会这样做的。精神失常的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言谈方式,他们从来不依据常识说话,而依据常识说话恰恰是社会兴趣的高度体现。

比较一下常识判断和个人判断,就不难发现,基于常识的判断往往是正确的。常识可以用来区分好坏。尽管用简单的常识去判断复杂的情况免不了出错,但是随着常识的积累更新,这些错误往往会自我更正。不过,那些只关心自身利益的人却很难像他人一样轻易区分正误。实际上,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会暴露自身的不足,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旁人眼里都是明明白白的。

以犯罪为例。询问一下罪犯的智力、理解能力及犯罪动机,不难发现,罪犯总是觉得自己的行为很聪明、很勇敢。他觉得自己实现了某种超越。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的智商超过了警察,他是别人的“克星”。在他眼里,自己是一位十足的英雄,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真正的英雄行为相差十万八千里。他缺乏社会兴趣,因而总是把精力放在生活中无益的事情上面,而这一点与缺乏勇气和性格懦弱是分不开的。然而,他自己对此并不知晓。那些关注无益事物的人常常害怕黑暗,害怕孤独,总想和别人待在一起,这恰恰就是懦弱的表现。事实上,制止犯罪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人人知道,犯罪纯粹是懦弱的表现。

众所周知,有些罪犯到了而立之年会选择工作,选择结婚,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会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力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这是为什么呢?拿夜贼来说,一个三十岁的夜贼哪能比得上一个二十岁的夜贼?二十岁的夜贼身体更加强壮,脑瓜更加灵活。而到了三十岁时,罪犯不得不考虑换一种生活方式了,因为光靠犯罪很难维持生计。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浪子回头或金盆洗手。

另外一个与罪犯有关的事实需要牢记在心,那就是,加大惩罚力非但不会吓倒罪犯,反倒会激发他的英雄情结。要知道,罪犯通常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在那里,没有真正的勇气,没有自信,没有集体意识,也没有对普世价值观的理解。这样的人是很难融入社会的。神经症患者不太可能创办一个俱乐部,而且对于一个广场恐惧症患者或精神错乱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问题儿童或有自杀倾向的人从来不会结交朋友,个中缘由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不交朋友,是因为他们的早期生活是自我封闭的。他们的原型把他们引向了错误的目标,引向了生活中无益的一面。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个体心理学为神经症患者提供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吧。这里所说的神经症患者,包括患有神经症的儿童、罪犯以及那些试图借助酒精来逃避积极生活的人。

为了快速有效地找出问题的根源,一开始,我们会询问患者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患者往往会把问题归咎于新的环境。然而,这只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具体问题出现之前,患者就没有为环境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点在随后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如果一直是顺风顺水,那么,患者原型中的错误就不会显现出来。然而,新的环境带来了新的考验,患者必须根据自己源于原型的统觉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创造性的,并且与左右其终身生活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早期个体心理学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抛开遗传及其他独立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原型会根据统觉对生活经历做出回应。因此,要想取得任何进展,就必须对统觉进行深入研究。

至此,我们总结了一百多年前的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个体心理学在新的领域里走了很长的路。众所周知,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理论。一位心理学家可能选择一个方向,另一位心理学家可能选择另一个方向,谁都不相信别人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许,读者也应如此,不要轻信盲信,最好能对各种理论进行一下比较研究。这样,你会发现,我们并不认同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为代表的“策动(驱力)心理学”,因为他们所说的“驱力”包含了太多的遗传因素。同样,我们也不认同行为主义学派所说的“条件”和“反射”这样的概念。这是因为如果不了解个体的生活目标和努力方向,单纯以“条件”和“反射”来构建一个人的命运和性格是毫无意义的。在上述心理学流派中,没有一个把个体的目标作为研究对象。

诚然,说到“目标”二字,很多读者都会感到有些困惑。的确,这个概念应该更具体一点,更明确一点。所谓目标,归根结底,就是要力争活成上帝的样子,而“活成上帝的样子”当然是“终极目标”,即“目标中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在引导自己或者孩子活成上帝的样子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事实上,我们发现,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具体的、更加直接的目标。儿童寻找自己生活中的强者,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榜样或奋斗目标。这个人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研究发现,如果母亲足够强大,那么,即便是男孩,也会把她当成自己效仿的楷模。之后,他们可能想成为“马车夫”,因为在他们眼里,“马车夫”是当之无愧的强者。

如果孩子把“马车夫”当成奋斗的目标,那么,他就会在行为、感觉和穿着打扮上刻意模仿,极力表现出与目标一致的特征。然而,只要警察一登场,“马车夫”立刻就会威风扫地。再往后,他的理想目标可能会变成医生或者教师,因为教师可以惩罚学生,这在孩子眼里才是真正的强者形象。

儿童总是会选择一些比较具体的目标。研究发现,他们选择的目标往往是其社会兴趣的具体体现。有人曾经问过一个男孩长大以后想干什么,他回答说:“想当一名刽子手。”这就是缺乏社会兴趣的表现,因为男孩想要的是生杀予夺的大权,而能够主宰别人生死的只有上帝。他想超越社会,而这种想法恰恰会让他走向生活的反面。想当医生的愿望同样如此。虽然医生也和上帝一样拥有决定别人生死的权力,然而,这样的目标是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的。


(1)统觉:“统觉”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统觉”(apperception)一词最初是由莱布尼兹提出的。莱布尼兹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得以完成。

(2)约瑟夫:根据圣经《创世纪》(第37章,第39~45章)——这是关于一个名叫约瑟夫的年轻人的故事。他父亲的名字是雅各,他们住在迦南,他的祖父以撒来自迦南。约瑟夫今年十七岁,他有十一个兄弟,只有一个兄弟比他年轻。